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14項人類癌癥研究的里程碑式進展
癌癥目前仍然是全世界人類最大的殺手之一。近日,Nature Genetics 和 Nature Medicine 聯合發表了題為:Nature Milestones in Cancer 的文章,總結了21世紀以來癌癥研究旅程中的14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以展示在理解癌癥和開發新療法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 近幾十年來,人們對癌癥的認識不斷深入,如有關腫瘤發展的遺傳學和表觀遺傳學畸變、腫瘤全基因組測序等。這些發現推動了癌癥新療法的發展,尤其是免疫療法,已成為與手術、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并列的重要治療手段。希望這些突破性事件能激發人們對癌癥研究的樂觀情緒,并積極開發新的方法來攻克癌癥。 時 間 線 事 件 簡 介 01靶向治療耐藥機制的研究進展 世紀之交時,針對驅動基因的分子靶向藥物不斷被開發和應用,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伊馬替尼。與傳統藥物相比,靶向藥物具有低毒、高效、不良反應少等特點,然而,臨床試驗表明患者在接受該靶向藥物......閱讀全文
癌癥診斷技術進展
2016年2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長期以來,癌癥診斷領域都是全球科學家們研究關注的重點,近些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許多新型的癌癥檢測技術不斷涌現,比如癌癥液體活檢技術、microRNA檢測工具、成像追蹤技術等。利用癌癥血液檢測新技術就可以發現血液樣本中存在的腫瘤DNA通。例如,去年6
Science特刊:癌癥治療前沿進展
長達十年的癌癥基因組計劃為了解這種疾病的復雜性提供了許多信息,也帶來了不少希望。現在我們知道遺傳突變會促進腫瘤生長,這在患者各個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原發性腫瘤和轉移性腫瘤也存在差異,甚至在同一腫瘤的不同位置也存在差異。這種異質性解釋了為何某種藥物能治療一個患者,但另外一個患者卻沒有效果,以及為何患
癌癥診斷技術新進展!
【1】Nature:開發基于DNA包裝的新型血檢可檢測多種癌癥 doi:10.1038/s41586-019-1272-6 近日,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簡單的新型血液檢測方法,通過發現癌細胞脫落的DNA碎片在血液中循環的獨特模式,可以檢測七種不同類型癌癥
新型癌癥成像技術助力癌癥研究突破性進展
隨著癌癥研究的不斷創新發展,不斷涌現的新型癌癥成像技術也在幫助科學家們對癌癥進行更為快速的診斷,并且更加容易幫助尋找最具潛力的癌癥新藥并將新藥推向臨床試驗;其中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們就走在了這一領域的前沿,他們將先進的成像技術應用到了癌癥藥物的研發初期,結果顯示這些成像技術有助于剔出效果不佳的
日本癌癥治療疫苗研究取得進展
日本北海道大學日前發表新聞公報稱,他們開發的一種癌癥治療疫苗在臨床試驗中取得一定效果,尤其是對大腸癌和乳腺癌有效。該研究成果將在8月22日至27日于神戶召開的第14屆國際免疫學會研討會上發表。 公報說,這一癌癥疫苗的核心技術是該大學基因病控制研究所人工合成的一種肽,這種肽可激
癌癥miRNA研究獲新進展
來自美芝加哥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一項大規模的全基因組microRNA表達譜分析,識別出了能分辯AML和ALL(兩種急性白血病)的miRNAs,為這種惡性腫瘤疾病的診
Science:癌癥免疫療法獲得重要進展
T細胞是人體內的重要免疫細胞。它們起源于骨髓,在胸腺內分化成熟,是機體抵御入侵者和癌細胞的主力軍。 T細胞療法在癌癥治療方面很有潛力,但副作用可能非常嚴重。為此,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能夠嚴格控制T細胞活性的分子開關。這一技術有望解決T細胞治療的嚴重副作用,克服這種療法
癌癥免疫療法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癌癥免疫療法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 【1】Cancer Res:突破!科學家鑒別出癌癥免疫療法的潛在新型靶點:GARP doi:10.1158/0008-5472.CAN-18-2623 據美國癌癥協會數據顯示,結直腸癌是男性和女性因癌癥死
癌癥免疫療法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亮點研究成果,共同解讀近期科學家們在癌癥免疫療法研究上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Cell 【1】Cell:揭示增強免疫療法療效、對抗免疫抵抗性癌細胞的新方法 doi:10.1016/j.cell.2019.06.014 免疫療法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統對抗癌癥。然
免疫療法醫治癌癥研究取得進展
因癌細胞表面的PD-1和PD-L1蛋白使人體免疫系統內的T細胞無法對癌細胞進行殺滅,研究人員尋找阻斷PD-1和PD-L1發揮作用的方法。 最近,美國多家醫院用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生產的一種抗體藥物進行臨床試驗,發現效果很好。醫生們對幾百位癌癥晚期
PNAS:跟蹤癌癥進展的新方法
最近,一個科學家小組開發了一種計算方法來映射癌癥的進展,這一研究成果對于促發這種疾病的因,素以及選擇有效療法的新方法,提供了新的見解。 本文共同作者、紐約大學教授Bud Mishra 解釋說:“我們的工作重點是探索,隨著腫瘤環境響應變化——如缺氧、細胞遷移或免疫反應,驅動癌癥進展的幾個基因及其
PNAS:跟蹤癌癥進展的新方法
最近,一個科學家小組開發了一種計算方法來映射癌癥的進展,這一研究成果對于促發這種疾病的因,素以及選擇有效療法的新方法,提供了新的見解。 本文共同作者、紐約大學教授Bud Mishra 解釋說:“我們的工作重點是探索,隨著腫瘤環境響應變化——如缺氧、細胞遷移或免疫反應,驅動癌癥進展的幾個基因及其
國外癌癥基因液體檢測技術進展
通過技術手段從病人體液中檢測出相關的癌癥信號,讓病人提前獲知癌癥信號、及時治療;Freenome公司獲得555萬美元種子輪投資。 前不久,美國Freenome公司獲得種子輪融資555萬美元。本輪融資由Andreessen Horowitz領投,跟投方Founders Fund、Data Col
Sci-Trans-Med:癌癥疫苗新進展
早在50年前科學家們已經有了癌癥疫苗的想法,但直到最近他們才能確切地證明這種疫苗是如何起作用的。 現在,蒙特利爾大學免疫學和癌癥研究所(IRIC)的一個研究小組證明了疫苗可以起作用。不僅如此,它還可以成為一種極其有效,無創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抗癌工具。 該團隊的工作昨天發表在《Science T
Nature:癌癥相關蛋白的研究進展
近期Nature的癌癥相關蛋白質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能夠幫助我們了解這些蛋白質在癌癥發生、發展、治療等研究中的重要發現,為癌癥治療和診斷提供新思路。 顛覆認知,BRCA1蛋白竟然能夠促進神經母細胞瘤存活。 BRCA1蛋白是一種阻止乳腺組織中的細胞發生癌變的蛋白質,但是在這篇Nature文章的
PNAS:有望實現成功阻斷癌癥進展
MYC是一個由三種相關蛋白組成的蛋白家族,其會在癌癥中過度表達,美國每年有大約10萬人因癌癥而死亡;近年來研究人員并未在阻斷MYC上取得成功,但很幸運的是,這些蛋白質有一個缺點,即名為WDR5的染色體結合輔因子。圖片來源: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理解MYC
新型癌癥組合性療法研究進展!
隨著科學家們在癌癥療法領域研究的滲入,不斷有新型癌癥組合性療法被開發,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科學家們在該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索拉非尼和EGFR抑制劑吉非替尼在體外對肝癌細胞沒有協同作用。 【1】Nature:中荷科學家聯手揭示樂伐替尼和吉非替尼組合治療可克服肝癌對樂伐替尼的耐
最新癌癥療法研究進展速覽
在開發治療癌癥的新型療法上,科學家們可謂是花費了大量精力財力,當然了他們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相關中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Sci Transl Med:科學家有望開發出克服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耐藥性的新型療法 doi:10.1126/scitranslme
Nature子刊:遺傳分析追蹤癌癥病程進展
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通過遺傳分析繪制出了一種叫做濾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的血癌類型,從可控的疾病發展變化為侵襲性癌癥,這一過程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圖像,由此為治療這一疾病提供了一些新的靶點。 來自倫敦大學瑪
Nature子刊:遺傳分析追蹤癌癥病程進展
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通過遺傳分析繪制出了一種叫做濾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的血癌類型,從可控的疾病發展變化為侵襲性癌癥,這一過程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圖像,由此為治療這一疾病提供了一些新的靶點。 來自倫敦大學瑪
-FASEB:血液測試診斷癌癥又有新進展
癌癥的診斷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棘手的難題,普遍采用的結腸鏡檢查、活體組織檢查等方法侵入性強,不可避免造成機體創傷,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操作起來也極為不便。血液檢查是早期癌癥診斷的一個重要方法,通過檢測血液中各腫瘤標志物指標的變化來判別是否有癌癥風險。 對于像白血病這樣存在于血液中的癌癥比實體
NanoTAC技術用于癌癥精準治療研究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588.shtm
PNAS:或將實現成功阻斷癌癥進展
MYC是一個由三種相關蛋白組成的蛋白家族,其會在癌癥中過度表達,美國每年有大約10萬人因癌癥而死亡;近年來研究人員并未在阻斷MYC上取得成功,但很幸運的是,這些蛋白質有一個缺點,即名為WDR5的染色體結合輔因子。圖片來源: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理解MYC
九大癌癥領域專家齊聚-共話癌癥防控新進展
助力推進臨床科研成果轉化,在世界范圍發出更多癌癥防控中國聲音——為踐行健康中國行動,推進科研成果臨床轉化,助力癌癥防控工作,作為2023年人民好醫生系列活動重點工作,第三屆(2023)“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總結會6月10日在北京舉辦。活動現場匯集了肺癌、肝膽腫瘤、胃癌、食管癌、乳腺癌、婦科
華裔學者Cell獲癌癥關鍵事件研究進展
來自哈佛醫學院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Acetylation-Dependent Regulation of Skp2 Function”的文章,報道了促進腫瘤發生的一個關鍵事件:Skp2信號異常的作用新機理,發現了Skp2致癌作用的一個乙酰化調控機制,這將為解析
2016-AAAS:T細胞療法治療癌癥的進展
近些年來,將免疫療法廣泛應用于臨床中來抵御癌癥和感染性疾病的相關研究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比如臨床試驗中的過繼性T細胞療法(adoptive T cell therapy)就帶來了可喜的成果,而來自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的研究者將在近日
2015年癌癥診斷領域研究突破性進展
一直以來,癌癥的診斷研究領域都是科學家們關注的重點,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許多新型的癌癥檢測技術不斷涌現,比如癌癥液體活檢技術,microRNA檢測工具、成像追蹤技術等,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2015年癌癥診斷領域的研究亮點。 【1】4篇權威期刊論文聚集癌癥血液檢測 雖然實體腫瘤的檢測仍然是癌癥
深圳先進院癌癥診斷技術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籌)蔡林濤研究員帶領的納米醫學研究小組近期在癌癥診斷技術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在癌癥診斷的研究中,近紅外熒光納米檢測技術可以實現癌癥原位、實時、靶向的無損監測。吲哚菁綠(ICG)是一種具有近紅外特征吸收峰的三碳花菁染料,是唯一一
ASCO評選癌癥治療50年五大進展
作為今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50 年慶典的一部分,該學會邀請醫生、患者和公眾投票選出了過去 50 年里“現代腫瘤學五大進展。”ASCO 主席 Peter Yu 稱:“所有這些進展都意味著癌癥治療的重大轉折,并且改善了無數美國人的生活質量。” 評選出的五項最重要進展如下所示: 1 化療
癌癥免疫療法的近幾年的研究進展
癌癥免疫療法是一種針對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的療法,其已有30多年歷史,它治療的是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醞釀了數十年的癌癥免疫療法終于確定了它的潛力,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令人鼓舞的效果。 【1】默沙東免疫療法Keytruda黑色素瘤一線治療擊敗百時美Yerv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