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一天,山東省環保技術服務中心3樓展廳內座無虛席,來自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維制藥有限公司、淄博金馬化工廠等企業的百余名代表和各市環保局相關人員齊聚一堂,聆聽臺上污染治理技術企業代表的講解,并不時記錄相關信息。 利用會議間隙,他們仔細觀看污染治理技術企業的宣傳展板,并與技術人員面對面地洽談交流,尋求最適合自身企業的污染治理技術。 這就是不久前舉行的山東省工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暨供需對接洽談會。此次交流洽談會以工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和供需對接洽談為重點,匯集了12家省內外工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企業、4家監測技術企業和兩家特邀參會企業。 污染治理技術供方企業代表輪流上臺推介技術特點和優勢,臺下的160余家工業有機廢氣污染源重點企業逐一對比、分析。 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謝鋒告訴記者:“通過環保廳牽線搭橋,讓全省工業有機廢氣排放企業和技術依......閱讀全文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已經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土壤環境質量在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文如下:
城市現代化建設腳步不斷加快下, 社會生產生活中排放了大量的廢水和污水,這些廢水和污水如果未經充分處理直接排入到河湖中,將會導致河湖水環境污染,增加好氧有機物含量,甚至出現嚴重的黑臭問題。所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尋求合理的河湖治理對策,尋求科學合理的治理對策。通過河湖污染和治理相關研究,了解河湖
導語:目前,我國大力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創新治污模式,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相關政策文件,激發企業第三方治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推進第三方治理市場建設,助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發展迎來新的高潮。 環境保護第三方治理的本質是政府打破市場壁壘,將促使過去政
在第三方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應由以前的污染治理主導實施者轉變為污染治理的引導合作者。 圖片來源為中國環保在線 ●不同地區環境公用設施投資運營規模改革進展不平衡。從全國層面看,東部地區快于中西部地區;從城市規模看,大城市城市明顯快于中小型城市;從治理要素看,城市的污水以及垃圾焚燒處理快于污泥、垃圾
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是好的,但任務依然艱巨。福建在治理食品安全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值得借鑒,“福建經驗”是全國食品安全監管的有益實踐。 11月6日,本報記者隨幾家中央媒體深入采訪福建治理“餐桌污染”工作,親歷“從田頭到餐桌”的監管過程,回溯14年食品安全監管之路,深刻體會到“福建經驗”就
“誰污染,誰治理”——隨著市場化機制的引入,這個環境保護的傳統觀念將被顛覆。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改革創新治污模式,吸引和擴大社會資本投入,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這意味著醞釀已久的環境第三方治理從國家層面正式破冰。 事實上,去
近年來,我國環保投入逐年增加,但為何環境質量仍未得到明顯提升?有專家認為,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很多環保設施并未真正發揮作用,因缺乏社會責任和有效監管,工業企業自覺控污減排的意識淡薄,我國污染治理“誰污染、誰治理”的思路已很難行得通。大力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確立“污染者付費、專業化治理”新思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積極應對塑料污染,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
為加快推進和規范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下簡稱第三方治理),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國辦發〔2014〕69號)要求,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要堅持排污者擔負污染治理主體責任。排污者擔負污染治理主
當前,隨著第三方治理模式的逐步推廣,原有以排污單位為核心設計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排污許可制度和環境行政處罰制度都略顯不適。最常見的疑惑是:環境治理過程中出現違法行為,例如超標排放,行政處罰的行政相對人究竟是排污單位還是第三方治理單位? 答案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筆者試著通過對第三方治理下不同合作
環境保護部近日連續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和巡查情況,1月10~13日,28個督查組共檢查了1811家企業(單位),發現其中的75家企業(單位)存在涉氣環境問題;1月12日~13日,28個督查組和102個巡查組共對“2+26”城市檢查了2125個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響應具體點位,發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國辦發〔2014〕69號),為了在燃煤電廠加快推行和規范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現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 2007—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國辦發〔2014〕6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下簡稱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過繳納或按合同約定支付費用,委托環境服務公司進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第三方治理是推進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專業化、產業化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的有效措施。近年來,
12月3日,深圳人民政府辦公廳率先出臺了《深圳市土壤環境保護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簡稱“土四十條”)。 “土四十條”突出將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點,要求在2018年底前,完成深圳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園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詳細調查。深圳屬于城區型水源地,對
每年全國兩會,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的企業家們提交的團體提案都會如期發布。2015年,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頒布實施,同時著重強調依法治污和嚴格執法,因此,他們今年的提案在第三方治理以及推動PPP模式等方面都有所提及。 為什么一家污染企業,治污設施非常齊全,卻實現不了排放達標的要求?這其中原因很
“除了委托第三方處理污水,春節后,我們的廢氣和危險廢棄物也要委托給第三方處理。”新年伊始,位于浙江省嘉興市的浙江佰潤電鍍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顧浩觀就開始謀劃公司環境治理工作。 像顧浩觀這樣的企業家,如今在嘉興已不是少數。從“誰污染、誰治理”向“污染者付費,專業化治理”轉變,這樣的意識得到越來越多企
《行動計劃》確定開展陸源污染治理行動、海域污染治理行動、生態保護修復行動、環境風險防范行動等四大攻堅行動。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3%左右,自然岸線保有率保持在35%左右,濱海濕地整治修復 規模不低于 6900 公頃,整治修復岸線新增 70 公里左右。 中國環境報記者牛秋鵬
中國環境報記者杜宣逸北京報道 8月30日~9月2日,環境保護部駐京津冀晉豫督查組督查發現,部分地區存在揮發性有機物排查不徹底、整改進展緩慢、違法排污等問題。 截至8月31日,前十輪次督查共檢查41928家企業(單位),發現22832家企業(單位)存在環境問題。 8月30日督查發現:河北河南2
初夏,北京城區濃霧籠罩。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或本月出臺 專家舉例認為環境污染代價遠大于發展所獲利潤 盡管已入初夏,但北京仍然難逃霧霾陰影,僅5月份就至少發出了兩次霧霾黃色預警。6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輿論稱之為“治污國十條”,措辭強
中國環境報記者劉曉星北京報道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要求,進一步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指導全國各地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環境保護部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7月24日上午,河南省鄭州市召開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動員大會。這次千人大會是近年來鄭州市少有的動員大會,充分體現出鄭州市委、市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決心和信心。鄭州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懿在大會上措辭嚴厲,意志堅定地做了工作動員,要求全市上下統一思想,全民動員,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各項措施
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已于2018年11月30日聯合印發了《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針對《行動計劃》的背景、目標、任務及思路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為什么要編制《行動計劃》? 渤海戰略地位突出,生態環境整體形勢依然嚴峻 答:
環境問題一直困擾著制藥行業的諸多企業。近年來,因為制藥企業環保不達標而導致停產,甚而由于企業違規排污致使環境遭受污染的事件屢屢見諸報端。 2010年2月,環境保護部首次發布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在工業污染源主要水污染物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居前的7個行業排放量合計占工業廢水廠區排放口化學需氧量排放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加強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的監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塊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風險,防止造成污染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 已關閉搬遷以及擬變更土地利用方式或者土地使用權人污染地塊的環境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王善成28日表示,健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助于提高專業化水平和治理效果,吸引和擴大社會資本投入環境治理,推動環保產業特別是環境服務業加快發展。 14日出臺的該意見指出,要以環境公用設施、工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發布《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文件,現附原文如下:關于印發《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