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污水重金屬污染事件引發世人關注致癌毒物六價鉻超標。 7月18日,廣東省環保廳向福建省環保廳發出特急函件,指出近日來,福建省棉花灘水庫出水與廣東省大埔青溪電站水體混合后銅含量明顯增加,已超出漁業水質標準,對兩省跨界河段產生明顯影響,導致梅州境內河段漁業養殖面臨較大風險。更值得注意的是,據了解,根據廣東省相關區域受污染情況的調查,發現此前從未被媒體提及的一種物質“六價鉻”進入到紫金污染事件的新范圍。調查顯示,7月份紫金礦業的滲漏污水已影響到福建、廣東兩省跨界河段水質,其中大埔青溪斷面含毒物質“六價鉻”濃度接近三類標準。從7月3日發生紫金礦業污染事件以來,上杭縣政府及紫金礦業的對外宣傳中,均未提及“六價鉻”。 ......閱讀全文
央視《新聞1+1》2010年7月21日播出《紫金,是誰的金子?》,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為什么當地的相關部門反復保證說當地的自來水已經有了保障,可是居民卻拒絕飲用?為什么一家被環保部反復通報批評的企業,卻能夠自許自己是一個環保品牌?為什么在一家上市公
昨日,紫金礦業集團公司董事會就污染事故向社會發布了正式的道歉信,并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接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針對信息披露的調查已由專項核查升級為立案調查,有關事故造成的直接、間接經濟損失將在事故調查認定以及恢復重建方案確定之后隨時公布。 污
比想象嚴重得多的紫金礦業污染事件,并沒有因為其董事長陳景河的公開道歉而停息,相反,昨日證監會的正式立案調查和廣東省環保廳的特急函件,讓該事件再次升級。 昨日晚間,紫金礦業董事會發出公告,稱于7 月19 日接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編號:閩證監立通字1003
昨日紫金礦業引用福建省有關部門的說法,稱日前媒體關于由于紫金礦業污水泄漏,導致汀江流域廣東段檢測出致癌物質六價鉻超標的報道“嚴重失實”,并稱公司泄漏的污水中并不含有六價鉻這一物質。 據該公司發給媒體的《福建有關部門就汀江水質污染事件答記者問》中,監測數據顯示,福建
“7?3”紫金礦業污水泄漏事件導致汀江遭到污染,盡管事件過去了半個多月,但是陰霾仍未散去。上杭縣當地居民仍在擔心來自汀江的自來水不安全,當地的桶裝水銷售火爆。為了消除居民的擔憂,上杭縣政府部門加大了對水質的宣傳和檢測力度。 最近幾天,到上杭縣任何一個政府部門辦事,
昨日新華社記者調查曝出,與非法傾倒鉻廢料的廠區相鄰的小百戶鎮興隆村,牲畜不敢放到江邊,很多村民莫名得病,30多人得了癌癥,8年有11名村民因癌死亡。 “這是否與鉻渣污染有關?” 云南曲靖鉻污染事件發生已經近4個月,連串調查處理進展發生在媒體集中曝光后的最近一星
前往福建上杭縣采訪紫金礦業污染事故的多家媒體記者今天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們在采訪期間均遭遇了紫金礦業的公關。 對“封口費”公眾并不陌生。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寶干河煤礦發生一名礦工死亡事故。山西干河礦難發生之后,記者爭先恐后地趕到出事煤礦――不是為了采訪報道
福建紫金礦業污水開始影響廣東 福建省紫金礦業廢水污染汀江事故對廣東開始造成影響。昨日下午,梅州市政府應急辦召開情況通報會,通報了梅州境內大埔縣汀江、韓江水質檢測情況。至昨日下午5時發稿時止,梅州境內汀江韓江水質保持地表水Ⅱ-Ⅲ類水質標準(適合飲用、養殖
紫金山金銅礦濕法廠污染事件發生后,汀江水質究竟是否達標?魚類死亡現象還有沒有出現?檢測出致癌物質六價鉻超標是否屬實?福建省有關部門21日就媒體和群眾關注的一些問題做出回應。 問:近日有媒體報道廣東受紫金礦業污染,部分水域銅濃度超標,是否屬實? 答:“7?3”污染
業內人士認為,可能是機構拉升股價減輕索賠壓力,投資風險仍存 正處于風口浪尖的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將其受關注焦點從污水池蔓延到了資本市場。 昨日,剛剛接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及廣東省環保廳特急函件的紫金礦業,用一個蹊蹺的A股漲停板,將公眾對它的質疑和批評推向了另一個
自4月的原油泄漏事件發生以來,BP的股價一落千丈。紫金礦業卻神奇地先抑后揚,昨日的股價甚至超過了“污染門”事件爆發前的水平。 目前距離7月3日紫金礦業(601899.SH,2899.HK)污染泄漏已經一個月了。一個月來,紫金礦業與媒體和公眾玩起了捉迷藏,前后矛盾、
便攜式土壤重金屬現場快速檢測儀器1 了解目前土壤污染的現狀與修復的迫切性。土壤不但為植物生長提供機械支撐能力,并能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氣、熱等肥力要素。我國近年來,由于人口急劇增長,工業迅猛發展,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
據央視《新聞1+1》報道,云南“鉻渣污染事件”又曝新新聞,云南省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17年沒有對鉻渣進行任何處理,28.84萬噸鉻渣的堆放處距南盤江只有一條土路之隔。 據了解,鉻渣遇水后會產生劇毒物質六價鉻,而六價鉻一旦匯入地表水,或滲入地下水,將對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嚴重污染,從而也會對
重金屬污染四處“開花” 環保組織呼吁信息公開 對重金屬污染防治,環保、水利、海洋、國土部門的監測儀器都要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相關企業應該推動其供應商信息公開,以便將
化工原料桶在松花江吉林市區段順水漂流,猶如一顆顆“定時炸彈” 中國僅有49.3%的地表水可以安全飲用,近四分之一的地表水處于污染狀態,甚至不能作為工業用水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吉林漂浮的藍色化工物料桶成了過去一周松花江的一道“風景線”,在洪水肆虐時,這道“風景線”多少讓人
2004年 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 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廠將大量高濃度氨氮廢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導致沱江江水變黃變臭,氨氮超標竟達50倍。50萬公斤網箱魚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億元左右。沿江簡陽、資中、內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 2004年5月初,四川省眉山市仁
紫金礦業污水事故發生后,福建上杭縣環境監測站中止公布可能致癌的六價鉻檢測數據。上杭縣官員表示,這個數據是機密(央視7月22日報道)。 按照《環境信息公開辦法》,企業排放數據要長期公開,企業污染環境數據,環保部門也應該公開。但上杭縣官方卻違反法律與自身職責,打著“機
信宜市東江河水質曾受污染,出現大量死魚。 臺風“凡亞比”帶來的強降雨,導致廣東信宜紫金礦業銀巖錫礦尾礦庫發生潰壩,造成28人死亡或失蹤。記者從廣東省政府日前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廣東已經成立了事故調查處理領導小組,全面調查處理潰壩事故。 9月21日10
距離發生在7月3日的紫金礦業污水滲漏事件已過去一個月,位于上杭縣下都鄉的棉花灘水庫養殖區水面上,除了空蕩蕩的網箱,看不到什么人。從橋上望下去,綠油油的水面漂浮著大大小小的垃圾,空氣中仍陣陣飄來腐臭的味道。 下都鄉是汀江在上杭段最后一個鄉鎮,臨近棉花灘水庫的璜溪和豪
環境突發事件近年來頻頻發生,應急處置是各地環保部門面臨的重要任務。如何提高環境應急能力,確保轄區環境安全?筆者認為,要從以下3方面入手: 對環境突發事件要有充分認識 環境事件通常可分為5類:一是由安全生產事故引發,如大連海洋石油污染;二是由交通事故引發,如運輸危險化學品車輛在河邊翻車
“當廣西提高了警惕,加高了門檻,這些違規企業又要到哪里去?” 1月31日,廣西龍江鎘污染事件發生后的第16天,“兇手”才被明確指認。 當日,廣西官方宣布,涉案企業是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河礦業”)和金城江鴻泉立德粉廠(下稱“立德粉廠”),涉嫌違法排污的7名相關責任人已被依
南方都市報深度周刊封面:紫金夢魘 中國重金屬污染調查開篇:紫金夢魘 礦業污染泄漏事件背后的癌癥村莊 在震動全國的“7?3”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發生40天后,南方都市報深入紫金山周邊調查,距離紫金山最近的碧田村,常駐人口1300余人,過去10年
最新的一起重金屬污染事件再次引發軒然大波。 7月12日下午,福建省環保廳通報稱,位于上杭縣的紫金礦業集團公司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污染了汀江。據初步統計,汀江流域僅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福建省有關部門已初步認定此次污染屬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紫金礦業也因此而停牌。
環保部監察局工作人員昨天趕赴上杭縣,這是紫金礦業污水泄漏事故后,環保部有關部門第二次進駐上杭,主要是協調推進福建和廣東的治污工作,并重點督察紫金礦業剩余廢水的處理。 環保部監察局副局長陳善榮說,這次到上杭縣主要是檢查汀江污染治理的情況,協調福建和廣東兩省的治污工作
工人正在處理位于福建上杭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中的含銅酸水 瞞報污染38天 紫金礦業遭遇中國版“BP泄漏事故” 今年4月20日發生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令世界震驚,該事故令英國石油公司(BP)這個全球一流的石油企業股價狂跌甚至有倒閉的危險。不曾想到,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同樣有一家
2010年的7月,被認為是一個環保“黑色7月”:紫金礦業污染汀江;大連港油污不斷擴散;南京棲霞路上的爆炸震動了半座城市;吉林永吉的7000只化工桶隨波而下……這一切讓環保部門有些措手不及。 當污染停止了擴散,善后工作穩步進行時,我們不得不思考,這些污染事件究竟是從環保體制的哪一個縫隙
針對今年7月發生的公司所屬紫金山金銅礦環境違法一案,紫金礦業集團7日在提交給港交所的公告中稱,公司已于9月30日收到福建省環境保護廳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福建調查組認定的直接經濟損失為3187.71萬元,對紫金礦業處以罰款956.313萬元。 面對這張罰單,公眾的
紫金礦業滲漏污染汀江流域持續19天,沿岸漁民最近一段時間陸續領到政府補償款。據檢測資料顯示,早在6月底汀江水質就受污染,銅在0.05 mg / L到0.075 mg/L,嚴重超出漁業養殖規定標準。 目前,尚未有權威部門出來認證汀江水質是否可以繼續養魚,汀江流域的龍巖上杭縣、永定
白云區鐘落潭鎮雄偉村某工廠排污口污染嚴重。 丁玎 攝 后日,備受關注的《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將結束一個月的公開意見征集。歷經17年醞釀,在現行環保法實施23年后,新《環保法》終于在千呼萬喚中露出修改后的初容。 不過從記者了解到的不少公眾、學者對草案的反饋來看,新《環保法
近日,一系列的公共環境污染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紫金礦業(5.72,-0.02,-0.35%)在 7月3日發生污水滲漏后,7月16日又發生第二次滲漏,而同一天,大連新港至中石油大連保稅油庫輸油管線在油輪卸油作業時發生閃爆,造成管線內原油泄漏發生火災,引發管廊道管線爆裂,少量原油和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