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哈佛醫學院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Acetylation-Dependent Regulation of Skp2 Function”的文章,報道了促進腫瘤發生的一個關鍵事件:Skp2信號異常的作用新機理,發現了Skp2致癌作用的一個乙酰化調控機制,這將為解析 Skp2如何調控細胞遷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相關成果公布在Cell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魏文毅博士(Wenyi Wei),其研究組主要從事癌癥基因調控相關研究,去年曾發表文章,針對一種稱為FBW7的基因在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T-ALL)細胞中的效應進行了研究,證實了FBW7與腫瘤藥物耐受之間的聯系。 Skp2基因是1995年由Demetrick等人通過熒光原位雜交發現的,一個與細胞周期調控密切相關的基因,定位于5p13,編碼的蛋白質由 436個氨基酸組成。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Sk......閱讀全文
表觀遺傳學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學科,目前研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表觀遺傳在人體生長、發育、疾病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少研究也表明表觀遺傳的改變是癌癥發生發展必不可少的。小編在此為大家盤點了近期關于表觀遺傳學與癌癥的研究,與大家一起學習。 【1】Nat Genet:表觀遺傳變化讓
【1】JCI: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有效抑制癌癥進展轉移的新型靶向療法 doi:10.1172/JCI93172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Wistar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線粒體蛋白Synt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3月24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1.Science:三分之二的致癌突變歸因于隨機DNA復制錯誤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基梅爾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提供證據證實隨機的不可預測的DNA復制“錯誤”導致將近三分之
一隊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哈佛醫學院、帕維亞大學和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采用一種新開發的化合物,靶向特定表觀遺傳修飾蛋白后,成功地抑制了黑色素瘤細胞的生長。 最近他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Targeting the CoREST Complex
近日,來自瑞典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指出一種用于幫助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祛痰的人造抗氧化劑藥物--N-乙酰半胱氨酸可能會加速小鼠皮膚癌的擴散,這一研究結果對該藥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質疑。 該藥物
來自復旦大學生科院,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等處的研究人員揭示出了胰腺癌中乳酸脫氫酶A(LDH-A)的一種上調作用機制,指出LDH-A的一種乙酰化修飾會抑制其活性,并靶向分子伴侶介導的細胞自噬,因此在胰腺癌患者體內,這種乙酰化會減少,并伴隨LDH-A蛋白表達水平的增高。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21日C
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入,他們慢慢發現,氧氣在多種疾病發生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有研究人員就發現,缺氧狀態能夠讓腫瘤變得更加惡性;但又有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將小鼠置于極端缺氧的環境下時,小鼠就能夠進行心肌再生。那么氧氣到底有著怎樣的特殊功效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報告進行了整理,分享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線粒體是細胞中的“動力工廠”,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80%都是由線粒體提供的。線粒體形態對于細胞維持正常生理代謝和機體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線粒體結構和功能發生了異常,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近年來,線粒體研究已經成為生命科學及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線粒體的基因突變、呼吸鏈缺陷、線粒體膜的改變等因素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腸道微生物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utrition Reviews:飲食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DOI: 10.1093/nutrit/nuz106 根據喬治華盛頓大學(GW)和美國國家標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
【1】Science:南開大學曹雪濤團隊揭示hnRNPA2B1識別病毒DNA并促進IFN-α/β產生 doi:10.1126/science.aav0758 通過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識別病毒核酸可觸發宿主對病毒的先天免疫應答。這導
大約30%的癌癥存在KRAS的活化突變,其通過稱為MAPK的信號傳導途徑觸發腫瘤發生與進展。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針對KRAS的藥物成功,但已經開發出針對MEK的靶向治療。已知MEK是KRAS在癌癥中促進MAPK級聯反應的下游蛋白之一,因此針對MEK的靶向治療理論上可抑制KRAS突變型肺癌,但實際效
來自北京大學、康奈爾大學Weill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PTEN通過與組蛋白H1相互作用控制了染色質凝聚,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9月4日的《Cell Reports》雜志上。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的尹玉新(Yuxin Yin)教授以及康奈爾大學Weill醫學院的Wen H. Shen是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