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討論 Ⅲ型牙內陷又稱牙中牙,其內陷結構貫通整個牙根,與主根管的位置可不同,且兩者之間無交通,可分為以下3種情況:(1)內陷根管位于主根管外側,從牙冠延伸至根尖1/3,通過假性根尖孔與牙周膜相通,主根管影像寬度縮窄;(2)內陷根管位于主根管外側,從牙冠延伸超過釉牙骨質界,并于根中1/3通過假性根尖孔與牙周膜相通;(3)內陷根管位于主根管中央,形狀更似“牙中牙”,其內部和周圍均為低密度透射影,形成主根管被內陷部位分隔的影像,當內陷根管幾乎完全占據主根管時,主根管影像則消失。 牙內陷患牙根管形態復雜,在治療前確定根管的形態學特征十分重要。當發現牙冠形態異常時,應常規進行根尖X線片的檢查。CBCT的三維成像能比較清晰地呈現根管系統的結構信息,在診斷牙內陷方面與根尖X線片相比更具優勢。有學者統計了牙內陷的發病率及牙內陷伴根尖周炎的比例,結果顯示4%的Ⅱ型牙內陷和33%的Ⅲ型牙內陷伴有根尖周炎的發生,因此通過CBCT......閱讀全文
2.討論?Ⅲ型牙內陷又稱牙中牙,其內陷結構貫通整個牙根,與主根管的位置可不同,且兩者之間無交通,可分為以下3種情況:(1)內陷根管位于主根管外側,從牙冠延伸至根尖1/3,通過假性根尖孔與牙周膜相通,主根管影像寬度縮窄;(2)內陷根管位于主根管外側,從牙冠延伸超過釉牙骨質界,并于根中1/3通過假性根尖
?牙內陷(dens?invaginatus)為牙齒組織鈣化之前,成釉器過度卷折或局部過度增殖并陷入牙乳頭中,形成向牙冠或牙根內延伸的凹陷畸形,其發生率為0.3%~10.0%。牙內陷在乳牙和恒牙中均可發生,最常見于上頜側切牙,其次為上頜中切牙,其病因尚不明確。?目前,臨床上普遍采用牙內陷Oehlers
口腔手術顯微鏡聯合錐形束CT輔助治療上頜第一前磨牙遺漏遠頰根管1例報告?遺漏根管是根管治療失敗的常見原因,避免根管遺漏對提高根管治療成功率至關重要。上頜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態變異較大,多為頰腭雙根管或單根管,極少存在三根管。?研究表明,漢族人上頜第一前磨牙三根管的發生率為0.2%~1.8%。如何識別
【一般資料】女,26歲,職員【主訴】產后出現**稀水樣糞便1天【現病史】患者為已婚青年女性,G1P1,足月順產一次。自訴平素月經規律,初潮14歲,周期23-26天,經期5-7天,量中等,色暗紅,有血塊。患者于2018-3-12分娩一活嬰,產程持續23小時,產時產后出血少,后送入愛嬰區,3天后患者發現
【一般資料】女性,69歲,農民。【主訴】間斷頭痛5天加重伴頭暈、步態不穩1天入院。【現病史】于入院前5天無明顯誘因出現頭痛癥狀,疼痛部位不固定,下午頭痛加重,偶有惡心,無嘔吐,無視物模糊,視物無重影,無耳鳴,無發熱、大汗,無胸悶、胸痛。近5天來患者上述癥狀間斷出現,未予任何藥物治療,于1天前忠者上述
【一般資料】 男性,63歲,居民 【主訴】 腹部不適3月,發現腹腔腫物1月 【現病史】 患者于3月前無明顯出現腹部不適,1月前查腹部CT示腹腔巨大占位,不伴胸悶憋氣,不伴便血,伴排便困難,無發熱,未予以特殊治療,患者今日為求進一步診治查體后以“腹腔占位”收住我科。自發病以來:神志:清精神:可情
【一般資料】 女性,19歲,職員 【主訴】 發作性心悸,發抖,大哭2月,加重伴反復自傷3周 【現病史】 患者2個月前新冠肺炎疫情及工作原因搬至大姑家居住,多次表示不愿與大姑同住,但均被養父母拒絕。與大姑同住一周后于2020.2.12突然晚飯時突發心悸,感覺驚恐,惡心,頭暈,伴眼花,忍不住突然大
【一般資料】 男性,41歲,農民 【主訴】 男性,41歲,農民 左腕部腫痛畸形伴不敢活動1小時。 【現病史】 患者于1小時前,不慎摔倒,左手先著地,當即左腕部腫痛畸形伴不敢活動。急來我院就診,急診攝DR示:左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左尺骨莖突骨折,移位。急診以左橈骨遠端骨折伴尺骨莖突骨折為診斷收
牙髓鈣化作為牙髓組織對刺激的一種反應,使得根管口定位困難,根管難以疏通,增加了根管預備的難度,從而影響根管治療的成功率。隨著顯微超聲技術的逐步推廣,鈣化根管的疏通率大幅度提高。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收治1例錐形束CT(cone-beam?CT,CBCT)導航下應用顯微超聲技術治療牙髓鈣
病例資料 患者,男,70歲,因“上腹部脹痛20余天”入院。20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腰腹部疼痛不適、上腹部脹痛,偶伴尿痛,無發熱,無尿頻、尿急,肉眼血尿。在當地輸液治療(具體不詳),效果欠佳。門診CT檢查考慮右腹膜后腫物。門診以“右腹膜后腫瘤”收住院,自發病以來,大便通暢,飲食一般,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