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上游重金屬污染治理對重金屬離子固化修復
中國黃河上游甘肅省白銀市的一條溝道里,十多名工作人員和幾臺挖掘機械正在進行一場新的技術試驗。他們將化學、物理和生物方法并用,試圖將躲藏在污泥中的各種重金屬離子“抓住”和穩住,不再繼續產生污染。 這條名為東大溝的河道是重工業城市白銀市的主要排污溝之一。它原本是條排洪道,但在主要生產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的白銀公司1960年建成投產后,這條總長38公里的河道里排出的就不再是洪水,而是含有各種重金屬的污水。 根據環保部門的檢測,污水、污泥和被污染的土壤中含有砷、鎘、汞和銅、鉛、鋅等多種有色金屬。歷經數十年的污水排放后,溝里淤積的含有各種重金屬的淤泥的厚度大約在50厘米到120厘米之間。 今年初啟動的這項工程治理的河道長度是1.65公里,寬度約為20米至110米,投資額是1035萬元。參與試驗的愛土工程公司項目技術工程師楊學東說,技術和工程人員將污染物破碎均勻后,根據不同的重金屬污染濃度,加入相應劑量的化學藥劑,對底泥......閱讀全文
重金屬污染治理方法探討
一、重金屬基本概述 重金屬污染指由重金屬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環境污染。如日本的水俁病是由汞污染所引起。其危害程度取決于重金屬在環境、食品和生物體中存在的濃度和化學形態。重金屬污染主要表現在水污染中,還有一部分是在大氣和固體廢物中。 重金屬原義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屬(密度大于4.5 克每立方厘米的金
我國將全面治理重金屬污染
新華網陜西頻道9月3日電 記者從2日在西安召開的全國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我國將出臺重金屬污染整治方案,并開展執法大檢查,全面治理重金屬污染。 近期重金屬污染事故在一些地方發生,嚴重危害當地群眾尤其是兒童身體健康。據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介紹,我國環保、發改、工信、財政、國土、農業
治理重金屬污染是民生工程
江西省委書記蘇榮近日在鷹潭市就加強重金屬污染治理、改善和優化群眾生產生活環境進行專題調研時強調,要把治理土地重金屬污染作為民生工程的一件大事切實抓緊抓好。 蘇榮指出,重金屬污染治理是一項造福百姓、惠及子孫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搞好環境保護和重金屬污染治理,直接
重金屬污染治理面臨技術“瓶頸”
“湖南省是‘有色金屬之鄉’,重金屬是湖南的特色污染物。目前,在重金屬治理方面的最大‘瓶頸’是技術供應不足,包括重金屬土壤修復、含重金屬廢水廢物處理等方面技術,無法滿足治理需求。”6月28日,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在湖南株洲市舉辦了“重金屬污染控制科研成果交流會”,湖南省環保廳常務副廳長王會龍在會上
水體重金屬污染的治理方法
總的來說,水體重金屬污染修復治理采用以下兩條基本途徑,一是降低重金屬在水體中的遷移能力和生物可利用性;二是將重金屬從被污染水體中徹底清除。 2.1物理化學方法 2.1.1稀釋法 稀釋法就是把被重金屬污染的水混入未污染的水體中,從而降低重金屬污染物濃度,減輕重金屬污染的程度。此法適于
2015重金屬污染治理峰會將召開
為了加快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的步伐,進一步推動重金屬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由中國生態修復網、中山大學、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廣州市環境技術中心聯合主辦的“2015重金屬污染治理峰會”將于9月17日—18日在廣州中山大學召開。 據悉,峰會將邀請重金屬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及相關領域的知
重金屬污染“覆水難收”-預防就是最好的治理
今日視點 “在環境綜合治理中,重金屬污染防治是其中一項非常復雜、非常嚴峻、非常艱巨的工作。”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超級基金”中心高級研究員、紐約市立大學鄭焰教授近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哥倫比亞大學“超級基金”中心是一個專門研究重金屬污染的跨學科學術機構。中心研究團隊由醫學、環境
我國重金屬污染治理方案已經初步完成
節能減排有成就 懲治重金屬污染正在制定方案 中廣網北京9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慶新聞中心9月27日上午舉行主題為“中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出席發布會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副主任謝振華,以及國家環境保護部的副部長張力軍。介紹節能減排
劉捷:用苗木種植治理重金屬污染
“這些年,我們把加強生態環境整治尤其是重金屬污染治理作為民生工程的一件大事來抓,努力破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一世界性難題,初步探索出一條重污染地區修復國土、治理環境的新路。”江西省新余市市長劉捷代表說。 新余是一座典型的重化工業城市,經濟快速崛起,工業的粗放式發展也使得農村部
黃河上游重金屬污染治理-對重金屬離子固化修復
中國黃河上游甘肅省白銀市的一條溝道里,十多名工作人員和幾臺挖掘機械正在進行一場新的技術試驗。他們將化學、物理和生物方法并用,試圖將躲藏在污泥中的各種重金屬離子“抓住”和穩住,不再繼續產生污染。 這條名為東大溝的河道是重工業城市白銀市的主要排污溝之一。它原本是條排洪道,但在主要生產銅、鉛鋅等
北青報: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亟須信息公開透明
土壤重金屬污染數據確實比較“敏感”,但是一味回避、無原則地“保密”,絕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相關信息的公開透明,監督懲處手段的堅強有力,才是有效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關鍵。 近日,來自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消息顯示,為了清除“鎘米”背后的土壤重金屬污染,我國正建立涵蓋81個化學指標的地球
湖南試點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
近日,在長沙市望城區的一處稻田里,湖南永清環保集團的工作人員在調整大氣沉降物收集器皿。 2014年,我國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湖南省長株潭(長沙、株洲、湘潭)的170萬畝耕地成為首批試點區域。試點中被劃分為“替代種植區”的區域,目前主要采用作物替代種植或者休耕方式治理。而中輕度污染
湖南試點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
近日,在長沙市望城區的一處稻田里,湖南永清環保集團的工作人員在調整大氣沉降物收集器皿。 2014年,我國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湖南省長株潭(長沙、株洲、湘潭)的170萬畝耕地成為首批試點區域。試點中被劃分為“替代種植區”的區域,目前主要采用作物替代種植或者休耕方式治理。而中輕度污染
“十二五”期間-國家重金治理重金屬污染
重金屬造成的環境污染危害日益凸顯,是當前亟待妥善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從云南曲靖到河南義馬鉻渣事件,2011年我國一些地方相繼發生多起重金屬、類金屬污染事件,嚴重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去年年初,國務院就已正式批復《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簡稱《規劃》),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個“十
湖南湘江重金屬污染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湖南“重金屬污染治理七大重點區域”之一的湘潭竹埠港工業區日前關閉最后兩家化工企業。 據介紹,湘潭竹埠港是湘江流域首個實現化工企業全關閉的重金屬污染治理重點區域,是湘江重金屬污染治理的重要階段性成果。 由于歷史污染嚴重,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婁底錫礦山、長沙七寶山等
廣西投8000多萬元治理重金屬污染
廣西是有色金屬生產大省。根據礦產資源分布和生產的特點,廣西重點防控的重金屬是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等5種,重點防控區域是河池市金城江、南丹和環江3縣(區);重點防控行業是重有色金屬礦(含伴生礦)采選業和冶煉業。按照《廣西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確定建設25個重金屬污染
中國將啟動重金屬嚴重污染耕地治理工程
據中國政府網2月4日發布消息,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透露,2014年,中國將加快構建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并啟動重金屬嚴重污染耕地治理工程。 為此,中國將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環境保護制度,強化監督考核和激勵約束。
土壤修復專家探索中國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技術
5月31日在京舉行的“2012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與生態修復論壇”上,約340名中國土壤專家及環保企業代表共同展示了最新的土壤修復技術方案,探討重金屬治理的評估、控制和產業政策問題。 這是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后中國首次舉辦有關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大型學術研討會,1月發生在廣西柳州的鎘污染給
重金屬致病將全國監測-國家層面大力治理污染
衛計委:捐獻器官將強制系統分配器官分配 管理規定將出臺三位發言人集體亮相 昨天,國家衛生計生委三定方案公布后首次召開發布會。針對媒體報道2/3的器官捐獻未經官方系統進行分配問題,國家衛計委回應稱,此前器官捐獻包括分配系統一直在試運行,不可能全納入系統,目前試點工作已結束,將正式出臺人
WI-Environmental-為治理重金屬污染而蓄勢待發
總部位于美國華盛頓州的 WI Environmental(簡稱“WIE”)已經成功完成了長達六年多的嚴格測試,最終結果符合中國與美國的所有規定和標準。WIE 有望成為在治理重金屬污染物和酸性礦山排水、廢水、土壤和雨水中的毒物方面的最佳管理企業。該公司帶有商標的化學制品 XR-88(TM
中國10億專項資金提速重金屬污染治理
-“有色金屬王國”為何重金屬污染事件曾連續爆發 -犧牲環境換取企業廉價發展再沒空間 2009年11月份以來,國務院環保專項行動部級聯席會陸續派出了10個小組到全國10個省區,督促解決當地存在的環保問題。與過去6年的專項行動一脈相承的是,每個小組的組長依然是參加部級聯席會的9個中央部門
湖南桂陽從源頭治理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
記者在近日于湖南郴州桂陽縣召開的有色金屬科技論壇上獲悉,該縣今年已成功創建國家級“循環化改造試點示范園區”,并將舉全縣之力,打造千億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從湘江源頭上促進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 桂陽是“有色金屬之鄉”,現已形成寶山礦業、銀星冶煉為龍頭的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產業集群,和
廣東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研究取得成果
近期備受關注的“鎘米”究竟能不能“治”?記者昨日獲悉,廣東省地質局開展的兩期水稻盆栽模擬修復試驗結果顯示,通過施加巰基化膨潤土修復材料,對土壤污染有較好的修復效果,使其生產出的水稻中鎘含量不超標成為可能。 “鎘米”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大米產地土壤遭受鎘等重金屬污染。據了解,廣東省地質局
黃河上游進行河道底泥重金屬污染治理
甘肅白銀市東大溝流域從今年開始進行河道底泥重金屬污染治理。目前這項工程正在加緊進行。 “東大溝已經累積了比較厚的重金屬污染層。”參與河道底泥重金屬污染治理的愛土工程公司副經理段建宏說,“我們將采用固化穩定化處理技術,將1.65公里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屬離子固定,使其不再隨水流入黃河。”
環保部將多部門聯動重拳治理重金屬污染
作為今年保護環境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國家環境保護部將采取部門聯動的辦法,重拳治理重金屬污染。 來自環保部的消息稱,近期,環保部將“把重金屬污染防治擺在更加緊迫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大力防控和應對重金屬污染,切實解決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在2日召開的全國重金屬污染防治
持續關注破局重金屬污染:防范治理并舉-以防為先
4月14日至4月23日,連續推出7篇“關注重金屬污染”系列報道,對重金屬污染的成因、途徑、嚴重程度、風險評價,以及治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必須要解決的技術難題等,做了系統的梳理和總結。 報道進行期間,適逢環境保護部與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讓我們更為切實地感受到當前我
國務院部署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方案
5月5日-6日,由科技部社發司主辦,湖南省科技廳、省發改委、省環保廳、中華環保聯合會協辦,中南大學承辦的“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研討會”在長沙隆重召開。會議邀請了中科院張懿院士等20名國內從事重金屬冶煉清潔生產和污染治理技術研究的專家進行專題討論。科技部社發司田保國副司長,國
“十二五”重金屬污染治理-累計投入逾210億
近日,環境保護部公布《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實施情況全面考核結果。總體來看,“十二五”期間中央累計投入210多億元支持開展重金屬污染治理。但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問題短期解決難度大,涉重金屬企業環境安全隱患依然較為突出。 “十二五”期間,中央累計投入210多億元支持
重金屬污染難降解-治理待突破須防治相結合
自2009年至2010年間,全國共發生重金屬污染事件達31起,目前,我國由于在重金屬的開采、冶煉、加工過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屬如鉛、汞、鎘、鈷、砷等進入大氣、水、土壤,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2011年1月,安徽懷寧爆發兒童“血鉛超標”事件,重金屬污染之殤讓國人再次警醒
環保部:重金屬污染治理地方投入嚴重不足
17日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環保部會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對全國除西藏外的30個省(區、市)人民政府2013年度實施《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情況進行了考核。結果發現,2013年度,基本實現了《規劃》考核目標,但也存在一些比較嚴峻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