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上海這樣人口稠密的國際化大都市,建立更嚴格和更完善的食品安全準入制度是保證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上海應該以國內最高或是發達國家的標準作為上海市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質量控制要求,逐步凈化整個食品行業的環境,通過優勝劣汰的機制,形成食品質量趨優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媒體報道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民眾對食品安全產生了嚴重疑慮和恐懼心理,這影響到政府的公信力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食品安全關系百姓民生大計,是比天還大的事!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對于上海這樣人口稠密的國際化大都市,建立更嚴格和更完善的食品安全準入制度是保證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愿與讀者共享: 對所有的上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完善和提高準入條件和標準。這包括這些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在硬件和軟件的兩個方面。食品企業必須有高標準的生產環境和相關設施要求,如建筑結構、場所設置、冷藏設施、分隔布局、......閱讀全文
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日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 這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 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二十日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 這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 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12號),發布了《“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 《“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實施食品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項目
7月24日,《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公布執行。作為《食品安全法》法律規定的細化和實施細則,《條例》對于強化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意義顯而易見。而在《條例》正式出臺之前,4月23日,國務院法制辦曾就《條例》草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共收到反饋意見近萬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 九 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于2009年2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9年5月9日) 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中華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這是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
為規范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工作,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推進依法行政,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14年9月2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12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簽署總局第11號令并公布,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對2016年全國食品安全重點工作作出部署。《工作安排》從健全法規標準入手,突出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違法嚴懲,加快完善統一權威監管體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工作安排》中指出,要健全食品
記者了解到,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2015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以下簡稱《安排》),《安排》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建設統一高效、資源共享的國家食品安全信息平臺,加快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預警系統、重要食品安全追溯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等項目實施進度,推進進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國辦發〔2016〕30號),就年內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做出安排。 《通知》中,明確指出,“繼續加強食用農產品、食品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支持檢驗檢測儀器設備購置和實驗室改造,強化基層檢驗檢測
2012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 2011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大力開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頓,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管,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解決了一批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但是,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基礎依然薄弱,風險隱患點多面廣,違法問題時有發生,形勢不容樂
2013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加快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管,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懲重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得到控制,全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趨穩向好。但制約我國食品安全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仍時有發生。為貫徹落實黨
食品安全抽檢工作是《食品安全法》賦予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一項重要監管職責,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對當前食品安全隱患點多面廣嚴峻形勢的重要監管措施,同時也是提高食品安全監管靶向性的重要技術支撐。《“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中對食品安全抽檢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本文圍繞“十三五”期間食品安全抽檢工作如何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新《食品安全法》,并于10月1日正式實施,新版《食品安全法》內容新增了50多條,對現有70%的條文進行了實質性的修訂,新增一些重要的理念、制度、機制和方式,冠以“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那么新法究竟“嚴”在哪里?據了解,此次食品安全法的修訂有三方面考慮,
2019年12月31日,陜西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對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提出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十大行動”,明確落實分解到責任單位的48項具體任務。同時,要求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全省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切實落實“四個最嚴”要求
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對食品安全的監管體系、監管力度、主體責任、監管能力、技術體系和保障體系等做出了詳細規定,關注食品產業的標準化、集約化和規模化,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國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用5年左
昨日,2014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論壇在北京召開,多位專家與會表示,我國農產品、食品生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法治和自律意識比較弱,構成食品安全問題多發。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撐,目前我國還缺乏詳細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法。據了解,此次活動由中國經濟網、中國儀器儀表
“食”面埋伏 食品安全熱點“九問”——訪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 瘦肉精、染色饅頭、假薯粉……近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究竟怎樣?應該怎樣全面認識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事件頻
自今年10月1日起,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的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開始施行。 食品生產從農田到餐桌,鏈條長,涉及環節多,問題也多。如何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控制,如何對網絡食品交易等新興食品經營業態監管,如何重點監管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對這些
今年兩會期間,食品安全,特別是食品添加劑問題成為代表、委員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不斷發生,食品中的添加劑問題也引發了人們的極大關心和普遍關注。 2月28日,經過四次審議、旨在保障百姓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并將于6月1日正式施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通知國辦發〔2011〕2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當前,在食品生產經營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已成為影響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為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進一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 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國辦發〔2013〕2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3年4月7日 (此件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今天(7月27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閻祖強解讀了市政府最新頒布實施的《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以及本市修訂《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辦法》進展情況。
關于食品濫用添加行為的定性處理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生產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準關于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的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超限量、超范圍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是當前
自3月下旬H7N9禽流感在國內一些地區爆發以后,“假羊肉”、“毒生姜”等事件也接連被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再陷輿論漩渦,居民消費信心再次受到重挫,不僅對相關產業產生了明顯影響,重創了家禽規模養殖戶和普通農戶的家禽養殖,而且使餐飲、物流、旅游、交通等行業也受到了嚴重拖累。 食品安全是關系廣大人民群眾
“總體穩定,正在向好”--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答新華社記者問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近日就食品安全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采訪。采訪答問全文如下: 圖表:2010年我國整治8項食品安全難題取得實效(新華社發) 問:您如何看待當前我國食品安全的總體狀況? 答
食品中禁用任何非食品添加劑 可疑添加物和易濫用添加劑將有黑名單——— 當前,在食品生產經營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已成為影響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各地方和部門進一步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
央廣網北京10月9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自今年10月1日起,新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開始施行。這部因“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而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對近年來屢屢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作出回應。 食品生產從農田到餐桌,鏈條長,涉及環節多
12月14日,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推進會在湖北宜昌舉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副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表示,“‘潛規則’問題是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源頭,是導致食品安全滿意度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國某些食品產業口碑不好、消費信心低迷的罪魁禍首。因此,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必先
食品安全問題不是制定一個法律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整體工程,需要全社會去投入和建設,這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巡視員李援 蘇丹紅、三聚氰胺、皮革奶、面粉增白劑……在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的今天,這些"意外"事件一度讓百姓感覺心憂憂。民以食為天,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