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全軍感染性疾病臨床檢驗新技術研討會上了解到,解放軍第三○二醫院建成了全軍醫院系統首個感染性疾病病原實驗室快速診斷平臺。該平臺可快速、準確地確定常見傳染病及公共衛生事件的致病病原,為挽救患者生命、控制疫情傳播贏得先機。 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仍面臨新、老傳染病的雙重威脅。特別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傳染病的流行已成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其蔓延范圍、傳播速度和發展趨勢很難預測。因此,當疫情出現后,盡快做出病原學早期診斷,對于指導治療、臨床用藥以及根據病原傳播特點,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源地病原,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情更大范圍的流行,有著十分重要意義。 為應對平(戰)時可能出現的突發疫情,為臨床診療提供準確的依據,最大限度地控制疫情蔓延范圍和時間,三○二醫院臨床檢驗醫學中心通過對近年來國內外常見傳染性疾病流行狀況展開分析,特別是對由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及病毒引起的呼吸道、蟲媒、消化道、血源等疾病,按病原學進......閱讀全文
國務院關于傳染病防治工作和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受國務院委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傳染病防治和傳染病防治法實施的工作情況,請審議。 一、傳染病防治工作進展和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 傳染病防治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社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 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體制 第三章 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
生物安全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已開始公開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0年6月13日。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號,郵編:100805。信封上請注明生物安全法草案二次審議稿
衛生部已向世衛組織通報手足口病疫情 中新網5月3日電 中國衛生部今天發出《關于安徽阜陽發生手足口病疫情的情況通報》。通報說,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對安徽阜陽手足口病疫情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召開專門會議進行研究部署。當地各級政府和衛生部門積極應對,采取了各種措施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P3實驗室發揮了重要作用,分離病毒毒株,研究病毒的侵入機制、變異追蹤,以及疫苗研發、藥物篩選都需要在P3實驗室中進行。 在全國兩會上,P3實驗室的建設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針對目前廣東缺乏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現狀,不少代表都呼吁廣東應加大P3及P4實驗室的布局建設。
從2003年SARS時期的“守望相助”到甲型N1H1、H7N9禽流感的“有效應對”,再到P4實驗室實現“積極防控”,我國成功構建全球最大的突發急性傳染病預警、監測、實驗研究體系,為維護人民身體健康、社會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類似2003年非典疫情再也沒有出現。同時,疫情防控的“中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今年以來,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形勢總體平穩,但手足口病發病數、重癥數和死亡數較去年同期上升明顯,局部地區流感樣病例聚集性疫情常見,布病、出血熱等人畜共患傳染病依然處于較高發病水平,傳染病防控工作形勢十分嚴峻。 為進一步做好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衛生部辦公廳發出
-核心提要 - 1. 雖然中國對于 “冠狀病毒” 的注冊臨床試驗有589個(截至2020年5月20日),但其中有效的2期與3期干預性臨床試驗共只有8個。除了疫苗之外,證明藥物療效的臨床試驗,近乎全部 “翻車”。 2. “臨床試驗” 不能僅靠行政審批,要依靠科學臨床試驗的“循證審批”。注重質
人類與病毒抗爭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早在古希臘的記載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疫情席卷一個又一個城市,然而當時的醫生卻束手無策。 疫苗的出現使人類第一次從預防的角度戰勝了病毒。WHO宣布天花被消滅的那天,全人類都為這個消息感到興奮。隨著不斷推出的疫苗產品,那些曾讓人們聞風喪膽的傳染病,最終停留在了歷史書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近一段時期,全國傳染病疫情形勢總體平穩,但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手足口病疫情上升。局部地區時有霍亂、細菌性痢疾、登革熱等傳染病疫情暴發。為進一步做好秋季傳染病防控工作,切實保護人民健康,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風險挑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為加快提升戰略科技力量,面向未來不確定因素主動做好技術和人才儲備,11月30日,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以下
3月27日,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教司在京召開“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成果新聞發布會。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副主任楊哲稱,傳染病防治專項產生了一大批重大標志性成果,在近年防控歷次重大疫情中成功應對、主動出擊,為科技惠民、改善民生提供有力保障。 傳染
人民網9月29日電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為進一步做好秋季傳染病防控工作,切實保護人民健康,衛生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秋季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近一段時期,全國傳染病
2012年7月19日上午,衛生部召開進一步加強重點傳染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手足口病、艾滋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治及免疫規劃工作進行了部署。陳竺部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徐科副部長主持會議。 陳竺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國傳染病疫情形勢總體平穩,但霍亂、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疫情較去年同期均有上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消除淋巴絲蟲病后監測工作方案》的通知衛辦疾控發〔2010〕146號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鞏固我國消除絲蟲病成果,加強消除絲蟲病后的疫情監測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
近日,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刷屏社交平臺,兒童疫苗安全問題再度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檢院)檢定: 長春長生公司生產的百白破疫苗(批號201605014-01)中,百日咳、破傷風效價測定結果不符合注冊標準;武漢生物公司生產的百白破疫苗(批號201607050-2)中百日咳
8月1日,中國疾控中心與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實現疾控公共衛生信息系統與區域醫院信息系統連接,成為我國公共衛生信息化發展的里程碑。 我國疾控系統的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NDRS)始建于2004年,十年來,我國各地醫院及時報告了我國各地的傳染病疫情,改變了以往定期逐級報告方式,實時報告疫情,使傳染病早
2009年12月24日,科技部召開傳染病診斷試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家質檢總局、總后衛生部等部門司局領導,廈門大學、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聯盟成員單位法人代表以及侯云德院士、趙鎧院士等出席會議,科技部劉燕華副部長出席大會并作重要講話。
郭廣昌在個人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復星新冠疫苗在全球的研發合作伙伴輝瑞和BioNTech剛剛宣布,根據三期臨床試驗的初步分析數據,這次我們合作研發的mRNA疫苗有效率高達90%,而普通流感疫苗也只有70%左右的保護率,遠超我們此前的預期,更遠遠高于FDA要求的50%以上即可獲批上市。希望根據全球研發
據外媒4月9日報道,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推薦的新冠肺炎“特效藥”羥氯喹聯合阿奇霉素治療方案,因副作用大,被學術界普遍質疑,美疾控中心已經悄悄刪掉了用藥指南,FDA亦因緊急授權被譴責。 誰忽悠了特朗普? 氯喹原本是一種抗瘧老藥,但隨著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瘧疾被逐步消除后,氯喹基本不在臨床上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晉江市醫院發布一則醫療設備應急采購公告。應對近期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晉江市醫院新院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公衛樓)傳染病防控和感染性疾病的診療工作急需自行采購多排螺旋CT一臺,現向社會公開招標。關于晉江市醫院醫療設備應急采購公告 為應對近期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
數十年來,受人類與自然環境接觸增加、野生動物棲息地縮減、全球化下前所未有的跨境人員、貨品流動等多重因素影響,以新冠肺炎 COVID-19 為代表的新興烈性傳染病在全球范圍內呈擴散趨勢,對人類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在此緊急態勢下,可保護實驗人員免受感染、防病原體泄露的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
衛辦疾控發〔2012〕13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為進一步做好流感暴發疫情的應對處置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部組織制定了《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處置指南(2012年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參照執行。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8月6日12時35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突破1881萬例,死亡病例超過70萬例。 持續數月的疫情遠未看到終點,而新冠治療產生的“副作用”“后遺癥”研究讓人們再生擔憂。 近日,一項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的意大利研究表明,有一半以上的新
截至目前,尚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特效治療藥物,也未發現有明確療效的預防性藥物。因此,為抗擊疫情,科學家們迫切需要通過臨床試驗,篩選出針對新冠肺炎預防或治療的有效藥物。 截至2月22日凌晨1時,《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查詢到,自1月23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申請首
截至目前,尚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特效治療藥物,也未發現有明確療效的預防性藥物。因此,為抗擊疫情,科學家們迫切需要通過臨床試驗,篩選出針對新冠肺炎預防或治療的有效藥物。 截至2月22日凌晨1時,《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查詢到,自1月23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申請首
截至目前,尚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特效治療藥物,也未發現有明確療效的預防性藥物。因此,為抗擊疫情,科學家們迫切需要通過臨床試驗,篩選出針對新冠肺炎預防或治療的有效藥物。 截至2月22日凌晨1時,《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查詢到,自1月23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申請
《科學》雜志的歷史上,刊載過一篇沉重的學術文章。2014年一篇關于通過基因組學手段監測埃博拉病毒的起源和傳播的論文,在刊登時已有6名研究人員因感染埃博拉而死亡。“對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和控制是高通量測序技術(二代測序技術)全面應用的首次‘實戰’。”日前,在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主辦的第
病原體能使人類群體性致病甚至致死,為追本溯源,找到變異基因作為有效靶點,科學家們在迎戰埃博拉病毒的過程中取得突破。 《科學》雜志的歷史上,刊載過一篇沉重的學術文章。2014年一篇關于通過基因組學手段監測埃博拉病毒的起源和傳播的論文,在刊登時已有6名研究人員因感染埃博拉而死亡。 “對埃博拉病毒
10萬、50萬、100萬、150萬……新冠病毒正在肆虐,全球確診病例數字不斷跳動上升。2019年年底開始,這場疫情襲擊多國,迄今已蔓延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疾病較量,人類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而疫苗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已成為人類戰勝疫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