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新國標10月1日起實施,但超市各款礦泉水的包裝沒有任何變化。 新國標換水不換瓶 溴酸鹽限量沒人知 礦泉水實施新國標 市面產品未見換裝 市民和超市未識分辨 溴酸鹽,這個大多數市民懵然不知的潛在致癌物引發了礦泉水國家標準的一場修改。10月1日起,礦泉水實施新國標后將這一物質作為限量指標。不過記者走訪市面,市民對此基本一無所知,礦泉水包裝也沒發現變化。 策劃/陳穗華、李婧、蘇婉波 文/記者何穎思、劉俊 10月1日起,礦泉水實施新國標后將溴酸鹽作為限量指標。不過記者走訪市面,市民對此基本一無所知,礦泉水包裝也沒發現變化,這水還能喝嗎? 超市促銷員: 對“溴酸鹽”一問三不知 “礦泉水就像以前那樣賣,沒大規模的換裝,也沒有漲價。”昨天,多家超市礦泉水促銷員紛紛這樣表示,聊起“溴酸鹽”更是一問三不知。 在寶華路上的一家百佳超市,飲用水專柜擺放十多種瓶裝水,純凈水、礦泉水、山......閱讀全文
“礦物質水”“離子水”“小分子水”“含氧水”……多種包裝概念的飲用水讓你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擇。隨著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以下簡稱新國標)的實施,飲用水起名不能再“任性”了。根據規定,水以外的一種或若干種成分不得用來命名包裝飲用水,該規定于本月24日實施,明年1月1日起開始在產品標
進入7月以來,一款打著“富氧”功效的“富氧水”開始在紅原縣暢銷起來,因其“富氧”而正中高原缺氧環境,然而這一現象卻引起了當地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日前,紅原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經過調查發現,該“富氧水”違法了包裝飲用水新國標規定,決定對其產品進行查封下架,并追溯督促生產廠家不允許再生產。 《食品安
進入7月以來,一款打著“富氧”功效的“富氧水”開始在紅原縣暢銷起來,因其“富氧”而正中高原缺氧環境,然而這一現象卻引起了當地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日前,紅原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經過調查發現,該“富氧水”違法了包裝飲用水新國標規定,決定對其產品進行查封下架,并追溯督促生產廠家不允許再生產。 《食品安
新《飲用天然礦泉水》國標將于10月1日起實施,市民在購買礦泉水時,要看好包裝上的水源地名稱。記者昨日走訪發現,市面半數礦泉水品牌提前下手向新國標靠攏,市民期望新國標早日執行。 變化: 這些新規您看好了 昨天上午,記者從我市相關部門獲悉,將于10月1日起實施的
新年前最后一天,國家衛計委發布了包裝飲用水新國標,讓名目繁多的飲用水有了統一監管標準。 2014年12月31日出臺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下稱新國標)明確規定:本標準代替GB19298-2003《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GB17323-1998《瓶裝飲
新年前最后一天,國家衛計委發布了包裝飲用水新國標,讓名目繁多的飲用水有了統一監管標準。 2014年12月31日出臺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下稱新國標)明確規定:本標準代替GB19298-2003《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GB17323-1998《瓶裝飲
小分子水、離子水、富氧水……今后這樣稱謂的包裝飲用水名稱將退出市場。記者昨天了解到,2014年12月31日,國家衛計委頒布了37項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其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下稱新國標)明確規定:包裝飲用水名稱應當真實、科學,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種或若干種成分
又一知名飲用水品牌被"溴酸鹽"撞了一下腰.日前,廣東知名桶裝水品牌"××泉"被廣州市工商局檢出含有超標的溴酸鹽.此前,在今年8月底,哈藥六廠生產的"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內蒙古的景友鄂爾多斯天然沙漠水等,也曾被國家質檢總局檢出溴酸鹽超標.據悉,溴酸鹽是礦泉水或山泉水等天然水源經過
飲用礦泉水新國標10月1日實施對溴酸鹽和3項致病菌進行限量 標準趨嚴將對部分企業產生沖擊 本報訊(記者徐建華)從10月1日起,新的飲用礦泉水強制性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2008)將正式實施。這是對1995年制定的國標的修訂。與原標準相比,新國標在多個方面做出了修
在2015年元旦的前一天,國家衛計委發布了包裝飲用水新國標,讓市場上名目繁多的飲用水有了統一監管標準。今后飲用水將統一為三大類:礦泉水、純凈水和其他類飲用水。 四大變化值得關注 新國標中都有哪些變化值得包裝飲用水企業關注呢? 一、飲用水國標終統一。 目前,市場上飲用水名目繁多,包
國家質檢總局近期公布對瓶(桶)裝飲用水質量抽查結果,其中6種飲用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哈藥六廠等知名企業生產的“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內蒙古“景友”沙漠優質水榜上有名,令人震驚。 弱堿水、沙漠水、富氧水、冰川水——各類企業近年來紛紛搶灘飲用水市場,名目新奇的“概念水”不斷
新華網呼和浩特9月6日電(“新華視點”(微博)記者 張麗娜、鄧華、劉越、嚴蕾)國家質檢總局近期公布對瓶(桶)裝飲用水質量抽查結果,其中6種飲用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哈藥六廠等知名企業生產的“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內蒙古“景友”沙漠優質水榜上有名,令人震驚。 弱堿水、沙漠水、富
作為消費者,您知道超市里賣的礦物質水其實不是天然礦泉水,只是以普通飲用水為水源,加入一定量礦物質制成的"勾兌水"嗎?針對目前品牌飲用水添加劑泛濫、廠家亂打概念的問題,日前,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公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考慮到'
作為消費者,您知道超市里賣的礦物質水其實不是天然礦泉水,只是以普通飲用水為水源,加入一定量礦物質制成的“勾兌水”嗎?針對目前品牌飲用水添加劑泛濫、廠家亂打概念的問題,日前,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公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自5月24日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正式實施后,市面上所有的飲用水都開始悄悄“變裝”,“名不副實”的標簽開始漸漸退出市場,專家表示這是我國水標準與國際接軌的進步趨勢,消費者也終于可以看得清楚,喝得明白。 變化 礦物質水名稱被禁 新的包裝飲用水食品安全國標是強制性標準,適用
盡管還處于網絡公示、征求意見階段,《飲用天然礦泉水》新國標的修訂已提前預熱。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備受爭議的溴酸鹽問題終于浮出水面,新標準草案中,首次將溴酸鹽列入限量指標,初定溴酸鹽濃度低于0.01毫克/升,與生活飲用水標準一致。對于首次將溴酸鹽問題明確作為一個限量指標寫入《飲用天然礦泉水》國標,不管是
日前,隨著《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正式實施,其中規定,不同水種的標準都將統一,類似“礦物質水、離子水、富氧水”等包裝飲用水的名稱將退出市場。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新標準將原先多個標準統一起來,讓飲用水標準更加清晰,對于水企的偽創新和水種亂象起到抑制作用,有利于讓飲用水企業的競爭站在同
12月18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通報了21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飲料12批次、糕點3批次、蜂產品1批次,水產制品4批次,調味品1批次。 不合格樣品中近六成為飲料 不合格樣品中,有12批次飲料檢出不合格,占所有不合格樣品的近六成。其中,5批次樣品檢出耗氧量(以O2計)
熱議一年多的新 《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將于今年“十一”正式實施。新的礦泉水國家標準與舊標準最大的特點在于增加了溴酸鹽的限量指標、刪除了菌落總數指標的要求。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首席研究員陳晨認為,天然礦泉水新標雖然不會對礦泉水企業造成較大的影響,但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業的成本負擔。這無疑令
12月4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飲料、方便食品、餅干、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蜂產品、食用農產品17大類食品811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樣品21批次,涉及
一直備受成本高、市場飽和、競爭無序折磨的飲用水業將再迎新洗牌 進入2008年,一直備受成本高企、市場飽和、競爭無序等壓力折磨的飲用水行業將再度迎來多個新挑戰——“新勞動法”、“PC桶新標準”、“中國飲用水新標準”、“柴油緊缺”、“政府監管”五大門檻將考驗飲用水行業。為此,有業界人士大膽
因菌落總數不合格而屢遭國家相關部門通報的飲用水或將因新國標的落地而改寫命運。北京商報記者昨日發現,即將于2015年5月起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最終稿(以下簡稱“新國標”)對檢測水質重要指標的菌落總數指標進行了刪除。有企業人士曾指出,刪除菌落總數指標是為了與包裝飲用水國際標準接軌,然
康師傅礦物質水(右)改用新名稱——康師傅優悅(左) 康師傅礦物質水將正式更名為“康師傅優悅飲用水”。記者昨天了解到,國家包裝飲用水新國標的出臺,令康師傅、可口可樂等大企業都面臨為旗下飲用水產品換標的問題,而康師傅已實施率先換標。 康師傅礦物質水“變臉” 昨天,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現,康師傅礦物質
原子吸收光譜儀是分析化學領域中一種極其重要的分析方法,但是很多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如標準曲線的線性不好、數據不穩定、空白值較高、漂移很大等問題。 本文是原子吸收光譜儀在使用過程中經常遇到的200個問題及解決方案,這是廣大原子吸收光譜儀一線用戶的
新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明起將正式實施,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新增了飲用天然礦泉水中的溴酸鹽指標限量以及須標注水源地。記者昨日走訪多家超市時發現,不少商家和百姓對新國標的要求仍不知情。飲品專家黃偉說,新標對飲用水工藝有了更高的要求,將對部分技術不成熟的企業造成較大沖擊。 市
【導語】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了《飲用天然礦泉水》和《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兩個國家標準,礦泉水人氣一下子就飆升得更高了,因為有了這個新標準,大家飲用礦泉水時就可更放心。但應該何時喝水、具體喝哪種水、需要喝多少水是很有講究的。 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近日發布《飲用天
不少水企呼吁以“致病菌”代替“菌落總數”指標 核心提示 上個月廣東的桶裝水企業“禍事”連連,先是廣州某知名品牌被檢測出“溴酸鹽”超標可能致癌,再是17個飲用水品牌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接二連三的消息引來消費者驚懼,相關企業受到指責,不少企業連呼“冤枉”。記者在近日走訪調查發現,事件根源于一紙
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近日發布《飲用天然礦泉水》和《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兩個國家標準,其中對溴酸鹽含量作出規定,最高不得超過0.01mg/L,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限定值一致。同時增加了糞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和產氣莢膜梭菌3項微生物指標。 嚴格限定澳酸鹽等致癌物 日前,國家標
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近日發布《飲用天然礦泉水》和《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兩個國家標準,其中對溴酸鹽含量作出規定,最高不得超過0.01mg/L,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限定值一致。同時增加了糞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和產氣莢膜梭菌3項微生物指標。 嚴格限定澳酸鹽等致癌物 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
“喝了多年的指定供應桶裝水被檢出溴酸鹽超標!”近日,這則消息在華南師范大學、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兩所學校中炸開了鍋。本報記者從廣州市質監局獲悉,檢出溴酸鹽超標的產品在去年銷毀,企業也整改完畢。近期供應學校的“校園水”出現質量事件,市質監局表示,已經在近期召開了全市桶裝水約談會,加大抽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