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歐盟委員會公布了轉基因農作物使用新規定,要求一旦人用食品或者動物飼料含有0.9%以上的轉基因農作物,產品標簽必須標注。人們的餐桌上有哪些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到底是能給人們帶來無限福祉的“月光寶盒”,還是可能對健康產生影響的“潘多拉魔盒”?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隱藏”的標注 7月20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家樂福、萬客隆、京客隆等超市發現,消費者最常食用的大豆油和玉米油,雖普遍執行了轉基因標注制度,但大多卻“隱藏”在說明的不起眼角落。在一些品牌的大豆油、色拉油、調和油等產品的包裝上,記者看到,在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夾雜著: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加工原料為轉基因油菜籽等字樣,消費者要仔細留意才能發現。 記者注意到,像豆漿、豆粉、餅干、薯片、方便面等含有大豆磷脂等深度加工原料的產品都沒有標注是否為轉基因食品,木瓜、番茄、番茄醬等更沒有標注,根本無法知曉是否“轉基因”。 然而,非轉基因食品反而標注顯眼。記者看......閱讀全文
日前,一則“央視終于承認轉基因食物致癌”的帖子在網上傳播,由此一場關于轉基因的論戰再度被掀起。轉基因是否安全暫無定論,但消費者擁有知情權和選擇權卻毫無疑問。對此,北京商報記者針對食用油、豆奶、餅干以及調味品領域進行了調查。 在近日的一場關于轉基因產品的論戰中,2011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
本報等單位主辦的2011健康食用油品牌調查活動持續開展,本報針對食用油行業存在的各種問題所做的調查報道也得到了廣大讀者和商家的充分肯定。日前,不少讀者反映包括福臨門等在內的食用油品牌對“轉基因原料”存在模糊標注的現象,許多消費者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轉基因食用油。
近年來,我國轉基因農產品的進口量和消費量節節攀升,每年已達上千萬噸。不少消費者都很關心,自己每天的食物中,有哪些屬于轉基因食品。為了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我國早在2001年就出臺法規,確立了轉基因標識管理制度。但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由于種種原因,明確的標識至今仍難見于轉基因食品之上。 “轉基因
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牽頭研發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率先獲得我國第一張轉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證書,讓中國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邁出了關鍵一步。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100多名學者聯名上書全國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商業化生產問題”;隨后
在一群人看來,“它”不過是一個新的物種,但在另一群人看來,“它”是一個危害人類健康的魔鬼; 在一群人看來,“它”是解決糧食危機、減緩氣候變暖的良藥,但在另一群人看來,“它”的背后存在著利益集團不可告人的滅絕人性的巨大陰謀。 無論是在科學領域,還是在政府決策
多名嬰兒驚現性早熟癥狀奶粉成為主要懷疑對象 嬰幼兒喝配方奶粉,可能導致性早熟癥狀出現?據報道,“截至8月5日,武漢三名女嬰、江西省奉新縣10個月女嬰、山東省臨沂市8個月女嬰出現早熟癥狀,另有廣東湛江3個月男嬰雌激素檢測超標,他們均自出生就喝圣元奶粉”。 這則消息讓在“大頭奶粉”、“
9月初,在雀巢公司在中國銷售的一種嬰兒食品中,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現了潛在的導致過敏的轉基因成分。 “綠色和平”要求雀巢立即停售這種轉基因食物,并立即停止其對中國消費者與其他國家消費者執行的雙重標準,并向中國消費者作出不使用轉基因原料的承諾。 相關專家表示,依據《農業轉基因生物
化學醬油風波后,人們對調味品更加關注了。讀者侯先生近日致電本報:“買了一瓶海天醬油,說是釀造的,可一細看配料表里有谷氨酸鈉,這不就是味精嗎?既然是釀造的為什么還要加味精呢?”而實際上,“釀造醬油加味精”不止海天一家。記者調查發現,北京市場上如李錦記、加加、味事達等常見品牌的釀造醬油均存在添加谷氨
近年來,“有機生活”作為一種崇尚健康、貼近自然的生活態度及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推崇。“有機奶粉”正在各大商超貨架“大行其道”,小小一罐有機奶粉的價位數倍于普通奶粉,但也有報道稱“有機奶粉只是一種商業炒作,其與普通奶粉在營養上并沒有太大區別”。 “尤其是國內的產品,包括有有機蔬菜、有機水果
寫這篇長文,最主要的目的是呼吁大家尊重專業,尊重知識,特別是各位有影響力的大V和媒體,因為你們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專業和知識。食品安全它確實是公共話題,但更是一個專業領域。換位思考下,當你們談論民主、自由這樣的話題時,當你碰到一個什么社科名著都沒讀過,對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蘇聯解體等一知
非轉基因食品 真健康還是假宣傳? 超市的貨架上,各種標注“非轉基因”、“無添加”、“零添加”的食品不在少數。很多消費者認為這樣的食品一定更加健康,雖然價格偏高也無所謂。對此,專家認為,商家炒作“非轉基因”、“零添加”,主要是利用消費者對轉基因和食品添加劑的非理性認識,暗示自己的產品更優越,從而
南寧市一家綠色有機產品商店出售的“有機雜糧”。 有機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機豬肉每公斤160元、有機雜糧每盒(268克)268元……近年來,一些食品包裝上紛紛標注“有機”二字,并標榜“高質高價”。這些有機食品貨真價實嗎?記者近期深入山東、廣西等地,追蹤一些有機食品產業鏈發現,隨意標注“有
近年來,國內、國際輿論一直被一個問題所困惑,作為轉基因作物種植第一大國,美國的民眾到底吃不吃轉基因食品? 事實上,超過一半的美國消費者對轉基因生物有某種程度的擔憂。全球信息公司NPD集團最近發布的食品市場研究報告稱,當被要求描述轉基因生物產品時,很多消費者都會描述成“不了解”、“可能不健康
人們關于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爭論由來已久,卻迄今沒有定論。在轉基因食品消費大國美國,消費者和專家是何態度呢?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了深入探訪。 不用標識的轉基因食品 記者在超市發現,食品標簽會標明“美國有機”或“非轉基因食品”,但不會刻意注明“轉基因食品”。 營養師柯舜純介紹,這是因為美國現行法
2015年7月1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海關總署、公安部三部門聯合發布通告,將持續加大對走私冷凍肉的打擊力度,監管部門支持媒體監督。這是針對近期媒體關于冷凍數十年的“僵尸肉”報道持續發酵后,國家部門的最新回應。 通報稱,在今年查獲的走私冷凍肉品中,有的查獲時生產日期已達四五年之久,對所有
“歐美科學家都不敢斷定這項技術一定是安全的,中國科學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安全證書似不穩妥”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中國成為國外轉基因糧的生死試驗場”“民族的噩夢”……已經兩個月了,有關轉基因
近年來,蜂蜜市場魚龍混雜,摻假造假的事件不斷被曝出。今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10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嚴厲打擊假劣蜂產品的建議”。時隔4個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在其官網正式作出回應:將積極推動蜂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修訂和蜂蜜摻假補充檢驗方法的建立。1現行標準無法鑒
沃爾瑪沉默米廠叫屈 農業部給兩種轉基因水稻發放生產應用安全證書才兩三個月,市場上又傳出了有轉基因大米銷售的消息。“3·15”當天,全球性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中國總部發布《超市生鮮散裝食品調查報告》,曝光沃爾瑪與另一大型超市有兩個門店被查出銷售轉基因大米。昨日,記者走訪兩大超市位于重慶的連鎖賣場
近年來,蜂蜜市場魚龍混雜,摻假造假的事件不斷被曝出。今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10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嚴厲打擊假劣蜂產品的建議”。時隔4個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在其官網正式作出回應:將積極推動蜂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修訂和蜂蜜摻假補充檢驗方法的建立。 1現行標準無法鑒蜂
雀巢已經在歐盟和其他一些國家承諾在其食品中不使用轉基因原料,但卻一直拒絕對中國消費者做出同樣的承諾。圖為在位于瑞士西部城市沃韋的雀巢公司總部,職員在公司內部的超市購物。 新華/路透 轉基因食品沒有標注 果蔬混合農藥殘留嚴重 “我們知道沃爾瑪給了英國消費者一份‘拒絕轉基
春夏之交的農忙時節,轉基因水稻在湖南再次出現。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4月中旬在湖南岳陽和常德兩市實地調查發現,兩地仍舊存在疑似轉基因稻種流通,稻種已流入岳陽縣黃沙街鎮三個村農民手中,且可能作為本季中稻稻種播入農田。 后該組織向湖南省農業廳、岳陽和常德農業局發出舉報信
近日,《人民日報》公布了中國的轉基因食品名單,玉米、棉花、甜菜和大豆、油菜兩種油料都在批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名單之內。一時間,轉基因食品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作為一個公共話題,關于轉基因食品安全的爭議,從專家學者的理論探討到市井百姓的街談巷議,無不時有涉及,其持續時間之長、參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近日通過對國際超市在華門店的調查發現,日本的伊藤洋華堂超市、吉之島(永旺)超市和法國的歐尚超市在食品安全方面,與國外的超市門店實行雙重標準。 綠色和平在兩周前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樂購、沃爾瑪等國際超市在轉基因產品方面對我國消費者實行雙重標準,最近的調查將伊藤洋華堂、吉之
近日,家住湖北的徐女士向有關部門投訴,自己的孩子在食用了由上海江崎格力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菜園小餅”之后,出現了全身紅癢的過敏癥狀。想到之前有報道稱“菜園小餅”含有轉基因成分,徐女士不由得開始懷疑是“轉基因”導致了孩子出現全身過敏的癥狀。而在購買的餅干的包裝袋上,徐女士沒有
農業部最近為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系頒發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的過程,加重了關于轉基因糧食安全問題的不安。 這一過程十分隱秘:一家國外通訊社最早發現這個消息時,它被擺放在一家“幾乎很少更新”的專業網站上,混雜在“2009年第二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批準清單”中,連幾乎每天都要去看一眼的綠色和平組織工
在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5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50多家在京媒體記者認真聆聽專家對2015年12個食品安全熱點的權威解讀。 2015年食品安全熱點 特征 1.熱點密度有所降低。2014年全年需要跟蹤關注的食品安全
資料圖。轉自國際金融報 2012年,食品行業依舊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行業。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讓公眾幾乎患上了“食物焦慮癥”。同時,由于集中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更是涉及到修正藥業、酒鬼酒等知名品牌,因而引發了較大范圍的信任危機。 “毒膠囊”重創修正“神話” 罪魁禍首:鉻 “修正藥
今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辦。會議公布了由中國經濟網食品安全輿情研究所選送的12個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并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龐國芳、孫寶國等權威專家一一進行解讀。 為了能夠較真實地反應社會對中國食
無論轉基因的支持聲和反對聲哪個大,都已無法左右轉基因日漸普遍的應用。中國轉基因的進程按著進口轉基因大豆、種植轉基因木瓜和棉花在不斷向前。 “轉基因技術在爭議過程中飛速發展,現在新產品在不斷推出。”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寇建平在前段時間舉辦的全國媒體記者轉基因報道研
非洲豬瘟蔓延,豬肉還能吃嗎?”“益生菌成了‘無益菌’?”“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剛剛過去的2018年,有哪些食品安全熱點事件值得關注?你是否誤信了朋友圈流傳甚廣的食品謠言?1月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經中國科協指導權威發布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食品科技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就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