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抗結核病藥的基本信息介紹
結核病系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傳染病,又稱疥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種古老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治療這種病癥的藥物為抗結核病藥。現在普遍認為,結核病灶中存在4種不同狀態的菌群,A群為持續生長繁殖菌,B群為間斷繁殖菌,C群為酸性環境中半休眠狀態菌,D群為完全休眠菌。一線抗結核藥物并非對所有代謝狀態的細菌有效,例如鏈霉素對C群菌完全無效,只有吡嗪酰胺對此菌群作用最強。B、C群結核菌可保持在體內很長時間,化療藥物應使用足夠的療程才能殺滅。 國家基本藥物文本規定抗結核藥物(含復合劑)共11種。 包括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對氨基水楊酸鈉、乙胺丁醇、利福噴汀、鏈霉素、丙硫異煙胺以及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異煙肼利福平和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鈉復合制劑。......閱讀全文
關于抗結核病藥的基本信息介紹
結核病系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傳染病,又稱疥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種古老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治療這種病癥的藥物為抗結核病藥。現在普遍認為,結核病灶中存在4種不同狀態的菌群,A群為持續生長繁殖菌,B群為間斷繁殖菌,C群為酸性環境中半休眠狀態菌,D群為完全休眠菌。一線抗結核藥物并非對所有代謝狀態的
關于小兒結核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個器官都可累及,但以肺結核最常見。小兒結核病指的是出生至16歲兒童所患結核病。小兒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是成人患者,尤其是家庭內傳染極為重要,接觸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的小兒的結核病感染率、發病率與患病率都較一般小兒顯著為高。小兒時期初染結核病易形成血行播散和
關于抗結核病藥飲食指導介紹
主要以適應肺結核患者飲食為主。指導病人增加營養,進食富含動物蛋白的雞、魚、瘦肉、蛋、奶、豆制品和新鮮蔬菜、水果,優質的動物蛋白食品占進食蛋白量的 50%。合理的飲食既能保證肺結核患者康復的需要,又可避免因營養物質的過量攝入,增加 肝臟負擔。對因抗結核藥物副作用致藥物性肝病患者,指導其應避免進食過
關于具有前景的新型抗結核病藥的介紹
盡管在尋找理想的抗結核病新藥過程中存在諸多困難,但隨著新型抗結核病藥物的研究篩選方法的不斷發展,發現了一些極具前景的新型抗結核病藥。如以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為代表的新型喹諾酮類藥物是現在抗結核病藥物研究的熱點 [9] ,這兩個藥物已進入臨床三期實驗,是最有希望成為抗結核病新藥的候選藥物之一;惡唑烷
關于抗抗體的基本信息介紹
抗體(antibody):機體在抗原物質刺激下,由B細胞分化成的漿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反應的免疫球蛋白。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抗原可能是一種蛋白質,但是抗體一定是一種蛋白質。然而產生的抗體在另一種機體內可能被看成是一種“抗原”。從而它(抗體)在該機體內能產生另一種抗體。而該抗
關于抗精子抗體的基本信息介紹
抗精子抗體(AsAb)是一個復雜的病理產物,男女均可罹患,其確切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男性的精子、精漿,對女性來說皆屬特異性抗原,接觸到血液后,男女均可引起免疫反應,產生相應的抗體,阻礙精子與卵子結合,而致不孕。
關于抗雌激素的基本信息介紹
他莫昔芬,化學名稱為(Z)-2-[4-(1,2-二苯基-1-丁烯)苯氧基]-N,N-二甲基乙胺,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26H29NO ,臨床上用于治療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臨床治療乳腺癌,有效率一般在30%作用,雌激素受體陽性患者療效較好(49%),陰性患者療效差(7%)。絕經前和絕經后患者
關于抗凝療法的基本信息介紹
抗凝療法是防治血栓形成的一種治療方法。在正常情況下,由于血液在一定的壓力下不停地循環,加上體內的生理抗凝作用,血液是不會在血管內自行凝固的,只是當血管壁損傷、血流緩慢或淤滯、血液成分改變或生理抗凝機制改變,方會引起血液凝固,血栓形成,阻塞血流,而需采取抗凝措施。 應用及研究較多的抗凝劑有肝素和
關于抗"O"試驗的基本信息介紹
A群鏈球菌可引起人類各種疾病,包括風濕熱、鏈球菌性變態反應性疾病等,人感染鏈球菌后血清有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等。 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 [1] 正常范圍:ASO
關于抗Sm抗體的基本信息介紹
抗Sm抗體屬于抗核抗體的其中一種,其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血清中可被發現。抗Sm抗體是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特異性抗體,且其與紅斑狼瘡是否處于活動期無關,故抗Sm抗體檢測具有輔助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意義。目前常用的抗Sm抗體檢測方法有兩種,分別為對流免疫電泳法或瓊脂雙擴散法和免疫印跡法,單用其中一種
關于抗雌激素的藥動學的介紹
本藥口服20mg后,4~7h達血藥峰濃度,為0.14μg/mL。給藥4天或更長時間后可由于腸肝循環出現第二次高峰。半衰期β相大于7天,α相為7~14h。給藥后4~10周,客觀體征有改善,如果有骨轉移,數月才有效。單次劑量抗雌激素作用約持續數周。本藥在肝內代謝,主要代謝物為N-去甲基三苯氧胺和4-
關于抗高血壓藥的西藥降壓的介紹
1.利尿降壓藥: (1)噻嗪類:如氫氯噻嗪等 (2)潴鉀利尿劑:氨苯蝶啶,阿米洛利 (3)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等 (4)袢利尿劑:呋塞米等 2.交感神經抑制藥 (1)中樞性降壓藥:如可樂定、利美尼定等。 (2)神經節阻斷藥:如樟磺咪芬等。 (3)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如利
關于抗高血壓藥的簡介
降壓藥(antihypertensive drugs) 又稱抗高血壓藥。是一類能控制血壓、用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 降壓藥主要通過影響交感神經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和內皮素系統等對血壓的生理調節起重要作用的系統而發揮降壓效應。
關于耐多藥肺結核的基本信息介紹
耐多藥肺結核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結核病。 由于結核病是通過呼吸道傳播,只要呼吸尚存,就無法從根本上避免傳染。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如果不加控制,每個肺結核病人平均每年會傳染給10到15名健康人,但耐多藥結核病的傳播人數可能會大于這個估計值。“因為耐多藥的病人帶菌時間長,而且治療時間也長,潛在傳
關于抗腎上腺皮質抗體的基本信息介紹
抗腎上腺皮質抗體(ACA)最初由Anderson等發現,其靶抗原可能是腎上腺皮質細胞微粒體內的糖脂蛋白,為不均一組分。此抗體主要為IgG類,檢測方法中早先應用的有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法,所用抗原均為腎上腺皮質勻漿上清,但目前仍以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為主,抗原片采用皮質醇增多癥病人手術切除的腎上腺
關于抗精子抗體檢測的基本信息介紹
抗精子抗體(anti-spermatzoon antibody,AsAb)有IgG、IgA、IgM、IgE四種類型,可存在于血清、精漿、宮頸黏液或精子的表面。血清中以IgG、IgM為主,而精漿中以IgA、IgG為主。 對精子的作用分為凝集性、結合性和制動性三類。作用機制有: ①精子與凝集性抗
抗結核病藥的相關內容介紹
結核病系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傳染病,又稱疥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種古老的人畜共患傳染病 [1] 。治療這種病癥的藥物為抗結核病藥。現在普遍認為,結核病灶中存在4種不同狀態的菌群,A群為持續生長繁殖菌,B群為間斷繁殖菌,C群為酸性環境中半休眠狀態菌,D群為完全休眠菌。一線抗結核藥物并非對所有
關于耐藥結核病的基本介紹
結核病是一種經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在全球廣泛流行。如果病人感染的結核分枝桿菌對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抗結核藥物產生了耐藥性,即為耐藥結核病。WHO 2008年報道顯示,全球結核病總耐藥率為20.0%,耐多藥率為5.3%,估計全球耐多藥結核病為50萬例,其中,被WHO認定的27個耐藥高負擔國家占了病
關于耐藥結核病的預后介紹
耐藥結核病,單耐藥和多耐藥結核病經過規范、合理、全程的治療,多數患者可以治愈。耐多藥結核病(MDR-TB)患者治愈率相對較低,但在專科醫師指導下多可控制疾病的進展或達到病變穩定,廣泛耐藥結核病(XDR-TB)患者因可選擇的藥物有限,可能預后不佳。
關于耐藥結核病的分類介紹
根據耐藥種類分為以下四種: 1、單耐藥:結核病患者感染的結核桿菌體外被證實對一種一線藥物抗結核藥物耐藥。 2、多耐藥:結核病患者感染的結核桿菌體外被證實對不同時包括異煙肼、利福平在內的一種以上的一線抗結核藥物耐藥。 3、耐多藥(MDR-TB):結核病患者感染的結核桿菌體外被證實至少對異煙肼
關于結核病治療進展的介紹
20世紀30年代前:治療結核病主要采取休息、多吸新鮮空氣、增加營養提高抵抗力的衛生營養療法。但由于當時缺乏有效的抗結核桿菌藥物,其治療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治愈率僅25%,死亡率位居所有疾病之首。 30~50年代:以上述營養療法為基礎,用物理方法壓縮肺組織(肺空洞)促進病灶愈合,治愈率上升至40%
關于小兒結核病的分型介紹
1.原發性肺結核 2.血行播散性肺結核 包括粟粒性肺結核及亞急性、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 3.浸潤性肺結核 干酪性肺炎和結核球也屬本型。 4.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 5.結核性胸膜炎
關于小兒結核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檢查 X線檢查能指出結核病的范圍、性質、類型和病灶活動或進展情況,重復檢查有助于結核與非結核疾患的鑒別,也可以作為治療過程中療效的判斷指標。 2.結核桿菌素試驗 結核桿菌感染后4~8周,身體對于結核蛋白產生過敏狀態,此時如作結核桿菌素試驗(結核桿菌素包括舊結核桿菌素OT
關于耐藥結核病手術治療的介紹
近十余年來隨著MDR-TB的增多,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人數越來越多,外科手術在耐藥結核病尤其是MDR-TB治療中的地位受到了較大程度的重視。對有手術適應癥,心肺功能儲備足以承擔手術創傷的患者,在充分化療基礎上(至少3個月的強有力化療)采用手術切除病灶和不斷排菌的空洞,對消滅耐藥病灶、促進痰菌陰
關于耐藥結核病的介入治療介紹
隨著支氣管鏡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用支氣管鏡作引導,經氣道介入治療已成為耐藥結核病特別是MDR-TB的有效治療方法。近年來,有學者采用經皮肺穿刺注藥治療MDR-TB也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目前,介入治療正逐漸成為耐藥結核病尤其是MDR-TB可供選擇的輔助治療方法。
關于耐藥結核病的其他治療介紹
1、免疫治療 耐藥肺結核患者常常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重癥患者提高細胞免疫功能,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對消滅結核分枝桿菌有積極意義。目前研究最為活躍且比較成熟的兩類免疫制劑有細胞因子制劑如干擾素-γ(IFN-γ)和白細胞介素-2(IL-2)和母牛分枝桿菌菌苗等。 2、中醫藥治療 中醫藥通過
關于抗結核病藥物分類的介紹
抗結核病藥物按照使用頻率和效果分為2類,分別是第一線抗結核病藥和第二線抗結核病藥。第一線抗結核藥: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鏈霉素。特點:療效好,毒性低;主要應用:能有效治療大部分結核病人。第二線抗結核藥:藥物:對氨水楊酸、乙硫異煙胺、卷曲霉素、利福定等。特點:或療效較差、或毒性較大;
關于α1-抗胰蛋白酶的基本信息介紹
α1-抗胰蛋白酶是一種糖蛋白。含糖10%-20%,主要由肝臟合成。分子量51.8kDa,體內半衰期5.6天,在常規蛋白電泳上為α1-球蛋白的最主要成分。其生物學作用在于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透明質酸酶、纖溶酶、彈力蛋白酶等,對凝血酶、尿激酶等其他酶也有抑制作用,是一種廣譜蛋白酶抑制劑。它也是一
關于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的基本信息介紹
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Anti-GBM),是血清中會攻擊基底膜的一種抗體,呈陰性。 [項目名稱]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 腎小球基底膜是由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外透明層及中間致密層構成的網狀結構,以糖蛋白為主體。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就是血清中會“攻擊”基底膜的一種抗體。 [英文縮寫] [參考值] [臨
抗組胺藥物的基本信息介紹
抗組胺類抗過敏藥物分為第一代抗組胺藥物、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和第三代抗組胺藥物, 以苯海拉明、撲爾敏和異丙嗪等為代表的第一代抗組胺藥物因具有較強的中樞神經抑制作用而逐漸被無鎮靜作用或鎮靜作用輕微的第二代抗組胺藥物所取代。而部分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由于發現有較明顯的心臟毒性而逐漸減少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