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區鐘落潭鎮雄偉村某工廠排污口污染嚴重。 丁玎 攝 后日,備受關注的《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將結束一個月的公開意見征集。歷經17年醞釀,在現行環保法實施23年后,新《環保法》終于在千呼萬喚中露出修改后的初容。 不過從記者了解到的不少公眾、學者對草案的反饋來看,新《環保法》仍未如人們所預期,特別是對公眾環境權益、環保公益訴訟、排污許可等重要環境保護制度未能在條文中有所體現普遍感到遺憾,與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中關于“公益訴訟”的規定也存在銜接不暢的問題。 據南方周末最近一項調查,超過1/3的受訪者對草案并不滿意,認為諸多關鍵問題未有涉及,有的甚至認為浪費了一次修訂機會。調查中被認為最當列入草案的是“明確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明確公眾環境權”兩項內容,均屬于公眾環境參與的領域。 專家稱,若此次未修訂,下次修訂估計得等到10年之后,我國嚴峻的環境現況已等不起。 政府責任突出,公眾參與稍嫌不足 我國現......閱讀全文
今年十一期間,北京霧霾再現。 題記 國慶長假中,京津冀地區出現大范圍的霧霾污染天;湖北省宣判了大冶市非法傾倒含鉛、砷等重金屬危險廢物到農村的案件…… 如今,我國環境污染事故高發,侵害公眾環保權益事件層出不窮。該如何保障公民在良好環境中工作、生活的權利?受污染損害后,公民根據什么去要
今年十一期間,北京霧霾再現。 ■將新聞進行到底 題記 國慶長假中,京津冀地區出現大范圍的霧霾污染天;湖北省宣判了大冶市非法傾倒含鉛、砷等重金屬危險廢物到農村的案件…… 如今,我國環境污染事故高發,侵害公眾環保權益事件層出不窮。該如何保障公民在良好環境中工作、生活的權利?受污染
一張來自山東德州中級人民法院的受理通知書,引起不小的轟動。 由于長期超標排污,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被中華環保聯合會提起了公益訴訟,索賠2820萬元。3月24日,德州中院決定受理此案。這是自新環保法正式實施以來,第一起針對大氣污染行為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而在剛剛閉幕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也強
6月29日,環保法草案二審稿未提請人大常委會表決。有接近法工委的人士對媒體表示,草案還將繼續審議。 去年的一審稿,幾乎被負面評價淹沒。盡管二審稿因嚴格限制公益訴訟的主體,被斥“倒退”。但它并不乏亮點:政府負責、公眾參與等,都是新增內容。 這與高層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不無關系。
空氣、水、土壤遭到破壞,短時間內難以恢復。 蘭州水事件、反對PX項目事件、對PM2.5關注度,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覺醒。與此同時,實施了25年之久的《環境保護法》迎來了首次重大修改,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已經成了舉國上下的共識。 新的《環境保護法》增加了三個亮點,第一,提高了企業違
2010年7月,福建上杭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今年6月,紫金山金銅礦污染案被最高法作為典型案例加以通報。 環保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二審,企業事業單位違法排污擬“按日計罰”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昨日在京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繼續審議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
失望,是自然之友的葛楓和同事們核對完環保法三審稿后的第一反應。 近日,環保法修訂草案進入三審,此前二審稿中對“環境公益訴訟主體”資格的表述頗受爭議。 二審稿將環保公益訴訟資格限定于“中華環保聯合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環保聯合會”,三審稿則改“限定”為“門檻”,要想成
一場公益訴訟打下來,不亞于一堂環境守法教育的“公開課” 5月19日,全國首個專門管轄環境案件的法庭――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生態保護法庭受理了首起跨區域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在新環保法剛剛明確環境公益訴
“新環保法制定的規格很高。它加進了很多舊法沒有的內容,比如環境公益訴訟,比如配套措施里的按日連續處罰。而且由于新環保法本身的規格很高,一些過去的法規的檔次也被拔高了,執行起來的力度大大提高。”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如此評價新環保法出臺的意義。 如今,新環保法已生效
距離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表決通過已經過去了數天,但社會公眾對這部新法的關注度持續增加。“按日罰款上不封頂”、環境公益訴訟、大氣污染治理,不少新內容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但是,人們對新環保法的很多規定乃至實施時間仍有諸多疑問。對此,記者采訪了立法機關相關負責人及部分專家學
近年來,大氣、水、土壤等污染事件頻繁發生,部分區域生態系統功能出現嚴重退化,但由于大氣、水等環境因素所具有的公共產品屬性以及缺乏傳統法意義上的直接受害人,相應的法律規定并不明確,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屢屢被擋在司法救濟大門之外。 昨天,最高法發布《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福建南平一采石場在無許可情況下,開采石料造成植被嚴重毀壞。自然之友、福建綠家園環保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并于今年獲得立案。這是全國范圍內,由民間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并獲受理的“第一案”。自然之友供圖 1月1日起,新環保法生效,一周后,最高法就環境公益訴訟出臺司法解釋,符合條件的700余家社會組
5月9日,環境保護部向社會通報,華北六省市55家企業存在向地下排污問題,細心的讀者從中發現,執法部門對55家企業的罰款平均不到7萬元,環保法律明顯偏軟。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被稱為“環境保護的根本大法”,它誕生于1979年,1989年做過修訂,其條款已經很難適應當前環境保護的需要。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環境保護法》實施25年來首次面臨重大修改,經過三次激烈爭論的審議,明天將第四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也被看作是《環保法》全新修改立法的最后沖刺。據透露,草案將針對霧霾治理作出規定,并在信息公開、公眾參與、環境公益訴訟主體 等方面有重要突破。 環境保
在6月26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廣受公眾關注的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進入二審。經過10個月的研究,草案又有較大修改。其中,環保國策入法、企業事業單位違法排污擬“按日計罰”、環保公益訴訟須由環保聯合會提起、信息公開,對生態補償做出原則性規定等首次規定的多項制度備受
企業污染環境,為其提供貸款的銀行有沒有責任? 記者近日從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以下簡稱“福建綠家園”)獲悉,2018年6月6日因宜城市襄大農牧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襄大農牧”)養殖廢水污染漢江向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后,該中心于7月9日向十堰中院提交追加被告申請書,追加
“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中華環保聯合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環保聯合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近日,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出爐。其中擬提出,環保公益訴訟的主體僅歸中華環保聯合會“一家所有”,引發社會質疑。 _acK({aid:180
中國最高權力機關24日通過史上最嚴格的環保法修訂案。新環保法將于明年1月1日施行,此舉為深受環境問題困擾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提供最有力環保法律后盾,有助于扭轉伴隨其經濟快速發展而生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歷經四次審議,環保法修訂案24日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此間環保專家認為
昨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聽取了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修改情況的報告。抵制PX項目、反對核電站建設……全國多個地方發生環保群體性事件。對此,草案增加了規定:“對依法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編制時向公眾說明情況,征求意見。” 此次的環保法修正案草案增加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13個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我們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環境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人類在發展中,特別
設立科學的考評體系 建立考評體系的目的在于通過規范人的行為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其出發點和歸宿在于建立人人都能享有生態環境的惠益、人人都對生態環境負責的良好社會秩序。因此,各種環境要素指標、生態建設指標都必須以生態安全與確保人體健康為要旨,防止出現“環境保護對抗”的現象,使“企業達標
淮安不可移動文物環境公益訴訟獲受理圖為江蘇省淮安市義順巷古民居遭到拆遷。 資料圖片 中國環境報記者劉曉星 編者按 為打造一個仿古街區商業項目,江蘇省淮安市清河區政府拆除了已存在上百年的多座清代及民國時期的古老民居。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綠發會”)就此提起了環境公益訴訟。
各級行政機關如何進一步“簡政放權”?污染陰霾何時消散?電梯“吞人”誰擔責?昨天,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在京舉行。會議聽取了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和商標法修正案草案修改情況的報告、文物保護法等12部法律修正案草案的說明、提請審議批準《關于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境內組織和舉行聯合反恐行
環保國策入法、污染信息公開……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審的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擬首次規定多項制度。這些制度能否對污染亮出利劍?對此,公眾充滿期待。 推動環境信息公開 此次審議的環保法修正案草案專設“環境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一章,明確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
干燥、龜裂,濫砍濫伐、環境污染……一道道干渴掙扎的裂縫,如同觸目驚心的傷口,撕裂的聲音仿佛正從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間不斷傳來。環境之殤亦為人之殤,撕扯的疼痛最終讓我們感同身受。修法在即,期待法能療傷,法能止痛。 《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簡稱《草案》)目前已經十二屆全國人大
據報道,環保部部長陳吉寧3月17日主持召開環保部黨組會議,會上原則通過了《環境保護部關于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和《環境保護部黨組關于嚴格廉潔自律、禁止違規插手環評審批謀取私利的規定》。陳吉寧此前承諾,環保部所屬事業單位的8個環評機構,今年將率先從環保部脫離,其他地方的也要分批分期全部
“‘福建南平生態破壞案’在新《環境保護法》生效當天,獲得立案。”近日,在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訴訟部部長劉湘展示了案件受理通知書。 1月1日,新《環境保護法》正式生效。當天,由自然之友和福建綠家園作為共同原告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被福建省南平
《新聞1+1》2012年5月23日完成臺本 ――公益訴訟一小步,環保一大步! (節目導視) 解說: 一個來自北京,一個來自重慶,兩個民間環保組織為什么要前往云南提起一件環境公益訴訟? 原告代理律師 曾祥斌: 這些年在做法律倡導方面,一直在尋求用法律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內的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峽谷秀美,碧水云天。同時,它還是“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由于未受到第四季冰川的襲擊,區內保留了珙桐等47種國家級瀕危保護植物和華南虎、娃娃魚等41種國家級瀕危保護野生動物。 1994年,壺瓶山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基金會還將它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內的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峽谷秀美,碧水云天。同時,它還是“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由于未受到第四季冰川的襲擊,區內保留了珙桐等47種國家級瀕危保護植物和華南虎、娃娃魚等41種國家級瀕危保護野生動物。1994年,壺瓶山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基金會還將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