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抗抑郁藥物之所以能夠“抗抑郁”的作用機制
Cell | 抑郁癥是最常見的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病情嚴重者可產生悲觀厭世情緒,甚至自殺企圖或行為。抗抑郁藥(antidepressant, AD)是指一組主要用來治療以情緒抑郁為突出癥狀的精神疾病的精神藥物,與興奮藥不同之處為只能使抑郁病人的抑郁癥狀消除,而不能使正常人的情緒提高。截至目前,ADs作用的幾個靶點已經被確認,但與這些靶點的結合如何轉化為臨床效果尚不清楚。基本上所有的ADs,包括KET和R, R-HNK,通過神經營養酪氨酸激酶受體2(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2, TRKB)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表達和信號傳導【1】。此外,有研究表明TRKB信號與腦膽固醇(cholesterol, CHOL)代謝雙向相關,一方面,BDNF可以促進神經元中CHOL的產生,反......閱讀全文
抗抑郁藥物有哪些?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如氟西汀、帕羅西汀、左洛復、西酞普蘭等。這類藥物以心血管毒性反應小、鎮靜作用輕、患者耐受性高為特點,是目前臨床推薦的首選藥物。 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如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對抑郁癥狀具有較好的療效,胃腸道等的不良反應在治
新策略制備抗抑郁藥物
日前,南京工業大學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教授付振乾團隊與鄭州大學教授化學學院魏東輝團隊合作,探索手性催化新模式,利用氮雜環卡賓(氮雜環卡賓是一種手性催化劑)對內酰亞胺類底物的活化去對稱化,成功實現了單一手性中心的精準構建。該策略得到的產物可簡潔高效轉化為抗抑郁藥物R構型的咯利普蘭,展示了該策略
加發現抗抑郁藥物或危害健康
加拿大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加拿大精神病學雜志》上發表研究報告說,在服用抗抑郁癥藥物后,服藥者出現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會很快增加。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精神病和行為神經科學助理教授瓦萊麗·泰勒及其同事對52名剛被診斷兩極精神紊亂或嚴重抑郁癥的患者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跟蹤研究,這些患者
美咨詢小組推薦氯胺酮抗抑郁藥物
近日,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召開的一次會議上,一個獨立咨詢小組以14票贊成、2票反對的結果,推薦一種名為艾氯胺酮的化合物用于治療抑郁癥。如果FDA批準該藥物,可能會增加目前正在開發的其他以氯胺酮為靈感的治療藥物的機會。但是,艾氯胺酮在改善情緒方面的整體效果及其被濫用的可能性仍存在疑問
抗抑郁藥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胃腸道不適: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心血管系統異常:可能出現頭暈、心慌等癥狀,嚴重時可能會引起血壓下降。 神經系統異常:如頭暈、頭痛,甚至精神萎靡。 肝腎功能損傷:長期服用可能對肝腎功能造成影響,需要定期檢查。 過敏反應:個別患者可能對藥物成分過敏,出現皮疹、瘙癢等癥狀。 性功能
美咨詢小組推薦艾氯胺酮抗抑郁藥物
近日,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召開的一次會議上,一個獨立咨詢小組以14票贊成、2票反對的結果,推薦一種名為艾氯胺酮的化合物用于治療抑郁癥。如果FDA批準該藥物,可能會增加目前正在開發的其他以氯胺酮為靈感的治療藥物的機會。但是,艾氯胺酮在改善情緒方面的整體效果及其被濫用的可能性仍存在疑問
Sage抗抑郁藥物達到3期臨床終點
今日,Sage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在研口服創新抗抑郁藥物SAGE-217,在用于治療女性產后抑郁癥(PPD)患者的3期試驗ROBIN中,達到了試驗的主要和次要終點。Sage是一家生物醫藥公司,專注于開發新型藥物治療被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影響生活的患者。 PPD是分娩后最常
虛擬藥物掃描識別出潛在新抗抑郁藥物
科學家報道了兩種LSD(麥角酸二乙基酰胺)類似物化學分子在小鼠中具有抗抑郁作用,但沒有致幻的副作用。雖然還需進一步測試才能確定它們可否作為人類的候選藥物,但這些藥物的發現或可導向未來治療精神障礙的藥物開發。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 如LSD和裸蓋菇素等致幻劑已知可以針對特定的血清素(se
新研究揭示新型快速抗抑郁藥物靶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573.shtm2月14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藥物所”)高召兵課題組聯合浙江大學郭江濤課題組,共同揭示了鉀通道Kir4.1是具有高度治療和研發價值的新型快速抗抑郁藥物靶點,同時提
抗抑郁藥物重要靶點分子結構發布
抑郁癥在全球范圍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已位列世界前十大致殘或使人失去勞動能力的主要疾病。英國《自然》雜志在線版6日公開的一篇結構生物學論文中,科學家們發布了人類5-羥色胺轉運體(SERT)的分子結構。人類5-羥色胺轉運體正是很多抗抑郁藥物的作用靶點。這項新研究描述了兩種被廣泛使用的5-羥色胺再攝
新研究揭示新型快速抗抑郁藥物靶點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藥物所”)高召兵課題組聯合浙江大學郭江濤課題組,共同揭示了鉀通道Kir4.1是具有高度治療和研發價值的新型快速抗抑郁藥物靶點,同時提供了一種以膠質細胞為核心的新型抗抑郁干預策略示例,該研究發表于《自然—化學生物學》。鉀通道被認為是癲癇、疼痛、抑郁等疾病的潛在藥
一文讀懂中國抗抑郁藥物研發進展
抑郁癥是一種復雜的多維度、異質性疾病,也是一種全球范圍內常見的精神疾病,全球累及患病人數超3.5億。圖1 全球抑郁癥患者人數地域分布 在我國有5400萬人患有抑郁癥,相當于100個人里至少有3個抑郁癥患者。據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等最新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的中國首次全國性精神障礙流
抗抑郁藥物研究取得突破!6年研究終登《科學》
“孫楠摔斷腿了!”當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藥學院PI周其岡教授得知自己的學生出事了,心里咯噔一下。 那時,為了完成一個比較難的在體電生理實驗,博士生孫楠趁著暑假去了徐州醫科大學。由于端著鼠籠遮擋了視線,下樓時不小心踩空,這才發生了意外。 跨度6年的研究,每個人都為之付出了許多。
《自然》:上海藥物所破解抗抑郁藥物分子識別密碼
2024年5月15日,Nature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Dimerization and antidepressant recognition at noradrenaline transporter”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成果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課題組、楊德華課題組和臨港實驗室蔣軼課題組合作
抗抑郁藥物研究取得突破!6年研究終登Science
“孫楠摔斷腿了!”當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藥學院PI周其岡教授得知自己的學生出事了,心里咯噔一下。 那時,為了完成一個比較難的在體電生理實驗,博士生孫楠趁著暑假去了徐州醫科大學。由于端著鼠籠遮擋了視線,下樓時不小心踩空,這才發生了意外。 跨度6年的研究,每個人都為之付出了許多。
抗抑郁藥物新發現-可阻斷應激激素負面效應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論文稱,壓力與抑郁癥之間的關聯源于大腦皮質醇(一種應激激素)的負面效應,而抑制SGK1蛋白水平,能夠有效地阻斷這一效應。這一研究發現為抑郁癥治療新藥的研發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長期飽受壓力,很可能會導致抑郁癥,這一關聯背后的詳細機制目
孕婦攝入抗抑郁藥物會導致新生兒大腦發育障礙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結果,孕婦攝入特定的抗抑郁藥物會導致后代的大腦發育受到阻礙。這項研究結果是基于對將近100名新生兒進行大腦掃描后得出的。其中一些新生兒的母親在懷孕階段射入了特定的血清素重吸收抑制劑(SSRIs)。 掃描結果表明,胎兒在子宮中受到SSRI的刺激會導致大腦兩個部位:杏仁核以及腦島灰
今年我國抗抑郁藥物市場規模預計超95億!
近日,韓國偶像演員崔雪莉抑郁自殺身亡的消息被刷屏。網民在痛惜偶像離世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抑郁癥的恐怖。抑郁癥患者就像是陽光下的泡沫,輕輕一碰便幻滅了。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目前全球至少有3.5億名抑郁癥患者。在中國,抑郁人群已達到 9000 萬,平均每 11 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抑郁
揭秘抗抑郁藥物之所以能夠“抗抑郁”的作用機制
Cell |? 抑郁癥是最常見的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病情嚴重者可產生悲觀厭世情緒,甚至自殺企圖或行為。抗抑郁藥(antidepressant, AD)是指一組主要用來治療以情緒抑郁為突出癥狀的精神疾病的精神藥物,與興奮藥不同之處為只能使抑郁病人的抑郁癥狀消除,而不
反復氯胺酮靜脈注射聯合抗抑郁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郁...1
反復氯胺酮靜脈注射聯合抗抑郁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病例分析文獻索引:Ming Wang, Xiong Zhenzhen, Bin Su, Lan Wang, Zhi Xiong Li, Yali Yang, Jing Fang, Zhe Li*. Repeated ketamine injec
反復氯胺酮靜脈注射聯合抗抑郁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郁...3
三、討論氯胺酮是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谷氨酸受體的非競爭性拮抗劑,其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基于之前的臨床研究,我們最初用0.5 mg/kg的劑量治療患者,并且使用快速靜脈注射而非滴注,主要考慮到前者可以使氯胺酮快速通過血腦屏障,達到合適的治療濃度。之前的研究發現,在
反復氯胺酮靜脈注射聯合抗抑郁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郁...2
入院體格檢查:身高159cm,體重50kg。輔助檢查:血常規、生化、甲狀腺功能、頭部MRI、胸部CT、心臟+腹部+婦科彩超、心電圖未見異常。心境障礙問卷(MDQ)得分4分,排除雙相情感障礙。基于結構化第4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診斷為復發性抑郁障礙、目前為不伴精神病性癥狀的重度
上海藥物所合作發現雙孔鉀通道抗抑郁藥物位點
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抑郁癥發病率逐年提高,抑郁癥已成為全球性社會問題。現有藥物的副作用、起效慢、個體差異等問題依然困擾著抑郁疾病的臨床治療。雙孔鉀離子通道是近年發現的一類新型鉀通道超家族,其中TREK1雙孔鉀離子通道成為抗抑郁治療、鎮痛和治療腦缺血的重要潛在新靶點,篩選和發現TREK1鉀通道
相比抗抑郁藥物-鍛煉等天然療法也能改善抑郁癥癥狀
近年來,人群中抑郁癥的發病狀況正在不斷惡化,在美國,因自殺的死亡人數遠超于槍殺人數,而且美國各個州的自殺率都在上升,據美國CDC數據顯示,從1999年以來,自殺死亡的人群數量增加了30%,而且目前加拿大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長恰恰發生在抗抑郁藥物使用激增的一段時
不可思議!抗抑郁藥物竟會誘發機體產生抗生素耐藥性!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諸如百優解等常見抗抑郁藥物中的關鍵成分或許會誘發抗生素耐藥性的產生。文章中,研究人員重點對一種名為氟西汀的藥物進行研究,這種處方藥能夠幫助人們從抑郁癥、強迫癥或飲食失調癥中
為開發抗抑郁藥物,這群科學家研究了十年…K粉?
氯胺酮能在幾小時內減輕抑郁,但研究者此前或許錯判了它的作用機制。 對于正在尋找抑郁癥新療法的研究者來說,麻醉劑氯胺酮(一種也被稱作K粉的致幻毒品)頗為誘人。即使在嚴重抑郁的情況下,這種藥物也能在幾小時內提升人的情緒。然而,在過去十年的研究中,幾種類似氯胺酮的藥物卻不能在臨床試驗中緩解抑郁。
我國學者在抑郁癥及抗抑郁藥物的分子機制研究獲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91432108、31225010、 81527901、81600954、81701335、81730035)等資助下,浙江大學醫學院和求是高等研究院胡海嵐團隊在抑郁癥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研究成果以“Ketamine Blocks Bursting in th
肝癌患者使用抗抑郁藥與死亡風險降低31%有關
來自長庚大學的陳錦宏團隊進行了一項大規模隊列研究,探討了抗抑郁藥物與HCC預后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確診HCC后使用抗抑郁藥物與總體死亡風險降低31%有關,與癌癥特異性死亡風險降低37%有關。 研究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 研究數據來自臺灣健康保險計劃。抗抑郁藥物分為SS
Alkermes抗抑郁藥物三期臨床一勝兩負,美國FDA再次面臨考驗
今天愛爾蘭生物制藥公司Alkermes宣布其抗抑郁藥物ALKS5461在一個叫做FORWARD-5的臨床試驗中達到一級臨床實驗終點。該臨床試驗有407位對標準療法應答不佳的受試者,按照Montgomery-?sberg抑郁評定量表和安慰劑相比患者的抑郁嚴重程度獲得明顯改善,但沒有報道具體評分,據
4小時起效,首款全新機制抗抑郁藥物“速開朗”在中國上市
“抑郁癥領域最大的問題是,只有不到8%的人到精神科看病,臨床上真正得到有效治療的低于1%。抑郁癥的病人大腦發生了器質性的變化,不能只看心理科,跟抑郁癥的病人說‘你要開心點’、‘你出去旅游’,幾乎沒有效果。”??5月10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竺淑佳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