太空“牧星人”:聯通天地守護中國空間站
今年,中國空間站正式進入運營階段,這就需要實時與地面保持聯絡。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一群航天測控人負責著中國全部航天器的測控,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牧星人。今天的《“天宮”是怎么煉成的?》系列報道,一起去看看航天測控人如何遙控“放牧”太空中的衛星。 在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飛控大廳,飛控團隊正在對空間站進行實時監測,搜集空間站的飛行狀態、軌道數據,通過判讀來確定空間站目前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空間站任務分管總師 楊永安:我們的工作就是24小時對空間站進行跟蹤測量。每天我們要進行軌道確定,姿態確定,因為空間站飛行的不同位置,它跟蹤設備不一樣,我們要統一進行調配和管理。 楊永安,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空間站任務分管總師。楊永安介紹,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在空間站任務階段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火箭發射階段準確跟蹤并捕獲目標;二是獲取航天器的工作狀態、位置數據,監測它的運行軌跡;三是航天器運行過程中的控制,如果軌道偏了、姿態......閱讀全文
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直播課不掉線的”秘密“
12月9日15時40分,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正式推出,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面向全球進行直播。直播大家并不陌生,但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的太空“直播間”是如何將內容從空間站傳回地球呢? 讓直播不“掉線”,離不開中國電科第十研究所的智慧——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3星高速數傳
太空“牧星人”:聯通天地-守護中國空間站
今年,中國空間站正式進入運營階段,這就需要實時與地面保持聯絡。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一群航天測控人負責著中國全部航天器的測控,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牧星人。今天的《“天宮”是怎么煉成的?》系列報道,一起去看看航天測控人如何遙控“放牧”太空中的衛星。 在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飛控大廳,飛控團隊正在對
我國成功發射“天鏈一號03星”
25日23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鏈一號03星”,衛星順利進入太空預定軌道。這次發射成功后,“天鏈一號”衛星將實現全球組網運行,標志著我國第一代中繼衛星系統正式建成。 “天鏈一號03星”是我國發射的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
中國成功發射第三顆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3星”
7月25日夜間,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天鏈一號03星”順利發射升空,并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北京時間7月25日23時4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天鏈一號03星”順利發射升空,并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天鏈一號03星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首次太空授課于近期進行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馬帥莎)記者2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即將正式推出,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于近日面向全球進行直播。 空間站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蘊含著得天獨厚的豐富教育資源,對
李國民:目盡天河遠-聯通天地間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五號,神舟飛船一次次將中國航天員成功送入太空,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對璀璨星河的浪漫想象也一步步成為現實。 神舟飛船進入太空后,與地面的聯系要依靠一張測控通信網。這張載人航天測控通信網就像是“風箏線”,一頭連接航天器,一頭連通地面,時刻保證著飛船與地面的順暢通信。隨著中國載人航天事
筑夢“太空之家”——中國空間站建設記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內,一個懸浮在空中的小小陀螺快速旋轉。“同學們,你們好!大家還記得我嗎?”熟悉的聲音響起,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太空教師”王亞平與翟志剛、葉光富出現在鏡頭之中……12月9日,“天宮課堂”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這是繼2013年以來,中國航天員進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課。 天地合力保障
筑夢“太空之家”——中國空間站建設記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內,一個懸浮在空中的小小陀螺快速旋轉。“同學們,你們好!大家還記得我嗎?”熟悉的聲音響起,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太空教師”王亞平與翟志剛、葉光富出現在鏡頭之中……12月9日,“天宮課堂”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這是繼2013年以來,中國航天員進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課。 天地合力保障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于近期進行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馬帥莎)記者2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即將正式推出,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于近日面向全球進行直播。 空間站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蘊含著得天獨厚的豐富教育資源,對激發
“泛舟”銀河-相會“天宮”
伴隨著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巨響,火箭尾焰劃破如墨的夜空,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在長征七號遙五運載火箭的托舉下一飛沖天。5月10日凌晨,天舟四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2022年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首戰告捷。 自古,人們對天宮就充滿向往。如今,神話傳說從夢想照進現實——中國空間站被稱為“天宮”,中
衛星測控測距儀簡介
衛星測控測距儀支持USB、擴頻等不同體制,實現遙控、遙測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和測距信號的生成和接收,廣泛應用于航天衛星測控領域、航空遙測遙控領域的專業測試儀器,用于測試星上或飛行器上的有效載荷及地面測控站的相關設備,是匯集遙測、遙控、測距和數傳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設備。
中國成功發射天宮一號-開啟太空探索空間站時代
中國29日晚在西北戈壁成功將無人太空實驗艙天宮一號送入低地球軌道,在相繼實現航天員上天、太空行走之后,為建設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載人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 國家主席胡錦濤等中央領導人來到位于北京的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目睹了這次非同尋常的太空發射。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改進后的“長征二號FT1”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成功完成多點并行發射測控任務
我國于27日上午3個多小時內,分別在酒泉和文昌成功實施兩次航天發射任務。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作為測控系統主體單位,圓滿完成多點并行測控任務。 這兩次任務的準備工作貫穿整個春節假期,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積極克服技術狀態復雜、多地疫情反復等多重困難挑戰,進一步優化任務組織模式、細化準備流程、強化質量管理,
神九天宮“百米穿針”如何實現
太空中,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都以每小時2.8萬公里以上的速度運行。在交會對接過程中,即使是一個很小的誤差,也會將飛船拋到離目標飛行器很遠的地方。因此,航天員景海鵬將手控交會對接形象地稱為“百米穿針”。 6月24日12時55分,神舟九號成功實現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手動交會對接。激動人心
天宮一號等待神舟九號到訪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最新透露,目前,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正在太空遨游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于6月初降軌至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對接軌道,在軌運行正常,就等神舟九號攜3名中國航天員前來拜訪。這也將是天宮一號首次迎接航天員。 自去年9月
我國太空數據“中轉站”正式建成
阿瑟·克拉克(1917—2008年) 7月25日23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鏈一號03星”,衛星順利進入太空預定軌道。這次發射成功后,“天鏈一號”衛星將實現全球組網運行,標志著我國第一代中繼衛星系統正式建成。 對于關注我國空間載人任務的人們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成功實施神十三返回段測控任務
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及各測控站點成功實施飛船返回段測控任務。 “‘喀什’發現目標!”9時許,被譽為“航天測控第一站”的喀什測控站對飛船返回艙快速完成目標捕獲。據介紹,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采取快
衛星測控測距儀功能簡介
衛星測控測距儀功能 衛星測控測距儀具有側音測距/擴頻測距,自動故障檢測機制,具有本地計算機控制和總控計算機遠程控制功能,具有良好的開放性,支持二次開發。完善易用的功能、領先的性能指標、穩定的可靠性、優良的性價比等優點,是衛星測控應用的理想測試設備。
衛星測控測距儀指標參數
上行處理模塊 1.調制方式:PCM-PM-PSK 2副載波頻率:8kHz-64kHz 3.載波多普勒頻偏:0-±180kHz(可調) 4.載波多普勒變化率:0-±15kHz/s(可調) 5.上行信號碼型:NRZ-L,M,S 6.上行信號碼速率:2kbps-32kbps可調 7.
神舟十號今夏擇機發射-將搭乘3名航天員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2月28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將于今年實施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開展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飛行。 根據任務計劃,神舟十號飛船將于今年6月至8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3名航天員駕乘飛船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載人交會對接。
我國將實施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2月28日表示,我國將于今年實施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開展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飛行。 根據任務計劃,神舟十號飛船將于今年6月至8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3名航天員駕乘飛船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載人交會對接。這次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9時20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發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與
陸海天基測控網首次攜手為天宮一號保駕護航
記者10月2日從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獲悉,我國自行設計、研制和建設的陸海天基三位一體載人航天測控通信網,第一次正式攜手為天宮一號及后續空間交會對接任務保駕護航。中繼衛星的加入,使天宮一號測控覆蓋率大幅提升。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錢衛平表示:“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將于近期進行
中新網北京3月15日電 (馬帥莎)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5日消息,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將于近期擇機開展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與地面課堂師生互動交流。首次太空授課進一步拉近了青少年與載人航天的距離,持續興起探知
“天宮一號”今日發射-完成使命后將落入海中
綜合報道,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今日(9月29日)將擇機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正式開始實施。據悉,“天宮一號”將分別與隨后發射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對接,從而建立第一個中國空間實驗室。 9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在酒泉衛星發射
“神九”有望有人對接“天宮一號”
據中國軍網8月6日消息,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參試人員和飛行產品此前已集結酒泉發射場,目前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據了解,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天宮一號”會合。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消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對載人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修檢測和質量評審,完成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到天宮空間站,”太空家園“不再是夢
三年前的今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受控離軌并再入大氣層,為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畫上圓滿句號。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示意圖 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先后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完成4次交會對接,成功支持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30天,突破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紀實
天宮,亦名紫薇宮,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宮殿。九重天之上,仙島林立、氣象萬千。 如今,神話成為現實:在浩瀚星空與藍色地球之間,“天宮”緩緩飛行,中華兒女漫步太空,自信的身影映照著人類科技的光輝。 2022年10月31日,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托舉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升空。很快,夢天實驗艙
回顧2022年那些科學萌芽的經典瞬間
2022年,隨著問天實驗艙與夢天實驗艙的相繼“入列”,中國空間站具備了開展大規模、多學科領域的空間科學研究及應用的能力,為在軌科學實驗提供豐富的資源條件和獨特空間環境條件。在軌科學實驗、天宮課堂、立方星放飛......一起回顧2022年那些科學萌芽的經典瞬間!國家太空實驗室成型供開展國際先進水平研究
“天宮一號”將于2011年下半年發射
中國將首試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 中國將在2011年下半年進行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飛行試驗。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3月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2011年下半年,中國將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隨后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之進行第一次無人交會對接。神舟九號、十號飛船將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