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伴侶進化之謎
無論是配對還是成組,靈長類動物社會系統的成功也可能為人類社會生活的組織提供洞見。 研究人員分析了不同靈長類社會是如何進化的,以及哪些因素可能導致它們之間的轉變。研究結果表明,從獨居到群居的進化通常是從結對生活開始的。因此,結對生活是群體生活的基礎,在社會制度演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論文近日刊登于《科學進展》。 研究負責人、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圣安東尼奧分校助理教授Luca Pozzi認為,在進化過程中,物種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在這個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適應是社會行為的改變。大約一半靈長類動物是群居的,1/3是成對的,其余為獨居。 研究人員分析了362個靈長類物種的遺傳數據并作了行為觀察,以弄清這些不同形式的社會復雜性的進化、發生了多少變化,以及哪些因素導致了這些變化。 Pozzi說:“在哺乳動物社會系統的進化過程中,夫妻生活代表了一個進化之謎,因為如果雄性不與一個固定的雌性結合,它們可以獲得更高的繁殖率。......閱讀全文
揭示伴侶進化之謎
無論是配對還是成組,靈長類動物社會系統的成功也可能為人類社會生活的組織提供洞見。 研究人員分析了不同靈長類社會是如何進化的,以及哪些因素可能導致它們之間的轉變。研究結果表明,從獨居到群居的進化通常是從結對生活開始的。因此,結對生活是群體生活的基礎,在社會制度演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論文近
PNAS:分子伴侶的叛變
研究人員發現,氧化應激能夠讓細胞中的一個良性蛋白叛變,使其成為強大同盟,共同致使神經元死亡。該研究有望幫助人們開發出治療多種疾病的通用方案,文章于三月四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研究人員針對被稱為酪氨酸硝化的氧化應激進行研究,揭示了酪氨酸硝化導致細胞死亡的機制。這一過程涉
簡述分子伴侶的特征
從參與促進一個反應而本身不在最終產物中出現這一點來看,分子伴侶具有酶的特征。但從以下三方面來看,分子伴侶和酶很不同。 1、分子伴侶對靶蛋白沒有高度專一性,同一分子伴侶可以促進多種氨基酸序列完全不同的多肽鏈折疊成為空間結構、性質和功能都不相關的蛋白質。 2、它的催化效率很低。行使功能需要水解A
概述分子伴侶的致病作用
細胞內新生肽鏈的折疊過程中,其正確折疊需要幫助蛋白如分子伴侶和折疊酶等的參與和介導;而蛋白質的降解還可以由分子伴侶提供的“質控系統(quality control system)”輔助完成(Hammond 1995,)。這種“質控系統”可以識別(recongnizing)、滯留(retainin
關于分子伴侶的概念介紹
分子伴侶是細胞中一大類蛋白質,是由不相關的蛋白質組成的一個家系,它們介導其它蛋白質的正確裝配,但自己不成為最后功能結構中的組分。分子伴侶的概念有三個特點: ①凡具有這種功能的蛋白,都稱為分子伴侶,盡管是完全不同的蛋白質; ②作用機理是不清楚的,故用了“介導”二字,以含糊其辭,“幫助”二字可理
分子伴侶的基本信息介紹
1987年,Ikemura發現枯草桿菌素(subtilisin)的折疊需要前肽(propeptide)的幫助。這類前肽常位于信號肽與成熟多肽之間,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與其介導的蛋白質多肽鏈是一前一后合成出來的,并以共價鍵相連接,是成熟多肽正確折疊所必需的,成熟多肽完成折疊后即通過水解作用與前肽脫離
首個鋅金屬“伴侶蛋白”確定
據17日發表在《細胞》與《細胞報告》雜志上的兩篇論文,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了第一個鋅金屬的伴侶蛋白,并將其命名為鋅調節GTP酶金屬蛋白激活劑1(ZNG1),它可將鋅輸送到需要它的蛋白質中,如果沒有ZNG1,鋅就無法發揮作用。研究結果揭示了所有生物都用來運輸生存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的關鍵機制,有助于解決缺鋅的
忽悠!嬰兒奶粉無需額外添“伴侶”
專家認為,奶粉伴侶宣稱的“清火、調腸胃”功能只是商家吸引消費者的宣傳噱頭。 奶伴侶產品多在嬰幼兒食品專柜出售,但事實上只是普通固體飲料。 某奶伴侶品牌包裝上注明“不能替代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奶粉伴侶近日再遭央視曝光,這些以幫助寶寶清火、助消化為賣點的產品尚無明確生產規定
PNAS:藥物伴侶修正蛋白錯誤折疊
Oregon Health & Science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小鼠中展示了一項革命性的新技術,該技術將有望治療蛋白錯誤折疊所引起的多種人類疾病,例如囊性纖維化、白內障和阿爾茨海默癥等。文章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基因突變會使蛋白分子發生錯誤折疊,這些蛋白仍然保有功能,
關于伴侶素家族的基本介紹
Cpn 家族是具有獨特的雙層 7-9 元環狀結構的寡聚蛋白,它們以依賴 ATP 的方式促進體內正常和應急條件下的蛋白質折疊。Cpns 又分為兩組:GroEL(Hsp60) 家族和TriC 家族。GroEL 型的 Cpns 存在于真細菌、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由雙層 7 個亞基組成的圓環組成,每個亞基
簡述分子伴侶的免疫保護作用
分子伴侶不僅是胞內蛋白折疊、組裝與轉運的幫助蛋白,更令人驚奇的是它還可以成為感染性疾病中的免疫優勢抗原(immunodominant antigens),激發宿主體內的體液免疫反應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反應,證實在細菌或寄生蟲感染中具有免疫保護作用(Minowanda 1995,Young 19
學術好伴侶,怎么成了“問題知網”?
近期,翟天臨事件仍在發酵,不知“知網”為何物的他不僅牽出國內藝人論文造假的問題,也讓此前涉嫌學術資源壟斷的中國知網(以下簡稱知網)再次陷入爭議。知網,這個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因強勢提高服務價格,已多次遭到來自各方尤其是學界的質疑。 鑒于學術數據庫的特殊性,其對權威學術資源的版權壟斷具
研究發現綠色革命的伴侶基因
植物株型是一種非常復雜的農藝性狀,是影響作物產量的主要因素。通過植物株型的改良,可以顯著提高作物產量。近年來,超級稻恢復系“華占”育成了一系列超級稻組合,產生了新一輪雜交水稻品種的更新換代。以華占為父本審定的品種多達300個以上;2015-2018年期間,華占每年有3-4個組合列入全國種植面積前
“開普勒”發現最親密行星“伴侶”
作為美國宇航局(NASA)的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發現的兩顆太陽系外行星,Kepler-36b和Kepler-36c之間的距離可謂是兩顆行星所能達到的最小距離。 這對“伴侶”相距僅為190萬公里,并同時圍繞一顆距離地球1200光年的名為Kepler-36a的恒星運轉。這是天文學家
關于分子伴侶的基本信息介紹
分子伴侶(Chaperone),又稱為侶伴蛋白(molecular chaperone)。英文單詞原意是指姆,即負責監管、教育年輕未婚少女的行為的老年婦女。是一類協助細胞內分子組裝和協助蛋白質折疊的蛋白質。包括熱休克蛋白Hsp60和Hsp70兩個家族。另外,使用ATP協助蛋白質折疊只是一部分分子
分子伴侶的免疫原性介紹
病原體結合的分子伴侶免疫原性很強,在宿主體內能誘發產生某些免疫疾病,如結核,Ieprosy,Legionnaire's病,Iyme病,Q熱(Q fever)等(Schoel 1994)。而分子伴侶本身的變化,如cpn10的表達水平下降,可能與全身性致命性線粒體疾病(Agsteribbe
分子伴侶參與新生肽鏈的作用介紹
首先,在蛋白合成過程中,伴侶分子能識別與穩定多肽鏈的部分折疊的構象,從而參與新生肽鏈的折疊與裝配。例如,植物光合作用的關鍵酶——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在合成時,新合成的亞基單體組裝成全酶(共8 個大亞基、8個小亞基,大亞基基因組葉綠體編碼,小亞基基因組核編碼)之前,就有Rub
分子伴侶參與蛋白運送的作用介紹
在蛋白跨膜運送過程中,也有分子伴侶的參與。核糖體上新合成的多肽在定向跨膜運送到不同細胞器時,要維持非折疊狀態。分子伴侶Hsp70家族在蛋白移位中就能打開前體蛋白的折疊,這時跨膜蛋白疏水基團外露,分子伴侶能夠識別并與之結合,保護疏水面,防止相互作用而凝聚,直至跨膜運送開始。跨膜運送后,分子伴侶又參
平行進化和趨同進化差異分析
平行進化和趨同進化有些類似,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平行進化一般指親緣關系較近的植物種或植物類群,經過平行進化產生相似的特征;而趨同進化是指親緣關系較遠的植物種或
你,還在進化
近700萬年前,現代人類從黑猩猩祖先進化中分離出來,但今天人們仍在繼續進化。在人類譜系中,已經有155個新基因被鑒定出來,這是由人類DNA的微小部分自發產生的。這些新基因中的一些可以追溯到哺乳動物的古老源頭,其中一些“微基因”被預測與人類特有的疾病有關。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細胞報告》。 “這個項
研究揭示分子伴侶的動力學機制
3月20日,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柯莎(Sarah Perrett)研究組題為Kinetics of the conformational cycle of Hsp70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ynami
電子電氣產品入歐有了好伴侶
電子電氣產品入歐有了好伴侶—島津幫助企業快速檢測有毒有害物質 應對歐盟RoHS指令成大事——電子電氣行業都在尋找快速的檢測儀器 應對歐盟RoHS指令成為國內電子電氣行業的生存大事。杜絕原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引領并保證企業的環保升級,成為這些一線企業的集體命題。目前國內諸如海爾、海信、TCL、美
Cell重要成果:蛋白質伴侶的選擇
蛋白質HSP90在大量的細胞過程、進化和疾病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HSP90是一種分子伴侶,對于稱作它“客戶”的其他蛋白的活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許多的HSP90客戶都是致癌蛋白激酶,當過度激活時這些蛋白可以導致癌癥。當前在臨床試驗中已有20種小分子HSP90抑制劑用于抗腫瘤研究。盡管如此,當前對
Nature子刊揭示分子伴侶的新功能
蛋白質形成往往需要分子伴侶的幫助,確保自己折疊成為正確的結構。不過,人們一直不清楚分子伴侶在膜蛋白成熟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瑞士巴塞爾大學和蘇黎世聯邦理工的研究團隊發現,分子伴侶能夠穩定未成熟的細菌膜蛋白,協助它插入到細菌的外膜。這項研究發表在最近的Nature Structural & Mole
蛋白質折疊的分子伴侶的介紹
1978 年,Laskey 在進行組蛋白和DNA 在體外生理離子強度實驗時發現,必須要有一種細胞核內的酸性蛋白———核質素(nucleoplasmin) 存在時,二者才能組裝成核小體,否則就發生沉淀。據此Laskey 稱它為“分子伴侶”。分子伴侶是指能夠結合和穩定另外一種蛋白質的不穩定構象,并能
關于分子伴侶修復熱變性蛋白的介紹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類分子伴侶屬于熱休克蛋白 (HSP)。這種蛋白是1962年Ritossa在研究果蠅唾腺染色體時首先發現的。果蠅一般在25℃正常生長,當外界溫度升至30~40℃時,果蠅體內產生較多的HSP。后來又在酵母、玉米、大豆、大腸桿菌等中發現。當外界溫度高出正常生長溫度10~15℃,H
簡述突觸核蛋白的伴侶蛋白樣作用
Kim等發現α-突觸核蛋白能夠表現出類似伴侶蛋白樣作用防止谷胱甘肽硫轉移酶(GST)和醛縮酶在受熱的條件下發生沉淀,并且還能防止二硫蘇糖醇(DTT)誘導α-乳白蛋白和小牛血清蛋白的沉淀[29],這可能與α-突觸核蛋白能夠與發沉降過程中的蛋白質的親水性結構域結合并穩定其結構不被破壞。
蛋白質復性人工分子伴侶的介紹
受蛋白質分子伴侶輔助蛋白質復性的啟發,Rozema和Gellman對人工分子伴侶體系(去污劑+環糊精)輔助碳酸酐酶和雞蛋白溶菌酶復性進行了研究[17、18]。與分子伴侶GroEL+ATP輔助復性的作用機制相似,其復性過程分為兩步進行:第一步捕獲階段,在變性蛋白質溶液中加入去污劑,去污劑分子通過疏
相似度80%以上的人更容易成為伴侶
生活中經常會發現夫妻之間會越來越相像,無論是相貌、身材到氣質、行為、人格特征乃至整個精神面貌甚至健康狀態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形似性,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夫妻相”。 雖然“夫妻相”的確切概念至今還沒有一個科學統一的標準,但無論從經驗學還是科學研究的測試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夫妻相”存在的合理性
分子進化的概念
分子進化(molecular evolution),生物進化過程中生物大分子的演變現象。主要包括蛋白質分子的演變、核酸分子的演變和遺傳密碼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