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斌:建議國家重點支持長期定位試驗
近年來,氣候變化成為世界研究的熱點問題,長時間序列的樣品和資料分析是研究氣候變化的關鍵。建議國家重點支持長期定位試驗,這將對我國在全球氣候變化談判中爭取話語權、生物進化、生態環境變化、保障糧食安全研究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缺乏長期定位試驗 難以在許多學科有領先優勢 氣候變化、生態環境變化、生物進化、農業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等科學研究都需長期定位試驗,但中國在這方面重視不夠。大多數農業和生態的中長期定位試驗,是始于20世紀80年代前后。 例如,1978年我國知名的土壤肥料專家姚源喜教授在青島農業大學萊陽校區試驗田中創立了我國持續時間最長的肥料長期定位試驗。中國科學院在一些野外臺站的基礎上,于1988年開始組建成立了中國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 因缺乏長時間序列試驗數據,我們難在氣候變化、生物進化、生態環境變化方面有研究優勢。 國外長期定位試驗的優勢 英國洛桑試驗站有關于肥料、耕作、品種和生態環境演變方面的長期定位試驗,......閱讀全文
陜西省科學院洋縣木蘭試驗示范站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533.shtm8月22日,陜西省科學院洋縣木蘭試驗示范站揭牌儀式在陜西漢中洋縣磨子橋鎮中營村舉行。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陜西省科學院科技處副處長譚家海、洋縣縣委常委劉一葉、漢中市植物所前所長、二級研究
陜西省科學院洋縣木蘭試驗示范站揭牌
8月22日,陜西省科學院洋縣木蘭試驗示范站揭牌儀式在陜西漢中洋縣磨子橋鎮中營村舉行。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陜西省科學院科技處副處長譚家海、洋縣縣委常委劉一葉、漢中市植物所前所長、二級研究員高文、陜西省西安植物園(陜西省植物研究所)主任岳明等有關領導專家及木蘭育種團隊成員參加了揭牌儀式。 譚家海在
中國科學院與俄羅斯科學院簽署合作協議
6月8日下午,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共同見證下,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和俄羅斯科學院院長謝爾蓋耶夫·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中國科學院與俄羅斯科學院科技合作協議》。 ? 根據協議,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在物理和天體物理、化學和生物科學、納米技術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將更名為世界科學院
??????? 記者今天從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第23屆院士大會上獲悉,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將更名為世界科學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Advan
探訪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
四川貢嘎山,海拔3150米。“這片冷杉林大概生長了60年至80年,屬中齡林。”冉飛說。他是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山地所”)助理研究員。博士畢業后,他已經在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以下簡稱“貢嘎站”)工作快6年了,主要負責生物監測工作。日前,他再次走進山里,
俄羅斯科學院專家應邀訪問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7月4日至14日俄羅斯科學院G.A. Shvetsov教授,V.A, Proskuryakov博士,S.V. Stankevich博士和A.D. Matrosov博士一行四人應邀到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進行學術訪問。 G. A. Shvetsov教授作為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L
全國科學院聯盟在京成立
12月8日上午,全國科學院聯盟成立大會在京舉行。 會上,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方新宣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12月3日發來的賀信。 劉延東在賀信中指出,中科院和各地方科學院作為我國科技隊伍的兩支重要方面軍,長期以來為我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成立全國科學院
俄科學院改革選舉程序
6月23日,國家杜馬(俄羅斯議會兩院之一)通過了首個讓該國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對RAS院長選舉擁有最終決策權的新法律草案。 該草案有三個主要變化。候選人名單必須從現在起由政府批準,并且不超過3人;候選人可以在投票率超過50%的情況下當選,而不必達到此前的2/3;新當選的科學院院長必須得到俄羅斯
白春禮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6月26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理事會宣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長Sierd Cloetingh特向白春禮致信祝賀。 歐洲科學院成立于1988年,總部設在英國倫敦,是由歐洲多國科學部長共同倡導創立,由英國皇家學會等多個代表歐洲國家最
中國科學院與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獎學金計劃
3月1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召開“部署落實中國科學院與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獎學金計劃”會議,京區37個研究院所的教育主管領導和研究生教育干部 60余人參加。中科院副秘書長鄧勇發表講話,國科大常務副校長吳岳良院士作外國留學生工作情況報告,校長助理朱相彬主持會議并對“中國科學院與發展中國家科學院
俄科學院遭遇“大手術”
圖為現任俄羅斯科學院院長Vladimir Fortov 俄羅斯科學院(RAS)的新綜合設施靜靜坐落在莫斯科麻雀山地區的莫斯科河畔,雙塔式建筑里裝飾著華麗的雕塑,這里是俄羅斯科學精英的“寶座”。但是,目前麻雀山里的景象一派荒蕪。最近幾周,RAS面臨強迫改革,并正在經歷痛苦的人員精簡。而之后的“大
新廣東省科學院成立
新廣東省科學院28日在廣州正式揭牌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科技部黨組書記王志剛,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廣東省省長朱小丹,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出席揭牌儀式。胡春華、白春禮為新廣東省科學院揭牌。王志剛、白春禮、朱小丹、陳左寧現場致辭。 朱小丹代表廣東省委、省政府對長期以來關
-全球科學院女性占比偏低
對女性在學術界最高機構中的代表性進行的首次全球調查顯示,全世界科學院成員中只有不到八分之一是女性。 南非科學院(ASSAf)和國際科學院合作組織(IAP)日前報告稱,在于2013~2014年接受調查的69家科學院中,女性成員僅占到12%。古巴科學院的女性占比最高,為27%,而坦桑尼亞科學院和波
白春禮當選印度科學院榮譽院士
近日,印度科學院公布了2009年新當選的印度科學院榮譽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院士被推選為該院外籍榮譽院士。印度科學院院長D. Balasubramanian親自向白春禮致信祝賀。 印度科學院成立于1934年,目前共有800多名院士和約50名榮譽院士。該院致力于通過舉辦大型論壇
劉延東在中國科學院調研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近日在中國科學院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中科院提出的“四個率先”的要求,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聚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切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增強自主創
這10年,中國科學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862.shtm 10年前的今天,同樣的盛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
深圳醫學科學院(籌)揭牌
12月10日,深圳醫學科學院(籌)正式揭牌,科學家顏寧獲發聘書,出任院長。深圳醫學科學院(籌)主要承擔深圳醫學科學院的各項籌備及項目推進工作。 顏寧在致辭中表示,將腳踏實地、敢為人先,努力把深圳醫學科學院打造成立足深圳、引領灣區、輻射全國、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轉化創新基地。
上海科學院領導班子調整
日前,上海科學院領導班子調整宣布會召開。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曹遠峰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組織部宣教科技干部處副處長張持宣讀市委有關干部任免決定,孫真榮同志任上海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秦文波同志不再擔任上海科學院院長。會議由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徐楓主持。會上,秦文波同志、孫真榮同志分別作表態發言。市委組
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將建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日前舉行第十九次院士大會。國際歐亞科學院執行院長、中國科學中心主席蔣正華透露,經過中國科學中心與哈薩克斯坦國家自然科學院、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等多國科技機構的共同努力,建設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的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蔣正華表示,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的籌建,為中國科學中心發揮
中國科學院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行為規范(試行)》,看看新增哪些內容
近日,中國科學院網站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行為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規范》包含總則、科研活動行為規范、社會活動行為規范、增選工作行為規范、禁止行為以及附則共六章,共三十三條。 《規范》指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從增選工作到科研、社會活動中的行為規范。《規范》較舊版新增禁止行為章節。
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在京成立
飛天夢想從年少開始 成立儀式上,嘉賓以灌注金沙方式為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揭牌。 為紀念我國航空事業奠基人錢學森誕辰100周年,日前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協和豐臺區政府共同創建、具有航天特色的校外教育機構——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以下簡稱
中國科學報:寄望“世界科學院”
?? 9月21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第23屆院士大會緩緩拉上了帷幕。400余位來自世界各國的科技界領袖與科學家代表在天津度過了無比親切、幾近沸騰的5天后,惺惺惜別。 一朝相聚恨別離,地隔南北心相印。各國科學家為了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聚會在TWAS旗下,如今又攜帶新的可持續發展共識,復歸南
新廣東省科學院揭牌成立
廣東省委、省政府于今年初決定重新組建廣東省科學院。6月28日上午,新廣東省科學院在廣州正式揭牌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胡春華,科技部黨組書記王志剛,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省長朱小丹,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省委常委、秘書長林木聲出席揭牌儀式。胡春華、白春禮為新廣東省科學院揭牌。王志剛、
孫博華當選南非科學院院士
南非開普半島科技大學教授、校務委員博士,因在應用力學、智能結構和微機電陀螺芯片等研究領域的突出成就,在2010年舉行的南非科學院院士遴選中獲得院士稱號,并于同年入選為南非皇家學會會員。南非科學院()匯聚了南非各科學領域最杰出的專家和學者,現有院士338人。 孫博華1983年畢業
譚鐵牛當選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
巴西科學院近日在里約熱內盧舉行100周年慶典活動,期間公布了2015年度巴西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譚鐵牛當選為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這是繼2014年中科院院長、中科院院士白春禮和中科院院士袁亞湘當選該院通訊院士之后,我國又一科學家獲得
習近平視察軍事科學院
習近平在視察軍事科學院時強調 努力建設高水平軍事科研機構 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5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軍事科學院,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軍事科學院第八次黨代表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軍事科學院全體同志致以誠摯的問候。這是習近
中國科學院院士縱論前沿科學
本報北京6月26日電(記者齊芳、張勝)26日上午,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期間,學部第九屆學術年會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在京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鄂維南、樊春海、邵峰、徐義剛、龔旗煌、楊孟飛,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蓋博·施德潘聚焦科技前沿和可持續發展,分別作學術報告。鄂維南以“數學與人工智能”為題,分析
中國科學院成果閃耀東湖論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727.shtm10月20日,首屆“東湖論壇”展示會正式開放。展示會共設置十五個展區,布展面積近萬平方米。其中,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展示了40項成果,聚焦“四個面向”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南郵全職引進歐洲科學院院士
1月25日,歐洲科學院院士、IEEE會士希克梅特·薩利教授受聘儀式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行。希克梅特·薩利教授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南京郵電大學全職引進,將在該校從事研究工作,帶領團隊將無線通信技術更廣泛地應用于物聯網與人工智能領域,面向市場開發相關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 據了解,希克梅特·薩利是國際通信
國際歐亞科學院召開中國院士大會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國科學中心)第21次院士大會在京舉行。中國科學中心主席蔣正華在會上指出,中國正逐漸躋身于創新國家行列。科研投入增加,科技對經濟社會貢獻率大幅提升,國內產業對外來技術依賴度逐步降低,ZL申請與授予數量連續6年居世界首位,對外交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