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呼吸系統疾病動物模型的復制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RDS) 關于該模型復制方法,除國內外多數采用的油酸法外,尚有靜脈注射致死量大腸桿菌內毒素、出血性休克、高濃度氧吸入等等。但目前認為用油酸法制備RDS 模型比較理想,因為這種模型的病理形態及病理生理的改變和臨床所見者甚為相似,具有某些臨床RDS的特點,可以做為臨床研究的對象。從病理上說,注射油酸與臨床誘發RDS的因素差異較大;誘發RDS的因素多種多樣,表現在肺并無特異性,且本法變化迅速,典型,簡便易行,故不失為一種較理想的方法。 油酸是一種毒性很強的脂肪酸,注入后首先通過神經、體液因素使肺微血管強烈收縮。隨后,由于脂肪栓子阻塞肺毛細血管,造成肺微循環障礙;油酸尚可直接刺激血管,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及肺泡上皮,增加通透性,導致間質水腫,出血等病理改變。還有人指出,油酸有破壞肺泡......閱讀全文
動物模型|動物疾病模型技術介紹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在生物科研整體實驗中,動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一、動物模型的意義1、動物模型可復制臨床上一些疾病不常見,如放射病、毒氣中毒、烈性傳染
第一節 概念及意義 一、概念 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
一、設計原則生物醫學科研專業設計中常要考慮如何建立動物模型的問題,因為很多闡明疾病及療效機制的實驗不可能或不應該在病人身上進行。常要依賴于復制動物模型,但一定要進行周密設計,設計時要遵循下列一些原則。(一)相似性在動物身上復制人類疾病模型。目的在于從中找出可以推廣(外推)應用于病人的有關規律。外推法
第一部分 動物模型的分類一、按產生原因分類(一)自發性動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是指實驗動物未經任何有意識的人工處置,在自然情況下所發生的疾病。包括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和近交系的腫瘤疾病模型。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很多,可分為代謝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種蛋白質合成異常性疾病。
在前段時間的學習中,小編首先給大家普及了生物實驗中常見的大小鼠分類和構建基因編輯小鼠的每一步驟,相信大家一定受益匪淺。作為基因編輯動物家族中的一員——疾病動物模型,也同樣在生物實驗中占據著重要角色。接下來的幾期,我們就以疾病動物模型為核心,請經驗豐富的博士師兄為大家詳細介紹這些辣眼睛的小生靈們。一、
生命是“能夠自我營養并獨立生長和衰敗的力量”,這是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通過動物、植物的研究對生命的哲學概括。動物也成為古代先哲們探索生命奧秘的主要對象之一,蓋倫(Galen,公元130—200)開創了動物解剖學和實驗生理學,他將來源于動物的知識推廣到對人體的認識
(六)消化系統疾病動物模型 1.毛江森等:甲型肝類模型(獼猴),中國科學,(6):765,1981。 2.余昌安等:甲型肝炎模型(樹鼩)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3):148,1981。 3.嚴瑞琪等:乙型肝炎模型(樹鼩)廣西醫學院學報,(1):10,1984。 4.李高鈺等:病毒性肝炎模型(大
古代祖先神農嘗百草為治病救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人類試藥的替身,只能以身試法。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一種“目前最接近人類臨床實際情況的腫瘤模型”——“PDX”人源化動物模型,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介紹另一種十分重要的人源化動物模型——基因人源化模型。人源化動物模型(Humanized Animal Model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點專項(增補任務)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本專項聚焦我國生殖健康領域的突出問題,重點關注生殖健康相關疾病、出生缺陷和輔助生殖技術;開展以揭示影響人類生殖、生命早期發育、妊娠結局主要因素為目的的科學研究;實現遺傳缺陷性疾病篩查、阻斷等一批重點技術突破;建立
五、多重復制AD模型多重復制AD模型,是在現有模型的基礎上,利用綜合兩種或兩種以上模型方法獲得的一種復合模型。這類模型可以綜合獲得各種已有模型特點,符合AD的多因素 發病機制。目前已有的動物模型有,將Aβ(1~40或25~35)和小劑量的IBO共同注入大鼠海馬,2周后除出現神經元大量丟失外
中醫動物模型是根據中醫理論,對人類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進行模擬復制,創造出的人工疾病和證的實驗動物。通過對動物模型的研究,探討證的實質,提示辨證論治的基本規律,規范中藥及復方的使用,使實驗中醫學與臨床有機地結合,才能使中醫理論的發展有所突破,從而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認識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研究
俗話說的好,沒有富貴命,千萬別得那富貴病!之所以富貴,在于它已悄然成為美國最昂貴的疾病,2013年相關診斷治療費已超出1000億美元。加上患者比例逐年上升,在上海平均12個人中就有一名患者。因此,此病的臨床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就是“老年病”和“富貴病”雙稱號的糖尿病。這就是我們本季的專題:常見代謝
一、復制方法和應用動物疾病模型的復制,是用人為的方法,使動物在一定的致病因素(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作用下,造成動物組織、器官或全身一定損害,出現某些類似人類疾病的功能、代謝、形態結構方面的變化或各種疾病,通過這種手段來研究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為研究人類疾病的預防、治療(包括新藥物試用)提供
【摘要】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和健康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有持續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飲食、睡眠質量差,全身多處不適感,更有甚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重癥抑郁有近15%的自殺率[1,2,3]。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抑郁癥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疾病,
中醫動物模型是根據中醫理論,對人類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進行模擬復制,創造出的人工疾病和證的實驗動物。通過對動物模型的研究,探討證的實質,提示辨證論治的基本規律,規范中藥及復方的使用,使實驗中醫學與臨床有機地結合,才能使中醫理論的發展有所突破,從而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認識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研
今天師兄告訴我,如果我們實驗室要研究糖尿病,應該主要研究2型糖尿病,這讓我聽到之后愣在了那里,原來在研究糖尿病上面我還年輕著呢(暗自說道)。那,2型糖尿病是不是也需要相對應的動物模型來支持研究呢?師兄能幫忙講講嘛?(我厚著臉皮問道)。當然了,研究2型糖尿病怎么能少得了其相關的動物模型呢?你上周已經掌
新藥從設計到上市通常需要10-15年的時間,經歷漫長的研發過程和層層考驗,同時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藥物通過發現篩選、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新藥NMPA/FDA上市申報等環節,最終成為穩定、安全、有效的藥品,惠及人類健康。其中的每個研究階段都至關重要,特別是臨床前藥物研究獲得的結果對藥物進入臨床提供關
前言:近年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正在席卷整個生物醫學研究領域,上一期我們已先從CRISPR系統開發及機制研究方面梳理了2018年相關大事件。伴隨著基礎技術不斷優化,CRISPR技術的應用也更加廣泛,如動物造模、藥物篩選、單堿基編輯技術、細胞譜系示蹤、基礎疾病研究、疾病診斷、體內編輯和遺傳病校正
(本文中的圖片可能引起不適)腫瘤已成為人類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脅,其致死率僅次于心血管疾病。根據2016年最新數據,2012年全球新增1410萬患者,820萬死于惡性腫瘤[1]。在中國,癌癥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天約有7700個患者死于癌癥[2]。因此,腫瘤的研究也成為了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中之重,腫瘤動
“師兄,我最近的課題需要構建一種1型糖尿病小鼠,看了很多文獻,現在仍然很苦惱,不知道該選哪一種?文獻看得我暈頭轉向,你能幫幫我嗎?”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還在為頻繁的請教師兄師姐問題而感到麻煩和煩惱嗎?小編面皮薄且內向的人,每次請教師兄都感覺特別不好意思,生怕打攪到師兄,次數多了就會特別糾結到底要不要
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EAE)模型 實驗性自身免疫性神經炎(EAN)模型 實驗性自身免疫性重癥肌無力(EAMG)模型 &nb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科常見的重型精神疾病,致殘率極高,也是疾病負擔最重的精神障礙之一,其終生患病率約占整個人口的1%。其病因尚未闡明。目前大多數研究認為精神分裂癥是由生物、心理和社會環境以及它們的相互作用造成大腦功能損害的結果。推進對精神分裂癥病因與生物機制的理解、探討抗精神病藥物作用機理以及識別評估新
在上一期學習了疾病動物模型的基本簡介,包括模型的意義,應用及分類等。免疫缺陷動物是一種先天免疫功能缺陷的動物,它的出現開創了腫瘤學、免疫學新的里程碑。同樣它歸屬于疾病動物模型,在生命醫學領域必不可少。本期內容:免疫缺陷動物。一、免疫缺陷動物簡介概念:免疫缺陷動物(Immunodeficiency a
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EAE)模型實驗方法原理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自體免疫細胞、免疫分子等攻擊神經系統為主要病理機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接頭處,導致神經元或軸索損傷、髓鞘脫失、神經-肌肉接頭破壞等病理改變。在中樞神經系統以多發性硬化(MS)、視神
為模擬人類PD,理想的動物模型應具備以下一些特點: (1)多巴胺能神經元在出生時數量及形態正常,青年時期開始逐漸選擇性地減少,減少量超過50%,且容易通過神經化學和神經生理學的方法檢測到; (2)模型應能容易檢測其運動功能的損傷,包括運動遲緩、肌僵直和靜止性震顫等PD的主要癥狀; (3)
三、心血系系疾病的動物模型(一)動脈粥樣硬代模型常選用兔、豬、大鼠、雞、鴿、猴和犬等動物。常用的復制方法有下面幾種(包括高血脂模型):1.高膽固醇、高脂肪飼料喂養法: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特點是死亡率低,可長期觀察,但費時久。一般在家兔、鴿、雞等,經數周喂養就可產生明顯的高脂血癥,經數月就能形成早期
選擇實驗動物的原則 科學研究、醫療實踐、生物制品的生產和檢定都離不開實驗動物,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性、重復性,必須選擇標準化及與實驗目的相適應的實驗動物。 在某種意義上講,選擇適宜的實驗動物來進行實驗,是科學研究成功的關鍵。一般應遵循以下
幾十年來,對衰老和限制壽命的過程的了解一直困擾著生物學家。三十年前,通過鑒定延長多細胞模式生物壽命的基因變異,衰老生物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學可信度。 在本文,我們總結了標志著這一科學成就的里程碑事件,討論了不同的衰老途徑和過程,并提出衰老研究正在進入一個具有獨特的醫學、商業和社會意義的新時代。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
一、前沿生物技術主題 1.蛋白質測序新技術新裝備及配套試劑國產化 (1)陣列毛細管柱蛋白質分離-陣列點樣裝置 研制二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新裝置,第一維分離柱可分離48個餾分,第二維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柱可同時分離48個流份;開發陣列紫外檢測器; 研制多柱點樣頭并行點樣器和流份收集器;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