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科學論壇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技術分論壇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598.shtm 2022大灣區科學論壇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技術分論壇現場。主辦方 供圖 1月14日,2022大灣區科學論壇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技術分論壇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幕。本次論壇以“創新大腦,預見未來”為主題,由大灣區科學論壇指導,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等共同主辦。此次分論壇是2022大灣區科學論壇延期后首場舉辦的分論壇。 打造國際前沿的類腦智能科學盛會 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為經濟發展提供創新源泉和不竭動力,開辟了產業發展新空間。“腦科學和類腦智能技術”作為重要的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對人類健康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新型信息產業發展意義重大,是國際科技界必爭的重要戰略領域。 中國科學院院士、大灣區科學論壇主席白春......閱讀全文
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開幕在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696.shtm5月16日,記者從在廣州舉行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The GSF 2023)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疫情放開之后的首個大灣區科學論壇,本屆論壇將以“智匯灣區、灣和世界”為主題,以“線上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正式動工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動工現場。劉偉 攝灣區逐浪,向海而興。9月24日,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在廣州南沙正式動工,預計2025年建成投用。大灣區科學論壇戰略咨詢委員會(以下簡稱戰咨委)也正式宣布成立,首屆戰咨委委員共23人。戰咨委將圍繞服務大灣區科學論壇發展,開展決策咨詢活動,為論壇科學決策把脈、建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在廣州南沙動工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24日在廣州南沙正式動工。該會址以“千帆競渡、科技遠航”為設計理念,計劃于2025年建成投用。當日,大灣區科學論壇戰略咨詢委員會也在南沙成立。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位于南沙明珠灣起步區核心區域“科學島”,由廣州市南沙新區明珠灣開發建設管理局作為項目具體統籌及監管主體,中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在廣州南沙動工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24日在廣州南沙正式動工。該會址以“千帆競渡、科技遠航”為設計理念,計劃于2025年建成投用。當日,大灣區科學論壇戰略咨詢委員會也在南沙成立。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位于南沙明珠灣起步區核心區域“科學島”,由廣州市南沙新區明珠灣開發建設管理局作為項目具體統籌及監管主體,中國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項目有新進展
3月23日,由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主辦、廣州市南沙新區明珠灣開發建設管理局承辦的“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建筑概念方案國際競賽”資格遴選專家評審會順利召開。此次競賽面向全球征集設計機構,共有52家單位報名參賽,經專家評審,最終確定9家單位獲得正式參賽資格。? ? 據介紹,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項目
大灣區科學論壇:戰勝疫情要靠全球科技合作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的引領帶動下,深入推動粵港澳科技合作和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已成為粵港澳三地的強烈共識。這是12月11日至13日在廣州舉行的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發出的信息。 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以“探索未來,共享科學”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百位院士專家齊聚線上線下,共同
大灣區科學論壇呼吁加強全球合作應對共同挑戰
5月21日,2023年大灣區科學論壇在廣州南沙舉行開幕式。論壇以“智匯灣區,灣和世界”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近百位院士及各領域專家與會,共同探討海洋科學、納米科學、高能物理、先進制造、人工智能等科學前沿熱點。他們在會上呼吁加強科技合作,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將建學術中心科技館
近日,“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建筑概念方案國際競賽技術文件答疑會”在廣州南沙明珠灣起步區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學術中心、科技館、科創中心、科學家公寓及配套設施、公交首末站等,總建設量(計容建筑面積)約為10萬至14萬平方米。? ?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本
大灣區科學論壇納米科學分論壇聚焦納米科學前沿
12月10日,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6場分論壇之一納米科學分論壇在廣州舉行,12名院士專家在論壇上作學術報告。與會院士專家紛紛表示,論壇搭建了一個高端學術交流平臺,對于推進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著積極意義。 作為今年大灣區科學論壇首場分論壇,論壇聚焦納米科學前沿,涉及主題既有納米
大灣區科學論壇生命科學分論壇聚焦新冠疫情
“病毒沒有護照,不需要申請簽證到處跑,更不會和你談主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希望全世界各國人民聯合應對。”12月11日,在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生命科學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以視頻連線形式作主題演講。 當天,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6場分論壇之一生命科學分論壇在廣州舉行
大灣區科學論壇納米科學分論壇聚焦納米科學前沿
12月10日,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6場分論壇之一納米科學分論壇在廣州舉行,12名院士專家在論壇上作學術報告。與會院士專家紛紛表示,論壇搭建了一個高端學術交流平臺,對于推進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著積極意義。 作為今年大灣區科學論壇首場分論壇,論壇聚焦納米科學前沿,涉及主題既有納米
大灣區科學論壇直播|丁肇中等諾獎得主做報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87.shtm 直播時間:2023年5月21日(周日)下午16:30 直播平臺: 科學網APP (科學網微博直播間鏈接) 科學網微博 科學網視頻號
大灣區科學論壇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技術分論壇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598.shtm 2022大灣區科學論壇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技術分論壇現場。主辦方 供圖 1月14日,2022大灣區科學論壇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技術分論壇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幕。本次論壇以“創新大腦
大灣區科學論壇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技術分論壇舉行
1月14日,2022大灣區科學論壇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技術分論壇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幕。本次論壇以“創新大腦,預見未來”為主題,由大灣區科學論壇指導,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等共同主辦。此次分論壇是2022大灣區科學論壇延期后首場舉辦的分論壇。 打造國際前沿的類腦智能科學盛會
大灣區科學論壇:超算互聯網平臺將破解“算力荒”
2023年大灣區科學論壇信息與通信分論壇(下稱“信通論壇”)于22日在廣州舉辦。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透露,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下稱“超算互聯網平臺”)已進入研發階段,將逐步落實形成技術先進、模式創新、服務優質、生態完善的總體布局。曹振南表示,超算互聯網平臺旨在突破當前算力設施
大灣區進入“‘共享創新’時間”
20多年前,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建設被提上議程之初,大家都沒想到它可能會落戶東莞。這一大科學裝置,在當初被一些地方認為“既不產生GDP、也不交稅,來了也沒什么用處”。 現如今,散裂中子源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支撐科技創新的一個主要科學平臺。12月8日,中科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在“大灣區
科創浪潮奔涌大灣區
橙色、紫色、藍色、綠色……走進中國散裂中子源實驗大廳,只見像七色花花瓣一樣的各種譜儀,以靶站為中心向外伸展開來。 這些不同顏色的譜儀有什么用處? “作用非常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告訴記者,散裂中子源就像一臺“超級顯微鏡”,其產生的中子如同“探針”,通過不同的譜儀
匯聚全球科學力量, 2021大灣區刮起最炫“科學”風
以“探索未來、共享科學”為主題的2021大灣區科學論壇12月13日在廣州落幕。在這場科學盛會上,包括130位院士在內的全球產學研各界人士,共同探討世界科學發展趨勢及其對未來的影響。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全球經濟結構產生了深刻影響。基礎研究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新近崛起
大灣區又要新建一所大學?
“世界的發展、城市的競爭力靠的是科技,珠海需要科技創新型人才支撐,所以我們建議創辦珠海科技大學。”2021年珠海兩會,珠海市政協委員張翠華提交了關于創辦珠海科技大學的提案。 張翠華建議,將創辦珠海科技大學納入珠海市“十四五”發展規劃,對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設備等重點產
科技云貸亮相粵港澳大灣區
近日,2019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知交會)在廣州舉行。本屆知交會由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廣州市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知識產權署和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共同舉辦。 開幕式上,建行廣東省分行與廣東商標協會、廣州集佳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簽訂100億元共同推進商標融資工作
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扎實推進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效果圖。 廣東省靈山論壇科學中心供圖 廣東廣州南沙明珠灣大橋。 南沙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廣東廣州南沙科學城,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納入國家“十四五”專項規劃,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掛牌運作,全國首座深水科考專用碼頭正式啟用;在福田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未來網
2023年大灣區(廣東)國際航運大會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32.shtm5月19日,由廣州市政府、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聯合主辦的2023年大灣區(廣東)國際航運大會在廣州南沙召開。大會還舉行了“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共建啟動暨簽約儀式。 ???活動現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實驗室成立
“金融”和“科技”是推進粵港澳發展的雙引擎,二者結合而成的“金融科技”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為共建世界級金融科技灣區,由騰訊和香港科技園共同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今天在香港舉行。政產學研等社會各界齊聚現場,以“金融科技”為立足點,聚焦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為大灣區金融科技
“雙一流”牽頭!大灣區高校再添三大聯盟
11月27日,粵港澳高校聯盟2020年青年學者論壇開幕式在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舉辦。論壇上,粵港澳高校工科聯盟、粵港澳高校質量聯盟以及粵港澳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聯盟正式成立并舉行了視頻簽約儀式。會上,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粵港澳高校聯盟理事會理事長羅俊教授在致辭中感謝政府領導部門支持中山
大灣區大學已明確重點建設數學學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3950.shtm 尚處于籌建階段的大灣區大學已明確將重點建設數學等基礎學科。 據《科技日報》2月13日報道,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的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坐落在松山湖科學城環湖核心地帶,校園周邊
上海“大零號灣”布局“CTO”功能區加碼創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763.shtm 中新網上海2月27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上海27日宣布“大零號灣”的“升級方案”,到2035年,上海這片區域要全面建成創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的科技創新策源高地。 2015
大灣區納米產業協同創新生態雛形初現
納米產業技術創新專業賽全國總決賽現場。主辦方 供圖多項創新納米“黑科技”集結,讓人應接不暇!12月21日,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納米產業技術創新專業賽全國總決賽在廣州市黃埔區正式啟動,在接下來2天的緊湊賽程中,將決出納米行業科技含金量最高的優秀企業和項目。疫情新形勢下,本屆總決賽采用線上形式舉辦。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大灣區開講
4月24日,“科學與中國”走進大灣區暨深圳第十一屆院士專家巡講系列活動在南方科技大學開幕,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高鴻鈞通過視頻向活動致辭,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曦出席開幕式并致辭,26位兩院院士出席此次活動。 開幕式上,固體力學專家、中科院院士楊衛和材料物理專家、中科院院士薛其坤圍繞“科技創
《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氣候監測公報》發布
廣東省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10日聯合發布《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氣候監測公報》(下稱“《公報》”)。《公報》由粵港澳三地氣象部門聯合編制。 《公報》指出,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總體氣候特征是:溫高雨少干旱重,局地暴雨極端性強,臺風影響弱。 《公報》介紹,2021年,大灣區
眾院士聚首羊城共話納米科學發展
大灣區科學論壇正在廣州舉行。論壇首個分論壇——納米科學分論壇10日匯聚逾十位院士,共同探討納米科學發展的現狀、機遇與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趙宇亮表示,在納米技術方面,中國的基礎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在此基礎上,要讓納米科技從前期的研究成果落地轉化,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