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其鄰近的中國西南山地是現生鼠兔的分布中心,這一區域的鼠兔物種占整個類群物種數量的1/3以上(Hoffmann & Smith, 2005)。盡管如此,鼠兔的分類與系統演化研究并沒有對這一區域的鼠兔多樣性予以足夠的重視。最近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及其鄰近區域的鼠兔物種多樣性被低估,繼而引發了一系列鼠兔分類與系統演化方面的疑問(Lissovsky, 2014 Mammalia; Melo-Ferreira et al., 2015 Mol. Phylogenet. Evol)。 為了厘清鼠兔的分類與系統發育問題,進一步探討青藏高原隆升對鼠兔物種分化與多樣性的影響,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蔣學龍課題組與四川林科院研究員劉少英開展合作。研究人員通過分子系統學手段對鼠兔3個亞屬的11個物種共96號標本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采集自秦嶺地區的標本自成一支,有別于所有已知的亞屬,因此應該作為全新的鼠兔亞屬以正名。分子物種界......閱讀全文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生命是“能夠自我營養并獨立生長和衰敗的力量”,這是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通過動物、植物的研究對生命的哲學概括。動物也成為古代先哲們探索生命奧秘的主要對象之一,蓋倫(Galen,公元130—200)開創了動物解剖學和實驗生理學,他將來源于動物的知識推廣到對人體的認識
從南方醫科大學獲悉,該校實驗動物中心科研團隊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白化西藏小型豬,同時敲除了與免疫相關的基因,這標志著自主構筑的基于小型豬受精卵制備基因修飾豬的平臺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在此之前,全世界尚未有純白藏豬的先例。 藏豬作為我國獨有的高原特殊品種,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9日,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期間,舉辦了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研究進展分會暨第十五期原子光譜沙龍,約50余人參與該分會和沙龍,十余位原子光譜領域的學者和專家做了精彩報告。原子光譜沙龍活動由清華大學分析中心邢志老師發起,分析測試百科網協助組織,沙龍側重一線實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野生動物交易與濫食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重大隱患,引發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是否有必要全面叫停野生動物交易、監管存在哪些漏洞、相關法律法規暴露出的短板和弱項如何填補?隨著各方聲音的發出,事件的復雜性得以顯現。 疫情當下,有關野生動物的討論如火如荼。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
實驗動物學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它集成了生物學、獸醫學、生物工程、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以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技術為研究對象,產生實驗動物資源、動物模型資源、動物實驗技術、生物信息和動物實驗設備等,為生命科學、醫學、藥學、食品、農業、環境、航空航天等相關學科發展提供系統性生物學
CRISPR/Cas系統是目前發現存在于大多數細菌與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種后天免疫系統,其以消滅外來的質體或者噬菌體并在自身基因組中留下外來基因片段作為“記憶”。 CRISPR/Cas系統全名為常間回文重復序列叢集/常間回文重復序列叢集關聯蛋白系統(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六)消化系統疾病動物模型 1.毛江森等:甲型肝類模型(獼猴),中國科學,(6):765,1981。 2.余昌安等:甲型肝炎模型(樹鼩)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3):148,1981。 3.嚴瑞琪等:乙型肝炎模型(樹鼩)廣西醫學院學報,(1):10,1984。 4.李高鈺等:病毒性肝炎模型(大
生命個體的活潑健康是生活質量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民族興旺發達的前提。但多年來,我國在人口和健康領域面臨著重大疾病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嚴峻挑戰。 “十五”期間,國家加大了對人口與健康領域科技工作的支持,以人為本,體現了對生命的關愛和對人民健康質量的重視。記者從科技部獲悉,經過“十五”的努
第七節 實驗動物的處死當實驗中途停止或結束時,實驗者應站在實驗動物的立場上以人道的原則去處置動物,原則上不給實驗動物任何恐怖和痛苦,也就是要施行安樂死。安樂死是指實驗動物在沒有痛苦感覺的情況下死去。實驗動物安樂死方法的選擇取決于動物的種類與研究的課題。一、蛙 類常用金屬探針插入枕骨大孔,破壞腦脊髓的
選擇實驗動物的原則 科學研究、醫療實踐、生物制品的生產和檢定都離不開實驗動物,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性、重復性,必須選擇標準化及與實驗目的相適應的實驗動物。 在某種意義上講,選擇適宜的實驗動物來進行實驗,是科學研究成功的關鍵。一般應遵循以下
2.3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可以通過分子設計等手段精確的控制其性質,也可以通過化工生產得到大批量性質基本相同的產品。相對于天然材料,更利于進行標準化的生產,力學強度也較好,但是生物相容性還有待提高,目前比較常用的辦法是通過表面修飾在材料表面引入生物活性因子。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乳酸(
第一節 概念及意義 一、概念 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
色譜分離模式多,適用范圍廣,是解決復雜體系中混合物分離分析的高效手段。但色譜對化合物的定性常常需要借助于標準品的對照才能進行保留值的定性和定量,因此色譜和各種光譜手段的聯用技術一直是研究重點。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分析技術。高效液相色譜是以液體溶劑作為流動相的色譜技術,一般在室
(二)細胞融合 1.細胞融合前準備 (1)骨髓瘤細胞系的選擇:骨髓瘤細胞應和免疫動物屬于同一品系,這樣雜交融合率高,也便于接種雜交瘤在同一品系小鼠腹腔內產生大量McAb。常用的骨髓瘤細胞系見表2-4。表2-4用于融合試驗的主要骨髓瘤細胞系名 稱來 源耐 受 藥 物Ig鏈H LP3/X63-Ag
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實驗動物(experimental animals)是指經過人工飼養、繁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及寄生蟲實行控制,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應用于科研、教學、生產和檢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這些個體具有較好的遺傳均一性、對外來刺激的敏感性和實驗再現性。 一、常用實驗
第一部分 動物模型的分類一、按產生原因分類(一)自發性動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是指實驗動物未經任何有意識的人工處置,在自然情況下所發生的疾病。包括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和近交系的腫瘤疾病模型。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很多,可分為代謝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種蛋白質合成異常性疾病。
中華蘇門答臘兔(新種)左下頜骨俄羅斯科學家拍攝到的現生蘇門答臘兔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等近期發表論文披露,我國學者首次發現化石種類,為蘇門答臘兔的系統演化和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數據, 對揭秘這類兔的起源及探討東南亞地區第四紀期間哺乳動物擴散事件以及古生
干擾物是臨床實驗室檢測誤差的一個很重要的來源,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對病人來說表現為是一種危害。常規工作中精密度通過室內質控監控,準確性通過與參考物質作比較試驗進行驗證,但實驗室不能很容易的檢測干擾物質引起的誤差。廣義上干擾物是導致分析物濃度或催化活力出現偏移的物質,如免疫法干擾常由交叉反應所致,因此,干
泌尿系統藥理實驗中的選擇與應用 (一)利尿藥及腎功能測定實驗中動物的選擇應用 1.利尿藥及抗利尿藥篩選實驗:要判斷所試藥物是否有利尿作用,可選用大白鼠、小白鼠、貓或狗進行實驗,其中以大白鼠較為常用。對人體有利尿作用的藥物均可在大白鼠實驗中獲得較好的利尿效果,但汞撒利的作用較差。因此篩選利尿藥實驗
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發布產品召回聲明,稱經公司自檢發現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場上大約有700噸。 為對消費者負責,三鹿集團公司決定立即對2008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全部召回。 衛生部專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可導
空軍總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梁貴鍵老師 來自空軍總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梁貴鍵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基于“科學?文化”雙視角和“液相色譜?質譜?藥品標準?體內分析”四維度初談“我的夢?中國夢”》的報告。報告伊始,梁老師通過自己幾十年的色譜分析工作,談及了自己對“科學?文化”在分析工作的一些體會和看法。并再次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蔓延引起世界關注,而同時讓中東為之恐慌的是極端武裝組織伊斯蘭國(ISIS)的猖獗。針對ISIS國放言要襲擊歐美本土,有媒體擔憂這個恐怖組織會將ISIS病毒制作生物武器,用于恐怖襲擊。而美國專家弗朗西斯·博伊爾則宣稱埃博拉病毒蔓延本身就是美國生物武器實驗室造成的結果。
曠場實驗相關-牙齒正畸移動模型大鼠三叉神經節內 P2Y2和P2Y6的表達變化牙齒正畸移動模型大鼠三叉神經節內 P2Y2和P2Y6的表達變化【摘 要 】 目的:研究大鼠牙齒正畸移動模型下,三 叉 神經節(trigeminal ganglion, TG) 內嘌呤受體P2Y2 和 P2Y6
動物的選擇與應用 (一)口服避孕藥物的篩選研究 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的口服避孕藥(孕激素與雌激素的復合片以及單純孕激素藥片)其避孕效果都非常好,但還存在一定副作用。為了提高口服避孕藥的可接受率,有必要尋找更加理想的、有效、安全、經濟、方便的藥物。 篩選口服避孕藥的實驗動物多使用嚙齒類實驗動物,因
蘇門答臘兔化石種類被首次發現。我國學者的這一發現為蘇門答臘兔的系統演化和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數據,對揭示這類兔的起源及探討東南亞地區第四紀期間哺乳動物擴散事件以及古生態環境變遷等目前科學界關注的問題具有重要價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金昌柱等新
基因敲除可以說是基因組 學、細胞分離培養以及轉基因技術的組合。那么基因敲除的原理是什么呢? 基因敲除的方法有哪些呢?在此,做個小結,以供大家學習。一.概述:基因敲除是自80年代末以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分子 生物學技術,是通過一定的途徑使機體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術。通常意義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應用D
摘要:SOD的催化使超氧自由基(O2-)被破壞,并針對氧毒性筑起了第一道防線。SOD的活性及其檢測技術與許多不同領域都息息相關,如醫藥、生化、植物生理、食品工程等。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們已經發現了各種各樣的SOD檢測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在選擇性、檢測速度、價格、簡便程度上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最近,我們
一種生物(通常是老鼠),將外來基因轉入其體內成為其基因組的一部分。引入的基因先被分離出來并設計使其攜帶適當片段。然后將這段基因注入受精卵,方法如下:對一只雌老鼠注射激素使其產生大量卵;讓一只雄老鼠與其交配使部分卵受精;將這些卵收集起來,在其卵裂前注入外來基因物質。這些卵被移植入另一個雌性體內,在那里
一、研究背景 在嚙齒動物中,BAT(Brown Adipose Tissue,棕色脂肪)是一個新陳代謝組織。不同于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因含有豐富的血管和大量的線粒體,而呈現棕紅色的外觀,可以在寒冷或饑餓環境下分解線粒體、為生物體提供能量。長久以來,棕色脂肪被認為只存在于小型哺乳動物和嬰幼兒中,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