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所舉辦“黃土高原南部水土保持與生態安全”學術會議
會場 5月28日,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黃河水利委員會天水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聯合舉辦的“黃土高原南部水土保持與生態安全”學術研討會在甘肅天水召開。來自華中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及水保所、黃河水利委員會天水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等科研院校(所)的60余位專家及科技人員參加了研討會。 會上,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雷廷武研究員介紹了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本情況。與會專家共同探討了黃土高原南部水土保持與生態安全這一重大生態問題,切磋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試驗探索心得。共有12人作了學術報告,其中水保所楊明義、杜盛、李秧秧研究員及趙允格、樊軍副研究員分別做了“核示蹤技術在土壤侵蝕研究中的應用“、“基于樹干邊材液流測定技術對森林群落生態水文功能的研究”、“黃土丘陵區植......閱讀全文
水保所舉辦“黃土高原南部水土保持與生態安全”學術會議
會場 5月28日,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黃河水利委員會天水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聯合舉辦的“黃土高原南部水土保持與生態安全”學術研討會在甘肅天水召開。來自華中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北
我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推出重大舉措
來自水利部的最新消息,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聯合印發了《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的出臺是我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領域的重大舉措,充分體現了“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對于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有效控制人為水土流失、促進人與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頒發生態保護大獎
在12月17日舉行的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上,頒發了多項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重大獎勵。 據悉,學會第一屆杰出貢獻獎揭曉,重在表彰對我國水土保持事業作出卓越貢獻、取得突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首批獲獎者是我國第一位“泥石流院士”崔鵬、北京林業大學資深教授王禮先、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
全國首單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落地
近日,在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王懿祥團隊的技術支持下,全國首單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在浙江省安吉縣落地。水土保持生態產品是指通過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和治理,使生態系統能夠為人類社會提供可持續利用或潛在使用的各種供給與服務。本次落地的水土保持生態產品項目涉及安吉縣黃浦江源石門坑生態清潔小流
全國首單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落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777.shtm
著名水土保持和生態控制專家關君蔚院士逝世-享年91歲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土保持和生態控制系統工程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關君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07年12月29日15時35分,在北京西苑醫院不幸逝世,享年91歲。?在關君蔚院士重病期間,北京林業大學領導多次前往醫院看望,并對全力搶救等事宜做了周密部署。關老去世前日和當日,校黨委
2018發展中國家“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培訓班舉辦
9月28日,為期18天的“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培訓班結課,19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順利拿到結課證書。 本期培訓班由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發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協辦,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承辦,旨在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與推進,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及發展中國家科技
蔣高明:食物安全與生態安全可兼得
7月19日,《南方周末》發表該報記者采訪筆者并現場調查的《養雞場的死雞哪去了》的文章,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實際上,養雞場死雞進入食物鏈是違背生物學規律的養殖以及不合理的銷售價格造成的。要解決食品安全,必須先解決生態環境安全。一流的生態才能產生一流的食品,一流的食品必須有一流的價格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
水土保持法施行一周年-生態環境治理不斷加強
截止3月1日,歷時5年修訂的新《水土保持法》正式施行一年來,各級水土保持部門開展廣泛宣傳,完善配套法規,強化監督管理,不斷創新理念,有力推動了新《水土保持法》的實施。使之成為我國水土保持法制建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廣泛開展宣傳,全民水土保持意識普遍增強 一年來,各級水利部門統籌資源,
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大講壇暨水保所青促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
11月26日至27日,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大講壇暨水保所青年創新促進會成立大會舉行。水保所山侖院士、所長劉國彬、副所長穆興民,所屬各部門負責人以及中科院寒區與旱區研究所何志斌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蔡鵬教授、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王宗明研究員、蘭州大學鄧建民教
八院士建議設置水保與荒漠化防治一級學科
在近日召開的水土保持學科發展高級研討會上,8位院士和30位專家聯名建議設置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一級學科。他們認為,這是適應我國生態安全保障需要、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的必要選擇,對提升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具有深遠意義。 這8位院士是沈國舫、李文華、蔣有緒
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平方公里-威脅生態安全
新《水土保持法》的審議通過,是我國水利和水土保持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對新時期水土保持事業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資源。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是實現水土資源可
評論:讓水安全成生態紅線
在當前的水污染現狀下,要保證公眾的用水安全,不僅需要依靠政府方面的監管,企業更要承擔起社會責任,不能一味地追求經濟利益而忽略環境利益。 自蘭州自來水污染后,用水安全的警鐘又一次敲響。23日,漢江武漢段水質氨氮超標,造成周圍水廠短暫關停,影響到30萬人、數百家企業用水。 水污
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關于做好2019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做好2019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進行了要求和部署,對突發環境事件應對處置的全過程做出了具體規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同志就《通知》印發的背景意義、《通知》的整體思路等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圖片來源于網
呼和浩特水土保持條例下月施行
經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準,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全面修訂的《呼和浩特市水土保持條例》將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據悉,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結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和呼和浩特市水土保持工作現狀,經過大量調研、充分論證、反復修改,全面修訂了《呼和浩特市水土保持條例》。
北京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7月12日,北京市正式印發生態保護紅線。根據劃定范圍,北京市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的26.1%。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根據原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的技術規定,市政府組織相
新疆副主席指出-確保生態安全底線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近日在阿勒泰地區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強調,在謀發展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生態優先不動搖,嚴把項目準入關。 艾爾肯·吐尼亞孜指出,阿勒泰地區物種資源豐富、獨特,生態系統多樣,生態環境良好,是新疆少有的沒有受到污染的一塊凈土,是全疆乃至全國的重要生態屏障。
如何守護核輻射區生態安全
“我國鈾礦山(包括放射性較高的非鈾礦)、核電站、西北核試驗場下風向等地區可能影響面積約達5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0.5%左右。”這是記者在日前于北京召開的香山科學會議第618次學術討論會上獲知的數據。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這些區域生態安全面臨的種種威脅。為此,此次會議執行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
有機食品的含義不是“安全”而是“生態”
在古代,倉廩實思淫欲;在今天,倉廩實思安全。雖然安全的食品是九牛,不安全的食品只是一毛,可是由于媒體的放大,敏感的消費者都按倒過來的比例看待食品安全。古代民以食為天,有飯吃是天大的事;如今民以食為憂,食品極大豐富卻憂心忡忡,甚至杯弓蛇影。追求安全,消費者首選有機食品,認為有機食品等于安全食品。可
首屆世界生態安全大會在金邊舉行
為期一天的首屆世界生態安全大會12月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來自世界60多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專家學者等約200人參加會議。與會者圍繞“和平發展與生態安全”這一大會主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并通過了《吳哥議定書》。 柬埔寨環境大臣莫馬雷、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總干事蔣明君等在會上發表講話,呼吁世界
-西氣東輸實現建設綠色管道、保護生態環境承諾
在位于西氣東輸靖邊壓氣站以東16公里的喬溝灣鄉,10年前,這里曾是轟轟烈烈的西氣東輸管道黃土塬段施工現場;今天,這里沙棘、紫穗槐郁郁蔥蔥,像鋪了一張巨大的綠色地毯。 如果不是每隔50米豎立著一個2米高的標識樁,誰會想到一條鋼鐵巨龍正靜靜地臥在“地毯”之下,將清潔的天然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千家
江蘇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劃定全省生態保護紅線
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專項規劃 江蘇劃定全省生態保護紅線 省長李學勇6月21日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審議稿)》。 會議指出,生態紅線是維護生態安全的“生命線”、維護公眾健康的“保障線”、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警戒線”。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
京大規模建設加劇水土流失-十一五人為水土流失700萬噸
在當前極端天氣不斷出現的背景下,水土保持與水資源短缺、污水治理、城市內澇、山洪泥石流、霧霾、沙塵暴之間的聯系更加凸顯。昨天下午,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聽取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及《北京市實施辦法》實施情況報告。報告稱,大規模建設導致北京人為水土
土地退化防治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10月12日,由世界水土保持協會(WASWAC)和中國水土保持學會(CSWCS)發起,中國科學院、水利部、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 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承辦的土地退化防治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一次世界水土保持協會理事會會議在西安開幕,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印度、新西
我國首次修改水土保持法-遏制嚴峻水土流失狀況
中國的水土保持法在實施近20年后首次進行了修訂。12月25日閉幕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改后的法律。相關人士表示,修改水土保持法的目的是通過法律形式,遏制中國日益嚴峻的水土流失狀況,保住秀美山川。 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資源。
我國首部國家級水土保持規劃批復
日前,國務院正式批復《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這是我國首部國家級水土保持規劃,是水土流失防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今后一個時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依據。 水土流失占到國土面積1/3,大規模開發建設是主因 全國水土流失狀況如何?為何要出臺國家級規劃?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長劉
2018年生態修復行業細分市場前景分析,發展態勢良好
目前,我國生態修復行業涵蓋道路邊坡生態修復、礦山生態修復、水利工程生態修復、土地沙化生態修復以及其他生態修復等細分領域。 道路邊坡生態修復主要包括公路、鐵路邊坡修復。新/改建公路、鐵路會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因此公路、鐵路的建設直接推動道路邊坡修復市場的發展。近年來,隨著公路、鐵路建設加快,
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近日在萬州、開縣、云陽調研時強調,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面臨加快發展和涵養生態雙重任務,要堅持“突出首要、彰顯特色,面上保護、點上開發”,走特色發展、集約發展、綠色發展之路。 在萬州區垃圾焚燒發電廠、開縣漢豐湖生態綠化點、云陽縣盤龍街道活龍村生態屏障和面源污染治理項目點調研
李佩成:水文生態關乎環境安全
地球上千變萬化的生態系統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是其基本影響因素?為什么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上說“水是生態之基”?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安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專家李佩成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李佩成三年前開始主持教育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組織的 “111”引智計劃項目——“干旱半干旱地區水文生態與水安全
香煙重金屬超標暴露農業生態安全
2009年10月12日,山西省安澤縣農民在家里晾曬煙葉。 當理查德奧康納博士“出于好奇”在實驗室里分析中國香煙的成分時,他恐怕想不到會找到一道新配方。這位美國羅斯韋爾帕克癌癥學會(Roswell?Park?Cancer?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發現,中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