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女性頭號健康殺手,在全球女性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列惡性腫瘤第一位。在乳腺癌患者中,約75%患有雌激素受體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陽性乳腺癌,這類癌癥目前不可治愈,即使已經有內分泌療法降低其復發率與死亡率,也仍有部分腫瘤細胞有機會存活下來,從而導致原發性腫瘤出現新發或獲得性耐藥,誘發轉移癌。 目前,耐藥ERα陽性乳腺癌的治療仍然是主要的臨床挑戰,大多數轉移癌患者會在7年內復發。同時,其免疫治療大多不成功,因此,在缺乏替代治療方法的情況下,轉移性ERα陽性乳腺癌仍是目前的未滿足醫療需求。 近日,轉移性ERα陽性乳腺癌的臨床治療研究獲得了重大新進展。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團隊在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發表最新研究 A small-molecule activator of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eradica......閱讀全文
乳 腺 癌 美國2002年診斷出203,500多例乳腺癌新增病例, 39,600名婦女死于乳腺癌。美國婦女在一生中大約有11%的機會患乳腺癌。目前,美國超過1000,000的婦女患有Ⅱ、Ⅲ、Ⅳ期乳腺癌。雖然目前的醫學水平還不能預防和完全治愈乳腺癌,但隨著醫學診斷和治療水平的發展,越來越多
分析后結果報告的注意事項來自臨床協作試驗(cooperative clinical trials)的資料提示:人乳腺癌活檢組織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水平小于10~15 fmol/mg提取蛋白時無臨床意義。Kd值為1-9ⅹ10-10M至1-9ⅹ10-11M,指示高親和性的雌激素α受體,而Kd值為
嚴格來說,LAK細胞并非是一個獨立的淋巴群或亞群,而是NK細胞或T細胞體外培養時,在高劑量IL-2等細胞因子誘導下成為能夠殺傷NK不敏感腫瘤細胞的殺傷細胞,稱為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目前應用
提 綱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二、腫瘤的藥物治療 三、抗腫瘤藥物篩選及評價 四、體外抗腫瘤活性試驗 五、體內抗腫瘤活性試驗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 近代腫瘤化療學始于20世紀40年代。 ? 50年代通過動物篩選化療藥物發現了5FU、MTX、CTX等,
提 綱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二、腫瘤的藥物治療 三、抗腫瘤藥物篩選及評價 四、體外抗腫瘤活性試驗 五、體內抗腫瘤活性試驗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 近代腫瘤化療學始于20世紀40年代。 ? 50年代通過動物篩選化療藥物發現了5FU、MTX、CTX等,
目前,CAR-T療法在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癌癥方面表現出積極的療效。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努力在實體瘤中復制CAR-T對抗血液癌癥的業績。但是,這一應用卻面臨著多重阻礙——與白血病、淋巴瘤不同,實體瘤更具有異質性,且會表達更多的腫瘤蛋白(這會增加CAR-T細胞準確靶向腫瘤的難度)。 “腫瘤組織中
目前,CAR-T療法在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癌癥方面表現出積極的療效。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努力在實體瘤中復制CAR-T對抗血液癌癥的業績。但是,這一應用卻面臨著多重阻礙——與白血病、淋巴瘤不同,實體瘤更具有異質性,且會表達更多的腫瘤蛋白(這會增加CAR-T細胞準確靶向腫瘤的難度)。 “腫瘤組織中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Na
1.血管生成素/Tie2的生理作用:野生型動物胚胎期血管間組織含大量有序排列的膠原纖維、周細胞和血管平滑肌(VSMC)細胞,這些細胞與血管內皮形成緊密連接;而在血管生成素-1基因敲除胚胎,血管發育障礙,組織間隔變小,缺乏膠原纖維。周細胞、內皮細胞變圓,和下面的細胞外基質、周細胞失去接觸。而血管生成素
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一種被稱為Cdk4和Cdk6抑制劑的藥物就已經被批準用于治療轉移性乳腺癌——醫師們驚奇地發現,在某些患者中,如果施用阻止癌細胞分裂的藥物不僅僅能阻止腫瘤在某些情況下顯著增長,而且會令腫瘤縮小。這項由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Dana-Farber)和Brigham婦女
最近,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發現,通過阻斷調節腫瘤血管生長的兩種蛋白質,可改善癌癥免疫療法的功效。 癌癥免疫療法旨在增強或恢復患者的免疫系統(主要就是T細胞)識別和攻擊腫瘤的能力。然而,腫瘤可以采取數種策略來抵抗免疫攻擊,使得癌癥免疫療法僅在少數患者中有效。例如,腫瘤可促使血管新
1.血管生成素/Tie2的生理作用:野生型動物胚胎期血管間組織含大量有序排列的膠原纖維、周細胞和血管平滑肌(VSMC)細胞,這些細胞與血管內皮形成緊密連接;而在血管生成素-1基因敲除胚胎,血管發育障礙,組織間隔變小,缺乏膠原纖維。周細胞、內皮細胞變圓,和下面的細胞外基質、周細胞失去接觸[4]。而血管
上世紀80年代,很多科學家在研究中意識到,癌癥的病變與基因的變異有密切的關系。從而有了從癌細胞中獲取使癌細胞生長基因,再制成相應的藥物,從而徹底治愈癌癥的暢想。 不少科學家開始投身于這方面的研究,其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丹尼爾·K·路德維希癌癥研究所的羅伯特·阿倫·溫伯格有了新的發現。20世紀8
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特異的跨膜TNF-α (tmTNF-α)單克隆抗體,并通過體內外實驗證實這一抗體可有效地抑制乳腺癌的生長。新研究為至少部分的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潛力的新治療。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6月21日的《癌癥研究》(Cancer Research)雜志上。
基石藥業合作伙伴Blueprint Medicines近日宣布,已完成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遞交pralsetinib治療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新藥上市滾動申請(rolling NDA),并已提請FDA對該申請給予優先審評。一旦獲得優先審評資格,上市審評將在6個月內
基石藥業合作伙伴Blueprint Medicines近日公布了靶向抗癌藥pralsetinib(BLU-667)治療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I/II期ARROW臨床試驗的獨立中央審查頂線結果。結果顯示,在先前接受含鉑化療的RET融合陽性NSCLC患者中,pralsetinib治
簡介 嵌合抗原受體(CAR)含有一個細胞外單鏈可變區(scFv),其功能為標的、穿膜間隔、及細胞內信號或激活。CAR-T細胞將CAR通過質粒轉染、mRNA或病毒載體傳導引入T細胞以識別細胞表面暴露的癌相關抗原(TAA)。 迄今為止大約有30個TAA正在研究中,其中廣為關注的包括癌胚抗原(CE
三、腦脊液蛋白電泳1、原理 與血清蛋白電泳相同,利用各種蛋白質在電場作用下遷移率不同來進行檢測。由于CSF蛋白質含量較低,電泳前須進行濃縮處理。一般采用透析法濃縮,將CSF加入透析袋內,置于吸水的透析液中,CSF中的水分移至透析液內,CSF的蛋白質濃度增加后,再進行電泳分析。2
卵 巢 癌 大約有90%的卵巢惡性腫瘤都是生長于腹腔上皮的上皮腫瘤,其余多為生殖細胞腫瘤或性腺基質癌。由于早期癥狀不明顯,大約70%的患者病情會進一步發展,總體5年相對存活率為30%;Ⅲ期和Ⅳ期病人的存活率僅為10%。與此相反,早期診斷出的卵巢癌病人的存活率為90%。 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
化療,放療或手術摘除。過去幾十年,人們只能用這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來對付癌癥。但是如今病人,他們的親人和醫師都會想要一種更好的療法。 除了化療、放療和手術摘除之外,免疫療法是作為所謂的癌癥療法的第四支柱出現的。不同于這些較早的方法,免疫療法的工作機制是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檢測和消除癌癥的天然能
編者按:癌癥是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疾病之一。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二分之一的男性有可能會在一生中會遇到癌癥。我們該怎么打敗它? 作為一個成功的科技企業家,肖恩·派克(Sean Parker)曾與扎克伯格一起創立在線社交網絡公司Facebook,并擔任創始總裁。由于自身過敏和免疫疾病,派克很早就對免
CA125在診斷中的應用如果病人血清CA125的水平是基線水平的兩倍,就應立即進行物理檢查、TVS和CT檢查。這些檢查中的任何異常都提示需要進行腹腔鏡檢查和腹腔手術。CA125對絕經后婦女的初發和惡性盆腔腫塊的區別診斷很有幫助。血清中CA125水平顯著升高的絕經后盆腔腫塊婦女患者應立即請外科專家進行
NK細胞在白血病和實體瘤等多種適應癥的臨床研究進展匯總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不僅與抗腫瘤、 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調節有關,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參與超敏反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能夠識別靶細胞、殺傷介質。NK細胞主要存在于外周血(PBMC)
脂肪酸在人類健康和疾病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是近年來科學家對于不同的脂肪酸對機體的益處和壞處始終爭論不斷。為此,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關于脂肪酸對機體健康影響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一起了解脂肪酸對人體健康的諸多影響! 【1】Science:揭示短鏈脂肪酸觸發植物對細菌的免疫反應 DOI:10.11
一、甲狀腺功能 1、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ot T3)臨床意義: Tot T3是判斷甲狀腺功能亢進首選指標之一,對甲狀腺功能紊亂進行確診。 增高:Grave 病,大多數是由于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特發性T3型甲亢、新生兒一過性甲亢、亞急性甲狀腺炎、TBG、白蛋白增高時、地方性缺碘甲狀腺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