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把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列為首要發展目標。其中,要求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達到世界第二。現在,這一目標已提前實現。據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過去10年,我國國際科技論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雖然與世界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統計時的8.55次提高9.9%。 其中臨床醫學類文章與美國等國家在科研影響力上仍有差距,但是近年來無論是發表數量還是發表質量都在持續增加,越來越多國外科學家開始尋找中國科學家一起合作。 以國內臨床腫瘤研究重點單位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山大學腫瘤研究所)為例,近年來,不僅學術成果發表的多,其高質量文章的產出也有明顯增加。 6月30日,我國首個腫瘤單病種大數據術語規范——CSCO《結直腸癌標準數據集》于廣州結直腸癌高峰論壇暨第十九屆廣東省大腸癌學術會議上重磅發布。為結直腸癌臨床研究與治療的“探索、發展、融......閱讀全文
摘要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教育與疾控人才隊伍的建設存在很多問題和短板。本文圍繞著我國公共衛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公共衛生教育體系、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實踐教學,公共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公共衛生師資,以及公共衛生人才待遇和政策導向等方面,思考面臨的困境和存在的
教育部關于印發《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 教學函〔2020〕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各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 為做好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現將《
教育部關于印發《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職業教育局,各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 為做好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現將
選擇重臨床,還是重科研?對于臨床醫生來說,臨床與科研本來可以是水到渠成、互相依賴的兩項工作,如今卻成為現實中我們很多臨床醫學生以及醫生必須做出的選擇。 長久以來,重科研、輕臨床已經成為臨床醫學界的一種惡性趨勢。因此出現很多怪現狀:醫院里沒有下過一天臨床的臨床醫學博士和副主任醫師比比皆是;很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1/448970.shtm 整體上看,4.26萬支援湖北的醫務工作者以及更多的奮戰在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但是,這場疫情依然暴露出了一些醫療方面的問題,比如基層醫療資源相對不足
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關于做好臨床醫學博士后研究人員培養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有關博士后設站單位: 2015年,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試點啟動實施臨床醫學博士后項目,5年來,探索了人才培養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
9月23日,教育部網站“重要文件”一欄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提出相關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著力加強醫學學科建設,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加大醫學及相關學科建設布局和支持力度,并將推進“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到2021年建設60
科技部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中科院 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鼓勵科研項目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國科發資〔2020〕13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教育廳(教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教育局、人力資源
長久以來,重科研、輕臨床已經成為臨床醫學界的一種惡性趨勢。因此出現很多怪現狀:醫院里沒有下過一天臨床的臨床醫學博士和副主任醫師比比皆是;很多有著豐富臨床經驗,但是不擅長跑課題、發SCI論文的醫生,卻難以得到體制內的認可。臨床醫生培養和晉升機制的改革,成為各界呼吁多年卻始終得不到根本解決的一道難解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科技部等8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其中,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中國南極天文臺等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建設重點。據悉,該《規劃》是我
7月23日,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委員會在人民日報發布推選活動啟事。經活動組委會審核確定,2020年度66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出爐,名單及個人事跡公示如下。 2020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啟事 為宣傳慶祝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廣泛展示新時代人民教師教書育人事跡風采,引導廣大教師守教育報國
第三篇 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圍繞增加創新的源頭供給,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壯大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力爭在更多領域引領世界科學前沿發展方向,為人類科技進步作出更多貢獻。第八章 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學前沿,堅持鼓勵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
日,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軍委后勤保障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聯合制定并印發了《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發展規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管理辦法(2017年修訂)》和《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運行績效評估方案(試行)》3份文件。 文件對未來五年的中心建設與布局提出具體要
2013年1月10日,美國費城兒童醫院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正式達成協議,并宣布雙方將在兒童腦瘤組織協會(CBTTC)的支持下,聯合對兒童腦瘤進行新一代測序及相關分析研究。該項目的實施將依托于國際一流基因組中心――華大基因-費城兒童醫院聯合基因組學中心(BGI@CHOP)的各項資源設施。目前,BG
7月22日,科技部會同衛生計生委、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共同開展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建設推進工作,促進臨床醫學研究的“國家隊”的形成。據悉,自2012年開始,相關部門著手國家臨床醫學中心的建設,截止目前,已在全國建立了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慢性腎病等11個疾病領
在合理評價衛生技術人員方面,應建立分類評價體系,因為各類人才從事的工作性質不一樣,不能用一種指標評價所有人。專家認為,醫生用醫療指標評定,科研人員用科研指標評定,教學人員用教學指標評定。 近日,深圳市醫管中心在全國率先啟動了醫療人才評價制度改革試點,推出以臨床指標為導向,將醫生分為9級的人才評
我們必須拿出一些符合國人診治的標準,改變拿美國人治療標準來醫治中國人的現狀 有幾件事對我“刺激”很大。 第一個“刺激”。一位名醫沒評上二級教授,很惱火。我說,你每年做1000多例手術,5年將近7000例,然后就沒下文了,為什么不把成果在權威雜志發表?如果你把數千例病人的診斷分期、手術方式、輔
我們必須拿出一些符合國人診治的標準,改變拿美國人治療標準來醫治中國人的現狀 有幾件事對我“刺激”很大。 第一個“刺激”。一位名醫沒評上二級教授,很惱火。我說,你每年做1000多例手術,5年將近7000例,然后就沒下文了,為什么不把成果在權威雜志發表?如果你把數千例病人的診斷分期、手術方式、輔
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日前公布了201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北京大學“視頻編碼國家標準AVS2支撐中央電視臺播出超高清電視”等10個項目入選。 自1998年至今,該評選已舉辦21屆。此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
近日,人民日報刊發的《陳國強院士:反思醫學教育,痛未定亦需思痛》一文,引起了不少醫學教育者的共鳴。 盡管疫情當前,探討教育問題看似與現狀關聯不大,但正如陳國強在文中所描述的那樣: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流行病學專業隊伍的短缺,疫情早期臨床醫務人員防護意識和能力不足帶來的嚴重傷亡,充分暴露了我國醫學教
9月29日,國家發改委、醫保局、衛健委等21部委聯合制定了《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10項重大工程。 其中,和50萬零售藥店密切相關的是,“互聯網+醫療健康”提升工程要求積極發展“互聯網+藥品流通”,加快醫藥電商發展,向患者提供“網訂
為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部署,加快推動健康產業發展,促進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人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代表黨中央向奮斗在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一線的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他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
研發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建設指南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上海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加快建設和完善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發布2008年度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指南。 一、研究專題和期限 專題一:專業技術服務與行業檢測服務能力建設 建設目標
窗外寒氣襲人,室內氣氛熱烈。1月24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中外記者見面交流會上,5位科技工作者你一言、我一語,分享十八大以來的創新體會、暢談未來的創新夢想,自豪、自信之情溢于言表…… “是黨和國家把我培養成一個有知識的人。”滿頭銀發的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朱日祥,是5位科
摘 要:根據食品藥品檢驗系統承擔的任務與面臨的新機遇,本系統必須重視并處理好兩個方面的矛盾,即人才配置與學科建設。人才是基礎,學科是保障,本課題通過對食品藥品檢驗系統開展學科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的論證,提出了從建立學科帶頭人制度、推進實驗室建設、加強與高校科研合作、優化學科設置和各級食品藥品檢驗
12月16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加強本市醫療衛生機構臨床研究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以完善上海臨床研究體系,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建設研究型醫院 臨床數據向企業有序開放 《方案》提出推進上海市建設研究型醫院,基于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