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等制備出高溫穩定的高載量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喬波濤和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在單原子催化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金屬-載體共價強相互作用(strong covalent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成功制備出耐高溫的高載量鉑單原子催化劑。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 Commun.,2019,10,234)上。 2011年,張濤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以及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劉景月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了單原子催化劑的制備與性能,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單原子催化”的概念( Nat. Chem.,2011,3,634)。當金屬以原子級別分散于載體上形成單原子催化劑時,會表現出許多異于負載型納米顆粒催化劑的特性,例如金屬利用率達到最大、金屬載體界面最大化(Angew. Chem. Int. Ed.,2018,57,7795)、活性位組成結構均一、有望溝通均相與多相催化(Angew. Ch......閱讀全文
大連化物所等制備出高溫穩定的高載量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喬波濤和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在單原子催化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金屬-載體共價強相互作用(strong covalent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成功制備出耐高溫的高載量鉑單原子催化劑。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
大連化物所等制備出高溫穩定的高載量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喬波濤和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在單原子催化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金屬-載體共價強相互作用(strong covalent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成功制備出耐高溫的高載量鉑單原子催化劑。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
中科院大化所制備出高溫穩定高載量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大連化物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喬波濤研究員和張濤院士團隊,與清華大學李雋教授,以及天津理工大學羅俊教授合作,在單原子催化方面獲得新進展。利用金屬-載體共價強相互作用成功制備出耐高溫的高載量鉑單原子催化劑,相關研究成果以《不用缺陷位點穩定的耐高溫單原子催化劑》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高載量原子分散催化劑制備取得進展
當金屬顆粒降低到一定尺度(納米尺寸甚至原子級分散)時,由于其較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和獨特的電子特性,負載型金屬催化劑往往會展現出極高的催化活性和特定的選擇性。然而,隨著金屬顆粒尺寸的降低,金屬的表面自由能會急劇增大,很容易導致金屬團聚。傳統的解決方案通常以犧牲金屬載量來制備原子級分散催化劑,這極大地
實現高載量單原子分散金屬氮催化劑的普適性宏量制備
近年來,單原子催化劑因其高的原子利用率、明確的催化活性中心和高的催化性能而成為研究前沿與熱點。但由于在制備過程中活性原子易于遷移和聚集,使得單原子催化劑的高載量可控制備仍存在巨大挑戰。如何實現高密度的單原子催化活性位點,以及如何實現其低成本宏量制備是單原子分散催化劑邁向應用的關鍵。金屬-氮類催化
科學家制備出高活性高穩定性鐵單原子催化劑
?圖為:?Fe-Nx/C的合成路徑以及電鏡表征圖 對于減少貴金屬在可持續能源技術研究中的消耗來說,探索具有良好氧還原活性、穩定性的非貴金屬催化劑是至關重要的。近年來,單原子Fe錨定在N摻雜碳(Fe-Nx/C)上的催化劑因其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率和較高的本征活性而受到了廣泛關注。 近日,中
實現單原子催化劑中不同單原子物種的定量統計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副研究員楊冰團隊,與太原理工教授王俊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于麗娟合作,在單原子催化劑動態轉化以及不同單原子物種定量統計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表明,可通過惰性和氧化氣氛調控單原子催化劑的可逆轉化,并實現同一催化劑中不同單原子物種的定性識別與定量統計,統計結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高活性高穩定性鐵單原子催化劑
對于減少貴金屬在可持續能源技術研究中的消耗來說,探索具有良好氧還原活性、穩定性的非貴金屬催化劑是至關重要的。近年來,單原子Fe錨定在N摻雜碳(Fe-Nx/C)上的催化劑因其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率和較高的本征活性而受到了廣泛關注。圖為: Fe-Nx/C的合成路徑以及電鏡表征圖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
大連化物所:單原子催化劑中不同單原子物種的定量統計
近日,我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十五室)張濤院士、楊冰副研究員團隊,與太原理工王俊文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于麗娟研究員合作,在單原子催化劑動態轉化以及不同單原子物種定量統計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表明,可通過惰性和氧化氣氛調控單原子催化劑的可逆轉化,并實現同一催化劑中不同單原子物種的定性識別與定量統計
高活性的生物質碳負載Fe/Pt單原子雙功能催化劑
單原子催化劑因具有較大的原子利用效率、量子尺寸效應和活性中心的配位不飽和構型,在催化領域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單原子催化劑在燃料電池、電解水和金屬-空氣電池等可再生能源技術領域快速發展。然而,單原子催化劑的活性位點數量有限,催化劑合成過程相對復雜,且大多數用于合成單原子催化劑載體的化學品價格昂貴
單原子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單原子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發現單原子催化劑具有與均相催化劑相當的活性,從實驗上證明單原子可能成為溝通均相催化與多相催化的橋梁。論文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 通過氫甲酰化由烯烴和合成氣制備醛類精細化學品,是化工生產中重要的均相催化過程之一。近期,該團隊成功合成出氧
高病毒載量患者的抗病毒診療分析
病史一般資料:患者,許某某,男性,35歲,大專,已婚。主訴:因“乏力、納差、腹脹1周”到門診就診。現病史:患者1周前勞累后出現乏力,四肢無力,胃納下降,由原來的1碗/餐下降到0.5碗/餐,厭油膩食物,伴有腹脹,無發熱,無惡心嘔吐,無腹痛、腹瀉,尿黃不明顯,無牙齦出血,無腰酸腰痛,無皮疹;無怕熱、心慌
原子熒光鉛載液空白高的原因
1.測定介質的選擇及濃度的影響選擇HNO3、HCl、HClO4、H3PO4和H2SO4等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以HClO4和H3PO4作介質響應值較低,汞在H2SO4溶液中能得到較大靈敏度,但空白值也高。汞在HNO3和HCl溶液中的熒光強度差別不大。在5%一25%的硝酸和5%一20%的鹽酸中熒光強度
UniGel高載量離子交換介質的特點和應用
UniGel:高載量離子交換層析的新選擇 UniGel 高載量離子交換介質采用區別于傳統離子交換層析基質的表面修飾技術,運用特殊的延長臂和鍵合技術,使其載量獲得極大提升。離子交換(IEX)是根據生物分子表面電荷(種類、數目和分布)差異實現對不同生物分子的分離的方法。常規的離子交換層析介質
UniGel高載量離子交換介質的特點和應用
UniGel:高載量離子交換層析的新選擇 UniGel 高載量離子交換介質采用區別于傳統離子交換層析基質的表面修飾技術,運用特殊的延長臂和鍵合技術,使其載量獲得極大提升。離子交換(IEX)是根據生物分子表面電荷(種類、數目和分布)差異實現對不同生物分子的分離的方法。常規的離子交換層析介質
大連化物所實現單原子催化劑配位環境調控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王愛琴、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合作,發展了一種乙二胺絡合-惰性氣氛快速熱處理的單原子催化劑制備新方法,在不改變單原子分散的前提下,可以精細調控單原子中心的配位環境,從而建立了單原子配位環境、電子結構和催化性能之間的關系。
大連化物所單原子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我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張濤院士和王愛琴研究員團隊在單原子催化劑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制備出單原子分散的Fe-N-C催化劑,并將其應用于C-H鍵選擇性氧化反應中獲得了優異的活性和選擇性。特別是利用包括X射線吸收光譜和穆斯堡爾譜在內的多種表征技術,首次證明了中自旋Fe-N5結構具有最高的催
大連化物所等成功制備出單原子銥催化劑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研究員領導的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團隊通過與該所“千人計劃”入選者劉景月研究員(負責高分辨電鏡)、清華大學李雋教授(負責理論計算)合作, 在單原子催化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以FeOx為載體制備出極低金屬含量的單原子銥(Ir)催化劑Ir1/FeOx。將該催化劑用于
UniGel高載量離子交換介質的特點和應用(一)
UniGel:高載量離子交換層析的新選擇UniGel 高載量離子交換介質采用區別于傳統離子交換層析基質的表面修飾技術,運用特殊的延長臂和鍵合技術,使其載量獲得極大提升。離子交換(IEX)是根據生物分子表面電荷(種類、數目和分布)差異實現對不同生物分子的分離的方法。常規的離子交換層析介質是通過直接在介
UniGel高載量離子交換介質的特點和應用(二)
柱效測定裝好的色譜柱應使用 2 BV 0.5 M NaCl 溶液平衡,再用 2.0 M NaCl 以 100 cm/h 流速進行柱效測試, 具體測試參數詳見下表:存儲條件暫時不使用的層析介質需保存在 4~35 ℃ 的 20%乙醇中,并蓋緊瓶蓋,已經裝好層析柱應保存在含 20%乙醇的緩沖液(pH 7.
科學家研制出高載負量高熒光亮度碳納米點
近日,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曲松楠團隊首次研制出高載負量、高熒光亮度的碳納米點@二氧化硅復合凝膠。該工作利用碳納米點表面大量的羥基官能團引發正硅酸乙酯水解,在碳納米點表面原位包覆二氧化硅。在高濃度的碳納米點乙醇溶液中,實現具有高載負量、高熒光亮度的碳納米點@二氧化硅復合凝膠,并可進一步獲得熒光效率高達
科研人員成功制備出34種單原子催化劑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物理系曾杰教授、周仕明副教授研究團隊,發展出了一套利用電化學沉積制備單原子催化劑的普適性方法,利用該方法研究人員成功制備出了34種單原子催化劑,覆蓋了多種過渡金屬和多種襯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單原子催化劑因
單原子催化劑的EMSIs對催化效率有何幫助?
負載型金屬催化劑廣泛應用于多種工業催化反應中。單原子催化劑因其高金屬原子利用率和新奇的催化特性,近些年引發科研工作者們的熱烈關注。然而伴隨著尺寸減小帶來的表面自由能的升高,很容易導致單原子催化劑的穩定性降低,容易發生團聚,進而使得催化劑失活。為解決這一難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路軍嶺課題組與教授
科學家提出高效單原子催化劑設計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曾杰團隊,通過精準的單原子錨定位點設計,制備出一種可以高效催化電化學陽極反應的單原子催化劑。相關成果分別發表于《自然—通訊》《美國化學會志》,并被選為《美國化學會志》封面論文。 研究人員采用電化學沉積技術,選擇性地將銥單原子錨定在羥基氧化
港中大研究指幼兒病毒載量高-易成“隱形傳播者”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6日公布一項調查發現,幼兒容易成為新冠病毒“隱形傳播者”,不少幼兒沒有癥狀,但病毒載量和帶活性病毒的比例都偏高,極具傳染性。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將香港、內地、意大利、西班牙及美國多個地區的兒童確診比例進行比較,發現香港的百分比偏高。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
干貨貼之「載量和上樣量」
在做層析實驗的時候可能時常會遇到一個問題:一次實驗可以上多少樣品呢?多也不是少也不是,上樣多了會造成一部分樣品損失或者達不到預期的分離效果,上樣少了無法充分使用層析柱還要增加重復實驗或者使用更大層析柱,真是件糾結的事情。我們今天要來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不同的層析柱應該如何確定上樣量。 層析柱上樣量由
大連化物所:實現單原子催化劑光熱協同催化乙炔半加氫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1500組)張濤院士、喬波濤研究員等與太陽能科學利用研究中心(1600組)李仁貴研究員等合作,在單原子光熱催化乙炔半加氫反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合作團隊通過控制單原子與納米粒子間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MSI)的發生條件,實現包覆納米粒子的同時暴露單原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實用“單原子”鉑催化劑
近日,大連物化所研究員張濤領銜的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以氧化鐵為載體,首次制備出具有實用意義的“單原子”鉑催化劑,實現了多相催化劑制備從納米水平到原子水平的重大推進,極大提高了貴金屬催化劑的利用率。 作為化學反應中不可替代的催化劑,鉑、鈀等貴金屬在諸多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資源稀
研究人員開發出高效穩定的Ru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研究員王曉東、研究員王愛琴、研究員林堅團隊,與福州大學林森教授等合作,在單原子催化轉化丙烷脫氫制丙烯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合作團隊報道了氮摻雜碳載體穩定的Ru單原子催化劑,能夠實現臨氫條件下丙烷高效脫氫制丙烯,可媲美商業化PtSn/Al2O3催化劑。研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