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的車輪進入21世紀,伴隨著我國大學飛速發展而夾雜著功利主義甚囂塵上的滾滾洪流,承載著追求真理使命的教授,在堅守知識化身、正義力量、人類進步張力、人類精神家園守護神的道路上,時常遭遇學術功利的陷阱,學術生命之燈在學術功利的疾風暴雨中掙扎著。近年來,因學術功利恣意蔓延而引發的“學術墮落”丑聞越來越駭人聽聞。雖說正直的教授一直都在默默地耕耘,大學也并沒有成為一潭濁水,但是這種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情形,決不能成為我們對學術功利掉以輕心的借口,正直的教授也不能滿足于潔身自好而對學術功利置若罔聞。大學和教授不能再集體失語、保持沉默了,必須對學術功利保持足夠的警惕。 二十世紀以來,盡管大學作為象牙塔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但教授“不為一己之利所誘惑,不受世俗需求所驅使”的象牙塔精神卻歷久彌新,時刻警示著教授們謹防功利的陷阱,不是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而是以一種寧靜沉穩的心態點亮學術生命之燈,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執著前行。 學術功利陷阱危......閱讀全文
劉堯劉堯 如果沒有學術啄木鳥機構依據法規介入學術生態治理,要恢復學術生態平衡,終究難以見到實效。結果可能是,一個造假者倒下,還可能有無數個造假者野蠻生長。 廈門大學教授傅瑾因偽造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文憑被辭退,北京化工大學教授陸駿履歷造假被開除……近年來,隨著新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
2014年12月13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在北京湖北大廈召開了第七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分析測試協會理事及代表、以及業內人士共計130余人與會。會議現場分析測試協會 張渝英秘書長 分析測試
2018年頒獎典禮15日晚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江雷教授獲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學家獎”。2018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體獎”則授予上海交通大學張杰教授領導的激光強場物理團隊。兩者分別獲得獎金人民幣一百萬元。 當晚,求是科技基金會主席查懋聲以及顧問楊振寧、孫家棟、韓啟德、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趙忠賢 院士 Zhao Zhongxian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趙忠賢,男,1941年出生,遼寧新民人,1964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后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擔任國防課題組業務負責人和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中國科學
11月19日,第十一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頒獎典禮在湘雅醫院國際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作為中國生命科學領域最具有影響力的獎項之一,“談家楨生命科學獎”旨在秉承談家楨先生對生命科學事業的奉獻精神,促進中國生命科學研究原創性和科研成果產業化、推進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學術交流,激勵中國生命科學工作者不斷創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2月15日,由廈門大學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光譜儀器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協辦的“第二十二屆全國光譜儀器學術研討會”在廈門福佑大飯店召開。會議同期,組委會特邀請到廈門大學田中群院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劉長寬常務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張新榮教
禽流感是一種主要流行于雞群中的傳染病,也被稱作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禽流感一旦暴發,往往會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這種疾病的傳染范圍只是局限在家禽中。然而近年來情況卻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禽流感的傳播已經跨
2014年應該是深圳高等教育里重要一年。這一年,深圳大學在廣東省內一本招生文理科投檔線均排名第四,揚眉吐氣一把;南科大的教育改革在朱清時卸任后也將得到一個階段性的評價;引進合作辦學的港中大(深圳)正式招收本科生;更多面向小眾領域、引進名校合作的特色學院遍地開花。 實際上,作為中國經濟改革奇跡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第六屆青年學術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遼寧鞍山勝利召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7月21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第六屆青年學術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遼寧鞍山開幕。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鞍山師范學院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陳洪淵教
2010年8月20日上午8點,以進一步促進我國生命分析化學研究的發展為宗旨,加深學者之間交流的“第三屆全國生命分析化學學術報告與研討會”在北京大學隆重開幕。本屆大會是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共同承辦的。來自全國各大院校、科研機構的1200多
他在舊中國的兵荒馬亂、戰火紛飛中輾轉求學,在新中國的百廢待興、千帆競發中奮發求索,在國防科研的沙場百戰、金戈鐵馬中孜孜追求。他是一個襟懷坦蕩、率真謙遜的學者,一個嚴謹審慎而又富于魄力和決斷的科研領軍人才,一個用非凡才智為中國的國防科技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宋家樹(1932~ )宋家樹,著名金屬物理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英國《自然》雜志2018年1月報道,中國已成為世界發表科學論文數量最多的國家,在數量最多后,中國科學界更加提倡提高論文質量;其次值得反思的是:這些論文大都發表在國外的SCI期刊上。為何我國每年要投入近20億給國外的出版機構和論文產業鏈?最終的答案無疑是:我國要發展自己的學術期刊
讓寬容失敗這一頂層設計落地,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四個方面的機制,即健全和完善財政的長期穩定支持機制;健全和完善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制度,完善項目組織申報、評審機制;建立符合科研特點和規律的監督機制和成果評價機制;建立和完善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懲戒機制。■本報記者 王之康 最近,某高校科研人員陳繼晨
教育部日前發布通知,公布了2011年度“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入選名單。全文如下: 經所在高校推薦、專家通訊評審和現場答辯,并經公示,“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2011年度入選團隊已經確定,現予公布,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2011年度入選創新團
“雙一流”大幕開啟,人才招聘引進工作“席卷”全國,而這其中,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成為人才被挖的“重災區”。“挖人大戰”會給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帶來怎樣的沖擊?應當如何看待高校人才流動現象?又當如何構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動機制? 800萬元房補,100萬元年薪。這是華東政法大學在2017年高層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大會)在浙江大學紫荊港校區體育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化學系承辦。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8月11日,伴隨著第四屆環渤海色譜質譜學術報告會的召開,色譜行業女學者聯誼會迎來了第六站“相聚丹東”,會議主題為:綠色化學,清涼丹東。 本次會議由布魯克的魯靜和分析測試百科網的卞利萍主持,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的屈鋒作為聯誼會負責人。來自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的任繼云、王霞
蛋白質,英文名稱“protein”,是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時值春暖花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尋訪,本報記者在這里看到的“蛋白質”,不僅充滿科學的奧妙和神奇,而且彰顯出其應有的活潑、活性與活力,恍若走進一所“夢工廠”。那么
為進一步加強國內外質譜界學術交流,并采用更新穎的互聯網形式組織交流活動,將質譜新技術和研究應用拓展和普及到更多的人,共同提高我國質譜研究及應用水平,中國質譜學會將在2016年11月1日-4日,組織“2016 CMSS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會議邀請30位質譜大咖與您在線對話,報告內容涵蓋質
大會官網:http://cnhupo.ittn.com.cn/ 為積極促進蛋白質組學的研究與發展,增進國際間合作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主辦,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命組學研究所、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
劉秦玉教授在指導學生 中國海洋大學八關山氣象觀測站 4月3日晚,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星光璀璨,吸引著全球華人的目光,由鳳凰衛視主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2014~2015年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在此舉行。當來自美國夏威夷大學氣象系教授王斌第一個上臺領獎的時候,遠在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師生們為這位19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0月24日,2018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四川成都隆重舉行,本次大會共有千余位專家學者以及200余位廠商代表參與。本次年會旨在了解電子顯微學及相關儀器技術的前沿發展,交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新進展。分析測試百科網與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將共同全程跟蹤報導本次年會的盛況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10月25日,在BCIEA2019召開之際(相關報道:活動繽紛 展商云集 BCEIA 2019北京開幕),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青年分析科學家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召開,近百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報道了此次論壇。論壇現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曾對媒體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參加某項目評審會,周六下午剛接到通知,周日上午手機里就收到6個陌生人發來的短信:“請多關照”,“歡迎來我校做學術報告、考察交流”……“我當時很納悶: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當評審的,我的手機號碼是誰透露給他們的?” 事實上,施
11月2日至5日,由亞洲線粒體研究與醫學學會(ASMRM)、中國線粒體研究會(Chinese- Mit)、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醫學信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體育學院天津市運動生理與運動醫學重點實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是中國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英才開發計劃”等共同構成中國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體系。“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是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引領性工程,“長江學者”、“青年長江學者”是學術性、榮譽性稱號。 1998年8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進入第三天,經過兩天顯微學宗師級學者精彩的大會報告后,今日迎來生命科學研究分會場報告。分析測試百科網與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將共同全程跟蹤報導本次年會盛況。生命科學研究分會場北京大學 陳浩東副研究員 今日會議報告首先由北京大學陳浩東副研究員帶來,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8月16日,第十四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在山西大同大學召開(第十四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大會召開 2位院士3位專家獲獎)。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家組主辦,山西大同大學承辦,山西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和江蘇江分電分析
學術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學術創新需要平衡的學術生態系統提供良好的學術研究環境。平衡的學術生態系統的主要標志是:公平、公正的學術競爭環境;思想自由、學術自由、學術民主的學術理念;鼓勵學術創新、積極探索真理的健康學術氛圍。而現代大學制度的基本職能在于保障大學自治和學術自由,保持學術生態系統平衡,確
業界人士翹首以盼的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19)將于2019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展會將繼續堅持“分析科學 創造未來”的方向,圍繞“生命 生活 生態——面向綠色未來”的主題組織學術報告會、專題論壇和儀器展。 本屆大會主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