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廣州告別雨水。 告別雨水之后,廣州昨日的空氣質量卻再度出現污染,個別站點的空氣污染指數,在24小時內甚至翻了好幾個跟頭,國內著名灰霾專家吳兌表示,廣州空氣污染的聚集速度,現在看來達到了“恐怖”的速度。吳兌稱,僅靠廣州一己之力,如“限牌限外”等治污措施,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廣州受整個珠江西岸城市工業污染的影響較重,廣州改善空氣的出路,最終仍需仰賴整個珠三角區域的治污聯控。 29個監測點均輕度污染以上 周日的廣州,在告別了連續十天雨水沖刷帶來的好天氣后,再度迎來了空氣污染指數急速升高的一天。全市29個監測站點的AQI評級,均在輕度污染以上,首要污染物均為PM2.5。其中以白云嘉禾、荔灣西村、蘿崗西區、番禺大石、南沙新墾在內的9個監測站,亮“紅燈”呈“中度污染”態勢;白云嘉禾站還曾一度飆升至“重度污染”,再度以“紫燈”狀態“領跑”全市。 記者查閱本周和上周的歷史污染數據發現,進入四月以來,廣州市整體空氣質量......閱讀全文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環境保護部2月24日組織召開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應對學術交流會,這是繼1月22日召開京津冀區域燃煤散燒污染控制與管理技術交流會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會議。 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趙英民表示,舉辦這次會議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有關重污染應急批示要求和在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精神的一項科技
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重污染天氣,環境保護部提前發出預警通知,60個城市統一啟動預警。這次為何能實現統一預警,又取得了哪些效果?本報記者近日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 極端不利氣象條件 是此次區域性重污染的重要誘因 問:12月2日~4日,京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天津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于7月29日反饋了督察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從2013年至2017年,北京將全城行動,向PM2.5宣戰。 《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明確,到2017年,經過5年的努力,北京市的細顆粒物年均濃度要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這項目標意味著,今后五年,北京PM2.5濃度每年要下降5%以上,
當節日喜慶的硝煙散盡,全國多地卻仍籠罩在陰沉的霧霾之中。 重重霧霾加重了人們的疑慮——從“灑水抑塵”到“停工停課”,從“霧霾罰單”到“免職開除”,各地治理霧霾的措施多樣、語態堅決,為何效果并不明顯?政策在落實中又遭遇了哪些尷尬與問題?突破“十面霾伏”的癥結何在? “尷尬”的應急措施
2011年底的那場大范圍霧霾,讓公眾知道了PM2.5——這種比頭發絲還要小許多倍的顆粒物,它能深入人的呼吸系統甚至直達肺部。在此之前,PM2.5并非我國對環境空氣質量的考核標準。在公眾的呼聲中,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在去年出臺,PM2.5納入考核范圍,同時收緊對PM10的指標范圍。新標準將于20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環保部網站5日消息,為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根據國務院批復實施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的相關規定,在重點控制區的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業以及燃煤鍋爐項目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環保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當前,4/5的城市不能達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去年,僅北京、上海兩市完成氮氧化物年度減排計劃。面對嚴峻的減排形勢和艱巨的治污任務,《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十二五”期間,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區域將從“三區六群”擴展到“三區十群”,并在上述區域率先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
國慶長假過后,如果你恰巧坐火車從廣州回北京,一定會對霧霾的區域性特點感受頗深。10月9日,環境保護部發布的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顯示,沿著京廣鐵路一路向北,廣州、長沙、武漢、鄭州、石家莊、北京的AQI指數分別為88、129、109、227、436、379。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
當前,經濟發展與環境容量之間的矛盾日益突顯,打好防治大氣污染的攻堅戰、持久戰,已成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專家們表示,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長效機制、科學研究霧霾形成原因對癥下藥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自去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以來,我國多地已采取多項措施加大大氣污
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論壇舉行,專家認為治霾需二三十年 “近年來珠三角地區灰霾污染日益嚴重。臭氧污染、顆粒物細粒子污染、光化學煙霧污染等新的空氣污染問題已經出現。”面對珠三角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形勢,副省長林木聲有感而發。 昨日,由廣東省環保局主辦的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七位國內頂尖大
本周,中央財政投五十億元治理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污染,各媒體對此進行了深入剖析及解讀。七十二家企業環境違法遭通報, 引發公眾關注。烹飪對大氣污染“貢獻”有多大?多家媒體對此予以報道。 聚焦一: 50億元是杯水車薪還是“潤滑劑”? 10月14日,財政部發布消息稱,中央財政已于日前安排5
有“世界工廠”之稱的珠三角,如今水更清天更藍。 珠三角聯合治污效果明顯。 水更清了,天更藍了。最近,在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珠三角,接連傳出兩個喜訊,折射出這片有“世界工廠”之稱的土地從褐色文明到綠色文明的5年巨變。 10月31日,珠三角河流中的最大毒瘤“兩河”宣告被馴服――歷
據報道,受霧氣影響,2月21日北京的空氣污染指數為333,屬重度污染。這是北京今年以來第一個五級重度污染天。 而在此之前,《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案建言獻策征集活動已經在京結束。此次修訂能否還藍天“本色”,特別值得公眾期待。 我國在1987年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法》,1995年對
大氣污染 法律是治理大氣污染的有力武器之一。我國1987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最近一次修改是2000年,至今已達13年之久,相關規定明顯滯后。恰逢世界環境日,本報關注大氣污染問題,呼吁盡快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 大氣污染漸嚴重 現行法律多不足 從去年冬季綿延到
法律是治理大氣污染的有力武器之一。我國1987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最近一次修改是2000年,至今已達13年之久,相關規定明顯滯后。恰逢世界環境日,本報關注大氣污染問題,呼吁盡快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 大氣污染漸嚴重 現行法律多不足 從去年冬季綿延到今年春季,全
今年上半年,全國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河北省每月都占5至7個。相關人士指出,產業結構重和監管不力是大氣污染較重的兩個根源和頑疾,需要大力整治,并呼吁盡早將華北大氣聯防聯控機制切實落到實處。 產業結構調整步履蹣跚 上半年,河北省11個設區市空氣平均達標天數比例僅為30.9%(全國74
12月23日早上7時左右,北京大部分城區的空氣質量指數依然遠遠超過“300”這個嚴重污染的門檻,可偏偏空氣重污染的紅色預警卻在當天零時解除了。 這意味著單雙號限行取消了,學生們回到課堂,部分企業恢復生產。看著窗外濃重的霧氣,北京的任女士一咬牙決定,讓三年級的兒子繼續在家自學一天。任女士發現,朋
7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報告。為深入了解評估過程和主要內容,我們邀請了權威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解讀。 1.請問您如何看待此次《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工作? 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評估組組長):剛剛發布的《大氣十條》中期
這兩天在制藥圈被一條微信刷屏,小編不說大家也會猜得到,由石家莊市大氣和水污染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簽署的《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2016年1號文引發的行業內的大討論,各大媒體轉載、評論觀點不一,支持與反對且還不乏喊冤叫屈之聲。 作為制藥人,作為藥企,我們這幾年已經習慣了“舉報“”飛檢”收GMP
環境保護部22日發布了今年9月及第三季度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在全國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河北占據7席;天津市也位列其中。京津冀地區改善空氣質量“任重道遠”。 環保部本月還通報了在專項行動中發現的環境違法企業名單。這72家企業存在91個環境違法行為,在線監測設施測量不準確也包括其
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市調研時指出“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加強區域預警聯動和監測信息共享”。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給環保工作,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加強空氣重污染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施行的重
商海春繪 近兩年,隨著霧霾橫行、PM2.5爆表,公眾對大氣環境的關注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國現行大氣污染防治法制定于1987年,最新的一次修改是在2000年,距今已有14年。近年來,我國大氣環境不斷惡化,大氣污染防治法顯得捉襟見肘。 近日,在由北京市法學會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主辦的“
10月6日,北京站,一名市民戴著口罩。當日,北京因霧霾持續重污染。 北京正在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今后,北京將采取單日和多日重污染綜合分級的方式,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并將加大最高預警級別的強制性減排和健康防護提醒措施。市政府日前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關于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剛剛過去的2013年讓一個詞和一種現象“深入人心”,那就是以霧霾為代表的大氣污染。近期,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從各地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見,多地將治理空氣污染作為重中之重。其實在過去的一年里,各地已有很多措施抗擊霧霾,一些區域聯合防控也逐漸成為治霾共識。各地向空氣污染鐵腕宣戰,立下 “軍令狀”
●到去年年底,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6.6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8.95%。 ●堅持有保有壓,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建設項目設置“防火墻”,歸納起來是“四個不批、三個嚴格”。截至2月底,已有總投資約1040億元的14個項目被暫緩審批或不予審批。 ●細顆粒是造成灰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