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地震災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討論咨詢會召開
5月8日下午,中科院召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討論咨詢會,項目領導小組組長、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出席會議并講話,參加該項工作的中國地震局、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氣象局、水利部等國務院有關部門聯絡員代表,以及青海省、四川省、長江水利委員會等相關單位的代表出席了會議。 按照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確定的《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中國科學院牽頭承擔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工作。會上,項目負責人、首席科學家樊杰研究員和4個專項評價的專家劉紀遠研究員、方創琳研究員、周藝研究員和時丕龍博士分別匯報了項目總體設計、初步結果和專項評價的結論與建議。項目參加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報告分別發表了意見和建議。與會領導和專家充分肯定了項目組科技人員在短時間內加班加點工作取得的豐碩研究成果,一致認為該評價報告基本完成了國家《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要求的工作內容......閱讀全文
中科院牽頭完成玉樹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報告
5月14日,正值青海玉樹“4?14”7.1級地震發生一個月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回良玉在北京主持召開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5次會議,聽取并審議由中科院牽頭完成的《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報告》,研究當前抗震
中科院抓緊推進“玉樹災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工作
為編制玉樹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根據國務院《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的部署,由中國科學院牽頭負責“玉樹地震災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工作,地震局、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氣象局和青海省等參加,要求于5月中旬完成評價報告。 中國科學院領導高度重視這項工作,4
玉樹地震災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討論咨詢會召開
5月8日下午,中科院召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討論咨詢會,項目領導小組組長、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出席會議并講話,參加該項工作的中國地震局、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氣象局、水利部等國務院有關部門聯絡員代表,以及青海省、四川省、長江水利委員會等相關單位的代表出席了會
樊杰:災后重建中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納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之一,賦予了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的新內涵。理論和實踐都表明,只有與資源環境相均衡的人口經濟分布才是合理的,只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和生態安全格局才是合理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成為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的重要依據,
山東構建現代水網提升水資源承載能力
嚴重缺水的山東省通過建設一系列水利工程,將庫河水系聯網,初步實現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調客水統一配置和科學調度,全面提升了水資源的承載能力。 山東缺水嚴重,多年平均年水資源總量30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334立方米,不到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6。為突破水資源瓶頸制約,山東堅持統籌治水,構建全省
我國水資源過度開發-已經超過其承載能力
在今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現階段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原因有三點:一是基于我國特殊的水情和國情;二是基于當前嚴峻的水資源形勢;三是出于水資源管理改革的現實需求。 具體包括以下四點內容: 一是水資源總量的約束日趨突出,我國目前的年
中央表態我國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上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在北京閉幕。 這次會議首次闡述和部署了新常態下我國的經濟政策和改革思路,安排了明年經濟工作五大主要任務。 其中,會議對我國環境承載能力的判斷尤為引人注目。會議認為,我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 如何認識中央經濟工作
國土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揭牌
2016年11月26日,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組織有關專家對“國土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進行了驗收。該實驗室的正式掛牌,標志著國土資源領域承載力研究平臺建立。依托單位領導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院長張新安致歡迎詞 建設期間,該實驗室通過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
國土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揭牌
2016年11月26日,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組織有關專家對“國土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進行了驗收。該實驗室的正式掛牌,標志著國土資源領域承載力研究平臺建立。依托單位領導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院長張新安致歡迎詞 建設期間,該實驗室通過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
舟曲災后重建“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座談會召開
8月26日至28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率領中科院專家組一行,在甘肅省發改委副主任孫曉文、中科院蘭州分院副院長楊生榮等人的陪同下深入舟曲等地,就舟曲縣城周邊及相關區域環境承載能力以及災后重建規劃等問題開展實地調研和評估。 8月28日下午,舟曲災后重建“資
舟曲災后重建“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征求意見會召開
? 9月10日上午,甘肅省舟曲災后重建“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征求意見會在蘭州召開。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甘肅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劉偉平,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姜信治,甘肅省副省長澤巴足、甘肅省省長助理夏洪民,省直機關部門領導、相關專家和甘南州、舟曲縣領導共60余人參加此次會議。中國科
江蘇省委書記指出-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
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近日在鹽城市考察沿海開發工作并主持召開調研座談會。他強調,江蘇沿海開發工作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 羅志軍先后考察了中節能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的“風光漁”互補項目等工程,他稱贊這個項目建設創造了立體綜合利用的新模式,是江蘇省沿海地區
報告稱北京水資源只能承載40%人口
水資源是北京發展的主要短板;土地資源緊缺成為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對北京發展影響最大的是生態環境。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專家共同撰寫的《京津冀發展報告:承載力測度與對策》稱,北京的城市綜合承載力超過了警戒線,處于危機狀態。主要原因是城市承載壓力過大,城市支撐力隨人口增加而下
中國環境報評論員:堅持生態優先建設新玉樹
一個月前的4月14日,強烈地震撕裂了玉樹大地,造成了無數房屋倒塌和成千上萬人傷亡。雖然地震過去一個月,但是,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畫面至今歷歷在目,災區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和善良純樸的心靈仍然感人至深。 玉樹地震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對抗震救災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社會各界大力支援,災區人民團結奮戰,共同
玉樹地震環境應急監測迅速展開
4月14日上午7時49分,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地震發生后,青海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在第一時間展開應急監測行動,于4月14日12時派出第一支應急監測小分隊,4月15日17時到達地震災區。應急監測小分隊隨即對災區飲用水源地展開監測,結果表明無異常。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已于4月
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蛟龍”承載國人探海夢想
“我等了10多年,終于能坐著中國人自己的潛水器下潛了。在潛水器里說著中國話,看中國字,感覺很好。”時隔一年多,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周懷陽仍難忘懷“圓了多年一個夢”的激動。 2013年6月18日,52歲的周懷陽成為第一位搭乘“蛟龍”號下潛的“乘客”,在即將開展的“蛟龍”號2014—20
美研究發現扭曲光束可提高光纖信息承載能力
美國的一個科研小組發表在6月27日《科學》雜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通過不同形狀的扭曲光束來編碼信息,可以提高互聯網“信息高速公路”的承載能力,從而有效地緩解網絡擁堵。 互聯網流量正在呈幾何級數增長,研究人員也一直在設法提升光纖電纜的通信容量。過去20年來使用的一個成功方法,基本上是依靠增
能力驗證項目進入APLAC能力驗證資源庫
日前,鑒于亞太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APLAC)將組建能力驗證資源庫,河北秦皇島檢驗檢疫局“國家煤炭檢測重點實驗室”作為CNAS認可的能力驗證計劃提供者(PTP),向其提交煤炭常規分析和煤灰熔融性測定兩個計劃項目均被收錄,該兩項目包括PTP認可范圍內的煤炭灰分、揮發分、全硫、發熱量、碳、氫、氮和煤
黃河下游水資源生態足跡遠超其生態承載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253.shtm2007—2020年黃河下游人均水資源狀況空間分布特征(論文作者供圖)黃河下游始自河南省鄭州市的桃花峪,終至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入海口,干流全長786 公里。黃河下游地區是黃河流域經濟發
資源環境衛星監測
將遙感遙測的儀器裝在星上進行監測,它的優點是站得更高,石得更寬。我開始沙暴、揚塵、浮塵人氣預測預報,就是利用風云星資料作預報的、我國還計劃發射組小星對地面空氣、水質、生態及自然災害進行監測,要使遙感遙測的數據準確可靠,必須要星地監測結合,在地面選一些參照點進行實測,以便對遙感遙測的數據j進行校正
玉樹災區實驗室檢測能力和網絡直報功能逐步恢復
目前,災區簡易活動板房實驗室建設工作已經完成,能夠開展部分常規的水質檢測、食品檢測和傳染病檢測項目,實驗室檢測能力正逐步恢復。玉樹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經前方專家調試,恢復了傳染病病例和癥狀監測功能。災區現有17個衛生防疫組和1個鼠疫疫情監測組,按照《玉樹抗震救災衛生防
新疆實行資源環境審計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審計工作會議了解到,今年新疆首次開展資源環境保護和利用審計,審計內容涉及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運營情況績效審計調查以及草原生態資金審計調查等項目。 作為自治區審計系統"十二五"規劃中的八大審計領域之一,自治區審計系統今年起將切實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情
青海省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通過驗收
近日,科技部在北京組織相關專家對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實施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三江源地區脆弱生態系統修復與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研究及其應用示范”項目和中科院資環局組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青海湖流域生態和環境治理技術集成與實驗示范”項目進行了驗收。 “三江源地區脆弱生態系統修復與
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為玉樹重建論證抗震保溫建筑體系
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為玉樹地震災區重建論證抗震保溫建筑體系 由于玉樹災區地處偏遠、高寒多震,建筑施工期短(每年僅3-4個月),建材和煤炭稀缺,水泥和鋼材需長距離外運,且運力小,重建工作具有時間急、周期短、任務重、要求高的特點。因此急需為災后重建優選出抗震輕質、節能保溫、建筑速度快、耗材量少
嚴控資源承載力-紅色預警區將面臨最嚴格的區域限批
《關于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20日對外公布。根據意見,超載等級最嚴重的紅色預警區將面臨最嚴格的區域限批,嚴重破壞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企業、管理不力的政府部門負責人、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等責任主體將受到嚴厲處罰。 根據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關于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
《2012年北京市環境公報》發布-污染排放量遠超環境承載力
昨天,北京市環保局發布《2012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公報稱,去年北京有76天臭氧超標,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年平均濃度值超過國家二級標準9%;河道水污染狀況仍很嚴重。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在回應空氣改善的結果與市民的感受有差距時表示,個別污染嚴重的日子公眾記憶深刻,但從去年來看,總體
全面提升環境監測能力
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宜居家園。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的主要任務有堅決執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統籌抓好污染治理、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生態修復等工作。對此,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毛元龍介紹說,市環保局早已確定了今年的環保工作要點,即打造一個亮點(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兩個提升(水、氣環境質量),強化三個支
“玉樹地震區域生態環境圖集”專家咨詢會召開
6月12日上午,《玉樹地震區域生態環境圖集》(以下簡稱“圖集”)編制專家咨詢會在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召開。出席咨詢會的專家有地理資源所孫鴻烈院士、李文華院士、陸大道院士、劉毅所長、成升魁書記、樊杰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曾瀾研究員,建設部中國城市建設規劃院沈遲副總工程
玉樹蟲草王簡介
青海玉樹王氏家族,經營冬蟲夏草有年,多年的經驗以及對冬蟲夏草的了解,讓王氏家族對冬蟲夏草有著非凡的鑒別能力。因為近水樓臺,王氏家族能夠將青海玉樹純野生的冬蟲夏草奉獻給廣大消費者,每年到了采集冬蟲夏草的時節,王氏家族成員入山采集,他們克服自然條件的惡劣,精挑細選,有時甚至要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面對
玉樹麝香的概述
玉樹麝香是中國傳統名貴中藥材,也是香料工業的重要原料。長期以來,中國產量居世界首位,麝香及其制品在國際市場深享盛譽。玉樹麝香全靠獵野麝取得,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祁連山區,東部黃河和湟水流域以及東南部長江和瀾滄江流域,主產地有玉樹、囊謙、扎多、門源等縣,歷史最高年收購量曾達到150公斤,是青海省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