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氯乙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在硫酸作用下,用甲醇酯化,再水解,經減壓蒸餾回收甲醇得到羥基乙酸成品。 2. 用甲醛和氧化碳在硫酸或三氟化硼等酸性催化劑存在下,在約70MPa的壓力和160-200℃高溫條件下,縮合生成羥基乙酸。......閱讀全文
1. 由氯乙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在硫酸作用下,用甲醇酯化,再水解,經減壓蒸餾回收甲醇得到羥基乙酸成品。?2. 用甲醛和氧化碳在硫酸或三氟化硼等酸性催化劑存在下,在約70MPa的壓力和160-200℃高溫條件下,縮合生成羥基乙酸。
1. 由氯乙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在硫酸作用下,用甲醇酯化,再水解,經減壓蒸餾回收甲醇得到羥基乙酸成品。? 2. 用甲醛和氧化碳在硫酸或三氟化硼等酸性催化劑存在下,在約70MPa的壓力和160-200℃高溫條件下,縮合生成羥基乙酸。
工業制備工業上一般用發酵法、合成法和聯合生物加工法制取乙醇。1.發酵法發酵法是用淀粉原料(如谷類、薯類、玉米、高粱或野生植物果實)和糖質原料(如糖蜜、亞硫酸廢液)等發酵,前者是主要的發酵原料。發酵法是在釀酒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曾是生產乙醇的唯一工業方法。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
1. 本品應密封于陰涼避光處保存。?2. 用玻璃瓶或有襯里的鐵桶包裝,量大時可用襯里的槽車運輸,并應對槽車保溫,并備有外加熱管,用于冷天卸貨。包裝容器應有警告標記,標明不得與皮膚、眼睛和衣服接觸。
1.工業生產方法可歸納為兩類:一是從天然植物油脂經過皂化或高溫高壓下分解得到;二是從合成脂肪酸中分離。日本主要以椰子油和棕櫚核仁油為原料制取月桂酸。用來制取十二酸的天然植物油有:椰子油、山蒼子核仁油、棕櫚核仁油及山胡椒仁油等。其他植物中,如棕仁油、擦樹籽油、樟樹籽油等亦可服務業制取十二酸。提取十二酸
常見的褐藻如海帶、馬尾藻、泡葉藻、巨藻都是海藻酸的主要來源。海藻用氫氧化鈉處理后抽提液與硫酸等強酸反應制得海藻酸。固氮菌和偽單胞菌也可以用于生物合成海藻酸,通常細菌合成的海藻酸可以產生微米級或納米級結構用于生物醫學工程領域 。
發酵法是用淀粉原料(如谷類、薯類、玉米、高粱或野生植物果實)和糖質原料(如糖蜜、亞硫酸廢液)等發酵,前者是主要的發酵原料。發酵法是在釀酒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曾是生產乙醇的唯一工業方法。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以淀粉原料為例,整個生產過程包括原料蒸煮、糖化劑制
隨著近代有機工業的發展,可利用煉焦油、石油裂解所得的乙烯來合成乙醇。該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氣,成本低,產量大,并且能大量節約糧食。化學合成法有直接水合法和間接水合法兩種,工業上普遍采用前者。? ⑴直接水合法:乙烯與水蒸氣在有機磷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經高溫高壓作用,可直接發生加成反
經皮肝癌瘤內注射藥物是治療肝癌的一種重要手段,乙酸是醫學應用的療效突出的肝癌瘤內注射治療藥物。但是經皮乙酸注射在治療肝癌的過程中仍存在著對腫瘤的滲透能力有限,難以制成緩釋制劑,注射過程中引起患者疼痛的局限性。為了克服這一缺點,將羥基乙酸作為一種高效的化學滅活劑引入到經皮瘤內注射治療肝癌中,通過對
1、有機合成的原料,可用于生產乙二醇。羥基乙酸主要用作清洗劑。可制取纖維染色劑、清凈劑、焊接劑的配料、清漆配料、銅蝕劑、粘合劑、石油破乳劑和金屬螯合劑等;羥基乙酸的鈉鹽、鉀鹽用作電鍍液添加劑。其他的用途還有電解研磨、金屬酸洗、皮革染色和鞣革劑等。也可用作化學分析試劑。 2、用做清洗劑,能與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