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炎癥會增加小鼠熱敏感神經元的活動強度,提高基因表達并促進感覺神經(神經突)生長,但不會增加小鼠的身體感覺。這項工作揭示了炎癥誘導的鈣通道基因的過度表達在疼痛超敏反應中的作用。 由于多種因素,炎癥通常會引起疼痛超敏反應:疼痛受體表達增加;脊髓中神經遞質釋放的改變;神經元興奮性增強。研究表明,電壓門控鈣通道(VGCC)在所有這些變化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因為它們釋放的神經遞質會控制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通訊。 “在炎癥狀態下,VGCC在感覺神經元過度活躍或過度興奮中發揮作用。”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分子生物醫學科學助理教授,這項工作的主要作者Santosh Mishra說:“另外,由這些通道釋放和控制的鈣分子調節神經突的生長。我們想更仔細地觀察Cav2.2的VGCC的作用,以了解其在炎癥過程中是否增加外周神經突的生長。” 在周圍的神經系統中,神經元被調節以產生特定的傷害感受信號。例如,TRPV......閱讀全文
炎癥是機體對致病因素及損傷因子產生的程序化防御反應,其理想轉歸是及時消退至機體恢復自穩,該過程由促消退脂類介質(Specialized Pro-resolving lipid Mediators, SPM;包括脂氧素lipoxins、消退素resolvins、保護素protectins、巨噬素m
背根神經節(DRG)屬外周感覺神經節,背根神經節神經元是軀干、四肢痛覺的初級傳入神經元,具有傳輸和調節機體感覺、接受和傳導傷害性感受的功能。痛覺產生過程中,背根神經節作為痛覺傳入的初級神經元,在疼痛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主要表達于背根神經節神經元,與疼痛機制密切相關的離子通道及其受體是實現背根神經
1. Sci Sig:炎癥機制研究新突破 炎癥反應是機體應對損傷或者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然而這一過程如果失控之后將導致疾病的發生。最近,來自莫納什生物醫學研發研究所的研究者們發現了炎癥反應過程中的關鍵生物學事件。該發現或許能夠促進新的治療炎癥疾病的療法的開發,例如動脈粥樣硬化、中風以及II型
問 “炎癥風暴”究竟是怎么回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上海市第一批援武漢醫療隊重癥組帶頭人陳德昌:當人體受創傷或病原微生物攻擊后,機體會產生炎癥反應,目的是創傷修復和清除體內的病原微生物 ■本報首席記者 唐聞佳 在新冠肺炎重癥以及危重癥患者的救治過程中,“炎癥風
7月16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免疫學》網絡版在線發表了我國科學家關于炎癥治療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耿建國研究組經長期研究后發現:在機體炎癥反應中,PSGL-1蛋白和Naf1蛋白的相互結合在白細胞的活化中起重要作用,特異性阻斷二者的結合能抑制白
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關鍵分子對機體炎癥反應的控制機制。這一關鍵分子是p110delta,它能夠對炎癥反應進行微調,以避免過度反應對機體產生的危害。這一發現將于九月三十日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將有望幫助人們開發新疫苗和癌癥治療藥物。 健康的免疫系
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關鍵分子對機體炎癥反應的控制機制。這一關鍵分子是p110delta,它能夠對炎癥反應進行微調,以避免過度反應對機體產生的危害。這一發現將于九月三十日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將有望幫助人們開發新疫苗和癌癥治療藥物。 健康的免疫系統會
一、NALP3炎性體的結構和分布 NALP3炎性體是一類分子量約為700kDa的大分子蛋白復合體,由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樣受體(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NLRs)家族成員NALP3、銜接蛋白ASC
當細胞死亡后,細胞中免疫系統仍然活躍,并且依舊引發炎癥反應。最近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研究了這個過程中的一些反應機制,研究結果為一些疾病如痛風、動脈硬化癥。阿爾茲海默病提供了可能的治療方案。 當細胞受到外界的壓力時,細胞的免疫系統發生反應,產生所謂的炎性體(inflammasome),它激活相關的
最近,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曹勵之教授、第三軍醫大學蔣建新教授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唐道林教授的聯合團隊揭示了敗血癥背后的重要免疫代謝學機理。他們發現,巨噬細胞的糖代謝模式原來對敗血癥中的炎癥反應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這一成果發表于近期的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摘要:目的 研究中藥藥對虎杖-桂枝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影響。方法 取雄性 SD 大鼠 48 只,隨機分為 6組(每組 8 只),即正常對照組,模型組,秋水仙堿組(0.1 g·kg-)1,虎杖-桂枝低、中、高劑量組(3.5,7,14 g·kg-)1。正常對照組和模型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其他各組給予相
使用傳統診斷標志物檢測臨床疑似感染病人存在很多局限性。因此,不必要的長時間使用抗菌藥物將嚴重影響病人預后,同時不當的抗生素療法會增加抗生素耐藥性。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使用降鈣素原(PCT)可改善臨床感染的診斷、指導抗生素治療。這篇綜述旨在總結目前在不同臨床科室中所使用的PCT證據,并討論PCT的未來
使用傳統診斷標志物檢測臨床疑似感染病人存在很多局限性。因此,不必要的長時間使用抗菌藥物將嚴重影響病人預后,同時不當的抗生素療法會增加抗生素耐藥性。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使用降鈣素原(PCT)可改善臨床感染的診斷、指導抗生素治療。這篇綜述旨在總結目前在不同臨床科室中所使用的PCT證據,并討論PCT的未來應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具有鎮靜、鎮痛、抗焦慮和抑制交感神經活性等藥理作用,相較于同類型藥物可樂定,DEX有更高的選擇性和內在活性;由于其對呼吸抑制輕微,并能維持非快速動眼睡眠,且便于喚醒,因此常被用于圍術期鎮靜。 同時,DEX還具有抗快速心律失常、抗缺血再灌注損傷
摘要:目的 研究中藥藥對虎杖-桂枝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影響。方法 取雄性 SD 大鼠 48 只,隨機分為 6組(每組 8 只),即正常對照組,模型組,秋水仙堿組(0.1 g·kg-)1,虎杖-桂枝低、中、高劑量組(3.5,7,14 g·kg-)1。正常對照組和模型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其他各組給予
摘要:目的 研究中藥藥對虎杖-桂枝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影響。方法 取雄性 SD 大鼠 48 只,隨機分為 6組(每組 8 只),即正常對照組,模型組,秋水仙堿組(0.1 g·kg-)1,虎杖-桂枝低、中、高劑量組(3.5,7,14 g·kg-)1。正常對照組和模型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其他各組給予
人們開始意識到這類化合物的潛力,而且我想說這種潛力是巨大的。 醫生們從未找到Charles Serhan在1990年亞洲之旅期間,到底是什么東西在他的腸道上刺出一個洞。它可能是未煮熟米飯中的一粒米,抑或海鮮菜里的一個貝殼碎片。無論原因是什么,當Serhan被飛機送回美國波士頓時,他已痛不欲生。
免疫系統為人體健康保駕護航已成為一種常識,然而,近年來的一系列重大發現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參與炎癥反應、促進傷口愈合的免 疫細胞竟然與腫瘤的惡化息息相關,它們會促進腫瘤生長,幫助癌細胞轉移到其他組織。由此,切斷免疫細胞與腫瘤之間的聯系,成為抗癌戰役新的主旋律。 5億多年前,為了抵抗外界侵襲,我們
近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唐宏課題組在原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研究TNF家族CD154分子及其受體CD40調控內皮細胞炎癥反應的信號傳導機制。研究發現細胞膽固醇水平決定了可溶性CD154通過胞膜窖 (caveolae)脂筏激活CD40的內吞(endocytosis)與信號轉導,而細胞膜上表達CD154
膽固醇有兩種,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則被稱為“好膽固醇”,它可以保護動脈血管,抗擊慢性炎癥。德國波恩大學日前發表研究公報稱,他們發現了“好膽固醇”控制炎癥反應的機理。 波恩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經過3年的研究,在人類細胞和小鼠細胞
(三)抗驚厥和抗震顫麻痹藥實驗 1.化學物質引起驚厥法:常選用小白鼠,也可采用大白鼠,貓或兔則可作特殊觀察。采用戊四唑驚厥法,在小鼠皮下注射85mg/kg(最大也有用150mg/kg,此劑量已是LD98),腹腔注射為100mg/kg(最大175mg/kg)作實驗時,不同種系小鼠可有不同反應,
12月16日,《自然》雜志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嘉偉研究員課題組的題為“星形膠質細胞表達的多巴胺 D2受體通過調控aB-晶狀體蛋白抑制神經炎癥反應”的論文,展示了他們在神經炎癥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 大腦正常生理功能和狀態的穩
12月16日,《自然》雜志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嘉偉研究員課題組的題為“星形膠質細胞表達的多巴胺 D2受體通過調控aB-晶狀體蛋白抑制神經炎癥反應”的論文,展示了他們在神經炎癥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 大腦正常生理功能和狀態的穩
12月16日,《自然》雜志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嘉偉研究員課題組的題為《星形膠質細胞表達的多巴胺 D2受體通過調控aB-晶狀體蛋白抑制神經炎癥反應》的論文,展示了他們在神經炎癥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 大腦正常生理功能和
(三)、NALP3炎性體與阿爾茲海默病 IL-1β在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病過程中起關鍵作用,β淀粉樣蛋白(amyloid-β)誘導小神經膠質細胞產生大量IL-1β,誘發腦內炎癥反應,加重腦組織的損傷。NALP3炎性體參與調控IL-1β的活化和分泌。Halle等的研究結果顯示,細胞外Aβ被原代小鼠小神經膠
環孢素A(cyclosporin A,CsA)是一種強效免疫抑制劑,廣泛應用于器官移植后抗排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CsA誘導的牙齦肥大(CsA induced gingivalo vergrowth,CIGO)屬于藥物性牙齦增生(drug induced gingival overgrow
3 討論中藥藥對是根據藥性配對,藥物間相互作用以達 到更好療效的配伍形式,是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中藥藥對的作用,有利于掌握用藥規律,闡明中藥 復方的作用機制。虎杖微寒,可清熱利濕﹑解毒,散 瘀止痛;桂枝辛溫通絡,且反佐制約苦寒傷陽凝瘀之 弊。因此
鼻塞、流涕、咳嗽、疲困……感冒的滋味可不好受。 這時候,感冒藥與阿莫西林的完美組合似乎就成了流感病患的救命稻草。 甚至在流感季節來臨時,家里的長輩常叮囑為了預防流感,不妨吃些“消炎藥”防身。 而許多人認知中的“消炎藥”,實際卻與醫藥學中的消炎藥是兩碼事。 雖然這樣看來防護效果仿
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肝細胞合成釋放入血,能在機體炎癥、感染或組織損傷、壞死時迅速發生反應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生理條件下,CRP 體內的合成速率很低,血清 CRP 含量也低,其濃度在一定范圍保持相對穩定,基線 CRP 濃度一般
腦卒中是世界成年人殘疾的主要原因?在中國每年約250 萬人新發腦卒中,有750 萬腦卒中幸存者,其中15%~30%的患者遺留終生殘疾,且這些患者對醫療保健系統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臨床觀察及實驗室研究發現感染與腦卒中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本研究就感染與腦卒中在發生?發展中的作用作一綜述? 腦卒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