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26日,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在上海勝利召開。本論壇圍繞“生物仿制藥發展策略與技術要點”話題,共邀請了數十位報告人,分別從市場與合作、技術與應用、投融資等方面進行討論與分析,全面闡釋了中國仿制藥產業。大會報告環節中還穿插了“論壇訪談”,演講嘉賓就大家所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切磋和探討。此外生物谷還采用微博大屏幕的新型會議直播形式,實現會場內外的實時互動。以下是精彩報告內容報道。 市場與合作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 李向明研究員 來自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的李向明研究員為大家作了題為《仿制生物藥特點和市場若干》的報告。 廣義上講,生物制藥是指與生物學技術相關/用于預防診斷治療的藥品。包括了生物化學藥、生物制品、發酵制造、化學合成類藥、現代生物技術產品級診斷治療方案。 FDA將生物仿制藥命名為“biosimilar”即與原研藥最大程度的相似,要求其與原研藥具備等效性。 接下來,李老師講到仿......閱讀全文
近年來,生物仿制藥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針對巨大的生物仿制藥市場,各國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促進監督生物仿制藥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歐盟是生物仿制藥法規最為健全的地區,而在2012年,美國和中國生物仿制藥
2011年11月25日,由生物谷聯合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社共同主辦的“Biosimilar & FOB China 2011---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隨著大量生物制藥專利即將到期,以biobetter為理念的生物仿制藥產業成為未來幾年制藥領域新的機遇。本論壇圍繞“生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昌孝編者按:新藥研發難,是行業共識。而對產業的發展而言,戰略與策略都不可或缺。這一過程的推進,既需要前瞻性地制定戰略,更需要審時度勢地調整策略。 過去的2012年,我們看到了世界醫藥巨頭們新藥研發模式的革新及其帶來的可觀收益。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3年5月14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3生物制藥周——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在上海龍東商務酒店隆重召開。本論壇圍繞生物仿制藥的最新市場動態、機遇與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思路展開,邀請了數十位國內外知名
中國SFDA藥品注冊司研究監督處李金菊老師 來自中國SFDA藥品注冊司研究監督處李金菊老師作了題為《中國GLP/GCP認證認定情況》的報告。 李老師介紹了藥品研制環節監管的目的、意義和法規,我國GLP、GCP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在藥品監管的全過程中,對藥物研究的監督管理
阿斯利康中國創新研究中心藥物代謝藥代動力學總監/主任程子強博士 隨后,阿斯利康中國創新研究中心藥物代謝藥代動力學總監/主任程子強博士為大家帶來《在體外實驗和臨床前種人體藥代動力學和劑量預測》的精彩報告。程子強博士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分別獲美國普渡大學分子生物學碩士學位和美國愛荷
隨著全球生物產業迅猛發展,不少企業已在生物醫藥領域中淘到了第一桶金。這一事實快速觸動了國內研發企業的心弦,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綠色通道支持下,國內生物醫藥產業正在提速,國內生物醫藥產值在醫藥總產值中的比重從2006年的7.91%升至2011年的16.1%。然而,國內生物藥仍然缺乏自主研發
2013年5月19日,第三十八期質譜沙龍活動在航天中心醫院報告廳如期舉行。來自北京朝陽醫院、航天中心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空軍總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腫瘤醫院、AB SCIEX公司、北京艾米諾醫學研究有限公司等質譜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工程師參加了本次沙龍活動。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