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說,袁隆平的第四期“超級稻”2014年畝產超過了1000公斤。要知道,在1958年,全國水稻最高畝產只有400公斤左右,直到2000年,袁隆平“超級稻”第一期試驗的目標產量也不過700公斤。短短十幾年,“超級稻”單產連續刷新紀錄,為這個尚未消除饑饉的世界帶來希望,這是中國人運用科技手段“解放”生產力的又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例證。 然而,在“解放他人”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下的中國科技,也正迫切需要破除體制障礙,來一次徹底的“自我解放”。 毋庸置疑,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都有了質的飛躍。這不僅體現在“嫦娥”奔月、“蛟龍”探海這樣的重大工程中,科技改變生活的例子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俯拾即是,不勝枚舉。 2013年,我國全社會在科技領域的研究與開發(R&D)經費投入已連續第二年超過1萬億元,總量與日本基本相當,位列世界前三;R&D經費投入強度......閱讀全文
“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幫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穩腳跟。如今,作為北生所所長的王曉東是否實現了他當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何帶領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臨著哪些問題,未來的路在哪里?請看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會舉辦的
最近,有關部門下決心破除“唯論文”頑瘴難疾,打出一套組合拳,發布一系列文件,改革科技評價體系中備受詬病的論文“SCI至上”,為此,傳統的科研資源分配方式也面臨重大轉變... 破“SCI至上”,科研資源配置方式面臨重大轉變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聯合下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
習近平 各位院士,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隆重開幕了。這是黨的十九大后我國科技界召開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大家并通過大家,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
各位院士,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隆重開幕了。這是黨的十九大后我國科技界召開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大家并通過大家,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國的原始性創新總體能力和水平還不夠呢?從歷史的角度看,這與科技基礎、文化傳統、工業及經濟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從現實的角度看,主要還是體制和機制問題。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對人類創新的貢獻也舉世矚目。但由于封建社會及外侵戰亂等歷史原因和創新管理的問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國的原始性創新總體能力和水平還不夠呢?從歷史的角度看,這與科技基礎、文化傳統、工業及經濟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從現實的角度看,主要還是體制和機制問題。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對人類創新的貢獻也舉世矚目。但由于封建社會及外侵戰亂等歷史原因和創新管理的問
看到本文的標題,人們一定會大吃一驚。翻開今天的中外媒體,充斥的全是中國科技飛速進步,感覺是馬上要領導世界的架式。2016年中國科技論文數量超越美國,更是讓中國人信心爆棚。 這些成就僅從論文統計數據本身角度來看,客觀上確實是不錯的。坦率地說,我本人是長期對中國的發展持最樂觀態度者。即使在很多年前
編者按: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作出一流的原創性工作,令學界振奮,同時也反襯出中國科研模式和科技體制中亟待改變的地方。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最年輕的院士邵峰深有感觸,提筆寫下這篇文章。邵峰所在的北生所作為科技改革試驗田,在成立至今的10年里,探索科研體制改革,探尋原始創新新機制,成就
人才“爭奪戰” 150多年來,一波波海外留學大潮興起,一代代海歸學成回國,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出國潮”熱度不減;另一方面,在西方社會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回國潮”也必然成為大趨勢。中國出臺的各種人才政策,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
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內,科研人員行色匆匆,百萬億次集群計算機“爭分奪秒”。這里聚集了近300人的創新研究團隊和先進開放的科學研究平臺。 “未來五年,我們將重點部署天、空、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和超智能網絡化機器人研究,實現網絡空間的無縫覆蓋能力和在工業和社會服務中的廣泛應用。”中國工
【編者按】 《世界首款石墨烯產品出爐,中國石墨烯技術領先全球》《英國雜志密集關注中國科技》《中國真牛!這8個行業領先全世界》《外媒:“中國式創新”將對世界產 生深遠影響》《“中國制造”力保全球競爭力》……一段時間以來,一些為中國創新“點贊”的文章在網絡熱傳,讓關
重大科研儀器研發的現狀與困境1、李俠 2、繆秋民 3、呂慧云(1、2、3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上海 200240 ) 摘要:重大科研儀器研發項目施行近20年,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實踐中也發現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導致項目執行效果不理想,如半截子項目與釣魚工程等,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
“基礎研究有什么用?”這是大家常常討論的話題。我想,明代徐光啟所說的“無用之用,眾用之基”,法拉第所說的“問基礎研究有什么用就好像問一個初生的嬰兒有什么用”,都是很好的回答。基礎研究的“用”,首先體現在它對經濟社會發展無所不在的作用,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半導體、計算機、激光技術等,都是基礎
30日,中國工程院頒發中國工程界的最高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我國杰出的鋼鐵冶金專家和戰略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獲得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 徐匡迪的故事,還要從40年前的春天講起。 打開眼界、了解前沿,才知道該在哪些方面努力 “上海工業大學的徐匡迪老師,請你到廠部辦公區來一趟!
PI制引入我國后,經歷了發展和壯大,目前科研項目和科研機構基本上都實行了首席科學家負責制,這種科研組織形式在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中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在自主創新時代,PI制已很難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攻關。因此,在政策上要通過資源配置和評價體系引導及創新文化培育;在策略上,適當集中
從北京到杭州,1200公里的飛行里程,記者風塵仆仆地趕到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坐在會議室里等待著此次采訪的主人公——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董事長王健。等待近20分鐘后,記者見到了王健,腳步匆忙,但卻很有力量,正如他所經營的公司一樣,果敢、敏銳并伴有極高的執行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42所雙一流大學”名單: “雙一流”以學科為資助主體,每5年調整一次名單,39所985大學+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選”! 1、原“985工程”高校
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相結合 《中國科學報》:十八大之后,我國科技體制改革邁入新階段,您認為應當如何評價新的歷史時期我國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的成就? 劉立:十八大之后,我們繼續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發展,改革“四梁八柱”主體架構已經確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
青年科技人才是社會文明進步、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富裕幸福得以持續的重要力量。如何激發青年科技人才的工作激情和活力,已成為當前新一輪人才隊伍建設中面臨的重要而又緊迫的問題。 2011年6月,中國科學院正式成立青年創新促進會(以下簡稱“青促會”),該學會是繼“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重要意義是什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具有引領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召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重要意義是什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具有引領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重要意義是什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具有引領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
①夢之墨液態金屬打印機和它打印出來的電路。②商湯科技人臉識別技術。③有著“新材料之王”稱譽的石墨烯。 北京,五四大街29號,在一片繁華鬧市之中,曾為北京大學舊址的紅樓傲然屹立。 90多年前,在國家浩劫、民族危亡的時刻,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等先驅們集聚在這里,高喊“德先生”與“賽先生”(民主與科
今年1月,西南交通大學印發了《西南交通大學專利管理規定》(簡稱“西南交大九條”),在我國首次明確了職務發明人對職務科技成果的所有權,這項被稱為“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所有權改革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確認的“三權改革”有何不同?西南交通大學為何要率先進行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試驗?日前,科技
很年輕,卻已是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千人計劃”第一批入選者之一。而在此之前,他在美國的一段“辭職”故事,曾一度轟動全美物理界。 在搜索引擎搜集丁洪的名字,可以找到題為China fishing in pool of global talent的一篇英文報道,直譯過來就是《中
抄襲造假、虛假引進、學術亂倫、買賣論文等學術腐敗在中國學界盛行,監督約束機制在權力和市場的扭曲下失效,大學沒有自由的精神,學者沒有獨立的思想,反而沉淪墮落,喪失基本的學術道德和倫理,導致學者不重學術重權術,大學不重教學重創收。盡管中國學術經費上升,但由于根本體制不變,成效并不顯著。必須防止學術競
2010年10月26日,“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Ⅱ)工業化技術”在北京首簽工業化示范項目許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技術許可方),與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許可方)正式簽約。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
日前,一系列有關農業科技發展的國家級會議和文件相繼召開和推出。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農業部新近頒布的《農業科技“十二五”規劃》以及正在出臺的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均指向農業科技。 在糧食生產實現“八連增”的背后,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科研、教育、推廣機構和隊伍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驅動力 明年我們即將迎來建國65周年,應該說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但是,目前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許多科研人員實際收入的相當大部分要與各種項目的經費掛鉤,迫使科研人員每年要為“跑項目”使盡各種招數,甚至有
2014年11月25日, 2014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年會在溫嶺市召開。科技部條財司吳學梯副司長做了主題報告,為大家講解了中國科技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以及新形勢下科技體制和管理改革中的相關政策。科技部條財司 吳學梯副司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