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長約20厘米、高10厘米的“馬踏飛燕”雕塑,耗材只需傳統3D打印的10%,合肥自主生產的這種節能型“3D打印機”技術在全世界都屬領先。昨天下午,在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展示廳里,一連串尖端科技成果讓“合肥造”走在了世界前列。而這種良性的“創新生態系統”的放大效應還在逐步凸顯,形成“創新叢林”。目前,先研院已建成創新單元87家,引進的信息、材料、工程類科研領軍人才40余人。 合肥版“3D打印”可節材高達90% 在位于高新區的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未來中心”主樓展示廳內,一尊“馬踏飛燕”的模型引來參觀者的駐足關注。記者細看之下才知曉,這個栩栩如生的雕塑完全是由“3D打印”技術造出來的,更為特別的是,整個馬身都是空心結構且中間連接處為中空的框架造型。 “這就是為什么,這尊長約20厘米、高10厘米的雕像其重量只有20克。”讓合肥阿巴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場總監張朋引以為豪的是,這種“3D打印”技術在全世界都屬領先,在國內......閱讀全文
盧秉恒 繼去年12月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表態將推動3D打印產業化之后,近日科技部有關人士也向媒體透露,目前3D打印相關戰略規劃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于兩會后公布。 這一消息引發了人們對于中國3D打印產業發展的諸多討論。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長期從事先進制造技術的研究,并擔任快速制造國家工
2014年,我們見證了很多智能小玩意的流行,而包括3D打印機和智能恒溫器在內的智能設備也首次進入了人們的禮物清單中。 來自英國倫敦的未來學家詹姆斯·貝利尼表示,這是一個趨勢也是一個信號,2015年這些技術將會加速前進,“未來,我們的家里將充滿了各種高科技的設備和智能電器。” 貝利尼
一場危機,一番醒悟,一波浪潮。 全球金融危機第五年,看似潤物無聲的科研領域,在各界全面反思下,又蓄勢待發了…… 改變,在危機中漸成現實 居危思進,用創新化危機、求轉機、占先機。 十年前,美國頁巖氣開采量微不足道;而今,頁巖氣已占該國天然氣開采總量的四分之一。 正因金
十年前企業全球市值TOP10 當前企業全球市值TOP10 未來10年,又有哪些新產業值得我們期待?那些產業能夠給投資人帶來最豐厚的回報?下文將細數我們認為的最具投資價值的十余個新興產業。 一、云計算 企業向云端遷移是大勢所趨。可以看到: 1)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場增長依然齊頭并進,不是零和
近年來,全球先進制造業快速發展。在主要發達經濟體中,美國依托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夯實先進制造業創新的基礎,英國瞄準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實施高價值制造戰略,日本政府重視對制造業智能化和信息化轉型的引導和支持。這些主要發達國家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 美國: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為創新提供支持 美國既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讓前瞻變得難有頭緒。不過,仍有一些明顯趨勢讓部分技術和產品早早地嶄露頭角,大有在2015年風靡的勢頭。在此,小編遴選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動向,試預言在新的一年中可能走進我們生活的技術。 越來越忙的手指 從iPhone5s到iPhone6/iPhone6plus,蘋果公司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盧秉恒 20多年前,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盧秉恒率領團隊競爭快速成型技術的課題時,并不占明顯優勢。后來,他們雖然拿下了課題,包括主管部門官員在內的很多人心里依然七上八下。 讓人吃下定心丸的是他手上的一層老繭。當時,科技部的一位官員在和盧秉恒握手時,摸到了
二、社會民生 民生改善,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2013年是民生改革扎實推進的一年,尤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更是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征程。從深入推進戶籍改革到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從人口計生政策重大調整再到改變“一考定終身”…….民生改革無止境,新的民生改革舉措讓我們感受溫暖,體驗進步。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通信、生物電子、納米等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的迅速發展和推廣應用,人工智能、數字制造、工業機器人、3D打印等現代制造技術不斷突破,市場逐步成熟,加之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主要工業化國家推出一系列旨在振興制造業的戰略舉措,使全球工業發展模式正發生著巨大的變革,世界正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科技部發布了《“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詳情如下。 附1:申報相關要求和規定 附2:“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為
4月28日下午,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舉辦集體簽約儀式暨展商采購商對接活動。堪稱“重量級”的25家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成為新一批參展簽約單位。而47家采購商的首度現身對接洽談,也讓“重實效”成了此次簽約會的關鍵詞。 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孫成海代表進口博覽會主
X射線儀器的應用領域廣泛,比如我們熟知的醫療和安檢;而在另一大領域——工業X射線儀器的市場上,傳承50年中國射線儀器研制歷史的的奧龍集團,正在以年銷售額1.5億、支持“神舟”載人飛船上天等形象,展現X射線儀器的行業領先(導)者風范。近期,分析測試百科網記者采訪到丹東奧龍射線儀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
2月1日,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歐洲航天局近日公布了人類首個月球基地計劃藍圖。該基地將由從地球“空降”至月球的機器人建造,而且機器人將就地取材,利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將月球上的原始土壤轉變成建筑材料。 目前北京也開設了國內首家3D打印機體驗館。網絡上更是已
近年來,3D 打印在醫療行業的使用比例持續增長,產品也逐漸獲得了監管機構的批準。這主要是因為醫療行業(尤其是修復性醫學領域)的個性化定制需求顯著,且鮮有標準的量化生產,而這恰好是3D打印技術的優勢所在。 傳統醫療常見的處理方式是根據病人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結合性別、年齡、家族疾病史、實驗室和影像
3D打印目前并沒有替代傳統制造業的可能。不過,盡管現實市場有限,但3D打印的投資風卻越吹越猛——從企業層面吹向地方政府層面。 7月21日,又一個3D打印論壇在中國開幕,這次輪到了珠海。 在一輪輪的論壇里,面對官員和企業,3D打印的專家們成為座上賓。到場發表演講的包括顏永年,在清華大學
材料是人類一切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歷來是生產力的標志,對材料的認識和利用的能力,決定社會形態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新材料則是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新材料種類 一、我國新材料產業現狀我國新材料生產情況 幾乎所有的新材料我國都能夠生產并且正在生產,包括: 高性能工程材料 POK聚酮、PPO聚
某3D打印體驗中心 3D打印提高了難加工材料的可加工性,拓展了材料的應用領域,并帶動了材料、軟件開發等龐大的新興產業的崛起。3D打印推動了傳統制造生產模式的變革,培育出了新的制造體系。 在資本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之下,3D打印新應用層出不窮。在日前閉幕的美國芝加哥2014國際制造科技大展上,
2013年以來,有關3D打印的利好消息不斷。 4月,科技部發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制造領域2014年度備選項目征集指南》,3D打印首次入選。 國慶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學習期間,中央領導專門考察了
做大“蛋糕”而非惡性競爭,正成為3D打印行業從業者的共識。 近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家3D打印設備制造商處獲悉,他們在連續打印、制造鏈系統整合、質量控制等領域已經實現了實際應用,這意味著3D打印離“批量生產”越來越近了。 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曾經被視為下一場工業革命的“引領者”,
繼去年12月工信部高層表態將推動3D打印產業化后,記者昨日從科技部有關人士處了解到,目前3D打印相關戰略規劃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于兩會后公布。 隨著2012年美股上市公司Stratasys股價翻番、3D Systems一度暴漲近3倍,3D打印作為一個新的產業開始正式被各方重
編者按:醫用3D打印在近幾年是一個熱度呈直線上升的時髦技術。3D生物打印跨過第一、第二層次,已經在醫療模型、診療器械、康復輔具、假肢、牙齒及人工關節等方面催生出了一個產業鏈雛形。然而,有關3D打印產品的審批、國家對該類產品的政策方面的決策以及產品上升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和材料、產品的價格等等瓶頸問題
生物3D打印技術是一種平臺性的關鍵共性技術,最終目標是實現整合醫學、工程學、電子學、生物學來“打印”出一個跟人的器官或者組織完全一模一樣的替代品,用于組織修復、器官移植。比如皮膚移植用來治療燒傷;肝移植、腎臟移植用來治療肝癌、腎功能衰竭等等。該項技術無論對制藥企業新藥創制、醫療器械企業個性化醫療器械
中國3D打印產業已經發展二十年左右,如今已然成為國內各大企業爭相投資的熱點,并被多家媒體和業界人士標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領頭羊。然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在3D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中國3D打印產業仍處于產業發展的初始階段。雖然潛力巨大,但市場規模仍然較小,在商業模式、產品耗材、與傳統工業結
據預測,我國的3D打印市場將在3年內從目前的約1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100億元,這將會給“中國制造”轉型、為“中國創造”提供新動力。 喜愛電影的觀眾也許還記得這樣一個場景:2013年賀歲檔,成龍主演的影片《十二生肖》中,成龍飾演的竊寶大盜只把狗頭、雞頭等雕塑的三維模型數據掃描輸入電腦,世界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Creaform推出Creaform ACADEMIA:專為研究實驗室&課堂環境設計的便攜式 3D 測量解決方案。Creaform ACADEMIA為眾多有遠見的教師和研究人員提供一整套教學套件,以便其使用最新工業技術協同合作、激勵與推動創新發展。 據相關數據統
對于普通消費者還具有一絲神秘感的3D打印技術,正在逐漸走近中國百姓的生活。記者從日前在北京召開的2013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上獲悉,中國有望在近年躍升為全球最大的3D打印市場。 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秘書長、亞洲制造業協會首席執行官羅軍在會上說,3D打印被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稱為將引
2017年11-23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活體器械的功能材料與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技術開發”重點專項啟動推進會舉行。專項牽頭單位杭州捷諾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我國第一代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運行取得的重大突破,使得我國生物3D打印設備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實
基因編輯更快更準更簡單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方法,成功將蛙的DNA插入到細菌中。20世紀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帶有一
想定制個性化的產品?告訴機器你的想法,幾秒鐘后,成品就會出現在你面前!這是美國科幻小說家羅伯特·希克利在《萬能制造機》中描繪的場景。 如今,3D打印技術已經讓這一幕變成現實。作為科技界的“當紅明星”,3D打印已遍及航空航天、醫療、食品、服裝、玩具等各個領域,在拓展自身領地的同時,也潛移默化
3D打印方興未艾,來自麻省理工大學建筑學系的蒂比茨(SkylarTibbits)便在今年美國TED(技術、娛樂、設計)大會上提出了“4D打印”的概念。他將一根帶有關節的3D打印復合材料長繩扔進水中,長繩便如變形金剛般神奇地自動變形為事先設計好的形狀。為3D打印的物體添加“時間”緯度,讓物體變得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