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中流傳一個“牛奶暗碼”的帖子,稱牛奶的真正生產日期隱藏在包裝上英文和數字組成的暗號,而這生產日期往往比在牛奶上標注給消費者看的生產日期要早。對此,廠家昨日予以否認。 “牛奶暗碼”的帖子稱,一般牛奶包裝上會有一個生產日期,還有一個英文和數字組成的暗號。比如08 05 10 HDC8 H,其中08 05 10是標明的生產日期,事實上后面的暗碼HDC8才是真正的生產日期,代表08年4月28日,比標明的5月10日早了12天。 對此,記者昨日采訪國內部分牛奶生產企業。 “這樣的內容是失實的,我們企業生產的牛奶,包裝上這串字母代表的是一套產品追溯系統。相應的字母代表不同的產地、工廠、車間、班組及是哪頭牛產的奶,是為了當產品出問題時,方便追蹤出具體原因。完全不是文章中所說的生產日期暗碼。”昨日國內一家大型乳制品生產企業負責人說。 中國奶業協會原常務理......閱讀全文
網上流傳牛奶生產日期有“暗碼” 業界予以否認,指代碼為產品追溯系統 最近一個名為“別喝過期牛奶了,牛奶真正生產日期在哪(教你讀暗碼)”的帖子在網上流傳,帖子稱牛奶的真正生產日期隱藏在包裝上英文和數字組成的暗號,而非印在包裝上大家都看得懂的具體日
一般情況下,消費者選購牛奶時,都會看其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但最近,網上流傳,牛奶包裝上標注的生產日期并不準確,真實的生產日期其實隱藏在另一組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暗碼”當中,這么一算,很多牛奶可能都過了保質期而消費者卻不知道。這讓不少人開始擔心自己常喝過期牛奶,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牛奶真正的
中國證監會近期公布的最新IPO預披露名單中,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赫然在目,據了解,燕塘乳業擬在深交所上市,此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3935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5735萬股,保薦機構為廣發證券有限公司。在此之前,燕塘乳業屢屢爆出質量問題,加之有業內人士質疑其完全依賴單一市場,存在重大經營
近日,一篇名為《告訴你牛奶生產日期的真正密碼》的帖子在網上熱傳。文中說,牛奶包裝上有一個英文和數字組成的暗號,這才是真正的牛奶生產日期,這么一計算,很多牛奶都是“早產兒”。 牛奶包裝真有如此貓膩?對此,記者進行了采訪。 記者看到,在很多人氣論壇以及校內網上,一篇名為《告訴你牛奶生產日期的真正密碼
國家質檢總局2016年的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名單中,不合格的進口巴氏殺菌乳全部來自澳大利亞。 中國對境外乳制品企業的監管,更多還是在產品進口環節,對生產環節還無法直接監管。 方興未艾的澳大利亞乳制品對華出口,陡生了不確定性。 2016年11月4日,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牛奶,這幾天又成了新聞關鍵詞,西部乳業發展協會執行副會長、西南民族大學畜牧系教研室主任魏榮祿,80歲的老先生最近爆料,60%以上打著純牛奶旗號的的液態奶都是用奶粉沖兌的,行話叫做復原乳。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北京青年報直接發問:你,喝到的是"純牛奶"嗎?人民日報的提醒是
近年,不少消費者開始把目光投向進口常溫奶。由于市場需求急劇增長,各路參差不齊的“洋奶”紛紛登陸中國市場。 進口洋牛奶真的安全嗎?一定有營養嗎?這些牌子是否真的就是國外市場的主流品牌呢? 進口“洋奶”價格遠高原產地 隨著國產牛奶頻頻陷入質量安全危機,越來越多市民開始把目光投向進口
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人類賴以生存和健康發展的整個食物鏈的管理與保護。面對同樣的課題,讓我們看看西方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采取什么處理措施,有什么是值得中國借鑒的。 美國: 三把利劍保安全 ·懲罰性賠償很厲害 不可否認,美國是世界上食品安全體系比較完善、健全的國家。嚴密的食品安全監管
衛生部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從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則要求食品標簽必須標注營養成分,同時建議企業標注“過敏原”。 近日,記者走訪京城多家超市發現,大多數食品外包裝上都標注了營養成分的標簽,卻少見過敏原標簽標注。而在標注了過敏原標識的食品中
新標準出臺過程令人費解,關鍵指標的顯著降低讓人驚訝,而非止一處的標準模糊或硬傷,令人擔憂其是否堪當整飭乳業的重任 來自商務部、衛生部等中央部委的數十名官員共商食品安全議題。一名聽眾當場質問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安全監管司司長徐景和:“食品安全監管到底誰說了算?究竟能不能管好?管不好應該如何
從三鹿企業三聚氰胺事件起,乳制品的質量危機風波就不曾徹底平息,甚至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已經不再是某一個企業,而是整個乳制品行業。 10月12日,亞華乳業發布澄清公告,否認停產,對外解釋稱,其注銷的生產許可證只是針對其“濕法工藝”的工廠,
過期的產品,更改生產日期后又重新上架?昨天,廣東本土企業霸王集團生產的涼茶飲料被媒體曝光,宣稱“發現霸王涼茶存在涂改生產日期問題”。對此,涉事企業霸王集團否認此事為公司所為,并稱“目前已經從公司、經銷商到商超環節進行調查。”記者昨天獲悉,廣東部分超市、賣場已在自查霸王相關飲料產品,部分廣州好又多
中國乳制品行業沒那么悲觀,乳業還是很有希望的,長期來看中國得有自己的乳業品牌,而且是強勢的品牌。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距今已過去5年了,作為一個國內乳企的負責人,回望中國乳業近5年來的發展,心中感觸良多。 現在看當時三鹿的倒閉,很大程度上是奶源的紛爭所致。 合格產品導致安全事件 乳業
近日,有網傳文章稱,牛奶包裝的生產日期后有一組由英文和數字組成的暗碼,它才是“真正的生產日期”。文章以“080510HDC8H”為例進行說明,“080510”代表牛奶“公開”的生產日期是2008年5月10日,其后兩個字母按英文字母排序依次代表年、月,“H”“D”分別在英文字母排序中列第八、第四,
重慶日前查獲一起“有毒飼料奶粉”案。不法商家從河北輾轉千里,將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銷往重慶墊江、萬州多個飼養場,其中一些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標515.24倍。 樣本三聚氰胺含量最高超標515.24倍 去年9月,專門做過期奶粉生意的四川人唐強收到一封來自河北的電
三元牛奶陷“早產”門;國家規定液態奶的生產日期是灌裝日期 屢遭困境的中國乳業昨日又陷風波。昨日,北京媒體報道有當地市民懷疑三元鮮牛奶生產日期“提前兩天”,讓沉寂多時的“早產奶”乳業老話題再度升溫。 本報訊(記者 劉俊、田欣)就北京市民投訴三元鮮牛奶“早產”一事,昨日,三元牛奶生產商北
中國乳殤·現場調查 編者按 三鹿“結石奶”事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我們對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并且是市場領先者的知名企業的天然信任感被震得支離破碎,讓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直接影響我們的孩子健康和未來的行業,竟變得面目可疑。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我們本應完全信賴的監管部門官員,關鍵時刻往往
專家稱阪崎腸桿菌所引發的病癥死亡率可達50%以上 廣東省工商局公布2012年一季度全省流通環節乳制品、含乳食品抽樣檢驗結果,整體合格率為98.9%。不過,有兩批次嬰兒配方奶粉檢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腸桿菌”,中國奶業協會原常務理事、乳業專家王丁棉稱,該病菌能引起嚴重的新生兒腦膜炎、小腸結腸炎和敗血
光明乳業將問責違禁配方門責任人 上海市質監局同時表示,已責令光明停止生產該產品,同時嚴厲查處其違法行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對于光明乳業來說,今年是個多事之秋。3個月出現5次質量問題,旗下光明寶寶奶酪產品被指添加禁止嬰幼兒食用的乳礦物
春天是蜜蜂辛勤勞動的季節,商場里的蜂蜜也逐漸走俏。近來,記者走訪青島地區的蜂蜜市場發現,蜂蜜質量良莠不齊。雖然早在2005年國家就對蜂蜜頒布強制性國家標準,但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蜂蜜仍然存在,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危害。 昨天,記者走訪幾大超市了解到市場上主要有六七種品牌蜂蜜,蜂蜜種
重慶日前查獲一起“有毒飼料奶粉”案。不法商家從河北輾轉千里,將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銷往重慶墊江、萬州多個飼養場,其中一些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標515.24倍。 樣本三聚氰胺含量最高超標515.24倍 去年9月,專門做過期奶粉生意的四川人唐強收到一封來自河北的電子郵件,稱能搞到便宜的奶粉。在低價的
到超市買酸奶,觀察日期最近的也都是生產近一周的,酸奶里的有益菌與生產日期是否有關系?以前聽說酸奶的生產日期越近的酸奶越好,日期久的基本沒什么益生菌了,是這樣么?另外,對于買回的酸奶家庭如何保存最有效?如果給寶寶吃前常溫下放置會不會影響益生菌的存活? 益生菌、酸奶、保質期,這幾個概念混在一起
食品安全問題備受消費者和商家關注。今年以來,《維權萬理行》周刊頻頻接到有關廈門銀鷺產品的投訴,消費者反映稱銀鷺產品內含污穢不潔的東西、銀鷺罐頭含蒼蠅、銀鷺過期卻依然銷售、銀鷺八寶粥原料質量差等等,一系列圍繞著銀鷺產品質量問題也屢見各大媒體,銀鷺產品質量問題漸漸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隨著國產牛奶頻頻陷入質量安全的輿論風暴,不少市民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進口常溫奶。記者了解到,由于市場需求急劇增長,各路參差不齊的“洋奶”紛紛登陸中國市場,僅上半年就有近300噸常溫奶被我國判為不合格產品。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價格比原產國貴一大截的牛奶,也可能只是代工產品而已。常溫“洋奶”到底有何故事
上周末還在大張旗鼓做促銷的各大液態奶品牌,一夜之間竟被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質監總局等六部門聯合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立即全部下架” 10月11日,六部門下發下架緊急通知,要求各超市、商店、城鎮和農村零售攤點等銷售者,必須將所有9月14日前生產的奶粉和液態奶,無論什么品牌、批次,立即全部下架,停止銷售
謹防日常生活用品“健康陷阱” 播出日期:2010-8-26日 周四 13:05分 嘉賓:楊金奎 北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教授 朱 煦 時事評論員 主持人:羅旭 編導:彭 瑩 代 娜 主持人:大家好,
一場餃子引發的風波 一次“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情緒的集體爆發” 一場危機應對下的“兩國關系試金石” 共同社通過電話進行了一項全國民意調查。75.9%的受訪者回答“今后將不買中國食品”。 “中國食品在日本名聲不好,其實非常冤枉。”俞天任認為,這是中國國內頻頻發生假冒
記者走訪廣州超市發現,目前超市貨架上只有溫氏乳業酸奶系列產品 溫氏乳業鮮奶(下)未見銷售。 溫氏回應:不合格是因"菌不夠" 專家分析:可能因加工過程中殺菌不徹底 近日,廣州市工商局公布了"2013年第二季度流通環節第二次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樣檢驗情況",新快報記者在這份抽檢結果不合格產品名單中
一、為什么要整合完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品是我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近年來,我國乳品消費量迅速攀升,乳品行業快速發展,成為重要的食品產業之一。乳品安全直接關系到消費者身體健康與社會經濟穩定。國家高度重視乳品安全和乳制品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務院頒布實施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乳礦物鹽"風波繼續蔓延 蒙牛兒童成長奶酪被曝違規添加 近日,因寶寶奶酪違禁添加"乳礦物鹽"一事,國內大型乳企又開始經歷一波質量風波。不過,目前看來,這場風波還在蔓延。有業內人士向新快報記者爆料,違禁添加"乳礦物鹽"的乳企還包括蒙牛。記者從中糧旗下的官方購物網站我買網(微博)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