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組化技術典型實驗案例學習2
7、我做了兩張切片:一張用老試劑盒內還剩下一點的血清而另一張用新試劑盒內的封閉血清,其余試劑(二抗、SP)均用新試劑盒提供的,結果是前一張效果很好,而后一張能夠看到特異性染色,但背景太深,拍照效果不佳。--看來封閉血清也是罪會禍首之一。結果分析顯示:抗體稀釋液的PH值偏低和封閉血清的失效導致了我的免疫組化結果的不佳,望大家在以后的組化實驗中也要注意這兩個不太引人注意的關鍵問題。--慘痛的教訓,值得引以為鑒。案例二:DAB染色后切片著色呈陰性結果背景:其實免疫組化在DAB染色后一般有四種情況:陽性染色效果很好、陰性染色、非特異性染色很深、陰陽臉(染色不均勻)。而陰性染色是許多初學者經常遇到的頭疼問題。我身邊有個研究生同學在我們實驗室初次涉入免疫組化,聽說步驟不難,跟我后面做了幾次之后,就自己開始做了,連續做了三次,結果均是陰性染色。很掃興,不知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問題及其解答:免疫組化染色呈陰性結果的原因有哪些?1、抗體濃度和質量問......閱讀全文
免疫組化
免疫組織化學又稱免疫細胞化學,可以用于:(1)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2)是對相應抗原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一項新技術。實驗方法原理帶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對相應抗原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
免疫組化
一,免疫組織化學簡介免疫組織化學又稱免疫細胞化學,是指帶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對相應炕原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一項新技術。它把免疫反應的特異性、組織化學的可見性巧妙地結合起來,借助顯微鏡(包括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顯像和放大作用,在細胞、亞
免疫組化
一,免疫組織化學簡介免疫組織化學又稱免疫細胞化學,是指帶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對相應炕原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一項新技術。它把免疫反應的特異性、組織化學的可見性巧妙地結合起來,借助顯微鏡(包括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顯像和放大作用,在細胞、亞
免疫組化流程
實驗步驟?第一天:1、組織切片置于60℃烘烤1hr2、二甲苯1、2 分別浸泡15min,脫蠟3、水化:100% Etoh 10min X 295% Etoh 5min X 185% Etoh 5min X 170% Etoh 5min X 1注:以下步驟切勿讓組織處于干燥狀態!4、將切片置于修復盒,
免疫組化準備
最重要的是選擇好一抗、二抗或者還有三抗,注意抗體的特異性、效價和交叉反應,最好用單抗。其他常用試劑有:1、0.01M(pH7.4)的磷酸鹽緩沖生理鹽水(PBS),稀釋抗體和洗片子用;2、清潔液、純水,洗玻片用3、多聚賴氨酸處理載玻片,防止脫片4、固定液:4%多聚甲醛或冷丙酮等;5、15%~30%蔗糖
免疫組化步驟
1。4%多聚甲醛常規灌注固定,取材并置20%蔗糖溶液(4℃)中過夜。蠟塊制作。切片,貼片。0.01MKPBS清洗5min×3后;?2。加入配好的0.3%的過氧化氫甲醇溶液(甲醇80ml+0.01MKPBS 100ml+30%過氧化氫)30min,以消除內源性過氧化物酶的影響,0.01MPBS清洗5m
免疫組化操作
?(一)、儀器設備1. 18cm不銹鋼高壓鍋或電爐或用微波爐.2. 水浴鍋(二)、試 劑1. PBS緩沖液(pH7.2―7.4)2.0.01mol/L檸檬酸鈉緩沖液(CB,pH6.0,1000ml)3. 3%甲醇―H2O2溶液:用30%H2O2和80%甲醇溶液配制4. 風裱劑:a. 甘油和0.5mm
免疫組化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免疫組織化學又稱免疫細胞化學,是指帶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對相應抗原進行定性、定位、定量測定的一項新技術。它把免疫反應的特異性、組織化學的可見性巧妙地結合起來,借助顯微鏡(包括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顯像和放大作用,在細胞、亞細胞水
免疫組化步驟設計
你的一抗的生產商應該提供有實驗方法,按照他們優化過的步驟來做最為明智。也可以網上搜索到標準的免疫組化步驟,但是所用抗體及封閉等試劑的濃度,孵育時間長度等還是要靠自己摸索,麻煩多多。如果樣品是胰臟一般很容易得到陽性結果。
免疫組化的原理
抗體和抗原之間的結合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免疫組織化學正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先將組織或細胞中的某種化學物質提取出來,以此作為抗原或半抗原,通過免疫動物后獲得特異性的抗體,再以此抗體去探測組織或細胞中的同類的抗原物質。由于抗原與抗體的復合物是無色的,因此還必須借助于組織化學的方法將抗原抗體結合的部位顯示
免疫組化的意義
意義:標記物--作用--陽性部位--臨床意義。免疫組化,是應用免疫學基本原理--抗原抗體反應,即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熒光素、酶、金屬離子、同位素)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抗原(多肽和蛋白質),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相對定量的研究,稱為免疫組織化學技術(immunoh
免疫組化染色步驟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步驟1、載玻片的處理:??? 抗原修復過程中,由于高溫、高壓、輻射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極易造成脫片。為保證試驗的正常進行,可選用我公司提供的ZLI-9001 APES、ZLI-9003 HistogripTM或ZLI-9005 Poly-L-Lysine 等幾種試劑,對已清洗的載玻
免疫組化技術要點
1. 固定最好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液。對于冰凍切片,甲醛固定有時比冰凍丙酮好;但對于不同的組織和抗原,可選用不同的固定液。 有時候商品化的抗體會有比較適合而推薦的固定液,請于購置前注意說明書。(1)BouinS固定液:飽和苦味酸750ml,甲醛250ml,冰醋酸50ml,其對組織的穿透力較強,固定較
常用免疫組化方法
目前幾種常用免疫組化方法簡單介紹1)免疫熒光方法是最早建立的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它利用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先將已知抗體標上熒光素,以此作為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當抗原抗體復合物中的熒光素受激發光的照射后即會發出一定波長的熒光,從而可確定組織中某種抗原的定位,進而還可
免疫組化實驗原理
? ? 首先來談一下免疫組織化學(IHC, Immunohistochemistry)、免疫細胞化學(ICC, Immunocytochemistry)和免疫熒光(IF,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c )的共通之處和區別。? ? 平常說的 免疫組化 就是用石蠟切片做的免疫組織
免疫組化主要步驟
免疫組化主要步驟1.? ? ? ? 洗載玻片:將載玻片置于重鉻酸鉀和濃H2SO4混合液中,目的是為了是載玻片上的硅膠等除去,同時使一些肉眼看不見的凹凸不平的表面變平整,便于組織吸附,然后置于清水中清洗,除去殘余的重鉻酸鉀和濃H2SO4(大約沖一個小時左右),再將載玻片浸泡于酒精之中, 然后放到架子上
免疫組化的分類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按照標記物的種類可分為免疫熒光法、免疫酶法、免疫鐵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顯影法等。 這些常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的原理如下: 1. 免疫熒光細胞化學技術 將已知抗體標上熒光素,以此作為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當抗原抗體復合物中的熒光素受激發光的
免疫組化操作規程
(一)、儀器設備 ???1)18cm不銹鋼高壓鍋或電爐或醫用微波爐; ??? 2)水浴鍋 (二)、試劑? ? ? 1)PBS緩沖液(pH7.2~7.4):NaCl 137mmol/L,KCl 2.7mmol/L,Na2HPO4 4.3mmol/L, KH2PO4 1.4mmol/L。 ? ? 2
免疫組化操作規程
(一)、儀器設備 1)18cm不銹鋼高壓鍋或電爐或醫用微波爐; 2)水浴鍋 (二)、試劑 1)PBS緩沖液(pH7.2~7.4):NaCl 137mmol/L,KCl 2.7mmol/L,Na2HPO4 4.3mmol/L, KH2PO4 1.4mmol/L。
什么是免疫組化染色
是病理學診斷方法,尤其是免疫組化在腫瘤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實用價值受到了普遍的認可。免疫組織化學的臨床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惡性腫瘤的診斷與鑒別診斷;(2)確定轉移性惡性腫瘤的原發部位;(3)對某類腫瘤進行進一步的病理分型;(4)軟組織腫瘤的治療一般需根據正確的組織學分類,因其種類多、組織形態
免疫組化的操作步驟
1. 切片常規脫蠟至水。如需抗原修復,可在此步后進行2.緩沖液洗 3min/2 次。3. 為了降低內源性過氧化物酶造成的非特異性背景染色,將切片放在 Hydrogen Peroxide Block 中孵育 10-15 分鐘。4. 緩沖液洗 5min/2 次。5. 滴加 Ultra V Block ,
免疫組化的操作步驟
1. 切片常規脫蠟至水。如需抗原修復,可在此步后進行2.緩沖液洗 3min/2 次。3. 為了降低內源性過氧化物酶造成的非特異性背景染色,將切片放在 Hydrogen Peroxide Block 中孵育 10-15 分鐘。4. 緩沖液洗 5min/2 次。5. 滴加 Ultra V Block ,
免疫組化操作規程
(一)、儀器設備 1)18cm不銹鋼高壓鍋或電爐或醫用微波爐; 2)水浴鍋 (二)、試劑 1)PBS緩沖液(pH7.2~7.4):NaCl 137mmol/L,KCl 2.7mmol/L,Na2HPO4 4.3mmol/L, KH2PO4 1.4mmol/L。
免疫組化實驗方法
一、免疫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 Immunocytochemistry, ICC)原理免疫組化是應用免疫學基本原理--抗原抗體反應,即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 (熒光素、酶、金屬離子、同位素) 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抗原(多肽和蛋白質
什么是免疫組化檢查?
免疫組化,即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是病理診斷中一種常用的檢測手段。即對送檢的標本進行切片、染色,進而根據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特殊顯色劑顯色,以此來確定組織細胞內的抗原,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我們通過這些能看到的結果再做出合理的判斷,提供給臨床醫師,為臨床治療醫師提供治療依據。
免疫組化的判定分析
從實驗結果而言,免疫組化技術服務主要涉及抗體實驗結果的描述與分析,圖片的確定與選取,相關數據的提供,上述工作是免疫組化工作的重點內容,只有嚴格的實驗設計,標準的實驗操作,專業化的結果分析才能更好的滿足客戶的要求,這點對于形式為腹水,上清,培養液之類的抗體顯得更為重要。關于上述服務內容應該在實驗開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
實驗概要掌握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實驗中載玻片的處理,常用酶消化,抗原熱修復及基本實驗步驟。實驗步驟1. 載玻片的處理 ??? 1) APES:現用現配。將洗凈的玻片放入以1:50比例丙酮稀釋的APES中,停留20~30秒鐘,取出稍停片刻,再入純丙酮溶液或蒸餾水中涮去未結合的APES,置通風櫥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實驗
即用型(Envision)快速酶免疫組化二步法免疫組化可應用于:(1)確定組織細胞內抗原 (多肽和蛋白質),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2)診斷異常細胞,指導治療。實驗方法原理根據聚合酶技術把辣根過氧化物酶抗鼠或/和抗兔IgG分子結合在多聚酶上形成多聚物分子,其與待檢的抗原特異性的結合后,加入
免疫組化技術規范
歐美國家相繼開展了免疫組化質量控制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質量控制方法和程序。中國病理工作者委員會(CCP)免疫組化研究中心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并結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開始探索一種適合我國免疫組化質控的方法,同時,發現和推廣標準化的染色程序,改善和提高免疫組化實驗的可靠性,使免疫組化技術更具標
免疫組化的作用介紹
標本 實驗所用主要為組織標本和細胞標本兩大類,前者包括石蠟切片(病理切片和組織芯片)和冰凍切片,后者包括組織印片、細胞爬片和細胞涂片。 其中石蠟切片是制作組織標本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對于組織形態保存好,且能作連續切片,有利于各種染色對照觀察;還能長期存檔,供回顧性研究;石蠟切片制作過程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