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士祿,1925年生于廣東海豐,1956年畢業于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著名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58年回國后一直從事核動力的研究設計工作。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顧問、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核動力學會名譽理事長。 上世紀60年代中、后期,彭士祿主持了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裝備、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并參加指揮了第一代核潛艇的調試和試航;建立的核動力裝置主參數計算方法,在主參數的選定、系統組成及關鍵設備的選型等方面有很強的使用價值并可推廣應用于壓水堆核電站。他對秦山一期核電站由熔鹽堆改為壓水堆的堆型選擇方案確定起了關鍵性的決定作用;提出了大亞灣核電站的投資、進度、質量三大控制,撰寫了《關于廣東核電站經濟效益的匯報提綱》,為大亞灣核電站的上馬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感恩與回報 作為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彭士祿院士曾擔任過水利電力部副部長,負責......閱讀全文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搶險人員紀念碑(局部)東京電力公司目前沒有透露這50名死士的姓名 自衛隊取消對反應堆注水 昨天重新增加到180人 七成人員可能會在2周內死亡 “我們不懼怕死亡, 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 一名留守死士 福島核電站的嚴重泄漏事故,是人類在
3月22日,在日本宮城縣東松島市,一名小女孩在大人的幫助下向地震和海嘯遇難者的靈柩上撒土。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2日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1到6號機組已經全部接通外部電源。 據悉,獲得穩定的電力后,工作人員有望能在中央控制室觀察測量數據的同時有效地冷卻反應堆和燃料池,避免發生核災難。 此前,國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反應堆21日下午一度冒出灰煙,現場工作人員短暫撤離。 附近輻射水平變化不大 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發言人21日說,當地時間15時55分(北京時間14時55分),3號反應堆冒出淡灰色煙。這名發言人說:“由于這一問題,東電暫時撤離工作人員
10月25日,何梁何利基金2017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本年度共產生“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4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6名。 本年度的獲獎情況有幾個特點:一是國防科技領域重大成果彰顯大國實力,二是基礎研究原創性成果突出,三是產學研合作激發創新創業激情,四是科技成果轉化
無需采取防護,京外四地測到極微量銫 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可能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3月29日權威發布: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情況趨于穩定,周圍環境放射性水平呈繼續下降趨勢。 另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冰島、芬蘭、法
資料圖:日本廣島原爆紀念館是以當年爆心附近剩下的唯一尚且完整的建筑廢墟為基礎建設的。 近日,聯合國大會裁軍及國際軍事委員會提出一項旨在減少核武器的決議草案。不過,當委員會要求日方簽署時,卻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絕。美國軍事專家分析認為,日本此舉是為今后的核武裝鋪路。雖
2013年多數國家仍將繼續按原計劃建造核電站,并將進一步加強核安全監管,檢查核設施防災能力,調整核應急措施,積極開發先進核電技術。 ·日本 日本計劃建造更多核電站。1月2日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他將批準建造更多的核反應堆。 這與野田佳彥領導的民主黨前政府的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日本核泄漏事故發生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政策與產業發展中心的博士Josef Oehmen撰寫了一篇題為“為什么我不擔心日本的核電站”的文章,以相對通俗的話語解釋了核安全問題,在網絡上流傳甚廣。不過,因為其主業為“供應鏈危機管理”(supply chain risk man
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內部 核危機再升級 2號機組堆芯可能熔毀 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昨氫氣爆炸 2號機組反應堆芯曾一度空燒 2號機組 輻射量超標6倍 昨日,福島核電站的情況仍不容樂觀。在11日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發生氫氣爆炸后,昨日中午當地時間11時01分
本文導讀:日本政府13日承認,在大地震中受損的福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可能正在發生“事故”。據悉,福島核電站中共有3座反應堆因冷卻系統停止工作發生險情。其中,2號反應堆的高溫核燃料正在發生“泄漏事故”。目前,共有21萬人正緊急疏散到安全地帶。 東京電力公司13日早上宣布,對在地震中發生核泄漏事
繼日本遭受史上最大的9.0級強震和強海嘯接連重創之后,位于東京以北240公里的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核泄漏,再度讓災難中的人們陷入恐慌,令世人強烈關注。核電危機一日連升三級 3月11日日本遭遇大地震后,福島核電站危機短短20多個小時內三度升級,事態迅速擴大。 11日地震后,來自日本經濟產
日本自衛隊17日晚完成了對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的噴水作業,但目前核電站的放射線劑量尚未見降低。 當地時間19時30分(北京時間18時30分)左右,自衛隊動用5臺消防車,從地面向3號機組乏燃料池噴水。作業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共向機組噴水30噸。據悉,噴水作業采用了特殊的方式,在整個作業過程中
1、核島控制系統的總目標 1)當機組穩態運行時,建立并保持一回路和二回路之間的功率平衡。 2)抑制運行的瞬態過程以避免機組緊急停堆并重建機組穩態運行。 3)給反應堆操作人員提供監測儀表,這些儀表顯示控制系統所需的全部輸入和輸出參數,并向操作人員提供對各系統采取手動操作的能力。
這里顯示的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的控制室。反應堆的設計、風的模式、經驗交流和其他因素,會導致核事故的嚴重程度出現很大不同。北京時間3月18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幾十年來,只要提到三哩島和切爾諾貝利這些字眼,人們立刻就會想起核電站出故障引發的大災難。上周日本發生致命地震
19日,在福島市災害對策本部,數百名專家和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工作。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0日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工作人員當天成功恢復2號機組的外部電力供應,這將有助重啟冷卻系統,為”高燒不斷“的反應堆進行有效降溫。當天,日本自衛隊及消防隊員仍繼續對
在渤海遼東灣東側的紅沿河核電站,在海風習習中,人們在這個有上百個足球場大小的核電站生活區里來來往往,神態自若。這看上去與外面的世界并無太大區別。 不過,核電站主控室里則是另一番光景。五六名工作人員在集中精力地盯著電腦顯示屏,根據上面變化的數據來操作那些比飛機駕駛艙里數目還要繁多的機關按鈕。
本文導讀:聯合國16日發表預測稱,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產生的核輻射云有可能在當地時間18日晚些時候抵達加利福尼亞州。不過美國專家反復強調,飄到美國的輻射物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將很有限。 聯合國16日發表預測稱,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產生的核輻射云有可能在當地時間18日晚些時候抵達加利福尼亞州。不過美
本文導讀: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日本福島郡山居民排隊領取飲用水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檢測到兩種放射性物質據
據外媒7月16日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日前在第57屆IAEA大會上公布了最新的有關“全球核電站安全”報告。 報告指出,全球目前正在運轉的437座核反應堆中有162座的工作壽命已經超過30年,另有22座的服役期甚至超過了40年,而全球80%的核電站運營時間均已超過20年。人們普遍認
日本政府核安全局發言人15日表示,福島1號核電站2號反應堆的外殼很可能已經受損,堆內的放射性物質可能正在泄漏。當天清晨,2號反應堆所在機房發生爆炸。此前,救援人員一直在強行用海水為不斷升溫的2號反應堆“退燒”。 此后不久,福島核電站4號反應堆突然起火,并造成更多放射物
申泮文:中國科學院院士、無機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南開大學教授。 自日本9.0級大地震誘發福島核電站危機以來,核泄漏、核輻射、核安全、核恐慌……眾多以“核”為關鍵詞的討論聲浪,在人們心中卷起層層陰云,乃至流言四起,甚而有人擔心起毀滅性的核爆炸。 借用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作品《當我談跑步
在本月早些時候,大西洋導航者號(Atlantic Navigator)貨輪駛抵美國巴爾的摩港。導航者號上載有蘇聯在冷戰時期制造的一批核武器。在過去20年間,有19000個俄羅斯核彈頭經過拆卸處理,運往美國,在核反應堆中發電。事實上,在這20年里,為美國100座核反應堆供能的鈾燃料中,有超過一
3月11日的大地震重創日本部分研究設施,圖為日本質子加速器研究園區(J-PARC)。 今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9級大地震,并引發海嘯和福島核電站輻射泄漏事故,世界為之震驚。人們再次質疑:核能安全嗎?這次核事件對世界核能前景有何影響?處于震中的仙臺地區駐有日本重要的大學
我平時很少上網,在同事的推薦下,在網上看到北大物理學院雷奕安副教授的一篇太過先進,無法展示?!核能新技術ADS真的靠譜嗎的評述性文章,前幾句話是前不久,網絡和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稱中國在核能應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太過先進,無法展示。這項技術叫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我以前關注
地震、海嘯、核事故,讓日本遭遇三重危機。尤其核事故,令全球焦慮。核事故發生的真相是什么?這對人類的核能和平利用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中國的核電事業發展有哪些啟示? 3月15日上午,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的獨家專訪時,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國家環保部核安全和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郁祖盛表
由地震引起的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核輻射防護”一時之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為了讓公眾正確了解核輻射,應對核電站事故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迅速組織專家編輯了一本《核輻射防護知識問答手冊》,以問答的形式,就公眾
日本福島1號核電站面臨的緊急情況15日迅速走向惡化:先是2號反應堆外殼在爆炸中受損,造成含有放射物的冷卻水不斷流出。緊接著,一直平靜的4號反應堆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日本首相菅直人當即發布命令,要求距核電站30公里內居民呆在家中避險。 有消息稱,日本搶險隊員已經從福島1號核電站2
人民網3月16日電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反應堆所在機房16日清晨再度發生火災。當地消防隊員正在開展緊急滅火行動,但起火原因不詳。15日,這座反應堆內的“乏燃料池”因溫度過高發生火災,所幸被及時撲滅,但已經造成放射性污染物大面積泄漏。 所謂的乏燃料就是從反應
本文導讀:在26日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當現場媒體提問“是否預先向參加搶險的員工告知過高輻射量”時,東京電力公司高層承認,在“信息共有”方面做得不夠,故未能夠告知在現場作業的搶險員工。 25日,遭受高輻射的搶險工人送院治療,日本自衛隊需全副武裝并為他們蒙上油布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