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快速功能光聲顯微鏡拍攝到的小鼠大腦的圖像。左圖是投射到x-y軸二維平面上的完整顱骨內的脈管系統。中圖是投射到x-z軸二維平面上的典型的大腦脈管系統增強成像圖像。右圖是小鼠大腦血紅蛋白氧飽和的光聲顯微鏡拍攝的圖像,是通過兩束激光,利用基于單波長和脈沖寬度的新方法拍攝到的。 研究癌癥和其它侵入性疾病的科學家的工作依賴于高分辨率的成像技術,科學家們使用這些技術來檢測腫瘤和身體深部組織的活動。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汪立宏(Lihong Wang)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新的高速、高分辨率的成像方法。使用這種方法,能夠對活體小鼠大腦的血流、血氧、氧代謝和其它功能進行檢測,速度比此前的方法都要快。 汪立宏是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Gene K. Beare生物醫學工程教授。使用光聲顯微鏡技術(PAM),以及他實驗室此前研發的一種基于單波長和脈沖寬度的技術,汪立宏的團隊得以對血氧水平進行更加快速的測量,測量速度比......閱讀全文
10月諾貝爾獎月馬上到來,隨著頒獎時間越來越近,很多科學家們都開始預測2017年的諾獎獲得者;從2002年開始,湯森路透社每年都會進行諾貝爾獎的預測,近期湯森路透公布了2017年的預測名單,其中共有四位科學家入選生理學或醫學領域,包括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特聘教授張遠(發現了人類皰疹病毒)、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3月29日,2019年北京質譜年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隆重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質譜與生命科學”,邀請了活躍在我國的青年專家知名專家作質譜前沿技術與應用新進展報告。本次年會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北京質譜學會主辦,北京質譜中心承辦。會議共有400余人出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大會)在浙江大學紫荊港校區體育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化學系承辦。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科技部發布了《“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詳情如下。 附1:申報相關要求和規定 附2:“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為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神經生物學領域最近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ure:新研究首次揭示抑制年齡相關的神經活動增加竟可延長壽命 doi:10.1038/s41586-019-1647-8. 在一項針對線蟲、小鼠和人類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整個動物界
還記得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cryo-EM,甚至高通量測序技術未出現之前,我們是怎樣進行研究的嗎?其實大家不用回憶太久,因為這不是很久以前的事。在過去幾年間,生物學研究技術進步步伐快的讓人難以置信。 Cell出版社旗下Molecular Cell雜志推出了技術特刊,介紹了新技術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0日-13日,國內分析測試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展會——BCEIA201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展出當今國內外分析測試領域的前沿技術和先進儀器設備。本次展會上,組委會頒布了BCEIA 2017新產品獎,共計22家國產儀器廠商、74個產品。其中獲獎最多的廠商是賽默飛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在ASMS 2019上,沃特世發布了兩款全新的離子淌度Q-TOF質譜——SELECT SERIES Cyclic IMS和SYNAPT XS系統。2019年7月在北京和上海,沃特世隆重舉辦兩場“質譜技術開放日”活動,正式向中國市場推出了兩款ASMS新產品及應用于臨床領域的ACQ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委辦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重點任務: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統與環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間和天文、工程技術等7個科學領域為重點,
原題目:構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中對檢驗、檢測科學儀器設備的需求 說明:此文在《食品安全導刊》2009年第4、5、6期上連載過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北京 100101,中國農業科學院 北
(二)光譜儀 1.原子吸收 德國耶拿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臺商品化的contrAA型連續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采用了一個連續光源(高聚焦短弧氙燈)取代了傳統的空心陰極燈,輻射出從紫外線到近紅外的強烈連續光譜(190~900 nm),采用了高分辨率的中階梯光柵,經色散后所得譜線寬度可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單細胞測序領域的重磅級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 【1】Cell:開發出空間單細胞測序技術,有助揭示早期乳腺癌產生浸潤性之謎 doi:10.1016/j.cell.2017.12.007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報道一種新的遺傳
2015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經過形式審查、學部初評、項目終審評選專項工作和項目公示等流程后在京揭曉。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18屆,這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發育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Eur Respir J:新研究揭示肺臟發育高清圖譜 DOI: 10.1183/13993003.00746-2019 過早出生的嬰兒常常患有肺部發育不良,并可能面臨危及生命的后果。為了給這些嬰兒提供新穎的治療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7月4日,第二十三次全國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及地方協會負責人會議在寧夏銀川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北方民族大學、寧夏材料研究學會承辦,寧夏化學分析測試協會協辦,大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鋼研集團研究員王海舟,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所長、農業大數據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7月4日,第二十三次全國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及地方協會負責人會議在寧夏銀川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北方民族大學、寧夏材料研究學會承辦,寧夏化學分析測試協會協辦,大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鋼研集團研究員王海舟,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所長、農業大數據重點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0月20日,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的“第20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由中國光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18年光譜年會”在山東省青島市銀沙灘溫德姆至尊酒店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承辦。國內外光譜及相關領域的院士、知名專家學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及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OES)在某些領域例如地質學,始終扮演著獨具魅力的角色。時至今日,ICP-MS仍然活躍在新進展的前沿,在某些熱點領域如金屬組學和納米顆粒分析方面繼續大放異彩。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潘云鶴編者的話 從2007年起,本報嘗試約請數、理、化、天、地、生以及工程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就當年度本學科領域的進展進行綜述。目的是幫助讀者梳理世界科技發展脈絡,總結其中隱含的規律,并給出趨勢性判斷和評價。學科述評系列文章
美國當地時間11月5日,第330期《科學》(Science)刊發了題為“顯微光學切片層析成像獲取小鼠全腦高分辨率圖譜”的論文。該論文由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生物醫學光子研究中心教授帶領的科研組在校完成。 該論文由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生物醫學光子學研究中心的李安
近年來,超高分辨率顯微鏡(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因進展迅速而頻頻登上頭條。它突破了Ernst Abbe的衍射極限,讓顯微鏡從此步入了納米時代。在最新一期的《BioTechniques》雜志上,Abigail Sawyer和Joseph Martin介紹了顯微鏡的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謝曉亮1998年,謝曉亮成為改革開放后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講席教授的中國
關注科學儀器最新成果CISILE 2018年度新產品發布會劇透來襲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2018)即將于2018年4月21-23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展。CISILE作為眾多業內企業發布新產品、新技術的首選平臺,新一年度新產品發布會將為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新成果呢
再帕爾?阿不力孜科研團隊 第61期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天然藥物活性物質與功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文獻整理:金波 指導教師:賀玖明 德國明斯特大學K. Dreisewerd團隊在《Nature Methods》上發表了一篇題為“Transmission-mode MALDI-2 mass spect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1 掃描電鏡的原理 掃描電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簡寫為SEM)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濃縮了電子光學技術、真空技術、精細機械結構以及現代計算機控制技術。成像是采用二次電子或背散射電子等工作方式,隨著掃描電鏡的發展和應用的拓展,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在癌癥檢測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本年度科學家們在癌癥檢測研究領域取得的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1】J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