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送了我一瓶標價200元的進口冰酒,喝起來感覺很棒。但有一愛好喝葡萄酒的朋友說,200元買到的肯定是假冰酒。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日前,廣州消費者林先生向本報記者如此報料。據信息時報記者調查了解,目前全球冰酒年產量僅為1000~2000噸,但假冰酒的數量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國內銷售的宣稱是進口冰酒的產品中,真正冰酒不足1/10。真正的冰酒價格昂貴,終端零售價至少會在400~500元之間。 市場現狀 真正冰酒成本高產量少 據悉,“冰酒”是近三四年才在國內酒飲消費市場流行起來的。隨著進口葡萄酒在國內迅猛發展,國內的消費者在接觸到干紅、干白葡萄酒之后,慢慢開始品嘗香檳、冰酒等,對冰酒的認知在不斷增加。 按照VQA(加拿大酒商質量聯盟)對冰酒(icewine)的定義:利用在8℃以下,在葡萄樹上自然冰凍的葡萄釀造的葡萄酒。葡萄在被凍成固體狀時才壓榨,并流出少量濃縮的葡萄汁。這種葡萄汁被慢慢發酵并在幾個......閱讀全文
原標題:38元或成進口葡萄酒真假分水嶺 突破了百元定價之后,葡萄酒的價格一路走低,令人直呼離譜。經過復雜釀造工藝的19元進口葡萄酒,其價格甚至不及葡萄汁飲料高。更有業內人士透露,那些口感好的進口低價酒一旦低于38元很可能違規添加甜味劑,很難說是釀造真品。 進口酒價格 低至十幾
消費者不都是品酒大師,只能憑借酒標去了解,而酒標提供的所謂年份、品種、產地的真實性,則難以求證。很多消費者調侃說,自己喝葡萄酒不會“暈”,買葡萄酒卻會“暈”。 近日有媒體報道指出,有的經銷商為20元的劣質葡萄酒配了一個成本80元的鍍金木箱,然后再400元賣給顧客。因為顧客無法根據口感和產區
一瓶進口紅酒5.68萬元,而一瓶53度50年茅臺的市場價在萬元左右。如此"天價",酒堡"堡主"卻直言,這個出手闊綽的神秘買家并不虧:"這還是一個多月前的價呢,現在肯定不止這個數。" 品牌基本沒聽過、質量基本不掌握、口感基本沒感覺……就在這一團團迷霧中,進口葡萄酒火了。 5.68萬,這是濟南拉
最近,某網站財經頻道編譯發布了一篇題為《外媒:中國可能至少有50%的葡萄酒是假貨》的報道,稱中國銷售的葡萄酒當中,有一半為假酒。 文章指出:據估計,中國每小時售出3萬瓶假葡萄酒。法國拉菲莊園出產的拉菲葡萄酒可能是中國被仿冒最多的葡萄酒品牌之一。 1 (1) (1) (1) (外媒原文
紅酒出現假冒偽劣產品已經不是什么新聞,日前有報道甚至稱“十個拉菲九個假”,這些假酒來自什么地方呢?記者近日采訪海關和相關業內人士時發現,經由海關等正式渠道被查出的假酒占比很少。數據顯示,近兩年來在從黃埔口岸報檢報關的數千批次的進口葡萄酒中,檢驗檢疫部門共檢出不合格并作退運和銷毀處理的產品
昨天上午從第9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總結會上了解到,本屆交易會于10月29日—31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糖酒會是糖酒會史上首次在南京舉辦,刷新了南京單一展會展覽規模的新紀錄。據不完全統計,本屆糖酒會商品成交總額為218.5億元。其中,酒類成交總額為112.6億元,食品飲料類成交總額為85
重大案件總在不經意間發生。快餐式的閱讀后,案件又會不經意間從你腦海消逝。其實,有些案件值得留在你心底,因為其中有生命、有道德、有法治、有警示……每周,《法制日報》案件版都會推出“案件特稿”欄目,為你解讀上周重大案件,體會其中法理情。 上周,江蘇破獲特大假劣食鹽案,涉案兩萬余噸假劣食鹽可供500
2013年,張裕凈利潤同比下降38.38%,莫高股份虧損6100多萬元……國產葡萄酒面臨史上最嚴峻寒冬。在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看來,2014年葡萄酒市場仍將低迷,不會很快改變。進口酒的市場競爭、國內大環境氣候的改變,加上在產品定位、渠道、終端調整上的失誤,都令國產葡萄酒進入到一個前
進口葡萄酒受到國人青睞的同時,質量也令人堪憂。8月3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2015年6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名單,共有365批不合格產品登上“黑榜”。新華食品梳理發現,來自西班牙、意大利、南非、葡萄牙等6國的9批次進口葡萄酒不合格,其中產自西班牙的多米尼愛雅玫瑰紅葡萄酒因“干浸出物不合格”被退貨
隨著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的不斷升級,酒廠葡萄酒很難滿足消費者日益提高的需求,國內許多葡萄酒企業開始盤算借酒莊酒沖擊高端市場。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與國外嚴格的評級制度和打分制度相比,國內由于缺乏行業監管規范,企業僅靠購買商標便可以躋身酒莊酒,因此,國內酒莊酒并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酒莊酒。此外,國內
限制“三公消費”、密集的反壟斷調查成就了2013年食品行業回歸、調整的主旋律。即將步入2014年,一些事件仍在持續發酵。記者選取了今年食品行業內,能展現來年發展趨勢的8大事件,當中,既有國家監管部門態度的“微”轉變,也有行業內巨頭遇困折射行業縮影,希望能從更宏觀的角度讓讀者明了來年趨勢。
逢年過節,走親戚的禮品里、聚會的餐桌上,葡萄酒成了常見選擇。 但有市民向壹現場記者反映,自己買到的葡萄酒怪怪的,“特別甜,但酒精味還挺沖,總體來說~~~不太好喝!不會是勾兌的吧??” 過年期間,超市里各品牌葡萄酒都在促銷,百十塊錢就一大瓶。細看瓶身,到處洋文,連個產地都寫的稀里糊涂。 記者
四、冒充老酒身價倍增,利益熏心企業制假售假 原來新酒加入食用酒精和各種香料,配上一點點說不清什么時候的所謂陳釀老酒,就可以打出年份酒的牌子銷往全國,我國目前對于白酒年份酒的標準和監管都存在空白,這讓很多酒企鉆了空子。在記者進一步的調查中還發現,企業紛紛推出年份酒的重要原因就是年份酒驚人
最近一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海關總署等7部委印發《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力促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品質、競爭力和美譽度,做強做優國產乳業。高端白酒紛紛上調價格,53度飛天茅臺零售價上漲幅度達近30%。另有消費者購買的“50年貴州茅臺酒”
3月底至4月中旬,本報記者在河北、江西、北京等地農村拍攝到的“山寨”、“三無”等假冒劣質食品。 近年來,城市中的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監管力量也在不斷加強。但相比城市較為健全的食品監管體系和市民防范意識,農村地區的食品安全越發令人擔憂。《生命時報》記者在近一個月的調查中發現,農村食品市場逐漸
魚翅是海味八珍之一,價格昂貴。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探訪發現,不少酒店魚翅菜品價格差別巨大,從每斤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價格亂象背后,一條售賣人工合成魚翅的黑色利益鏈逐漸顯現,無生產日期、無檢測合格標志、無進口標識的“三無”人工魚翅,被酒店以幾十元價格購買后,轉手變成數千元的高檔食品出售。業
喝啤酒的季節來了,北京的消費者不難發現,大賣場里的進口啤酒品牌、品種之多,令人眼花繚亂,除了德國啤酒,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丹麥的啤酒也不鮮見。以往,進口啤酒總是和“高端”聯系在一起,可今年,北京商超打五折甚至打三折的進口啤酒堆在顯眼處已成常態,四五元就能買到500ml一罐的進口啤酒。這令消
臨近春節,又到了酒類消費旺季。近日,酒鬼酒身陷“甜蜜素”輿論漩渦,讓甜蜜素問題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記者發現,近年來有關部門在對白酒抽檢時多次檢出甜蜜素,據不完全統計,甜蜜素已成白酒抽檢不合格的第二大原因。什么是甜蜜素?為何不能在白酒中添加?其在哪些食品中可以應用?對人的健康有沒有影響?為此記者進
年底消費旺季來臨"農殘門"陰影難消 專家稱完成只能靠提價實現 年關將近,紅酒等酒類也逐漸步入消費旺季。但新快報記者近日獲悉,國產葡萄酒龍頭張裕集團至今仍未走出“農殘門”陰影,在已接近年尾時仍未完全恢復消費市場信心,有業內專家指出這將影響到張裕在
酒企建廠沒幾年就推出5年、10年乃至30年、50年陳釀的情況在業內已很普遍,甚至如何勾兌年份酒在行業內都已有不好的“慣例”。這種亂象背后,是年份酒缺乏統一規范和標準的尷尬現實 “心有多高,年份就有多久。”在白酒業內,這句話正從一句玩笑變為現實。 記者從全國多家酒水銷
“雙節”將至,在傳統白酒價格平穩的市場上出現了“新寵”――葡萄酒,進口和國產葡萄酒紛紛進入旺季,多家中國白酒企業早已準備將其納入戰略版圖。而最近被查出“不合格”的長城干紅葡萄酒“赤霞珠”、茅臺高級干紅葡萄酒卻讓消費者憂心忡忡。 據報道,近日,南京市工商局在全市流通環節組織開展了食品質量抽檢
蜂蜜是頗受青睞的養生保健食品,然而,近日業內人士曝出:國內部分蜂蜜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賺取利潤,在售價較高的蜜種中摻入價格低廉的油菜花蜜等,有些企業甚至為了提高產量且通過檢測,在蜂蜜中勾兌用陳大米加工而成的果糖。 一時間,國內蜂蜜行業遭遇嚴重的信任危機。 調查篇 果糖葡萄糖含量標注不清
蜂蜜是頗受青睞的養生保健食品,然而,近日業內人士曝出:國內部分蜂蜜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賺取利潤,在售價較高的蜜種中摻入價格低廉的油菜花蜜等,有些企業甚至為了提高產量且通過檢測,在蜂蜜中勾兌用陳大米加工而成的果糖。 一時間,國內蜂蜜行業遭遇嚴重的信任危機。 果糖葡萄糖含量標注不清 7月3日
“進口葡萄酒可謂問題頻出。近日,一則廈門海關查出西班牙進口毒葡萄酒的消息把葡萄酒的質量問題再次帶到了大眾的面前。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市場消費量與日俱增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標簽不合格、貨證不符,還有我國部分口岸檢出的金屬元素超標。” 問題1:金屬元素超標 廈門口岸日前檢出一批西班牙產的
最近,一種以斷片、失身為噱頭的酒在網絡上火了起來。據稱這是一款來自美國,含有咖啡因及興奮劑等成分的酒精飲料,并帶有豐富的水果口味,以“一罐就斷片”而出名,號稱女士喝完直接被撂倒。對此,醫學專家表示酒精加入咖啡因、興奮劑會比普通的酒更易上癮,不提倡這兩種成分兌在一起喝。律師表示,以“失身酒”作為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沱沱工社、一米鮮等生鮮電商“產地直供”變成從批發市場“曲供”,直采成本高使其淪為營銷噱頭;專家指出電商資本需與傳統生鮮零售資本聯動集約化發展 “產地直供”,在這個由國內生鮮電商率先提出,號稱能縮短供應鏈中間環節降低水果蔬菜價格的模式,正逐漸成為諸多生鮮電商通用宣傳口號。
新媽媽們需注意,海外代購亂象不容忽視 如今,在中國誕生了這樣一個特殊群體——“海淘媽媽”。 “新媽媽”張筱就是其中一員,她的女兒才一歲多,喝的奶粉一直是國外進口的。“為了給寶寶最安全的吃的用的”,張筱最初從買奶粉開始學習成為一名“海淘媽媽”。 國內銷售的奶粉價格居高不下、國外奶粉質量更優
日常生活中,品嘗一杯陳釀葡萄酒被認為是一種高貴的行為。殊不知,釀造優質的葡萄酒更是一門大學問。 葡萄酒產業作為以栽培和加工為基礎、產業關聯度高的復合型產業,其發展對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上世紀80年代,國際上普遍認為只有地中海式氣候才適宜栽培釀酒葡萄,而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12日)已經是臘月二十七了,不知道您家里置辦年貨了嗎?都置辦了些啥?一定會有酒吧!除了傳統的白酒、啤酒,現在選擇葡萄酒的人也越來越多。 可無論是超市還是電商平臺上的各種葡萄酒,名字大多是某某古堡、某某產區,都說自己特別高級,讓消費者看得眼花繚亂。不常喝酒的朋
資料圖片 在白酒經歷了塑化劑風波之后,進口洋酒日前也卷入其中。據法國媒體報道,近期一些法國干邑白蘭地因為酒中塑化劑含量嚴重超過了中國新出爐的塑化劑殘留值方面的標準而被滯留深圳海關。至少有Camus(卡慕)、Frapin(法拉賓)、Remy Martin(人頭馬)三個法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