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緬甸地震震中確定不會引起災難性海嘯
北京時間3月24日21:55分發生在泰國緬甸中國交界處的地震正式更正為7.2級一個數字。目前震中確定,震源深20公里,專家稱不會帶來災難性海嘯。 ......閱讀全文
泰國緬甸地震震中確定不會引起災難性海嘯
北京時間3月24日21:55分發生在泰國緬甸中國交界處的地震正式更正為7.2級一個數字。目前震中確定,震源深20公里,專家稱不會帶來災難性海嘯。
印尼發生7.6級地震-曾發海嘯警告
印尼蘇門答臘島西部的海域周三凌晨地震強度達里氏7.6級,當局一度發出海嘯警告,大約一小時后解除,暫時未收到傷亡或損毀的報告。 震央位于班達亞齊市西南約420公里,深入海底約30公里,由于震動超過里氏七級而按例發出海嘯警告。班達亞齊及沿岸城市的民眾慌忙從搖晃的建筑物走到戶外。2004年圣誕節
日本大阪發生5.9級地震:不會引發海嘯
中新網6月18日電 綜合日本媒體消息,今天早晨7時58分許,日本大阪發生5.9級地震。日本氣象廳的地震速報稱,地震的震源位于大阪府北部,深10公里,這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 資料圖:日本新干線列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日本NHK電視臺大阪分臺報道說,這次地震搖晃時間長達30秒,人無法站
臺灣地震引發局地海嘯災害過程基本結束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海嘯警報解除通報。 今天7時58分臺灣海域發生地震,震源深度為12千米。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監測顯示,地震在震源附近引發局地海嘯,并對我國臺灣島沿岸局部區域造成災害性影響。根據監測數據分析,目前,本次海嘯災害過程基本結束,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
直面自然災害——緬甸熱帶風暴和中國地震
面對自然災害,沒有一個國家準備萬全。實際上,世界上最富的一些國家準備得卻是最差的。關于如何減少氣候變化造成的巨大的人身和安全損失,克里奧?帕斯卡爾指出了一條道路。 在中國和緬甸遭受熱帶風暴和地震嚴重災害襲擊之際, "中外對話"再次刊發克里奧?帕斯卡爾今年初建議的各國就環境變化如何采取更好預防措施一
巴布亞新幾內亞6.1級地震-不太可能引發海嘯
據法新社報道,地震學家說,當地時間12月13日,巴布亞新幾內亞發生里氏6.1級地震,目前沒有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報告。 據報道,根據震源深度來看,這次地震不太可能引發海嘯。
印尼附近海域發生8.9級地震-可能引發海嘯
據外電報道,印度尼西亞官員說,印尼亞齊省附近海域4月11日發生8.9級地震,當地已發出海嘯預警。
洛亞蒂群島發生7.7級地震-引發海嘯警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943.shtm
美科學家繪制日本地震引發海嘯圖
美繪制日本地震引發的海嘯圖 當地時間3月11日下午2點46分在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了里氏9級的地震并引發海嘯。僅僅在地震發生幾分鐘后,海嘯便到達了第一個監視浮標,從那以后,科學家們便發布了有關海嘯浪高以及到達速度的預報。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日前發布的這幅圖像中,不同的顏色代表了海嘯
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為日有史以來最大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確認,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已超過此前被認為是日本國內最大海嘯的明治三陸海嘯的規模,是日本有觀測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嘯。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根據現場調查,發現從巖手縣野田村到該縣宮古市長約40公里海岸線多數地方的海嘯浪高都達到20米以上,其中5個地點則超過了30米。
曲國勝:海嘯使日本地震黃金救援期縮短
截至日本當地時間3月20日12時,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的強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確認造成8000多人死亡,另有萬余人失蹤。 “緊急救援期一般為7至10天,盡管目前已經超過了72小時黃金救援期,但也還有找到幸存者的希望。”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總工程師曲國勝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表示。 據曲
緬甸7.2級地震已造成至少60人死亡-90人受傷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地震信息網發布的消息,緬甸東北部地區當地時間3月24日晚,在相距不到一分鐘時間內連續發生兩次7級強震。泰國、越南、我國云南和廣西等有震感。圖為泰國清萊震感明顯,醫院病人被疏散至室外。 中新網3月25日電?據外電報道,當地時間24日,緬甸東北部靠近泰國的邊境地區發生里氏7.2級
緬甸地震波及廣西-南寧高層建筑有明顯震感
3月24日晚間發生的緬甸7.2級地震, 波及中國廣西部分地區,廣西南寧市高層建筑有明顯震感,30層以上高樓震感強烈。 廣西地震局副局長李偉琦在地震發生后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的采訪。他說,此次地震的震中距南寧市900多公里。南寧市高層建筑震感明顯。為了讓民眾迅速了解震情,廣西地震局啟動了應急通信通道
緬甸東北部7.2級地震已致至少25人死亡
據法新社最新消息稱,緬甸官員表示,當地時間24日晚發生在該國東北部的7.2級地震已造成至少25人死亡。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當地時間24日20時25分左右,緬甸東北部靠近泰國和老撾交界處發生里氏7.2級地震,震源深度約為20公里。地震在該國撣邦引發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緬甸中部地震各向異性和地幔流動研究中獲進展
緬甸位于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斜向俯沖的交匯位置,是研究板塊俯沖動力學的理想區域。板塊俯沖不僅使緬甸地表產生了強烈變形,形成了長約1250 km的實皆斷層和南北走向的印緬山脈(圖1a),同時在深部也可能影響了該地區的地幔流場。描述殼幔變形和地幔流動的最有效和最常用技術之一是剪切波分裂,然而由于緬甸地
海溝慢滑區可能是海嘯地震震源地
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通過設置在海底的觀測儀器,發現了新西蘭北島以東的希庫朗伊沉降帶發生的慢滑運動,并證實慢滑區域可能會成為海嘯地震的震源地,這對今后預測沉降帶沿岸部位潛在地震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該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科學》雜志上。 慢滑是緩慢地震的一種,與通常地震相比,它是一種緩慢進行的地質破壞
北蘇拉威西俯沖帶地震海嘯風險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林間團隊對北蘇拉威西俯沖帶潛在大地震和海嘯災害的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海洋與石油地質》(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北蘇拉威西俯沖帶位于澳大利亞板塊、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交匯處,周邊連
北蘇拉威西俯沖帶地震海嘯風險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林間團隊對北蘇拉威西俯沖帶潛在大地震和海嘯災害的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海洋與石油地質》(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北蘇拉威西俯沖帶位于澳大利亞板塊、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交匯處,周邊
專家稱地球進地震活躍期說法不準確
圖表:日本大地震災情報告。 地震、海嘯、核泄漏,一場巨大的復合式劫難突襲日本。防震經驗豐富的日本猝遭強震,緬甸近日也遇強震,關于地震預警和地球是否進入地震多發期的疑問再次擺在人們面前。 為此,記者走訪了德國地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德籍華人汪榮江博士。汪榮江從事地震學研究近30年,在地
墨西哥將地震震級修訂為6.5級-未發布海嘯預警
中新網4月12日電?據外電報道,美國地質勘探局將當地時間11日下午5點55分(北京時間12日6點55分)墨西哥西部米卻肯州發生的里氏7.0級地震震級修訂為里氏6.5級。在這場地震中,首都墨西哥城有明顯震感,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 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
澳大利亞研究報告:亞太地區可能爆發世紀大天災
澳大利亞媒體報道,因為人口日益增加及氣候變化的緣故,亞太區國家可能會發生奪走百萬條人命的世紀大天災,其中以印尼、菲律賓和中國發生特大天災的風險最大。 《悉尼先驅晨報》引述一份科學研究報告報道,未來將發生的地震和海嘯等天災,將因為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而變得影響深遠。 澳大利亞科學家分析了本
石油勘探,-數字地震儀和海嘯探測器的模擬電路...(二)
如題:針對地震儀系統中的高精度,鋁箔2 、 3 、4電阻分壓器和電阻排,提供0.1 ppm/°C TCR跟蹤和±0.005%電阻匹配。在其他技術方面,針對大數熱穩定元件,制造商努力在電阻材料方面達到最低的電阻溫度系數(TCR)。箔技術集中在實現無需最低TCR的箔,但是該箔在廣泛的溫度范圍內具有最線性
《科學》:日本3·11大地震后海嘯成因被發現
日、法、美、英4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科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伴隨日本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日本東北地區太平洋海域地震震源區的地層應力大規模釋放,這一變化能夠解釋為何震后會出現如此巨大的海嘯。 通過“地球”號深海探測船對日本東北地區太平洋海域的鉆探,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研究人
石油勘探,-數字地震儀和海嘯探測器的模擬電路...(一)
石油勘探, 數字地震儀和海嘯探測器的模擬電路與高溫精密電阻地震儀系統是在勘探石油和天然氣以及探測地震和海嘯方面最常用的方法,它利用諸如炸藥、落錘或氣槍等表面沖擊能量源,將沖擊波前引入大地,其效果類似于制造一個小規模的受控地震。雖然地質學家不十分確定可能發現石油的具體確切位置,但是他們的確知道在特定類
日本未觀測到明顯海嘯跡象-解除海嘯警報
日本氣象廳8日凌晨宣布,解除7日夜間里氏7.4級地震發生后發布的對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海嘯警報。 當地時間8日凌晨0時55分,日本氣象廳發布通告,解除此前對日本東北部宮城縣、巖手縣、福島縣、茨城縣和青森縣太平洋沿岸地區發布的海嘯警報。 據日本媒體報道,氣象廳7日夜間發布海嘯警報
報告稱東京灣如發生大地震-千葉縣或遭海嘯襲擊
據日本新聞網報道,日本千葉縣政府25日發表了東京灣大地震發生后,千葉縣受害的預測報告。報告說,如果房聰半島近海發生大地震的話,千葉縣所遭受的地震海嘯最高將會達到14.7米,而位于東京灣的浦安市和船橋市,則也會有2.5米的海嘯襲擊。 報告說,受海嘯沖擊最大的將是館山市,
日本近海海域強震引發海嘯-中國專家分析海嘯影響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海域1月1日發生7.4級地震已引發局地海嘯,目前監測到81厘米的海嘯波。 中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專家孫立寧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與2011年日本“3·11”9.0級地震相比,這次地震引發的海嘯影響范圍和破壞性都要小得多,也不會對中國沿海造成影響。 中國自然資源部海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正式運行
南中國海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慘烈的海嘯事件,1976年的莫羅灣地震海嘯、1994年的明多羅地震海嘯以及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嘯,都給南海周邊國家人民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害。 從地震發生到海嘯傳播到周邊陸地,往往只有幾十分鐘到幾個小時,這短短的預警時間,關系到沿岸居民能否順利逃生。 2019
麥夸里島海域7.1級強震或引發局地海嘯
中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5月19日18時13分,麥夸里島地區太平洋海域發生7.1級地震,地震可能會在震源周圍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中國沿岸造成影響。2022年5月19日18時13分(北京時間),麥夸里島地區太平洋海域(南緯54.06度,東經159.16度)發生7.1級地震,
9.5級!科學家發現人類歷史又一最大地震證據
全球有科學記錄以來震級最高的地震為9.5級,于1960年發生在智利南部瓦爾迪維亞。但智利、英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宣布,發現人類歷史上又一場“最大地震”的證據。那場地震發生在約3800年前的智利北部地區,震級達9.5級,引發的海嘯波及8000多公里外的新西蘭一帶,嚴重摧毀海岸線,導致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