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復雜的研究對象,需要最合適的人去研究。但這些人不一定在你的團隊,也不一定在你的學校,他可能是中國某地一個你素不相識的學者,這時候就需要用‘互聯網+’科研的理念把大家聚集起來。”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成員、中國城市與區域實驗室(CCRL)發起人張學良對中新網記者說。 在互聯網與大數據時代,講好中國故事的方式與形式將發生改變。“互聯網+”對跨學科合作提出了全新的科研組織形式與組織科研方式。以前要做一個科研項目,可能是某個單位為主。而據張學良介紹,目前他們已經突破從單個學校,單個專業來配置研究資源的階段,轉而通過眾籌、眾包、眾研、眾智來進行研究。 張學良介紹說,中國城市與區域實驗室(CCRL)發起的中國城市群研究項目,就是通過“互聯網+科研”這種新形式聚集大家智慧,科研眾包,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城市與區域空間問題需要經濟學、社會學、地理學、GIS、城市規劃、計算機科學、生態學、政治學、歷史學等多科學交叉,......閱讀全文
在國外,科研眾籌已經成為一股支持科研的新力量。然而,國內還沒有出現直接面向科學研究的眾籌網站—— 科研還可以靠“湊份子”做?不要吃驚,這是真的。在國外,科研眾籌已經成為一股支持科研的新力量。 這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資金籌集方式,研發者提出有潛力的科研項目,發布到眾籌網站上,向投資者募集一定的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5月25日,醫療數字化研究以及應用——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百進千”對接會在北京中關村方正國際大廈舉行。本次會議由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北京大學孵化器主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生物醫藥領域中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孵化器領域中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金
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特別是尖端的科研儀器設備的共享率不是很高,存在科研儀器資源閑置和浪費的現象。借助互聯網的力量,科技資源相比過去有了更多共享利用的可能性。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以下
近日,科研協同云服務環境東莞結點正式開通運行。云服務環境依托于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基于下一代互聯網的科研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示范工程》項目,運行于中科院網絡中心東莞云計算IDC運營中心。作為科研協同環境云服務第一個分結點,東莞結點的開通將有助于提升云服務系統容錯能力,發揮區
8月26日消息,2014年中國互聯網大會在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院長、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曹淑敏表示:目前全球科技創新浪潮正引發新一輪產業變革,互聯網與工業融合是新一代產業變革的突出特征。 互聯網帶來更大的變革還在發生。她談到,目前全球科技創新浪潮正引發新一輪產業變革,互聯網與工業
中國合肥,2016年11月5日--第十一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上,BD中國隆重宣布,最新款細胞分選儀BD FACSMelodyTM系統和BD科研試劑網上商城正式上市。這是國內第一個零基礎入門的流式細胞分選儀和提供全面科研服務的科研試劑商城。兩項突破性的舉措,標志著BD中國引領生物科學進入了智能化的
1月27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與美國西北大學國際高級互聯網研究中心(iCAIR)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未來互聯網研究和國際互聯網試驗環境建設等領域建立長期深入的合作關系。 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科技網網絡中心主任戴博偉博士,美國西北大學國際高級互聯
2018年6月22日,2018科學儀器行業互聯網大會在廣州市粵科華南檢測技術裝備園如期舉辦。本次大會由廣東省分析測試協會與粵科華南檢測技術裝備園, EWG1990儀器學習網聯合主辦。會議邀請了科學儀器行業不同模式的互聯網企業,同時在協會領導、業界領袖、行業專家、生產商、渠道商、金融行業等產業鏈相
2009年,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家蒂莫西高爾斯(Timothy Gowers),通過眾包的方式,集中外部多個研究參與者的努力,成功證明了一個數學定理。由于這次眾包科研嘗到了甜頭,高爾斯后來啟動了“博學者項目”,將更多新問題放在網上,希望集合全世界聰明的頭腦,一起解決這些問題。科研走出實驗室,正在走向
把科學研究從傳統封閉的實驗室搬到開放的互聯網上進行,會取得怎樣的效果?英美國家一批年輕科學工作者對這種科研方式予以肯定。他們在網上征召合作者和志愿者,在博客里發表科學設想并征求意見,令互聯網成為科研新場所。 集思廣益 對劍橋大學教授蒂莫西·高爾斯而言,能難倒自己的數學題并不多,他曾獲
2009年,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家蒂莫西高爾斯(Timothy Gowers),通過眾包的方式,集中外部多個研究參與者的努力,成功證明了一個數學定理。由于這次眾包科研嘗到了甜頭,高爾斯后來啟動了“博學者項目”,將更多新問題放在網上,希望集合全世界聰明的頭腦,一起解決這些問題。科研走出實驗室,正在走向
在國內的儀器共享平臺行業里,科研伴侶、易科學、牽翼網在共享儀器行業都是不錯的領先者,他們在核心競爭力、技術趨勢、時代的發展等方面探討,未來誰會在共享儀器領域做的最好呢?隨著互聯網科技和共享經濟的繁榮,越來越多的共享經濟產物正加入到市場當中,包括科學專業儀器的共享檢測。相對科研伴侶儀器共享檢測平臺的成
科研助手是專為有分析測試活動的科研實驗室開發的運行管理工具, 是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支持下, 由 首都科技條件平臺 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 北京北達燕園微構分析測試中心有限公司 負責運營。 科研助手平臺是免費的 在lab-bj.com上注冊一個賬號,即可免費創建一個或多個屬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SNS)或社交媒體(social media)已經成為社會大眾廣泛使用的社交平臺,并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分享、傳遞思想和信息的方式。在科學界,科研人員在廣泛使用各類一般社交媒體(如twitter、facebook
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醫療器械如今備受矚目。而醫用植入物作為醫療器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資本技術密集、產業關聯度大、發展前景廣闊,被各界視為一個待“激活”的經濟增長點。 5月17日,“國家醫用植入物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以下簡稱創新聯盟)在國家藥監局杭州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成
應當建立科學的知識產權價值體系。一方面強調科學研究的開放性,鼓勵科研工作者大膽公開自己的科研成果,接受全社會的檢驗;另一方面建立嶄新的知識產權保護系統,只要在知識產權保護機構申請注冊獲得知識產權注冊號碼,任何人使用或者借鑒知識產權都必須注明知識產權注冊號碼。 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取得了驕人
應當建立科學的知識產權價值體系。一方面強調科學研究的開放性,鼓勵科研工作者大膽公開自己的科研成果,接受全社會的檢驗;另一方面建立嶄新的知識產權保護系統,只要在知識產權保護機構申請注冊獲得知識產權注冊號碼,任何人使用或者借鑒知識產權都必須注明知識產權注冊號碼。 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取得了驕人
需要實驗儀器的單位,找不到設備;有實驗儀器的單位,儀器卻使用率不高。長期以來,實驗儀器資源共享問題,成為科技創新的“絆腳石”。據相關統計,目前,國內實驗儀器設備的閑置率達20%。 近來,一種以互聯網為平臺的儀器共享網站正在興起,互聯網為媒介,營造儀器共享生態,真能為中國科研提速嗎? 靠什么盈
李克強總理的一句話,被科技人員的掌聲連續三次打斷。這一場景,發生在5月30日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九大第二次全體會議上。 “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中,更不能口惠而實不至!講了就必須要做到,而且一定要‘面子’和‘里子’一起做!真正讓有貢獻
9月8日上午,之江實驗室舉行一周年特別活動——“下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趨勢”高端論壇9月9日訊,“從無到有,自一而始。一歲,于人于是,只算是個開始,我們所做的必定十分有限。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跬步,百丈高臺,始于壘土……”今年9月6日之江實驗室成立一周年之際,實驗室主任朱世強在一周年特刊《自一而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3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滬干線大尺度光纖量子通信骨干網將于2016年下半年建成。 “這條量子干線連接北京與上海,貫穿山東濟南、安徽合肥等地,是千公里級高可信、可擴展的廣域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屬世界首例。建成后將用于金融、政務等領域信息的
日前,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即科學出版社)聯合推出地球與環境科學一站式知識發現平臺——“Earthinsight發現·地球”。該平臺將成為地球與環境領域科研工作的重要知識服務平臺。 “Earthinsight發現·地球”的定位是集聚國內外優質的地球與環境科學資
12月13日下午,“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互聯網創新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和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代表雙方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聯合實驗室將面向互聯網創新技術與應用領域,充分發揮清華大學科研實力、專業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通過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科學研究方法手段、強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始創新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4號),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解決我國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的問題,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 《方案
馮丹堅持在擅長的領域內提出專業建議 人物檔案 馮丹,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973項目“面向復雜應用環境的數據存儲系統理論與技術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 檢察印象 作為湖北省檢察院的人民監督員,我參加過檢察院舉辦的一些活動,總體感覺這些年在預防和懲治
12月13日,由河北省科技廳建設的“河北省大型科研儀器設備資源開放共享服務平臺”正式開通運行。河北省科技廳廳長馬宇駿、副巡視員蔣棟、省財政廳相關負責同志共同啟動開通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服務平臺。 “河北省大型科研儀器設備資源開放共享服務平臺”按照國家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系統建設規范和標準進行開發設
最近一則題為《推動世界進步的科研人員,為何會“淪落”到無償為學術期刊打工的地步?》的文章,在互聯網得以廣泛傳播,引起了科研人員的熱議。 文章所控訴的是學術期刊借科研人員發表論文大肆斂財的行為,還指出了出版行業匪夷所思的“三重收費”系統——“國家資助大多數研究,還要為評估研究質量的工作支付勞務費
李星 回顧20多年的互聯網研究與建設歷程,李星說自己很幸運,能遇到互聯網,能參與到第一批中國互聯網的建設工作,能與優秀的科學家一起從事互聯網研究與建設。作為中國大陸首個非中文互聯網標準RFC4925的第一作者,李星領銜的研究團隊發明的無狀態翻譯技術IVI/MAP已經成為互聯網最主要的過渡技術之一。
張宏科教授(左四)和團隊成員觀摩標識網絡的測試與實驗結果。 為什么上網的時候你會感到安全性很差,個人信息隨時會暴露? 為什么上網的時候你會感到移動網絡“移動”不起來? 為什么上網的時候你會感到網絡很亂,充斥著虛假、詐騙信息? …… 專業人士告訴你,這都是由互聯網原始設計弊端造成的。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