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全球網格大同盟透露,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運用IBM全球網格大同盟虛擬超級計算機已經篩選出一些抗擊流感的藥物。在經過計算得到的候選藥品結果中,有10%在實驗中可能會顯現抗病毒能力,這些藥品將被進一步測試。 得州大學醫學院項目研究組長Stan Watowich說:“由于在全球網格大同盟上進行抗登革熱藥項目獲得了很多寶貴經驗,我們有望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找到新的抗流感藥物并進行測試。通過全球網格大同盟,研究人員便可以將原本需要幾千年計算時間的工作在幾個月內完成。” 據了解,為了抗擊甲型H1N1流感,全球網格大同盟與得州大學醫學院展開合作,運用IBM全球網格大同盟虛擬超級計算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啟動了實驗室項目,測試針對抗藥性流感菌種和新菌種(如H1N1型)的藥物。此外,得州大學的研究員正在利用IBM全球網格大同盟進行包括登革熱和西尼羅河病在內的研究。在實驗期間,全球網格大同盟會進行虛擬化學......閱讀全文
那個時候,創新藥龍頭恒瑞的市值剛剛突破2000億,有人喊出了“3000億可期,5000億不是夢”的口號;一致性評價工作剛剛取得實質性進展,正大天晴的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率先通過一致性評價,眾多領跑的仿制藥企業都憧憬后面政策紅利的兌現;進口藥的審批無論是速度還是數量上都創下了記錄,很多外資大藥
從2003年SARS時期的“守望相助”到甲型N1H1、H7N9禽流感的“有效應對”,再到P4實驗室實現“積極防控”,我國成功構建全球最大的突發急性傳染病預警、監測、實驗研究體系,為維護人民身體健康、社會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類似2003年非典疫情再也沒有出現。同時,疫情防控的“中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過去兩年,隨著美國FDA批準了三款“不限癌種”療法,人類癌癥治療已經從“針對癌種”邁入“針對特定基因”的精準靶向新時代。作為“不限癌種”療法的重要信號通路之一,RET致癌基因存在于多種癌癥中,但迄今患者還沒有等到一款能夠精準靶向RET融合或突變的治療手段。 2019年,這一領域迎來曙光。專注于
美國 人腦研究取得新成果,醫學與疾病防治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學成果紛呈。 2015年,美國科學家在人腦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學在實驗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類大腦,盡管它只有鉛筆上橡皮擦那么大,發育程度與一個5周大胎兒的大腦相當,尚沒有任何意識,但具備人腦絕大多數細
如今,醫療成了蓋茨最看好的投資領域。 2017年,蓋茨個人及蓋茨基金會總共進行了22筆投資,其中有14筆來自醫療領域,占總投資事件的64%,投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 在2018年1月9日的J.P 摩根大會上,蓋茨再次揭秘了其基金會的運作模式。 從微軟退休后,他一直專注于比爾·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到哪兒去?這一終極哲學命題,有多種不同的解答視角。從基因角度給出的答案,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近一段時間,有關基因領域的新聞將基因檢測、基因編輯、癌癥的靶向治療等原本屬于生物醫學領域的專業話題,一下子變成了公眾話題。人們對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響人類的長相、身高、
1962年,肯尼迪總統宣布將在60年代結束前把人送到月球并安全返回。7年以后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并安全返回地球。2014年馬航MH370失聯,盡管全球多個國家用最先進的技術大范圍尋找至今音信全無。60年代初控制、飛行技術遠不如現在,據說阿波羅11號登錄控制系統計算能力不如現在的手機,但高度集中的
在2014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埃博拉病毒依然占據著全世界的各大頭條,而研制出“拯救”世界于抗埃博拉新藥的希望也似乎越來越明顯。Mapp、Sarepta、Tekmira三家制藥公司正在與世界衛生組織、Wellcome 基金會等其他組織一同在西非開展臨床試驗。還有好消息是,OncoSynergy制藥公
在RNAi新藥開發領域,Alnylam Pharmaceuticals是備受關注的“明星公司”。2018年,該公司研發的Onpattro(patisiran)成為首款獲得FDA批準的RNAi療法。本周,FDA又提前批準了該公司的Givlaari(givosiran)上市,這是世界上第二款獲得FD
新藥研發的背后有一套嚴謹的邏輯和科學機制作為支撐。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于2016年成立于北京,是由比爾·蓋茨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清華大學和北京市政府聯合發起成立的一個獨立運營、非營利性質的新藥研發機構。通過匯聚世界頂尖資源、發揮中國獨特優勢,建設世界領先的新藥研發與轉化創新平臺,
中歐預見,是中歐北京校區為EMBA新生打造的專屬演說論壇。2017年,有8位EMBA學員登上「中歐預見」的舞臺,分享新行業、新模式、新趨勢,碰撞新思,預見未來。 以下是我們整理自張天澤(中歐EMBA2016)的演說實錄,講述的是張天澤和他的團隊——零氪科技(LinkDoc)在利用數據力量和人工
上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刊登了一篇事關大眾健康的研究論文——來自Scripps研究所的一支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小分子,它有希望成為人類對抗多種流感病毒的利器。 流感與感冒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兩者之間卻有著巨大的差別。作為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流感不僅會讓人發39度以上的高燒,還會引起肺炎、心肌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的抗瘧疾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Science:重大突破!根治瘧疾有戲!選擇性抑制PfCLK3蛋白可殺死處于各個發育階段的瘧原蟲 doi:10.1126/science.aau1682.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
今年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1981年,全球發現首名艾滋病患者;1986年,國際科學委員會將艾滋病病毒命名為人體免疫缺損病毒(HIV);1996年,美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提出用3種或3種以上抗病毒藥物聯合治療艾滋病,即人們熟知的“雞尾酒療法”(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人類依靠醫學科技進
不知不覺,再過天2016年就離我們遠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那么即將過去的12月里Nature雜志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一起學習。 【1】Nature:首次揭示RNA剪接與衰老存在因果關聯 doi:10.1038/nature20789 衰老是
科學家們最早在開發一種藥物或化合物時往往只是針對治療或改善某一種疾病,然而,隨著研究者們深入的研究或偶然間的研究發現,他們才意識到這些藥物/化合物或許還有別的用處,能夠治療其它多種類型的疾病,比如說研究人員就發現,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二甲雙胍不僅能夠治療鐮狀細胞病和β地中海貧血,還能夠有效殺滅癌細胞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藥品評審與研究中心(CDER)的數據統計,在2020年第一季度,FDA批準了11款創新療法。而根據FDA生物制劑評審與研究中心(CBER)的數據統計,在2020年一季度,FDA還批準了一款食物過敏免疫療法(Palforzia)和一款流感疫苗(Audenz)。
繼周強實驗室之后,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PI郭天南帶領的蛋白質組大數據實驗室,近日在新冠病毒研究方面又有重要發現。 他們和合作團隊一起對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的蛋白質和代謝物分子進行系統檢測,發現重癥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多種獨特的分子變化,并找到了一系列生物標志物,有望為預測輕癥患者向重癥發展提供導
“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第八場報告10月13日在京舉行,本報記者采訪了報告人、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 問:“十二五”期間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總體情況是怎樣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相關部門、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和廣大人
這幾天,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的年度大會正在亞特蘭大舉辦。期間,一項關于肺癌的臨床試驗結果閃耀全場!科學家們發現,通過聯合使用沃利替尼(savolitinib)與奧希替尼(osimertinib),先前對多類肺癌藥物產生耐藥的患者,病情出現了令人振奮的緩解。值得一提的是,沃利替尼是一款中國
這幾天,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的年度大會正在亞特蘭大舉辦。期間,一項關于肺癌的臨床試驗結果閃耀全場!科學家們發現,通過聯合使用沃利替尼(savolitinib)與奧希替尼(osimertinib),先前對多類肺癌藥物產生耐藥的患者,病情出現了令人振奮的緩解。值得一提的是,沃利替尼是一款中國
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的年度大會正在亞特蘭大舉辦。期間,一項關于肺癌的臨床試驗結果閃耀全場!科學家們發現,通過聯合使用沃利替尼(savolitinib)與奧希替尼(osimertinib),先前對多類肺癌藥物產生耐藥的患者,病情出現了令人振奮的緩解。值得一提的是,沃利替尼是一款中國“智造”
過去100年發生的多起事件讓世人密切關注未來發生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計有數千萬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現在擁有比一個世紀前更好的干預措施,季節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預防。每年需要接種或選擇接種的人所占比例較小。世界上還有抗生素可以幫助治療細菌
藥物創新團隊成員實驗室工作場景 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藥物合成研究室不足百人,卻擁有3個“國字號”名頭。 研究室以劉克良、李松、仲伯華為首的藥物創新團隊,自主研制成抗流感病毒特效藥“軍科奧韋”等,使我國率先擁有全球品種最豐富的流感防控藥物體系;主持建成全球單產能力最強的流感防控藥物生產線,
近幾年,隨著中國新藥研發的實力不斷增強以及制藥產業政策環境的持續向好,大量資本開始涌入中國新藥研發領域。資金的注入吸引了眾多醫藥精英人才創業,為中國的創新藥研發注入活力,隨之也激發了中國創新藥企業數量的爆發式增長,融資金額記錄不斷創下新高。 截至目前,中國創新藥領域已經有不少公司廣為人知或者已
諾和諾德9月1日宣布,原本計劃2019年退休的Lars Rebien S?rensen將會在2016年底提前退休,繼任者將是在公司服務25年之久的執行副總裁及企業發展部負責人Lars Fruergaard J?rgensen,任期自2017年1月1日正式開始。 諾和諾德公司董事會主席G?ran
編者按 2017年對于全球生物醫藥研發來說是多點開花的一年,多個新藥研發創里程碑式紀錄。2017年也是中國的“新藥元年”,在政策扶持下大批新藥獲批上市,中國藥企走向世界的步伐正在提速。 在春節來臨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劉昌孝為讀者獻上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新春賀禮”,這也是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生物谷本年度糖尿病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Nature:利用細胞替換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取得重大進展!胞外基質組分決定著胰腺祖細胞的命運DOI: 10.1038/s41586-018-0762-2 I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會破壞胰腺中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