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DNA編碼分子庫持續擴大以及新的篩選方法不斷開拓未知生物學領域,DNA編碼分子庫將成為制藥行業研發新藥的支柱之一。 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市一座混凝土建筑的二樓,一臺普通實驗室冰箱的塑料盒子里放著一根透明試管,里面則含有天文數字尺度的混合物。這個分子庫里冷凍的是由總部位于英國倫敦的制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所屬的一大批化合物,其中含有1萬億個獨特的DNA標記分子,而這是銀河系恒星數量的10倍。 此類分子庫正幫助制藥公司和生物技術企業快速鑒定能“纏住”同疾病相關的蛋白,尤其是那些證實很難被靶向蛋白的候選藥物。和傳統方法相比,它們使得篩選工作更加迅速和廉價地展開。科學家還能利用它們探尋基本的生物學問題,并且研究酶、受體和細胞通路。 藥物發現通常從研究人員組裝大的化學物質分子庫開始,并在隨后測試它們對靶點的效力。化合物被單個地添加到含有靶蛋白的“井”中,以觀察它們是否影響其活性。這種被稱為高通量篩選(HTS)的方......閱讀全文
2016年12月9日Robert A. 等研究者發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的一篇標題為《DNA-encoded chemistry: enabling the deeper sampling of chemical space》的論文引起了世界范圍新藥
生物芯片,又稱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們起源于DNA雜交探針技術與半導體工業技術相結合的結晶。生物芯片技術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高通量檢測技術,它利用微電子、微機械、物理化學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固體芯片表面構建的微流體分析單元和系統,將生命科學研究中不連續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分析檢測)連續化
一、基因檢測公司梳理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摘要對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研究分析近幾年被廣泛應用于生物及醫學研究的諸多領域,篩查SNPs的方法很多,各具特色,并一直不斷地發展.本文對篩查SNP的幾種常用及最新方法做一簡要介紹,其中包括PCR-RFLP,分子信標等.細胞外基質
精準醫療并不是美國人在今年才剛剛提出的詞匯,它最早由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在2011年提出。而此前人們已經提出了“4P 醫學模式”,即預測、預防、參與以及個體化醫療,精準成為第五個P。 它將數字醫療和大數據進行結合,有時也被稱作是個性化醫療。盡管在一些領域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可以忽略不計,但精準醫療更
如果是基因測序產業上游的公司,產品銷售的目標客戶廣泛,橫跨科研、醫療、商檢領域,產品包括測序儀、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上機測序試劑盒,其中測序儀、上機測序試劑盒兩者是綁定的,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是可以用第三方的產品,國內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 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 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 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④提供測序數據存
麻省沃爾瑟姆市(Waltham, Massachusetts)的一座鋼筋混泥土建筑的二樓,一個實驗室冰箱里的塑料盒中,包含著無數種化學分子。這些分子是葛蘭素史克制藥公司(GlaxoSmithKline,GSK)合成的帶DNA標簽的分子,數目達到萬億種——這是銀河系恒星數目的10倍。 各大制藥公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近年來,科學創新日漸進入"大數據"時代,各種高通量的分析手段以及各類"組學"的發展,使得我們對生命科學的基本原理以及與人類健康有關的疾病發生機制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針對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們利用"大數據"的手段產生的科學進展,我們
在抗體研究的漫長過程中,相繼發展了三代不同水平的抗體制備技術?其中以抗原免疫高等脊椎動物制備的多克隆抗體,稱為第一代抗體;通過雜交瘤技術生產的只針對某一種特定抗原決定簇的單克隆抗體,稱為第二代抗體;應用重組DNA技術或是基因突變的方法改造某種抗體基因的編碼序列,使之產生出自然界中原本存在的抗體蛋白質
走進重慶大學藥學院的實驗室,研究員李亦舟打開冰箱,從里面拿出了一只放滿小試管的盒子。他舉起其中一支管說:“這里面裝了三千五百萬個不同化合物。”這就是近日,李亦舟實驗室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Dario Neri教授實驗室合作,通過DNA編碼分子庫技術獲得的研究成果。這項成果將推動新藥研發的進程,
在藥物發現過程中面對的主要挑戰是在成本可控范圍內,如何快速并且高質量地找到盡可能多的能夠與靶點蛋白相結合的活性化合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斷完善并創新著篩選方法。例如在一些項目中我們通過使用高通量篩選來高效地發現Hits。但是由于化合物的容量、多樣性及質量的限制,只有極少數的公司能夠承受得起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2013年4月1日-4月3日,為期三天的第19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在福州西湖賓館召開。繼4月1日張玉奎院士、陳洪淵院士、江桂斌院士、莊乾坤主任、陳義研究員和Jan-Christer博士的特邀報告之后,4月3日下午,第19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又迎來了吳學梯司長、趙宇亮研究員、吳永寧研究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作為一家生物科技合資企業,集中于有效分子發現技術,成都先導藥物開發有限公司9月22日宣布:與強生集團旗下楊森制藥有限公司達成多個靶標合作關系。成都先導將利用自身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NA編碼化合物合成與篩選平臺為強生的靶標提供新的研發起點,尤其集中于腫瘤及新陳代謝領域的研究。 研發協議包含,成都
作為一家生物科技合資企業,集中于有效分子發現技術,成都先導藥物開發有限公司9月22日宣布:與強生集團旗下楊森制藥有限公司達成多個靶標合作關系。成都先導將利用自身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NA編碼化合物合成與篩選平臺為強生的靶標提供新的研發起點,尤其集中于腫瘤及新陳代謝領域的研究。 研發協議包含,成都
腺相關病毒(AAV)載體是治療多種人類疾病基因傳遞的主要平臺。最近在開發臨床所需的AAV衣殼、優化基因組設計和利用革命性生物技術方面的進展對基因治療領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AAV介導的基因替換、基因沉默和基因編輯方面的臨床和臨床上的成功幫助AAV作為理想的治療載體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腺相關
過去5年間,全世界經歷了多次病毒疫情的突然爆發,包括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美洲寨卡病毒疫情,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和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與過歷次疫情不同的是,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此次疫情中我國研究團隊得以快速分離出病毒并獲得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已收到中國分享
2014年10月16~17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嘉興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及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委員會主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浙江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Richard Lerner教授和楊光教授研究團隊合作,研制出富含天然產物的新一代DNA編碼化合物庫(DNA-Encoded Library, DEL),以Functionality-Independent DNA Encoding of Complex Natu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大俠,帶著幾代人的武俠夢,隨風而逝。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武林俠客行走江湖,或為民族大義,或為國恨家仇,或為兒女情長。有人追逐武功絕學,有人追逐武林至尊,有人追逐名利雙收,也有人獨孤求敗,退隱江湖,超然世外……一幕幕大戲在你我腦海回蕩。 CR
一、前沿生物技術主題 1.蛋白質測序新技術新裝備及配套試劑國產化 (1)陣列毛細管柱蛋白質分離-陣列點樣裝置 研制二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新裝置,第一維分離柱可分離48個餾分,第二維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柱可同時分離48個流份;開發陣列紫外檢測器; 研制多柱點樣頭并行點樣器和流份收集器;開發
實驗步驟 一、桿狀病毒表達載體 最簡單的經典桿狀病毒表達載體是一個重組的桿狀病毒,其基因組含有一段外源核酸序列,通常為編碼目標蛋白質的dDNA,在多角體蛋白啟動子控制下進行轉錄。這個嵌合的基因由多角體蛋白啟動子和外源蛋白編碼序列組成
當前,人類基因組研究的重心正在由“結構”向“功能”轉移,一個以基因組功能研究為主要內容的所謂“后基因組時代”(post-genomics),也即功能基因組(functional genomics)時代,即將到來。如何獲取基因的功能信息,即與人類重大疾病和重要生理功能相關的基因信息,就擺在了我們面前。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點專項(增補任務)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本專項聚焦我國生殖健康領域的突出問題,重點關注生殖健康相關疾病、出生缺陷和輔助生殖技術;開展以揭示影響人類生殖、生命早期發育、妊娠結局主要因素為目的的科學研究;實現遺傳缺陷性疾病篩查、阻斷等一批重點技術突破;建立
五、親代桿狀病毒基因組的改進就像轉移質粒的改進,對親代桿狀病毒基因組的改進也是為了滿足各種不同的需要。起初,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到克服重組桿狀病毒載體構建和分離低效率的方法,這也是最初的桿狀病毒-昆蟲細胞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現在已經知道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于, 在共轉染的昆蟲細胞系中,轉移質粒和親代桿狀病毒
分子雜交技術 互補的核苷酸序列通過Walson-Crick 堿基配對形成穩定的雜合雙鏈分子DNA 分子的過程稱為雜交。雜交過程是高度特異性的,可以根據所使用的探針已知序列進行特異性的靶序列檢測。雜交的雙方是所使用探針和要檢測的核酸。該檢測對象可以是克隆化的基因組DNA,也可以是細胞總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