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深部真菌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X線檢查:真菌性肺炎兩肺可見散在或棉團樣密度增高邊緣不清的陰影,病灶以兩肺中、下葉居多,重癥有融合現象。 2.實驗室檢查:目前深部真菌感染的實驗室診斷有直接鏡檢、真菌培養、微生物學菌種鑒別、特異性抗原抗體檢測、真菌代謝產物的檢測和受累部位的組織病理學檢查。然而,這些方法都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尋找快速、敏感、特異性高和非侵襲性檢測技術為近年來研究的重點。......閱讀全文
關于深部真菌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X線檢查:真菌性肺炎兩肺可見散在或棉團樣密度增高邊緣不清的陰影,病灶以兩肺中、下葉居多,重癥有融合現象。 2.實驗室檢查:目前深部真菌感染的實驗室診斷有直接鏡檢、真菌培養、微生物學菌種鑒別、特異性抗原抗體檢測、真菌代謝產物的檢測和受累部位的組織病理學檢查。然而,這些方法都存在著一些不足。因
關于深部真菌病的疾病治療介紹
1. 深部真菌病的治療策略根據不同情況可分為預防性治療、先發性治療、經驗性治療和目標性治療。 (1)預防性治療:即對尚未發生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給予抗真菌藥,可減少侵襲性真菌感染并減少抗真菌藥的全身應用,降低與真菌感染相關的病死率。用于預防性應用的藥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兩性霉素B等。 (2)
關于深部真菌病的疾病診斷介紹
因為缺乏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和特異性的實驗室診斷指標,該病的早期診斷困難,誤診率較高,需要綜合考慮。但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對病情預后極為重要。 如在臨床上患者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應考慮深部真菌病的可能:伴有各種誘發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存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臨床癥狀;患者出現新的發熱(原體溫正常或已經
關于深部真菌病的發病原因分析
念珠菌屬占主要致病菌的80%以上,其中主要為白色念珠菌。但近年來,非白色念珠菌逐漸增多(如熱帶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其他常見的致病菌主要包括隱球菌、曲霉菌、毛霉菌、孢子絲菌、馬內菲青霉菌、組織胞漿菌、副球孢子菌和皮炎芽生菌等。感染途徑通常是血行播散和上行感染。
簡述深部真菌病的易感因素
深部真菌病的主要易感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量、長期或多聯使用廣譜和高效抗生素; 2.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 3.老年患者; 4.嚴重的基礎疾病,如白血病、肺癌和肝癌等惡性腫瘤、慢性腎炎、尿毒癥、腎移植術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天皰瘡、腦出血、糖尿病和AIDS等; 5.器官移植;
關于蕈樣真菌病的檢查介紹
1.血象早期血紅蛋白正常,晚期可有輕度貧血。偶或為溶血性貧血。有些病例白細胞增加。嗜酸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增加淋巴細胞減少這在泛發性斑塊和腫瘤期患者中尤為常見。提示預后較差我們的病例大多為Ⅰ~Ⅱ期,27.5%有嗜酸粒細胞增加,47.5%有單核細胞增加76%有淋巴細胞減少。文獻報道約20%病例(我們7
關于甲真菌病的檢查診斷介紹
1、檢查 甲下型甲癬取病甲做PAS染色易找到真菌,可見菌絲及關節孢子局限于甲板的最下部。 真菌性白甲的真菌菌絲只局限于甲板的最上部位,很少波及較深層。在甲板上部見大量菌絲及不規則形的關節孢子,較甲下型所見菌絲更大更寬。 2、診斷 臨床表現結合真菌檢查診斷不難。真菌檢查包括直接鏡檢、真菌培
關于著色真菌病的檢查診斷介紹
1、檢查 組織病理和真菌檢查對本病確診具有重要的意義。病理切片在浸潤的朗格漢斯巨細胞內或真皮組織中可發現棕黃色厚壁的圓形真菌孢子;取皮損處膿性分泌涂片直接鏡檢,也可查見上述的的真菌孢子。若進行真菌培養亦可獲陽性。 2、診斷 除依靠病史、臨床特征外,組織病理和真菌檢查對本病確診具有重要意義。
簡述深部真菌病的基本臨床表現
深部真菌病的基本臨床表現 1.精神狀態改變,如昏睡、淡漠或譫語、一過性意識障礙; 2.體溫呈稽留熱或不規則熱,有的高達40℃,也有的因同時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而體溫不高; 3.呼吸道感染者表現為膠凍樣痰,黏稠,可抽出長絲,晚期呼吸淺快、困難,肺部可有啰音,有的表現為哮喘樣發作,肺曲菌病咯血
關于ATIN的輔助檢查介紹
1、腎活檢病例檢查 ATIN病理改變為雙側腎臟彌漫性病變。腎間質彌漫或多灶性的炎癥細胞浸潤,導致的間質水腫,腎小管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乃至壞死;腎小球多正常。部分患者可見免疫球蛋白IgG和補體C3的沉積。 腎活檢可見累及整個皮質的彌漫性間質水腫,中度到嚴重的間質浸潤,主要由淋巴細胞、漿細胞
關于外耳道真菌病的檢查介紹
念珠菌感染外耳道皮膚潮紅糜爛,界限清楚,表面覆白色或奶油樣沉積物。曲菌或酵母菌感染外耳道內有菌絲,菌絲的顏色可為白色、灰黃色、灰色或褐色。芽生菌感染初期可見外耳道皮膚散在丘疹或小膿皰,其后發展成暗紅色邊緣不整的淺潰瘍,有肉芽生長,表面有膿性分泌物。毛霉菌感染耳流膿,如引起面癱可見面癱的各種表現。
關于小腦膿腫的輔助檢查介紹
1.X線平片檢查:頭顱X線平片是一項常規檢查。耳源性小腦膿腫可發現中耳炎、乳突炎和常常并發的膽脂瘤所引起的顳巖骨骨質破壞和乳突氣房消失等改變。 2.超聲檢查:超聲檢查對小腦膿腫常可測出腦室擴大。此項檢查僅供參考。檢查結果陰性也不能完全除外小腦膿腫。 3.腰椎穿刺檢查:腰椎穿刺檢查對小腦膿腫的
關于卵巢肌瘤輔助檢查的介紹
B超、CT、淋巴造影、細胞學檢查、腹腔鏡檢查、腫瘤標志物如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腫瘤相關抗原TAA、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乳酸脫氫酶LDH。病理檢查。
關于castleman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組織病理學 腫大的淋巴結活檢顯示上述CD的特殊病理改變。病變主要累及身體任何部位的淋巴組織,偶可波及結外組織CD病理上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透明血管型:占80%~90%淋巴結內顯示許多增大的淋巴濾泡樣結構,呈散在分布。有數根小血管穿入濾泡,血管內皮明顯腫脹,管壁增厚,后期呈玻璃樣改變。
關于小兒白塞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X線檢查 消化道鋇餐檢查,病程在7年以內的患者,常合并胃、十二指腸球部及小腸潰瘍。個別病例可發生潰瘍穿孔。小腸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改變,可見腸腔增寬,小腸黏膜皺襞增粗,有分節現象,有時可見部分空腸腸壁平直而呈香腸狀。 病程在10年以上的晚期患者,可有胃、小腸及結腸廣泛性小息肉樣充盈缺損,
關于感覺障礙的輔助檢查介紹
根據感覺障礙的部位分布、性質等選擇合適的檢查,末梢型感染障礙應選擇肌電圖、腰穿腦脊液動力學檢查及常規檢查,必要時應做神經活檢;后根型和脊髓型應根據感覺平面選擇脊髓CT或MRI、腰穿腦脊液檢查、脊髓血管造影等;腦干型、丘腦型、內囊型、皮質型等應選擇腦MRI、腦電圖、腦血管造影等檢查;軀體形式感覺障
關于IgA腎炎的輔助檢查介紹
鏡下血尿者,尿紅細胞以畸形者為主。約50%患者血清IgA增高,但與病情活動無關。血清IgA中λ輕鏈濃度增高。尿免疫球蛋白測定無特殊意義。血補體成分大多正常。某些補體成分或因子可能減少,主要見于有家族高發傾向病人中,但不具有診斷價值。約半數病人IgA-纖維連接蛋白聚集物測定值可有一過性增高,雖然有
關于肺腺癌的輔助檢查介紹
1、X線檢查:X線檢查是診斷肺癌最常用的重要手段。通過X線檢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病例X線檢查雖尚未能顯現腫塊,但可能看到由于支氣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氣腫、肺不張或病灶鄰近部位的浸潤性病變或肺部炎變。 2、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鏡檢查是診斷肺癌的一個重要措施。通過支氣管鏡可直接窺
關于骨雅司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涂片檢查 皮膚潰瘍的滲出物中可在涂片上找到大量的雅司螺旋體。 2、病理檢查 骨病變的病理切片上常難以找到雅司螺旋體。 3、血清學檢查 雅司病人的血清華康氏反應均呈陽性或強陽性,但腦脊液的華康氏反應則均為陰性,說明螺旋體不侵犯中樞神經系統。 4、X線檢查 中晚期雅司病X線表現有下
關于兒童咳喘的輔助檢查介紹
(一)若患兒就診時測定的FEV1或PEFR低于正常值的70%,可令其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如2%舒喘靈200μg,15分鐘后復測上述指標,如FEV1和PEFR改善率≥15%,可確診本病。 (二)如果患兒就診時FEV1及PEFR≥70%正常預計值,可謹慎地進行支氣管激發試驗具體做法及診斷標準參見第
關于產科DIC的輔助檢查介紹
1.纖維蛋白肽(FP)A/B在凝血酶作用下最早從纖維蛋白原釋放出來,可作為凝血亢進的早期指標。放免法測定,正常人FDA含量
關于HPN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一)多為輕中度蛋白尿,24小時定量多在1.5~2.0g;鏡檢有形成分(紅細胞、白細胞、透明管型)少,可有血尿;早期血尿酸升高,尿NAG酶、β2-MG增高,尿濃縮-稀釋功能障礙; Ccr多緩慢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腎小管功能損害多先于腎小球功能損害。 (二)影像學檢查腎臟多無變化,發展致腎
關于小中風的輔助檢查介紹
1、頭部CT:行頭部CT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明確顱內可能引起TIA樣表現的其他結構性病變的性質,如腫瘤、慢性硬膜下血腫、巨動脈瘤、血管畸形、腦內小的出血灶等。 2、頭部MRI及新的磁共振技術頭部MRI在發現腦內缺血性病變的靈敏性方面比頭部CT明顯高,特別是在發現腦干缺血性病變時更佳 3、頭部SP
關于副傷寒的輔助檢查的介紹
1.血常規 白細胞偏低或正常,粒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對診斷及觀察病情都有價值,其消長與病情相一致。血小板也可減少。 2.尿常規 極期可出現尿蛋白及管型。 3.糞便常規 在腸出血時有血便或潛血試驗陽性。少數患者當病變侵及結腸時可有黏液便甚至膿血便。 4.血培養 病程第1周陽性率最
關于甲內型甲真菌病的檢查方法介紹
實驗室檢查: 致病菌主要為蘇丹毛癬菌。也可由紫色毛癬菌引起。兩者均有親角蛋白的特性。 其他輔助檢查: 甲組織PAS染色可見傘甲板內大量真菌菌絲,菌絲與甲板平行,穿透全甲板,在甲板內縱橫分枝,甲床無炎癥,與甲板下層緊密相連,甲床內無菌絲。
關于繼發性肝癌的輔助檢查介紹
1.多數病人因為沒有肝部的明顯癥狀,往往都是在發現了其它部位的腫瘤后進行常規腹部檢查時發現肝臟的轉移病灶的。或者是肝外的惡性腫瘤已經做了手術切除,病人在門診每隔幾個月的定期復查中發現肝臟轉移。檢查手段主要是腹部的彩超、增強CT或磁共振檢查,尤其是后兩種檢查可以直接發現肝部的腫塊,并明確轉移瘤的個
關于脊柱骨折脫位的輔助檢查介紹
X線檢查:脊柱正側位、斜位,觀察椎體有無壓縮、裂縫、粉碎或移位,椎管和椎間孔有無變形、關節突、橫突、棘突有無骨折 ,椎間隙有無變化,棘突間距是否等寬,生理曲度和椎體的排列有無變化,齒突與寰椎兩側塊距離是否相等。
關于幽門痙攣的其他輔助檢查介紹
(1)X線檢查除透視下能見到巨大胃泡以外,應在洗胃后作X線鋇劑胃腸造影。可清楚地看見擴大的胃和排空困難。如為幽門痙攣,可在較長的觀察過程中見到幽門松弛時胃內容暫時排出現象。一般在注射阿托品或山莨菪堿(654-2)后可觀察到幽門松弛,因此容易鑒別。但黏膜水腫和瘢痕攣縮所引起的幽門狹窄,則難以在X線
關于尿毒癥的輔助檢查介紹
1.血常規檢查 尿毒癥時,血紅蛋白一般在80g/L下,多數僅有40~60g/L,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當患者合并慢性失血、營養不良時,也可表現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細胞改變較少,酸中毒和感染時可使白細胞數增高。血小板數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紅細胞沉降率因貧血和低蛋白血癥常加快。 2.尿常規
關于腎積膿的輔助檢查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血液中白細胞明顯升高。尿液常規檢查有大量膿細胞,尿液培養陽性。但如上尿路已完全梗阻,尿常規反而沒有明顯異常,尿細菌培養也可呈陰性。 二、其它輔助檢查: 1.膀胱鏡檢查 可見患側輸尿管口有膿液流出 2.X線檢查 腹部平片顯示腎影不清,有時可發現上尿路結石。靜脈尿路造影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