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漢霖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臺灣“衛生福利部”關于同意HLX10用于實體瘤治療進行臨床試驗的函。 該新藥為本集團自主研發的創新型治療用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實體瘤治療。 該新藥用于實體瘤治療已由復宏漢霖向食藥監總局提交臨床試驗申請,并于2017年7月獲注冊審評受理;該新藥用于實體瘤治療已由Henlix, Inc.向美國FDA提交臨床試驗申請,并于美國西部時間2017年9月獲臨床試驗批準。 截至本公告日,于全球上市的重組抗PD-1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有Opdivo、Keytruda,于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尚無同靶點的同類藥物上市。根據IMS MIDASTM最新數據,2016年度,重組抗PD-1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于全球銷售額約為53億美元。......閱讀全文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Na
當人體內大多數細胞開始不受控的分裂時,癌癥就發生了。癌癥這類因細胞分裂分化出現異常的疾病從古有之,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踏入了微觀世界,開始從細胞分子角度去尋找治愈這類疾病的方法。 而目前最受青睞的技術莫過于細胞免疫療法,人們嘗試從細胞角度去消滅癌癥,從賦予不同種類免疫細胞具有特異性的“
國內,衛計委“一刀切”叫停細胞療法的臨床應用;而在國外,FDA有望在未來18個月內正式批準第一個CAR-T的臨床應用產品。 從最新實驗數據來看,之前被業界看好的諾華可能被Kite和JUNO反超,Kite有望榮升榜首。 無論誰領跑全球,CD19-CAR-T治療血液腫瘤都成功在即,然而,實體瘤的
2017年8月,全球迎來首款上市的CAR-T療法,美國FDA批準諾華的Kymriah用于25歲以下復發難治性B淋巴細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緊接著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獲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2017年8月,全球迎來首款上市的CAR-T療法,美國FDA批準諾華的Kymriah用于25歲以下復發難治性B淋巴細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緊接著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獲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國際巨頭重金加碼細胞治療國際巨頭紛紛布局CAR-T業務,諾華、吉列德(KitePharma)、新基(JunoTherapeutics)三巨頭領跑。自從賓夕法尼亞大學CarlHJune教授實現CAR-T細胞治療后,國際上已有多家公司開展CAR-T療法的進一步探索。最早進行CAR-T細胞治療開發的三家公
免疫療法已然成為人類對抗癌癥新希望,其中CAR-T細胞療法即通過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基因工程表達在從患者體內獲得的T細胞上,使這些T細胞成為殺傷腫瘤的細胞武器,此療法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在臨床試驗中
編者按:細胞免疫治療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實體瘤的治療,而TCR-T(T細胞受體-T?細胞)是一項有前景的技術。T細胞受體轉導的T細胞可以靶向大部分的腫瘤特異性抗原,尤其是能識別那些腫瘤細胞內抗原,因此,有多項TCR-T技術被應用于實體瘤的臨床試驗。為此,在召開2017(第八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之際
近年來,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療法(CART 療法)在治療血液腫瘤方面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許多化療效果差或是復發的患者在接受CART療法后都獲得了十分可喜的治療結果。但CART療法的效果在實體瘤上則顯得沒有那么樂觀,難道,這種療法真的會止步于血液病領域嗎?下面小編大致概括下CAR-T在部分實體瘤中的應
圖片來源于網絡 CAR-T產品海外成功上市,新技術價值得到認可 作為目前腫瘤療法中最具突破性的一種治療手段,CAR-T細胞療法臨床表現優異。雖然由于技術上的原因目前在副作用和適應癥上有一定限制、研發過程較為曲折。但憑借其顯著療效,FDA分別在2017年8月31日和10月18日快速批準了兩款CAR
近日在ASCO年會上,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olaparib)亮眼的臨床研究數據可謂賺足了眼球。研究顯示,這款在5年前獲批,可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治療的“老藥”,有望給胰腺癌患者帶來新的福音。 PARP抑制劑是個體化抗腫瘤藥物的典型代表之一。截至目前,全球共有4款PARP抑制劑上市,分別是奧拉
溶瘤病毒是一類具有復制能力的腫瘤殺傷型病毒,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溶瘤病毒療法在癌癥治療領域的研究上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然,他們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那么溶瘤病毒療法到底是如何幫助有效抵御腫瘤進展呢?科學家們又是如何利用這種新型療法或者同其它療法聯合來治療癌癥患者呢?如今溶瘤病毒療法的研究現狀又是如何
“細胞免疫療法為人類對付腫瘤開辟了另一條蹊徑。”這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研究員、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宗海在題為《新一代CAR-T技術的發展與挑戰》的學術報告中表達的觀點。 事實上,由李宗海領銜的團隊在過去一年里,完成了全球首個針對難治或復發性肝細胞癌的CA
“細胞免疫療法為人類對付腫瘤開辟了另一條蹊徑。”這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研究員、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宗海在題為《新一代CAR-T技術的發展與挑戰》的學術報告中表達的觀點。 事實上,由李宗海領銜的團隊在過去一年里,完成了全球首個針對難治或復發性肝細胞癌的CA
1. 什么是腫瘤免疫細胞治療? 利用患者本人的腫瘤組織、外周血等標本(當然也可以利用其他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標本),分離和提取免疫細胞,在體外經過適當的改造(比如基因改造)和擴增,重新回輸給患者。這種利用活的免疫細胞進行抗癌的技術,就是腫瘤免疫細胞治療。圖片來源于網絡 腫瘤免疫細胞治療,主要包
過繼性免疫療法設計的人工受體需要具備雙重功能:抗原識別和激活經過重編程的效應T細胞的裂解性復合物(lytic machinery)的能力。通過這種方式,CAR-T細胞將它們的細胞殺傷作用傳遞給表達靶腫瘤抗原的癌細胞,從而繞過HLA限制性抗原識別的限制。不斷發展的技術已提出了一系列可溶性和細胞“免
為過繼性免疫療法設計的人工受體需要具備雙重功能:抗原識別和激活經過重編程的效應T細胞的裂解性復合物(lytic machinery)的能力。通過這種方式,CAR-T細胞將它們的細胞殺傷作用傳遞給表達靶腫瘤抗原的癌細胞,從而繞過HLA限制性抗原識別的限制。不斷發展的技術已提出了一系列可溶性和細胞“
事件及投資建議: 第一,4月17日-4月21日,AACR 2016(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上腫瘤免疫在治療多種實體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進展:重組CD4 T 細胞攻擊 MAGE-A3 蛋白對于黑色素瘤、宮頸癌等多種轉移性實體瘤都具有顯著療效;此外,LOXO-101 在治療 NTRK 基因
CAR-T細胞免疫療法,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的新興手段之一,近年來一直備受業界關注。 CAR-T細胞免疫療法最早由Gross等于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至今已發展4代,由于第二代CAR-T有較多的臨床數據支持,穩定性高且技術工藝較為成熟,目前大多數企業CAR-T產品是在第二代CAR-T基礎技術上進行
【新聞事件】:在ASCO四月的快報上報道了Car-T 細胞治療實體瘤的一個臨床結果。這個由Baylor醫學院Nabil Ahmed醫生主導的臨床實驗共招募了17位復發的Her-2陽性肉瘤病人。Car-T細胞是針對Her-2設計。給藥從104細胞/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的起始劑量開始一直升到108細胞/
【新聞事件】:在ASCO四月的快報上報道了Car-T 細胞治療實體瘤的一個臨床結果。這個由Baylor醫學院Nabil Ahmed醫生主導的臨床實驗共招募了17位復發的Her-2陽性肉瘤病人。Car-T細胞是針對Her-2設計。給藥從104細胞/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的起始劑量開始一直升到108細胞/
簡介 嵌合抗原受體(CAR)含有一個細胞外單鏈可變區(scFv),其功能為標的、穿膜間隔、及細胞內信號或激活。CAR-T細胞將CAR通過質粒轉染、mRNA或病毒載體傳導引入T細胞以識別細胞表面暴露的癌相關抗原(TAA)。 迄今為止大約有30個TAA正在研究中,其中廣為關注的包括癌胚抗原(CE
當地時間5月31日至6月4日,第55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年會將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舉辦。 ASCO作為全球領先的、最具影響力的腫瘤學專業學術組織以及在臨床腫瘤學領域久負盛名、規模最大的學術會議,始終致力
今年對于癌癥免疫治療領域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多個CAR-T療法的相繼獲批上市,為許多之前無藥可治的晚期血液腫瘤患者,帶來了治療甚至治愈的希望。 然而,相比于在血液腫瘤治療鄰域研究過程中的順風順水,CAR-T在實體瘤治療鄰域的研究可謂是舉步維艱,收效甚微(1)。而其中,CAR-T治療實體
就在今天,CAR-T領域迎來了一項超級重磅的進展。來自日本山口大學免疫學系的玉田耕治(Koji Tamada)教授成功開發出了新一代CAR-T。 同時,在多種實體瘤小鼠模型中,Tamada教授證實,全新CAR-T治療實體瘤的效果是目前常規CAR-T的至少4倍,對于那些常規CAR-T幾乎無效的實
2019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于2019年5月31日-6月4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行,這是全球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最具權威的臨床腫瘤學會議,很多重要的研究發現和臨床試驗成果會在會議上首次發布,包括有安進KRAS抑制劑AMG510、羅氏廣譜抗癌藥entrectinib、MacroGe
上周,一篇發表在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上的研究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來自杜克大學癌癥研究所的研究發現,一款突破性的病毒療法顯著延長了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生命。 研究人員們使用的是一種經過改造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它能針對表達CD155的腫瘤細胞,選擇性地入侵并進行復制,最終導致
近日,從梅奧診所分拆出來的Vyriad宣布與Merck/輝瑞合作,在一項1期臨床研究中評估溶瘤病毒Voyager-V1聯合PD-L1抗體Avelumab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安全性與療效。 關于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 結直腸癌是我國乃至全球高發的惡性腫瘤,據統計,全球范圍內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近日,瑞士制藥企業羅氏(Roche)宣布,日本衛生勞動福利部(MHLW)已批準靶向抗癌藥Rozlytrek(entrectinib),用于治療神經營養性酪氨酸受體激酶(NTRK)融合陽性晚期復發性實體瘤成人及兒科患者。Rozlytrek是一種新型“廣譜”抗癌藥,是日本批準靶向NTRK基因融合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