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元走強,加上全球原油供過于求,國際油價10日收盤大幅下跌。 截至當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2015年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71美元,收于每桶48.29美元,跌幅為3.42%。2015年4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14美元,收于每桶56.39美元,跌幅為3.66%。 美國就業市場持續改善,加強了投資者對于美聯儲將于今年年中加息的預期。美元10日對多數主要貨幣匯率上漲,美元走強降低了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的投資吸引力。 全球原油過剩的擔憂持續對油價產生壓力。美國能源信息局10日發布的能源展望報告指出,預計2015年美國的日均原油產量為930萬桶,2016年日均產量將升至950萬桶,接近美國1970年960萬桶的產量記錄。 美國能源信息局則預計紐約油價今明兩年的均價分別為52美元和70美元,布倫特今明兩年的均價分別為59美元和75美元。 歐佩克的原油產量約占世界石油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該組織在去年......閱讀全文
多位美國能源專家10日在華盛頓表示,隨著美國原油產量迅猛增長和國內煉廠加工能力趨于飽和,美國放松原油出口政策是大勢所趨。但由于今年將迎來國會中期選舉和公眾普遍擔心擴大出口可能導致油價上升,短期內國會和奧巴馬政府不大可能對現行政策作出調整。 由于美國頁巖油氣技術革命帶來傳統能源復興和原油
庫欣,美國中部一個小鎮,只有8000居民,財大氣粗的彭博公司居然租用了一顆衛星監視它,庫欣有何秘密? 很簡單,庫欣是美國原油期貨最主要的交割地,其原油庫存占全美原油庫存的5%-10%。彭博的衛星一周拍攝庫欣兩次,目的是通過照片細節比對來判斷原油儲存量的變化。庫欣的
繼閃批4個LNG項目、全面開放天然氣出口后,外界紛紛揣測,美國原油出口的大門也即將敞開。12月12日,美國能源部長莫尼茲在普氏全球能源峰會上拋出的一番話證實了猜測。“美國是時候重新考慮改變能源政策,解除持續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 禁令是把“雙刃劍” 美國原油出口禁令可追溯到19
7月25日,據媒體報道,一艘裝載著美國凝析油的貨船即將從美國東海岸起航,駛往東亞,并將在8月之前交付這批貨物。這也將是40年來美國生產的原油首次銷往海外。 同樣,據美國《華爾街日報》上月24日報道,美國允許兩家公司出口未精煉原油,此舉將逐漸打破原油出口禁令,也標志著美國開始減少對外國原油供應的
近來,美國將在幾年內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的新聞接連爆出。這是美國頁巖革命正在創造的又一座里程碑。 古今中外,但凡稱得上“革命”的事件,必有巨大影響。如今,美國的頁巖油產量大增也被貼上了“革命”的標簽。在美國頁巖催生的能源繁榮之下,世界能源地緣政治也在衍生諸多變數。 石油或成美外交利
在陸家嘴上班的有車一族宋嘉(化名)邊盤點發票邊告訴記者:“上個月的油費節省了近200元”。 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出通知,國內汽、柴油分別下調245元/噸和235元/噸,折合升價90#0.18元/升,0#0.20元/升。成品油價再一次刷新紀錄,創出七連跌,上海成品油價格也重回“6字頭”
在陸家嘴上班的有車一族宋嘉(化名)邊盤點發票邊說:“上個月的油費節省了近200元”。 2014年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出通知,國內汽、柴油分別下調245元/噸和235元/噸,折合升價90#0.18元/升,0#0.20元/升。成品油價再一次刷新紀錄,創出七連跌,上海成品油價格也重回“6
2014年7月30日,委內瑞拉召開石油大會。委內瑞拉石油公司供圖 自2014年6月下旬以來,國際油價下跌近50%,給能源市場帶來較大沖擊。數據來源:新華社 夜幕中的俄羅斯石油公司總部大樓。 美國得州一處投產的頁巖氣井。 國際油價連續下跌,對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帶來極大影響。價格下跌背后,
盡管近期油價有所調整,布倫特原油2018年前10個月的平均價格同比上升39%至73美元/桶。強勁的油價主要由于2018年11月重啟伊朗制裁帶動對伊朗原油供應的擔心,委內瑞拉受國內政治及經濟動蕩使得產量急劇下滑以及全球石油庫存的持續下滑。我們預計2019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為75美元/桶,較2018年
9月1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31對19票,通過一項法案,解除在美實行了40年之久的石油出口禁令。 國內媒體紛紛以“美國取消石油出口禁令”、“美國放開原油出口”為題報道,但事實上,這只是國會和國際市場的美好愿望,本屆奧巴馬政府不太可能完全取消原油出口禁令。 共和黨人力挺石油出口 路透社
人類對頁巖油的開發利用已經有幾個世紀了,但直至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在美國大規模投入頁巖油生產后,這一產業才真正進入了現代化生產階段。 頁巖氣和頁巖油的成功開發讓部分美國人篤信,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歷屆總統所鼓吹的“能源獨立”近在眼前。頁巖油開發給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帶來了極大好處:每年可省下2
當前,國際能源格局正在醞釀重大調整。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墨西哥等產油國聯合減產協議履約率去年創下20年新高,推動全球原油價格企穩回升。隨著技術進步和頁巖革命的深化,美國頁巖油產量飆升,成為國際石油市場上的重要賣家。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費國,去年中國原油進
在忍受了油價暴跌帶來的一系列經濟后果一年之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不減產戰略最終或令美國原油產出增長窒息。持續暴跌的價格以及鉆探活動的創紀錄減少已對美國產油商造成重創。 活躍鉆井連續八周減少 據彭博社報道,當前油價比OPEC去年11月27日宣布不減產策略時低出33%,而美國的原油產出更
在過去的一年,西方國家紛紛猜測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但是,由于去年中國石油需求出現了20年來最低增速,美國仍然是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要達到這一地位仍然需要幾年時間。 美國仍然是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據美國能源署初步統計,2013年美國原油日均進口量為771萬桶,比201
北美、歐洲、亞洲市場對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有關機構預測,預計到2012年需求量將達到26.9萬噸,到2017年需求量將達到52.5萬噸。 不難想象,北美和歐洲市場,食品包裝和食品服務產品,將推動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需求,這個需求將上升到兩位數的水平。從體積方面來講,
過去兩個月,油價暴跌頻繁出現,近日,石油市場再次閃崩,目前,美油已經較10月初高點86.74美元相比已下跌逾40%,12月21日,WTI 2月原油期貨收跌2.29美元,跌幅4.75%,報45.88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收跌2.89美元,跌幅5.05%,報54.35美元/桶。美國石油的失敗或將到
隨著市場對地緣風險擔憂的消退,加上原油供應充裕,本周國際油價大跌,將7月中以來的上漲盡數抹去。 本周紐約油價下跌4.1%至每桶97.88美元,為今年1月份以來的最大周跌幅。倫敦布倫特油價的周跌幅也達到3.3%,收于每桶104.84美元。 資深交易員,BRG經紀公司主席杰弗里·格羅斯曼接受記者
路透社8月1日報道稱,受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7月原油產量創年內新高、美國石油協會(API)原油庫存上漲等因素影響,7月國際油價受到劇烈沖擊,出現近兩年來最大月跌幅。 多重原因促歐佩克增產 據7月30日路透社調查顯示,歐佩克原油產量自6月起上漲7萬桶/日,在7月達到3264萬桶/日,創2018
受美國原油庫存下降等因素影響,原油價格連漲兩周 受美國庫存本周意外降低等影響,布倫特和WIT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分別收于67.31美元/桶和63.55美元/桶。美元指數交投于89.89附近。 美國石油鉆井機數增加1臺,商業原油庫存減少161.6萬桶 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較上周增加1座至799座
特雷弗·豪澤 原油產量下降推高能源成本 布什政府在2006年的國情咨文演說中呼吁美國要降低對石油的依賴程度,而當時的美國正處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前所未有的石油漲價風潮之中。最近幾十年中,美國國內石油產量在不斷下降,而需求卻持續走高,這一降一升使美國60%的石油供給需要依靠進口來滿足。9
3月以來,國際油價反彈之路出現中斷危機。布倫特原油累計下跌6.27%,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則表現相對抗跌,期間微漲0.24%。 原油多頭已出現撤退現象,數據顯示,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凈多頭持倉減少19%,而空頭規模則連續兩周走高。多頭出逃主要由于2月最后一周,美原油庫存增長1030萬桶,單周增幅為
近期紐約和北海布倫特油價難以繼續上行,“三連漲”后國內汽、柴油價格不斷上漲的步伐終于暫停。發改委昨日宣布,本輪國內汽、柴油價格調整因幅度小于調價“紅線”而迎來年內第二次“擱淺”。 多家機構認為,國際油價此前的反彈周期或已經終結,國際投行高盛甚至預計第三季度油價將跌至第一季度低點,并稱將未來三個
4月26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再次開啟。多家研究機構判斷,本輪油價上漲已成定局。這意味著國內油價將迎來三連漲,而且本次上漲很可能是今年來的最大漲幅。 3月26日,黑龍江省大慶油田采油一廠抽油機工作中。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 資料圖:
2015年油價一路下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市場供求關系失衡。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導致國際原油市場的需求疲軟。歐佩克為了維護其市場份額,自2014年年中起維持較高的產量配額,拒絕通過減產調控國際油價。與此同時,美國頁巖油產業發展迅速,美國原油產量和原油儲備不斷增加,給整個原油市場
前景模糊。 曾經炙手可熱的油價突然接連暴跌。 繼上周三創下兩年來最大單日跌幅6.9%后,全球基準布蘭特原油周一再次觸及三個月低位,報每桶71.84美元。與此同時,美國基準原油(WTI)也重挫4.2%,跌破70美元,報每桶68.06美元。 雖然國際油價接連下跌,但偶爾也會有些溫和的漲幅。當地
美國頁巖氣革命的喧囂還未散盡,關注點又轉向了致密油。 德克薩斯州南部的鷹灘(Eagle Ford)頁巖油氣田、北達科他州的巴肯(Bakken)油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致密油儲量地。 2008年以來,美國致密油日產量從60萬桶飛漲至350萬桶。致密油和頁巖氣為美國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
根據發改委公布的數據,2012年我國生產原油2.08億噸,同比增長1.9%;進口原油27.1億噸,同比增長7.3%;原油對外依存度為56.4%。 原油對外依存度意味著,我國整體消費的原油當中56.4%以上需要從國外買回來,當然不排除這里面有一部分是原油戰略儲備,但這說明目前國內原油消費增長
11月30日,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齊聚維也納,就原油減產協議再延長9個月至2018年底達成共識,并計劃在明年6月的歐佩克會議上進行復議。 事實上,延長減產協議毫無懸念,只在延長期限6個月還是9個月上存在疑問。外界擔心,9個月的時間是否會讓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乘虛而入”,油價不降反增,存在“矯枉
歐佩克5月31日在維也納召開例行會議,重點商討是否需要減產保價。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分析稱,北美頁巖油的增產潛力引發了歐佩克內部矛盾,成員國之間針對是否減少配額產生不小分歧。 以阿爾及利亞為代表的非洲成員國認為其生產的原油與北美頁巖油品級類似,因此受北美頁巖油產量增加的威脅更大;尼日利亞
國際能源署12日發布《世界能源展望》預計,到2017年美國將超越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到2035年美國將基本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支撐國際能源署論斷的最主要論據是近年來美國頁巖油氣產量增長迅猛,而其背后推手主要是技術進步和價格杠桿。 頁巖油氣屬于非常規油氣,這種資源開采技術難度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