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評選癌癥治療50年五大進展
作為今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50 年慶典的一部分,該學會邀請醫生、患者和公眾投票選出了過去 50 年里“現代腫瘤學五大進展。”ASCO 主席 Peter Yu 稱:“所有這些進展都意味著癌癥治療的重大轉折,并且改善了無數美國人的生活質量。” 評選出的五項最重要進展如下所示: 1 化療治愈進展期霍奇金淋巴瘤―1965 年,伴隨著 4 種藥物聯合化療方案(環磷酰胺、長春新堿、強的松、氮芥,即 MOPP)的問世,腫瘤學迎來了成人進展期癌癥化療的第一個突破—一半以上的侵襲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獲得長期緩解。這一方案迅速成為標準的治療方案。 然而在上世紀 70 年代,另外一類 4 種藥物組合方案(阿霉素、博萊霉素、長春花堿和氮烯咪胺,稱為 ABVD)被證明療效更佳,可治愈大約 70% 的晚、進展期霍奇金淋巴瘤病人。ABVD 方案今天仍然是主要的保留療法。ASCO 評論認為,1965 年 MOPP 的問世“為藥物治愈晚期癌癥......閱讀全文
HIV病毒癌癥免疫藥物的治療
美國埃默里大學耶基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部研究員Justin Harper等人進行了一項新的研究,研究顯示:利用兩種癌癥免疫治療藥物組合使用刺激免疫細胞,可縮小感染了猿猴免疫病毒(SIV)并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的非人靈長類動物中的病毒庫大小。這些發現對于尋找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有重要
癌癥患者的福音:納米藥物或能診斷和治療癌癥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的技術,也是目前被廣泛應用的技術之一。如今,研究人員用納米技術開發出了特異性的納米藥物,可用于癌癥的治療,這一消息為癌癥患者帶來了福音。 據央視網報道,癌癥之所以難治療,是因為癌細胞會將自己偽裝成正常細胞,這樣它們就能安心地在人體內存活了;同時,許多癌細胞生命力又極為頑
癌癥個性化治療的藥物遴選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增癌癥病例300多萬例,220萬人死亡,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癌癥發病率排在前5位的,在男性中分別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大腸癌;女性中分別為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腸癌和肝癌。在中國排在最前面的致癌因素分別是環境因素、慢性感染、吸煙等。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診斷出癌
黑磷納米藥物可多模式精準治療癌癥
5日,記者從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獲悉,中美聯合課題組在黑磷生物醫學新應用上取得新突破,發現黑磷納米薄片可實現腫瘤的光熱治療、化療和生物響應的三重協同治療,多模式精準治療癌癥,相關科研成果近日在國際頂尖刊物《先進材料》作為封面文章發表。 該課題由清華大學副教授梅林、深圳大學教授張晗以及哈佛大學
靶向藥物治療癌癥的原理是什么
靶向藥物治療癌癥的原理是靶向藥作為一種分子藥物與癌基因的啟動子相結合抑制腫瘤的生長,所以使有攜帶這部分基因的腫瘤細胞會不生長直至死亡。腫瘤的靶向藥研發是根據腫瘤的啟動子,基因突變而研發。原理非常明確。與傳統化療藥物的治療方式也有不同。化療藥物只要細胞在生長過程中,都有殺傷,不分敵我,都殺死。而靶向藥
AJHG:癌癥藥物能夠治療腦動脈瘤
腦動脈瘤是由血管壁的異常引起。當血液通過異常血管時,血壓過高導致局部區域向外凸出。動脈瘤可以在身體的任何部位發育,但最常見于腹主動脈(帶血離開心臟的動脈)和大腦。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用于治療癌癥患者的一類重要藥物可用于治療腦動脈瘤。 如今,來自蘇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現在可以找到一種更安
藥物組合或成癌癥定制治療的“跳板”
在歐洲乳腺癌大會上,英國醫生展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試驗現象——一種組合藥物可在短短11天內大大縮小甚至消除乳腺腫瘤,這可能意味著一些女性不再需要化療。該研究由曼徹斯特NHS醫院的研究人員實施,并由英國癌癥研究中心資助。 本次試驗共有257名女性志愿者參與,所使用的藥物靶向十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專
研究發現癌癥藥物有助治療糖尿病
近日,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兩項研究確定了參與糖尿病病程發展的一系列蛋白質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此外,他們還發現,市面上已有的一種獲批準藥物可以調節該途徑。兩項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9月15日的Nature Medicine。 這兩項在小鼠身上完成的研究,意想不到的揭示了低氧條件(缺氧)下肝臟細
納米藥物新療法意在靶向治療癌癥
有一種掌握著生命藍圖的基因分子,其直徑僅相當于1米的二十五億分之一。現在,科學家已經可以培養出如此大小的分子,并用創新設備對其進行史無前例的精確測量。科學家在過去十年通過不懈努力獲得的這些技術,如今正帶領人類走向新的醫療與疾病診斷方式。 癌癥在人體內肆意地玩著“捉迷藏”的致命游戲。化學療法是當
抗排斥藥物和免疫療法可以治療癌癥
在標準的抗排斥藥物中加入免疫療法,可能會改變數千名無法治愈的癌癥患者的生活,因為新的研究表明,它可以降低這種器官排斥的風險,并消除四分之一的患者的癌癥。?由皇家阿德萊德醫院和南澳大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這項世界上首次研究表明,移植抗排斥藥物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雙重組合不僅將器官排異率降低到12%(
用于治療癌癥患者藥物可用于治療腦動脈瘤
腦動脈瘤是由血管壁的異常引起。當血液通過異常血管時,血壓過高導致局部區域向外凸出。動脈瘤可以在身體的任何部位發育,但最常見于腹主動脈(帶血離開心臟的動脈)和大腦。 如今,來自蘇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現在可以找到一種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使用復雜的“下一代”DNA測序技術,作者發現了一種新型
《ACS-Nano》:傳遞癌癥治療藥物的“雙鎖”病毒
目前,美國萊斯大學的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可調的病毒,它就像一個安全保險箱,需要兩把“鑰匙”才能被打開,釋放其攜帶的治療藥物。 萊斯大學生物工程師Junghae Suh的實驗室開發出一種腺相關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只有存在兩種入選的蛋白酶時才能開啟這
治療癌癥新突破-藥物穿納米外衣直達患處
?? ?綜合英美媒體11月5日報道,日前,美國一家名為“BIND生物科學”的醫藥公司表示,他們利用先進的納米技術開發出一套“納米癌癥療法”,初步試驗證明其能非常有效地殺死癌細胞。雖然此前也有美國科學家宣布過類似的研究成果,但是BIND公司表示,這種療法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它能夠“欺騙”人體免疫系統,不會
表觀遺傳學藥物有望解決癌癥治療難題
表觀遺傳學是一種調控基因表達的可逆途徑,通過DNA和組蛋白的化學修飾,決定特定基因是否能得以表達。在癌癥中,表觀遺傳學修飾的添加或刪除,與腫瘤抑制基因的沉默或者癌基因的過表達有關。有研究顯示,在標準的化療流程之前先用表觀遺傳學藥物處理癌細胞,可以增強這些細胞對抗癌藥物的敏感性。這樣的措施將大大有
改造的精子可攜帶藥物,用于治療婦科癌癥
在現實社會中,快遞公司往往會通過專業的快遞員與物流網絡,高效且準確地將貨物運送到指定地點。在癌癥的治療過程中,如何將抗癌藥物精準地運送到癌細胞中且不傷害正常的細胞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人體內是否有這樣的“快遞員”和“物流網絡”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早前的研究與試驗中,科學家利用紅細胞與循環系統,在
癌癥治療新曙光:癌癥建模
現在科學家們將患者的腫瘤細胞接種到小鼠體內,進而建立腫瘤模型,以用于分析和開展藥物測試。目前研究人員已鑒定了一系列小兒實體腫瘤模型,同時相關數據的允許免費獲取。 罕見癌癥的研究面臨著兩方面的挑戰:可用的腫瘤樣本少;缺乏相應的小鼠模型。最近科學家們非常成功地開發了將人類腫瘤細胞高效移植到免疫缺陷
Nat-Commun:新型納米顆粒可促進癌癥藥物治療的效果
研究者們第一次發現類似于魚竿或蠕蟲的納米顆粒相比梭型的納米顆粒能夠更加有效地穿透細胞或者類似于細胞核的特殊屏障。 這對于藥物的運輸系統來說是十分重大的突破。在癌癥的藥物治療領域,研究者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藥物精確地運送到靶點部位。 該團隊使用了一種新型的熒光顯微技術,這一技術使得
《紐約時報》:藥物試驗太多-癌癥治療困局愁壞了醫生
隨著兩種革命性的治療方法免疫療法和個性化治療的出現,癌癥研究人員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時也看到了一個在醫療研究中可能前所未見的問題。 臨床試驗太多了,實驗性的癌癥藥物也太多了,但可供試驗的病患卻不夠多。這種僵局的出現,部分因為企業希望趕快將有利可圖的新癌癥藥物推出市場,部分因為這些治療方法的本性
很多癌癥靶向治療藥物抑制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
在很多情形下,癌癥靶向療法要好于化療和外科手術摘除,這是因它攻擊和殺死攜帶特異性的促進腫瘤產生的基因突變的癌細胞,而且不影響健康的沒有攜帶這些基因突變的正常細胞。在臨床試驗中,科學家們非常注重于探究靶向療法對腫瘤細胞的影響,但是卻沒有充分地研究它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然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
Trends系列綜述:納米藥物在癌癥精準治療方面的發展
2017年Cell旗下的Trends inBiotechnology 發表了一篇題為“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to Precision Cancer Nanomedicine”的綜述。闡述了納米藥物在精準治療癌癥方面獲得的成果、面對的挑戰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納米藥
抗組胺藥物可改善癌癥患者免疫治療效果
自10年前第一批檢查點抑制劑藥物被用于治療癌癥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使它們更有效。11月25日,刊登于《癌癥細胞》的一份研究報告稱,非處方類第二代抗組胺藥似乎可以改善不同類型癌癥的患者接受抗PD -1/PD-L1(抗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結果。“我們相信,如果在前臨床研究中得到驗證,該發現可
Nature:抗體藥物偶聯劑助力毒蘑菇”靶向治療癌癥
科學家們一直認為來源于死帽蕈(death cap mushroom)這種有毒蘑菇的α-鵝膏蕈堿(α-amanitin)是一種可能的癌癥治療方法。然而由于它有引起肝毒性的傾向,其作為有效療法的潛力受到限制。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基于α-amanitin的抗體藥物偶聯
PLOS-ONE:關節炎藥物或可用于治療血液癌癥
近期,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一種既可以治療關節炎也可以幫助治療血液癌癥的藥物。 每年在英國大約有3300名患者被診斷為骨髓增生性腫瘤(MPN),該病可引起血細胞過度增長,對生活質量產生重大影響。該病導致人體會產生盜汗、瘙癢和疲勞等癥狀。 MPN通常發生在50歲至60歲左右的人之
PNAS:癌癥藥物或能有效治療人類乳頭瘤病毒的感染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科學家們通過進行臨床前試驗發現,癌癥藥物伏立諾他、貝利司他和帕比司他或許能被重新定向用來治療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發的感染。據世界
研究人員為所有癌癥患者帶來精準藥物治療新策略
分析測試百科訊 來自密歇根大學綜合癌癥中心和賽默飛世爾科技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并測試了一種新的工具,可以對由遺傳性異常引發的常見癌癥進行搜索。試驗表明基因測序在一個大體積樣品里能發揮更好的能力。 “密歇根大學在應用測序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做分析是我們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和一大瓶頸。我們的
常規心臟病藥物或可幫助治療致死性癌癥血管肉瘤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AMA Dermatology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美國德州理工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常見的心臟病藥物或可阻斷癌癥血管肉瘤的進展,血管肉瘤是癌癥組織中血管的內層組織,其作為一種高度致命性的腫瘤可以在機體任何部位發生,腫瘤典型地可以以皮膚生長或損傷的方式
-美國癌癥中心篩選失敗藥物用于治療特殊基因型患者群體
去年美國國家癌癥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宣布開始一項研究旨在重新分析過去十年中在臨床試驗中未能對大多數患者產生療效的抗癌藥物以用于治療一些特殊基因型的癌癥患者。紐約的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
英科學家嘗試用無副作用藥物治療早期癌癥
讓健康細胞阻止癌細胞向腫瘤發展 英國科學家正在為一種治療早期癌癥的新方法而工作,利用一種沒有副作用的藥物,讓健康細胞阻止癌細胞向腫瘤發展。 英國科學家日前發現了一種讓健康細胞控制癌細胞,進而阻止其向腫瘤發展的新方法,為治療早期癌癥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手段。 英國曼
我國研究團隊研制新型化合物-為治療癌癥提供候選藥物
記者4日從湖北工業大學獲悉,新年前夕《美國化學學會會刊》在線發表了該校博士蘇正定及團隊的論文《一種高效恢復癌細胞中P53蛋白活性的雙抑制劑》。評審專家認為,該研究設計的“H109”雙功能抑制劑先導化合物是開創性的。該雜志副主編、國際著名蛋白質專家本杰明·F·葛拉瓦德教授認為該研究為治療癌癥提供了
第一三共治療罕見癌癥新藥獲得FDA突破性藥物認證
日本著名藥企第一三共最近宣布公司開發的新藥pexidartinib已經獲得了FDA的突破性藥物療法認證。這也標志著這種療法將正式走上優先審批的道路。 Pexidartinib是一種用于治療腱鞘巨細胞瘤(TGCT)的新藥。腱鞘巨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腱鞘癌。目前臨床上一般是通過手術切除的方法來治療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