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或將癌癥、糖尿病及肥胖一網打盡
癌癥、糖尿病和多余體重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改變了細胞代謝。來自馬克思普朗克免疫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所及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科學家們與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聯合解析了一個調控細胞代謝的新分子環路。這一從前未知的信號通路在hedgehog蛋白下游起作用,可不依賴胰島素促使肌肉細胞和棕色脂肪細胞吸收糖,這些選擇性激活信號通路的物質因此可被用于治療糖尿病和肥胖。利用他們的結果,研究人員還解釋了臨床上各種新抗癌藥物誘導神秘的明顯副作用的原因。研究發現發表在10月12日的《細胞》(Cell)雜志上。 最初Hedgehog被確定為各種生物體胚胎發育的一種重要蛋白。沒有hedgehog,胚胎的生理分區會變得模糊不清。此外,hedgehog也影響復制、遷移和細胞的特化——這一過程也在癌變中起作用。在例如胰腺癌、胃癌或腸癌等各種類型的癌癥中,基因突變也伴隨發生。不僅如此,hedgehog還抑制了“壞”的白色脂肪組織形成。而控制體溫的“好”的棕色脂肪卻不......閱讀全文
代謝療法有望治療免疫疾病-抑制細胞代謝殺死癌癥
美國安娜堡市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免疫學家/化學生物學家Gary Glick博士有一雙兒女。在大約12年前,他發現兒子Jeremy成長遲緩,面色蒼白,呈現出不少病態,并抱怨胃和其他地方疼痛。醫生們花了大約3年才查出來Jeremy患有克羅恩病(Crohn
PNAS:診斷癌癥、糖尿病從瀕死細胞入手
在有320名患者和對照者參與的一系列實驗中,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可以高度敏感和特異的方式檢測多種病理過程,包括糖尿病、癌癥、外傷和神經退行性變的血液測試方法。這種新方法是根據瀕死細胞釋放的循環DNA的甲基化模式來推測特定組織中的細胞死亡。 他們的研究結果報告在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P
PNAS:診斷癌癥、糖尿病從瀕死細胞入手
在有320名患者和對照者參與的一系列實驗中,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可以高度敏感和特異的方式檢測多種病理過程,包括糖尿病、癌癥、外傷和神經退行性變的血液測試方法。這種新方法是根據瀕死細胞釋放的循環DNA的甲基化模式來推測特定組織中的細胞死亡。 他們的研究結果報告在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
癌癥突破:科學家指出可利用細胞代謝來對抗癌癥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通過關注癌癥干細胞是如何代謝的,研究人員可能已經發現了一種擊敗它們的新方法:攻擊它們的能量供應。 對癌癥治療來說,耐藥性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最初可能有效的藥物很快就會失效。 位于安娜堡的密歇根大學Rogel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正在關注癌癥干細胞是如何適應這個問題的。 腫瘤干細胞
安捷倫細胞分析:推進癌癥研究的活細胞代謝解決方案
全面了解癌癥細胞模型的能量代謝 眾所周知,代謝重編程是癌癥的重要特征,癌細胞通過重組其代謝模式以利于存活和快速增殖。 然而,要真正了解細胞何時、以何種方式重組代謝,您需要能夠實時測量糖酵解和線粒體呼吸活性。 安捷倫癌癥研究解決方案手冊: 通過已發表的示例研究和數據,了解實時細胞代謝分析如
Nature:癌癥代謝,過猶不及
一種受到嚴密調控的酶在癌細胞中平衡了能量生成和來自葡萄糖的大分子合成。通過促進這種酶的活性來打亂這種平衡能夠抑制小鼠體內腫瘤的生長。 癌癥的形成與支持腫瘤細胞增殖活力和生物合成需求的一套代謝改變相關。其中許多的改變是由驅動腫瘤形成的相同遺傳突變所激發,這表明通過藥理學方法使這些腫瘤細胞代謝
這種膽固醇代謝產物“劫持”免疫細胞,讓癌癥擴散
很多人都知道,脂質分子膽固醇(cholesterol)在人體動脈血管里的聚集會導致心肌梗死和中風等疾病,但對于它的其它危害,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近日,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研究人員發現:膽固醇的代謝產物27羥基膽甾醇(27-hydroxycholester
Cell子刊揭示細胞代謝與癌癥擴散的關聯
VIB和魯汶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癌癥擴散的關鍵因子。Massimiliano Mazzone教授領導的研究顯示,調節巨噬細胞的代謝可以阻止癌癥擴散。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Cell Metabolism雜志上。 巨噬細胞是一類攻擊外來微生物和去除有害物質的白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的重要部分。不過,
Cell發布癌癥代謝重要發現
由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DMC)的一個科學小組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提供了有關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在糖酵解中發揮作用潛在生物學機制的一些重要新見解。癌細胞借助于糖酵解這一代謝過程來生成生物質和能量實現旺盛生長。發表在《細胞》(Cell)雜志上的新研究結果,證實了糖對癌癥生存的重要性
用代謝療法向癌癥宣戰
今年,我市首批引進的兩個頂尖人才團隊相繼落地,其中之一就是美國MD安德森癌癥中心腫瘤代謝中心主任呂志民領銜的腫瘤精準醫學團隊。前不久,由青島大學、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市科技局、嶗山區政府四方共建的青島腫瘤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呂志民受聘擔任青島腫瘤研究院院長。呂志民用八個字與團隊成員共勉:不忘初心
Cell子刊發現癌癥細胞代謝對細胞命運影響的新機制
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華東理工大學發表了題為“Metabolic imaging reveals a unique preference of symmetric cell division and homing of leukemia-initiating cells in an endos
糖代謝VS脂代謝:科學家找到了癌癥代謝新聯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Albert Einstein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使腫瘤細胞迅速增殖的酶,抑制這種酶可能是緩解癌癥生長的潛在策略。這項研究發表于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健康細胞從血液中獲取脂肪酸和膽固醇用于自身細胞膜建設,然而
通過抑制能量代謝來殺滅癌細胞從而抵御癌癥發生
科學家發現,可以通過抑制癌細胞的能量代謝來選擇性地破壞休眠中的癌細胞(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Charité - Universit?tsmedizin Berlin) 近日,來自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中心等處的研究者通過研究發現可以通過抑制癌細胞的能量代謝來選
糖尿病的代謝紊亂急性變化
糖尿病會影響到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的改變,表現為高血糖癥和糖尿,高脂血癥和酮酸血癥及乳酸血癥等。(1)高血糖癥: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對葡萄糖攝取減少,肝臟糖原合成減少分解增加,糖異生加強;(2)糖尿:血糖過高超過腎糖閾時出現尿糖尿液,滲透性利尿引起多尿及水鹽丟失。(3)高脂血癥和高膽固醇血癥:高脂血癥
Nature新文章:癌癥代謝與侵襲
來自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研究網絡的研究者們,在新研究中揭示了腫瘤細胞如何利用代謝能量,與最常見的腎癌形式——腎透明細胞癌(ccRCC)侵襲性之間的聯系。他們的研究結果證實在ccRCC腫瘤細胞中正常的代謝被改變,由一種代謝信號通路轉變為了利用另一種代謝信號通路。這種代謝轉變在某些情況下與腫瘤
新藥靶向癌癥新陳代謝,可抑制大多數癌細胞的生長
圣路易斯大學藥理學和生理學Thomas Burris博士研究發現通過靶向Warburg效應可阻斷癌癥的生長。該研究結果發表在《Cancer Cell》上。 與最近盛行的個性化醫療不同,個性化醫療關注特定的基因突變與不同類型癌癥的關系,但這個研究主要針對各種類型的癌癥細胞的能量來源。 該研究在
-糖尿病患者,警惕癌癥來襲
糖尿病如今多哉矣,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報告:我國有糖尿病患者9240萬人,已成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國。還有“糖耐量受損”、即空腹血糖或餐后兩小時血糖已經超標的人約1億2000萬,而這些人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可能發展為糖尿病患者。何以至此?據說是因為我們中國人的基因“耐饑,不耐飽”。這話說來氣人,似乎中
癌癥還是糖尿病:機體的選擇
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癌癥治療之后患者對于糖尿病藥物治療的效果下降了。 這一結果說明糖尿病治療的效果的下降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存活,而且也部分解釋了為什么在癌癥治療后使用糖尿病藥物的患者要比高血糖的患者死亡率更高。研究作者Marjolein MJ Zanders博士認為。 Zanders博士認為,
Cell顛覆百年癌癥代謝觀點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院兒童醫學中心研究所(CRI)的科學家們率先開發出了一種深入研究患者惡性腫瘤的新方法,在這一過程中發現了癌癥生物學新的復雜性,并顛覆了關于癌癥代謝的一個近百年的認知(延伸閱讀:Cell發布癌癥代謝重要發現)。 聚焦肺癌患者腫瘤的某些特殊區域,Ralph DeBerard
新研究,推翻癌癥代謝教條理論!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Eli和Edythe Broad再生醫學和干細胞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發現,由毛囊干細胞引發的鱗狀細胞癌(SCC)并不需要增加葡萄糖來促進自身的生長和發育,而這與長期以來關于癌癥代謝的理論不符。這項發現可以更好地理解很多癌癥的代謝需求,有助于開發出針對鱗狀細胞
Nature:代謝重編程可使特定癌癥消退
近日,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MD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改變腫瘤抑制基因p53的家族成員或可促進p53缺失的腫瘤發生快速衰退,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著名雜志Nature上。 研究結果顯示,影響相同基因-蛋白通路的糖尿病藥物或許可以有效治療癌癥;研究者Elsa R. Flores表示,體內實驗
PNAS新文章:解析癌癥、代謝與凋亡
ATP是細胞的主要能量貨幣(energy currency)。或許有人認為不僅肌肉收縮需要高水平的ATP,失控性的分裂癌細胞對于ATP也會有很高的需求。然而,由于某些原因癌細胞卻重編程它們的代謝發動機生成了較少的ATP。這一稱作Warburg效應的現象獨特地存在于癌細胞中,人們認為其背后的機
Nature重要論文:“癌癥之王”的代謝瓶頸
來自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和同事們發現,胰腺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是通過一條不同尋常的代謝信號通路供給動力,這一研究發現或有一天能夠促使開發出靶向性藥物阻斷這一信號通路,從而控制致命性的癌癥。相關論文發表在3月27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眾所周知,癌細胞能夠以不
生化與細胞所揭示鐵代謝調控癌癥發生發展新機制
????? 國際學術期刊Cell子刊《Cell Reports》近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胡榮貴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報道了鐵及血紅素代謝通過調節p53蛋白的穩定性直接調節細胞內 p53 信號通路功能的全新的分子機制。這項工作既有助于闡明機體鐵代謝水平過高 (
研究發現癌癥藥物有助治療糖尿病
近日,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兩項研究確定了參與糖尿病病程發展的一系列蛋白質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此外,他們還發現,市面上已有的一種獲批準藥物可以調節該途徑。兩項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9月15日的Nature Medicine。 這兩項在小鼠身上完成的研究,意想不到的揭示了低氧條件(缺氧)下肝臟細
糖尿病與癌癥的親密關系
9年前,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前教師布倫達·格雷被確診患有2型糖尿病。 從那時起,她開始學會管理好自己的疾病,按時服藥,密切關注自身的血糖水平。但在去年9月,格雷被告知患有皮膚癌,同時她的糖尿病可能失控。 對于這個噩耗,格雷沒有被嚇倒,她開始積極治療,包括采取放射療法。大約兩個月前,由于
癌癥和糖尿病之間的隱藏機制
早在20世紀20年代,研究人員就發現癌癥患者的尿液有甜味。起初,醫生們很困惑,但他們很快意識到這是血糖水平升高的結果。 “這是我們了解癌癥患者的第一件事,”副教授Lykke Sylow說。尿液散發出的甜味表明癌癥會影響人體的血糖水平。這是為什么呢?一項新的研究準備回答這個問題。以前的研究已經調
權威期刊:糖尿病可增加癌癥風險
最新一項研究顯示,1型糖尿病與多種類型癌癥——包括胃癌、肝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腎臟癌等的風險增加有關,但引發其他類型癌癥(包括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風險降低。這些結果來自于對五個國家數據的一項多中心研究,由資深統計學家、丹麥 Steno糖尿病中心的Bendix Carstensen、愛丁堡大學
糖尿病代謝紊亂的慢性變化是什么?
慢性變化 微血管、大血管病變(腎動脈、眼底動脈硬化)、神經病變。過多的葡萄糖促進結構蛋白糖基化→產生進行性糖化終末產物→血管基底膜糖化終末產物與糖化膠原蛋白的進一步交聯→使基底膜發生形態和功能的障礙→引起微血管和小血管病變。在腦組織→腦細胞內高滲→突然用胰島素降血糖時→易發生腦水腫;在神經組織→吸水
糖尿病急性代謝合并癥:乳酸測定
臨床意義: 乳酸反映組織對氧的需求與血液的供氧能力是否平衡。乳酸增高可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乳酸酸中毒、高乳酸血癥、正常人做缺血性運動實驗等。其中引起乳酸酸中毒的原因主要包括:1.心、肺功能障礙、血管阻塞、休克、貧血、心衰、窒息、CO中毒等可引起組織嚴重缺氧,導致乳酸酸中毒。2.雙胍類藥物、某些醇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