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正式下發,標志著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啟動。 據了解,江蘇省將以建立政策法規體系、完善技術支撐體系、開展典型案例實踐等為重點開展試點工作。通過試點示范、案例實踐,到2017年,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形成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社會氛圍,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者形成震懾,初步遏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行為。 賠償義務人和賠償權利人分別是誰?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使違法企業承擔應有的賠償責任,使受損的生態環境得到及時修復,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埋單’的不合理局面。”通讀《方案》全文,記者注意到,改革號角已經吹響,如何從法律層面科學構建制度,成為《方案》的亮點之一。 根據《方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圍包括清除污染的費......閱讀全文
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江蘇又邁出堅實一步。日前,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江蘇實施方案》),并向社會公開發布。 對照中辦、國辦早前發布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和其他省市已出臺的實施方案,不難發現,作為國家此項改革
2015年11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試點方案》,2016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部分省份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的報告》。會議同意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
通過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也是政府履行環境保護職責的需要。圖片來源于網絡 下一步環保部將明確改革任務、時限,配備專門隊伍,以案例實踐為抓手,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日前正式公布。此項改革從先行試點進
生態環保攻堅這一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氣污染防治,公眾感受最明顯的還是大氣污染防治。 經過持續努力,“大氣十條”實施取得明顯成效,全國各地很多城市都像圖中的北京一樣,收獲了越來越多的藍天白云。 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發展的歷史坐標上,2017年無疑是極為關鍵的一年、非同尋常的一年、令人難
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發展的歷史坐標上,2017年無疑是極為關鍵的一年、非同尋常的一年、令人難忘的一年。資料圖片/人民圖片網供圖 滾石上山,迎難而上;逆水行舟,奮力向前。 這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大刀闊斧、攻堅克難;以“圖難于其易,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全文如下。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
近期,包括新疆、四川、江西等地,正陸續出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實施方案。 6月25日,生態環境部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推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意見》同時指出,要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機關、公安
經過7省市兩年的試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于2018年1月1日起,進入全國試行的新階段。1月9日,環保部召開相關會議,就貫徹落實這項制度作出明確規定。圖片來源于網絡 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最基本的兩個需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 為全面深入了解《方案》實施的意義、實施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及其對策,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詳細解讀。 問:為什
3月16日,山東省環保廳召開新聞通報會,省環保廳副廳長管言明在會上公布了“2017年度山東環保十大事件”。 這十大事件,涵蓋了污染防治、環境應急、環保督察、體制改革等方面,是全省環境保護工作砥礪奮進、不斷進取,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不斷增強的集中體現。 管言明告訴記者:“目前環境質量改善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為什么要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誰可以提出損害賠償?環保部有關負責人17日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 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 今年初,貴州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圖片來源于網絡 為什么要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誰可以提出損害賠償?環保部有關負責人17日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 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
核心閱讀 近日,地方兩會陸續召開。黨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今年的地方兩會,均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自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各項任務。 截至1月30日,31省份兩會均已召開,在各地工作部署中,生態文明建設
藍天通透,空氣清新,12月的北京給了很多人大大的驚喜。2017年,不僅是北京,京津冀乃至全國很多地方,環境質量的全面提升讓公眾由衷欣慰,也對未來充滿希望。 回首即將過去的一年,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各種政策措施密集出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
2016年是“十三五”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之年。“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環境質量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機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等目標。 與此相呼應的是,環保部在上半年組建設立水、大氣、土壤三大司局,出臺“土十條”和發揮環保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推廣環
2016年是“十三五”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之年。“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環境質量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機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等目標。 與此相呼應的是,環保部在上半年組建設立水、大氣、土壤三大司局,出臺“土十條”和發揮環保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推廣環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政府環境績效是政府基于環境保護目標或維護環境公共利益,在特定的資源環境條件下,投入、管理、產出、效果、影響等要素所形成或反映出的最終結果。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GDP年均增速接近10%,經濟總量連上臺階并躍居世界第二位。但發展中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
清晨的鳥語花香,夜晚的蟲唱蛙鳴,讓家住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嘶馬村的村民常本華,享受到久違的“自然醒”。 如今,江都15公里長的長江岸線煥然一新,原本的喧鬧嘈雜正恢復往昔的寧靜安祥。 數據顯示,今年1月~9月,江蘇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104個國考斷面
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兩個需求正在遭遇污染“威脅”,打擊偷排偷放等違法企業也成為高層嚴控的“目標”。圖片來源于網絡 過去唯GDP論英雄的政績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早已深入人心。 今后,誰損害環境,誰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2012年1月~2016年6月,四年半的時間里,全國法院受理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一審案件575777件,審結550138件,數量是之前十年總和的5倍。 這是記者日前從最高人民法院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研討會上得到的消息。一組簡單的數據對比,背后是中國環境資源審判從初創探索逐步走向規范成熟的發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 “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國辦函 〔2012〕 147 號國務院有關部門: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近日就《規劃》的相關內容接受了采訪。 問:“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編制《規劃》具有什么重大意義? 答:《規劃》是“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環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著力在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陸海保護發展、提升生
本報記者郭薇北京報道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11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張德江委員長對《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及專題詢問工作非常重視,專門作出重要批示,并出席當天的聯組會議。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全文如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
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國環境報社、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主辦的“2018聚焦攻堅·全國環保廳局長論壇”12月15日舉辦。論壇圍繞“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改革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這一主題,就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打造生態環保鐵軍等議題,交流了經驗,并就相關問題提出了意見
6月28日,北京市正式印發《北京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自2018年起,在全市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對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生態損害的,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調查、鑒定評估、賠償磋商和損害修復等工作;力爭到2020年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