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國科學中心)第21次院士大會在京舉行。中國科學中心主席蔣正華在會上指出,中國正逐漸躋身于創新國家行列。科研投入增加,科技對經濟社會貢獻率大幅提升,國內產業對外來技術依賴度逐步降低,專利申請與授予數量連續6年居世界首位,對外交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中國科學中心在促進國際合作、學科融合、科學家自主管理等工作中作出了獨特貢獻。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中國科學中心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并成立國際絲綢之路科學院,得到沿線國家科技界、科技組織的擁護和參與,不但為沿線國家的高水平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也是中國對人類發展承擔責任的鮮明體現。 大會還就將開展的工作進行了討論。大會推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趙新力為新任秘書長,并選舉出一批歐亞科學院院士候選人。此外,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主任黃鐵軍作了題為《人工智能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報告。 中國科學中心成立于199......閱讀全文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院士第11次全體會議12月19日在京召開,100余位歐亞科學院院士和嘉賓出席了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主席蔣正華院士作了題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揮獨特優勢,推進民間科技事業發展》的大會報告。 會議向2006年選出的柴天佑、陳勇、鄂棟臣、金鑒
73歲的蔣正華在這座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邊的2層小樓有了自己新的辦公室,然而這座小樓承載的使命卻不僅僅是幾間辦公室。 日前,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中國院士第14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近80位院士和來賓共聚一堂,商討歐亞發展與科技合作大計。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國際歐亞
11月16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會在京召開。 曹曉風、曹雪濤、高福等24位中國學者增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這是中國科學家當選人數最多的一次。 截至目前,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里,中國科學家有206人。其中,1996~2009年產生123人;2010~2019年(第十四屆
近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主席V.G鮑恩德和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秘書長崔偉宏發來賀信,祝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李乃勝研究員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所長王凡、黨委書記王輝、紀委書記畢偉代表海洋所表示祝賀。所長王凡、黨委書記王輝、紀委書記畢偉代表海洋所祝賀李乃勝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會議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 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為期兩周。13天的談判進程相當復雜,進展非常艱難。經過馬拉松式的艱難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當地時間12月19日下午在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
“兩院”院士大會于6月23日召開 分別修改《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工程院章程》 中國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定于本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 “兩院”6月22日聯合舉行媒體吹風會稱,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將分別有536位院士和6位
2010年6月7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 從“領導全國提高科學水平、培養新生力量的火車頭”,到建設“國家的科學技術思想庫”,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兩院院士群體所肩負的使命與職責均寄予厚望。切切囑
白春禮作主席團報告 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上 白春禮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們: 5月30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與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時在
11月26日~27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第15屆院士大會在京召開。國際歐亞科學院執行院長、中國科學中心主席蔣正華作工作報告,該院副院長、中心名譽主席宋健,中心名譽主席成思危出席大會并講話。 國際歐亞科學院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有院士近700名,覆蓋4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院士
吳海龍教授在第十四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上的致辭摘要 8月16日,第十四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14th SCCS)在山西大同大學開幕(第十四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大會召開 2位院士3位專家獲獎)。第十四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學術委員會副主席兼組織委員會共同主席/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常務理
近日,劉耀林教授經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院士大會選舉推薦,國際歐亞科學院主席團審議通過,正式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近日,接到國際歐亞科學院的通知,經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院士大會選舉推薦、國際歐亞科學院主席團審議,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劉耀林教授正式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劉耀
加快功能材料自主創新步伐,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在長沙隆重召開 作為新材料研發領域的核心與主流的功能材料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是信息、生物、能源、環境、空間、海洋等高技術領域發展的關鍵,也是世界各國戰略高技術競爭的熱點和重點。《第七屆
——2016年國際生物醫學工程與醫療儀器學術產業大會在京召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1月29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聯合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療儀器分會、清華大學醫學院、解放軍總醫院檢驗科和中關村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承辦的2016年國際生物醫
2010年11月5-6日,第四屆華東地區色譜、質譜學術報告會暨儀器展示會在江蘇無錫江南大學勝利召開。來自包括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的華東地區的色譜、質譜屆的專家、技術人員近300人參加了大會。會議邀請了十余位著名的專家學者做前沿報告,并
出身名門詩禮鄉 經難求學圖報國 1932年3月16日,徐如人出生于浙江省上虞縣下管鎮。那里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徐如人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當過教員,辦過學校。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后投身于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父親徐浩抗戰期間任浙江省國民黨省黨部書記長,母親劉譜人曾執教于浙江省立高級助產學校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8月16日,第十四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在山西大同大學召開(第十四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大會召開 2位院士3位專家獲獎)。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化學傳感器專家組主辦,山西大同大學承辦,山西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和江蘇江分電分析
各有關單位: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國實驗室管理及檢測行業的發展,交流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應用成果,促進國內外專家的相互交流。由中國質量檢驗協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 器分會主辦的“2016中國實驗室管理與檢測技術國際論壇”,定于2016年5月22日-23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北京)召開。大會
“發展新型肥料,造福華夏子孫。”日前,第17屆世界肥料大會在沈陽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在“中國與世界肥料對話”的訪談環節發出這樣的呼聲。 大會開幕式上,國際肥料科學中心亞洲分中心主席姬蘭柱說:“中國是世界上化肥生產和消費大國,希望世界肥料大會的召開,可以讓中國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了解世界肥料科學研
“一個東方大國,竟連一個科學院院士都選不出來!”這是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的吳有訓在1960年遇到的尷尬。 當時,院士制尚未在新中國實行,承擔院士職責的科學家還被稱作“學部委員”。直到1993年10月,國務院第十一次常務會議才決定,將中科院學部委員改稱中科院院士。院士制度的建立,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雨
2010年10月14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華東理工大學結構可控先進功能材料及其制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分析測試協會承辦的全國第三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在東方明珠——上海拉開帷幕
青蒿啟迪獲諾獎,羅浮論道中醫藥。2016年9月4日至6日,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在中國古代偉大醫藥學家葛洪煉丹著書的廣東省惠州市羅浮山腳下召開。 2016年9月5日上午,由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在惠州市羅浮山隆重開幕 葛洪于1600多年前在此所著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一、會議簡介 “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是我國功能材料科技領域每三年召開一屆的大型學術盛會。會議旨在交流我國功能材料科技領域近三年來的具有創新性的學術論文、科技成果、應用成果,以促進我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推動我國功能材料的學科繁榮、技術
第一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1st CCGG:1st Congress of China Geodesy and Geophysics,以下簡稱“大會”)于10月25-26日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召開。本次會議吸引了來自國內高校、科研單位等2000余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加。 本
各位委員: 現在,我受中國科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2017年工作情況 2017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戰略指引下,我國科技戰線砥礪前行、勇攀高峰,推動科技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研發經費投入世界第二,全時研發人員數量世
中國工程院章程 (2018年5月30日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中國工程院(以下簡稱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由院士組成,致力于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第二條??中國工程院以馬克思列寧
——暨中國分析儀器30年回顧 2009年11月21日上午8時30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年會暨七屆二次理事會全體會議在北京北科大廈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協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學會秘書處承辦。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陸婉珍
2008年11月21-23日,中國光學學會2008年度學術年會在福建省泉州市華僑大學隆重召開。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周炳琨院士、副理事長徐至展院士、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王啟明院士等120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 中國光學泰斗王大珩先生和母國光院士擔任本屆大會的名譽主席,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周炳琨院士
2014年分析測試行業精彩回顧:國家政策與十二五、十三五 2014年分析測試行業精彩回顧:社會民生篇 2014年分析測試行業精彩回顧:儀器儀表篇 隨著分析測試百科網的發展壯大、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分析測試百科網的記者就更加忙碌了,奔赴全國各地,積極參加分析測試行業的多種
2012年4月21日,兩年一屆的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在美麗的重慶大學、魅力的虎溪校區隆重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化學委員會和北京色譜學會主辦,重慶大學和重慶市色譜學會承辦,會期兩天。來自全國各地生物醫藥色譜屆的專家、學生、儀器廠商等近240余名代表參會。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