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橋本甲狀腺炎 對輕度甲狀腺腫大而無癥狀者可不予治療,應隨訪觀察。甲狀腺明顯腫大或有甲狀腺功能減低時,即使僅有血清TSH增高,應給予甲狀腺制劑治療。甲狀腺腫大迅速,或伴有疼痛,或有壓迫癥狀者,可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橋本甲亢應采用小劑量抗甲狀腺藥物等治療,一般不用碘和手術治療,以免導致嚴重甲減。 2、亞急性甲狀腺炎 主要是對癥治療,減輕炎癥反應和緩解疼痛。輕癥者無需治療。癥狀明顯者用乙酰水楊酸、非甾體類抗炎藥等緩解癥狀。較嚴重和遷延病例主張用皮質類固醇,24~48小時內全部癥狀消失。當甲狀腺放射性碘吸取恢復正常,治療終止。甲狀腺毒癥狀明顯者可用β-受體阻滯劑,無需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發生永久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時,需長期替代治療。 3、無痛性甲狀腺炎 甲狀腺毒癥階段一般予以對癥治療,β-受體阻滯劑用于減輕甲狀腺毒癥,不需要常規使用糖皮質激素,避免應用抗甲狀腺藥物及放射性碘治療。持續性甲減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多數患者......閱讀全文
1、橋本甲狀腺炎 對輕度甲狀腺腫大而無癥狀者可不予治療,應隨訪觀察。甲狀腺明顯腫大或有甲狀腺功能減低時,即使僅有血清TSH增高,應給予甲狀腺制劑治療。甲狀腺腫大迅速,或伴有疼痛,或有壓迫癥狀者,可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橋本甲亢應采用小劑量抗甲狀腺藥物等治療,一般不用碘和手術治療,以免導致嚴重
甲狀腺炎(thyroiditis)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一類累及甲狀腺的異質性疾病。其病因不同,臨床表現及預后差異較大,甲狀腺功能可正常,可亢進,可減退,有時在病程中三種功能異常均可發生,部分患者最終發展為永久性甲減。按病程分為急性(化膿性)、亞急性(非化膿性)和慢性。按病因分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
發生于產后一年內,患者甲狀腺可輕、中度腫大,質地中等,無觸痛。典型臨床過程表現為甲亢甲減雙相型。甲亢期發生于產后半年內,維持1~2個月,表現為心悸、情緒激動、怕熱、乏力等。甲減期發生在產后3~8個月,持續4~6個月,表現為疲乏無力、注意力不集中、便秘、肌肉關節疼痛僵硬等。恢復期發生在產后6~12
1.橋本甲狀腺炎 甲狀腺自身抗體TgAb(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TPOAb(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滴度明顯升高是本病的特征之一。早期在出現甲減以前,抗體陽性是診斷本病的惟一依據。在亞臨床甲減時,TSH(促甲狀腺素)水平輕微升高,T4(甲狀腺素)、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水平正常。發展為顯性甲減時
即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高發年齡在30~50歲,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15~20倍。起病緩慢,發病時多有甲狀腺腫大,質地硬韌,表面呈結節狀,邊界清楚,常有咽部不適或輕度下咽困難,部分患者可有壓迫癥狀。初期時常無特殊感覺,甲狀腺機能可正常,少數患者早期可伴有短暫的甲亢表現,多數病例發現時已出現甲狀腺
治療以破壞疣體、調節局部皮膚生長、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反應為主要手段,包括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 1.全身治療 (1)中醫中藥 如平肝活血方、治疣湯、馬齒莧合劑、板藍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 (2)干擾素 對多發性且頑固難治的疣,可配合全身或病損局部注射干擾素,單獨用干擾素療效不肯定。 2.
(1)甘露醇 臨床常用20%的甘露醇高滲溶液。甘露醇是最常用的有效的脫水劑之一。 (2)10%甘果糖(甘油果糖) 可通過高滲脫水而發生藥理作用,還可將甘油代謝生成的能量得到利用進入腦代謝過程,使局部代謝改善,通過上述作用能降低顱內壓和眼壓,消除腦水腫、增加腦血容量和腦耗氧量、改善腦代謝。 (
治療原則包括去除誘因,一般治療,針對病因和發病機制的治療,合并癥及并發癥的治療和腎臟替代治療。 1、一般治療 包括避免勞累,去除感染等誘因,避免接觸腎毒性藥物或毒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適量運動和控制情緒等)以及合理的飲食。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待臨床癥狀好轉后逐步增加活動量。急性期應給
1.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潛伏梅毒) (1)青霉素療法 芐星青霉素G(長效西林),分兩側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2-3次。普魯卡因青霉素G,肌注,連續10~15天,總量800萬u~1200萬u。 (2)對青霉素過敏者 鹽酸四環素,口服,連服15天。強力霉素,連服15天。 2.晚期
治療原則包括去除誘因,一般治療,針對病因和發病機制的治療,合并癥及并發癥的治療和腎臟替代治療。 1.一般治療 包括避免勞累,去除感染等誘因,避免接觸腎毒性藥物或毒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適量運動和控制情緒等)以及合理的飲食。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待臨床癥狀好轉后逐步增加活動量。急性期應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