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部網站消息,農業部今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長江江豚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目前整個長江流域長江江豚不足千頭,農業部決定進一步加強長江江豚的保護管理工作,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 農業部指出,長江江豚是我國重要的水生野生動物,是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的指標物種,也是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隨著人類活動劇增,長江江豚生境不斷惡化、數量急劇減少。目前,整個長江流域長江江豚不足千頭,且在近年下降速率呈加速趨勢。長江江豚已極度瀕危。根據長江江豚的資源現狀,為有效拯救長江江豚,農業部決定進一步加強長江江豚的保護管理工作,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 《通知》要求,提升保護級別,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長江江豚按照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保護要求,實施最嚴格的保護和管理措施。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捕撈長江江豚,因科學研究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捕撈的,必須向我部申請特別許可,對于非法捕撈、傷害長江江豚的行......閱讀全文
岳陽縣洞庭村村民趙義輝抱著外甥看招貼畫 江豚興高采烈時,歡呼雀躍,手舞足蹈;江豚受害、遇難時,痛哭流涕,奔走呼號。 在岳陽,有一個志愿者組成的特殊民間環保組織――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為了拯救長江江豚這一瀕危野生動物,他們下洞庭、長江巡邏,勸導漁民不要濫捕濫撈;手持自費印刷的江豚保
“我國是世界首個對鯨類動物開展遷地保護的國家。”11月26日,在武漢召開的長江江豚保護進展及啟示國際研討會上,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理事長王丁表示:目前,國內長江江豚保護在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人工繁養研究三方面均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工作為世界鯨類動物保護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和啟示。
又一頭江豚死亡。3月8日,它在鄱陽湖口江西九江鋼廠第四碼頭附近被發現。 作為在中科院水生生物所工作了近50年的研究人員,朱作言呼吁,作為長江最后的豚類,江豚不能再走白鱀豚的老路。在不放棄就地保護的同時,大力開展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并擴大其保護規模,是目前拯救該物種最緊迫的任務和最
4月16日,岳陽市某魚市場,從冷凍倉庫取出來的兩頭江豚尸體將被運到武漢解剖。洞庭湖邊的“岳陽東洞庭湖江豚自然保護區界碑”。 從3月3日開始,洞庭湖連續發現江豚死亡事件,截至4月15日,已經有12頭江豚死亡,其中有9頭集中在一個星期內被發現。不僅是洞庭湖,鄱陽
11月4日至8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安徽省安慶市江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現場檢查。通過對保護區歷次調整情況進行分析,并經現場核實發現,安慶市政府隨意調整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劃,導致保護區生態功能日益衰退,嚴重威脅江豚生境。 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江豚保護 江豚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是長江生態系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8〕9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多年來,受攔河筑壩、水域污染、過度捕撈、航道整治、岸坡硬化、挖砂采石等人類活動影響,長江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水生生物保護形勢
“久違的陽光重現天空,江水平靜,不知不覺中,2012長江淡水豚考察已經23天了。” 12月3日,2012長江淡水豚科學考察活動目視觀察組員王振太,在考察日記上這樣寫道。 開始于今年11月11日的江豚尋訪之旅,目前已行至安徽省銅陵市。這次考察將歷時7周,覆蓋宜昌至上海水域,采用
“目前業內公認的保護長江江豚最根本的措施和最有效的途徑是進行遷地保護。”6月21日,在“攜手同行·合理拯救——呼吁保護長江江豚活動”啟動會上,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胡德平如是說。 他建議,擴大、建立更多的遷地保護區域,盡可能多地將野生種群遷入其中,開展人工管護下的種群繁
4月18日,湖南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的志愿者何大明(右)和江克明(左)在洞庭湖上巡邏,身后是一艘采砂船。協會的11名志愿者每天巡邏三次,每次三到四人參與。 洞庭湖江豚密集死亡調查:民間與官方保護“急緩”錯位凸顯保護之困 岳陽申請江豚保護區12年沒批 湖南省畜牧水產局昨天發布消息
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約為1040頭,比2006年下降過半; 長江干流江豚種群年下降速率為13.73%,而6年前專家的預測是6.4%; 長江整體和各江段的年下降速率均超過2006年以前的兩倍…… 3月28日,中科院水生所發布了《2012年長江淡水豚考察報告》,湖北、湖南、江西各地的漁
人們對已死亡的雌性江豚進行測量。 數量少于大熊貓的珍稀動物長江江豚,近日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據報道,從3月3日開始,洞庭湖水域在44天內,陸續出現10多頭江豚死亡。同時,鄱陽湖在幾天之前也接連發現江豚死亡。江豚為什么連續死亡?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和人士。&n
7月24日,中國農業農村部正式發布了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結果。結果顯示:2017年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約為1012頭,其中長江干流445頭(2012年505頭),與2012年相比略有減少但無顯著性變化;洞庭湖110頭(2012年90頭),相較2012年略有增長;鄱陽湖457頭(2012年4
4月10日起,《南京市長江岸線保護辦法》正式施行。《辦法》將南京長江岸線劃分為保護區、保留區、控制利用區和開發利用區,根據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要求,嚴格實行分區保護。 “我市長江河道約長97公里,長江南京段也是依江臨海最集中的優良港區和重要水源地。在長江大保護的要求提出前,有關區、街
4月10日起,《南京市長江岸線保護辦法》正式施行。《辦法》將南京長江岸線劃分為保護區、保留區、控制利用區和開發利用區,根據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要求,嚴格實行分區保護。 “我市長江河道約長97公里,長江南京段也是依江臨海最集中的優良港區和重要水源地。在長江大保護的要求提出前,有關區、街
江豚(資料圖) 據新華社4月27日電安徽省安慶市漁業部門透露,今年以來,長江安慶段至少有5頭長江江豚餓死,而整個長江中下游流域有20多頭江豚死亡。 長江安慶段是江豚的天然繁殖地之一,也是江豚的主要活動地區。最近一次調查顯示,該江段有江豚200余頭。 長江淡水豚研
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近日實地調研、現場督導安慶市江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立行立改情況。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論述,大力加強長江江豚等瀕危物種棲息地保護和恢復,堅定不移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加快建設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
“2012全流域長江江豚科考”進入第10天,考察隊20日準備從宜昌折返武漢。10天來,科考隊在長江干流武漢至宜昌630公里長的江段共發現長江江豚10頭次,其中,多年難覓江豚蹤影的宜昌江段重現江豚,令科考隊大為驚喜。 為全面了解長江江豚最新的生存現狀,11月11日,農業部、中
為減少過渡捕撈對江豚生存的威脅,向公眾傳播江豚保護知識,在農業部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支持下,7月16日,由江西省鄱陽湖漁政局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辦,江西省鄱陽湖漁政局湖口分局、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WBCF)、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協辦的2012年鄱陽湖“退漁觀豚”項目啟動儀式在江
中科院水生所一位女博士看著死去的江豚,淚流滿面。江豚即便死去,仍保持著特有的“微笑”(資料片)漁民們簽署的“生死狀” 記者 在湖南岳陽一所職業學院的實驗室里,一群幾乎沒有專業知識的人給死亡江豚做病理解剖,試圖找出死因。那是一次非常規舉動,為此,領頭者甚至還從當地醫院找來了幾位
近期,我國長江流域淡水豚類科考結果顯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大幅減少,全流域不足千頭,其數量比“國寶”大熊貓還稀少。 自從2007年長江白豚消失以來,白鱘、鰣魚等長江珍稀魚類也多年未被發現。 科學家表示,頂級物種的銳減甚至消失,是長江生態危機日趨嚴重的一個縮影,俗話說“
南京人管江豚叫江豬子。去年11月5日,下關江面發現五六頭覓食的江豬子,如“重大偶發事件”般一時成了多家媒體爭相報道的新聞。此事如在二三十年前則毫無新聞價值,因為那時在南京江面隨便把漁船停在哪兒,都會有近百頭江豬子圍在船邊。 江豚瀕危,人們多把原因歸咎于酷捕濫撈、水上運輸、污染物排放、過度采
近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跟蹤監測發現,自江西鄱陽湖移居到湖北“新家”的8頭江豚身體各項指標平穩,很快適應了當地的新環境。這是農業部去年年底發布《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后,首次大規模進行的長江江豚種群交換,對于改善江豚種群結構、豐富遺傳多樣性等具有重要意義。 江豚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度瀕危
太倉港打撈上岸的江豚。 昨天中午,位于太倉港港口泊位附近發現一頭江豚,不過這頭江豚已經死去。經過漁政部門解剖后發現,這頭生活在長江里的江豚是由于食物鏈被破壞,導致腹中空空,最終饑餓致死。而就在前天,南京長江邊也發現了一頭死亡的小江豚。時間再往前推,4月30日,長江安慶段一
長江經濟帶建設戰略的實施,需要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加強監督考核、推進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建立新型協作機制,以此加強水資源保護。當前處在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時期,應該盡快捋順長江經濟帶建設相關部門職責,實現保護與發展互利互贏,促進長江經濟帶綠色可持續發展。 長江經濟帶東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江蘇
近日,中國農業農村部正式發布了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結果。數據顯示,2017年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約為1012頭,其中長江干流445頭,洞庭湖110頭,鄱陽湖457頭。與2012年相比,江豚數量維持相對穩定,這表明長江江豚種群數量迅速下降的趨勢得到遏制,但種群數量極度瀕危的現狀沒有改變,保
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擴大)電視電話會議近日在南京召開。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作出批示,省長石泰峰出席會議并講話。 羅志軍在批示中指出,“十二五”時期,江蘇順利實現了國家確定的近期治太目標,流域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在“十三五”時期,希望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思想
16日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長江水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水生生物資源呈現急劇衰退趨勢。農業農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全力拯救和保護長江水生生物及其生存環境,遏制水生生物多樣性的衰退趨勢。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分布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魚類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胡璐)記者16日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長江水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水生生物資源呈現急劇衰退趨勢。農業農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全力拯救和保護長江水生生物及其生存環境,遏制水生生物多樣性的衰退趨勢。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
一頭人工飼養的江豚在中科院武漢白鰭豚館游弋(4月18日攝)。 近日,洞庭湖連續出現多起江豚死亡事件,自3月3日以來就有10頭江豚死亡,其中僅4 月9日到15日,洞庭湖區就發現6具江豚尸體。中科院武漢白鰭豚館生活著7頭人工保護飼養的江豚,記者18日走進這里,拍攝
3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科學研究所和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西南漁業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聯合在Science雜志發表評述文章,文章肯定了中國政府采取十年禁漁制度將會對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提供積極的幫助,日益增長的公眾環保參與將進一步促進相關保護的效果。與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