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巴斯德所柯薩奇病毒A16型的疫苗研發取得突破
2013年3月,國際學術刊物Vaccine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學與抗病毒策略研究組關于手足口病相關的柯薩奇A16病毒的疫苗研究最新成果。該項研究利用自主研發的基于鼠適應CA16病毒的小鼠感染模型,首次在國際上成功評價了CA16候選疫苗的主動免疫保護效果。 手足口病是一種廣泛流行于嬰幼兒中的全球性傳染病,自上世紀中葉在美國被發現以來,在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先后爆發了不同程度的手足口病疫情,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臨床診斷結果顯示,我國的手足口病疫情主要由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A16型(CA16)這兩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或治療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手足口病預防性疫苗的研發成為近幾年疫苗領域的一個熱點。針對EV71的滅活疫苗近期完成了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EV71滅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針對CA16的疫苗研發尚處于起......閱讀全文
上海巴斯德所埃博拉病毒長效疫苗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埃博拉病毒長效疫苗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致命病毒之一。2013年至2015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埃博拉疫情在西非暴發。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這次疫情直接導致超過2.8萬人感染,超過1.1萬人死亡,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至今
上海巴斯德所腸道病毒71和諾如病毒聯合疫苗研究獲進展
9月28日,國際學術期刊Vaccine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中心的研究論文A bivalent virus-like particle based vaccine induces a balanced antibody response against both entero
上海巴斯德所在艾滋病病毒I型疫苗研發中取得突破
日前,國際知名雜志《病毒學雜志》(Journal of Vir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保羅研究組關于艾滋病病毒I型(HIV-1)疫苗的最新成果:一種基于果蠅S2細胞的新型HIV-1 病毒樣顆粒(VLP)表達系統。這是世界上首次報道采用果蠅S2細胞表達系統制備HI
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公司宣布將研發針對寨卡病毒的疫苗
專注人用疫苗研發的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公司2日宣布,在此前研發其他相似病毒疫苗的成功經驗基礎上,該公司將啟動針對寨卡病毒的疫苗研發項目。 寨卡病毒與登革病毒相近,兩者同屬于黃病毒屬。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公司在研制針對黃病毒屬病毒的疫苗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生產的用于預防黃熱病、乙型腦炎以及登革熱等傳
上海巴斯德所柯薩奇病毒A16型的疫苗研發取得突破
2013年3月,國際學術刊物Vaccine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學與抗病毒策略研究組關于手足口病相關的柯薩奇A16病毒的疫苗研究最新成果。該項研究利用自主研發的基于鼠適應CA16病毒的小鼠感染模型,首次在國際上成功評價了CA16候選疫苗的主動免疫保護效果。 手足口病是一種廣泛流行
為優先研發新冠病毒疫苗-巴黎巴斯德研究所也是蠻拼的
據西媒報道,巴黎巴斯德研究所正加緊研發新冠病毒疫苗。 埃菲社2月22日報道稱,無論是從確診新病例還是從尋找疫苗的角度來看,巴黎巴斯德研究所都在夜以繼日地抗擊新冠病毒,即便疫苗問世時疫情可能已經減退。 報道稱,這家歷史悠久的研究機構擱置多個項目,集中資金和力量抗擊在中國湖北省爆發并造成2000
上海巴斯德所腫瘤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抗感染免疫與疫苗研究課題組的研究論文Survivin-targeting Artificial MicroRNAs Mediated by Adenovirus Suppress Tumor Activity in Cancer Cells and Xeno
上海巴斯德所腸道病毒71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取得新進展
手足口病是五歲以下兒童中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腸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的最重要病原體,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感染的患兒可能表現出嚴重的神經系統損傷和并發癥,如腦干腦炎、脊髓灰質炎樣的癱瘓和肺水腫等癥狀,甚至危及患兒生命。然而,目前仍然沒有商業化的疫苗來預防EV71感染。 中國
上海巴斯德所柯薩奇病毒A6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發中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黃忠課題組在柯薩奇病毒A6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Virus-like particle-based vaccine against coxsackievirus A6 protects mice against lethal infectio
上海巴斯德所流感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4月2日,國際學術期刊Gene Therapy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抗感染免疫與疫苗研究課題組的研究論文Adenovirus-mediated Artificial MicroRNAs Targeting Matrix or Nucleoprotein Genes Protect
巴斯德研究所承認非法進口病毒樣本
MERS病毒藝術圖 圖片來源:Scinceside 一位來自韓國巴斯德研究所(IPK)的研究人員帶著取自該國中東呼吸道綜合征(MERS)爆發時采集的樣本,在沒有適當的文件批準前提下,就乘坐洲際飛機,將這些樣本送到法國巴斯德研究所(IP)進行分析。 兩家研究所均承認該事件曾發生,IP表示這違
巴斯德研究所承認非法進口病毒樣本
MERS病毒藝術圖 一位來自韓國巴斯德研究所(IPK)的研究人員帶著取自該國中東呼吸道綜合征(MERS)爆發時采集的樣本,在沒有適當的文件批準前提下,就乘坐洲際飛機,將這些樣本送到法國巴斯德研究所(IP)進行分析。 兩家研究所均承認該事件曾發生,IP表示這違反了法國生物安全性條例。但它們強調該旅
上海巴斯德所H5N1流感病毒疫苗保護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免疫原VLP的特性分析 1月28日,國際學術雜志PLoS ONE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關于異源免疫策略DNA-VLP在抗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感染中的保護性作用的研究論文。這項研究成果由周保羅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完成。 疫苗接種是預防高致病性流感病毒H5N1大流行的有
上海巴斯德所新冠病毒進化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科院生物安全大科學中心上海分部崔杰研究組成員魏小曼、李祥等根據目前發表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分析結果及公共數據庫里上傳的基因組比對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推測出此次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早期進化機制,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2019-
疫苗就是“病毒”嗎?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轉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的特性。當動物體接觸到這種不具傷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統便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質、特殊抗體等;當動物再次接觸
上海巴斯德所在新型疫苗載體合作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腺病毒作為疫苗載體,具有宿主范圍廣、對人致病性低,與人類基因同源,能有效進行增殖、滴度高等優點,是目前最有應用前景的新型疫苗載體之一。 上海巴斯德所抗感染免疫與疫苗研究組在周東明研究員的帶領下,致力于新型疫苗載體、通用型流感疫苗的研發及相關免疫學研究。近日,他們與Wistar研究所研究人員
上海巴斯德所等在禽流感疫苗研究中取得進展
4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抗感染免疫與疫苗研究課題組與匹茲堡大學兒童醫院的合作研究成果“Hemagglutinin-targeting Artificial MicroRNAs Expressed
上海巴斯德所雙價手足口病疫苗研究獲進展
8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Vaccin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抗感染免疫與疫苗研究課題組的研究論文Hexon-modified recombinant E1-deleted adenoviral vectors as bivalent vaccine carriers for Cox
上海巴斯德所高產流感疫苗研發取得新進展
近期,國際學術期刊Vaccine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分子病毒課題組的研究論文A Vero-cell-adapted vaccine donor strain of influenza A virus generated by serial passages(《通過連續傳代獲得甲
狂犬病疫苗的發展
狂犬疫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疫苗,最早制造狂犬疫苗的是法國的巴斯德。1882年它成功地應用連續傳代減弱病毒毒力的方法,用適應毒種來制造疫苗。中國現在制造的狂犬疫苗系用狂犬病毒固定毒接種于原代地鼠腎細胞,培養后,收獲毒液,經濃縮、純化、精制并加氫氧化鋁佐劑,經全面檢定合格后即為預防狂犬病的疫苗。 狂犬
上海巴斯德所揭示流感病毒跨種傳播重要機理
11月16日,國際病毒學期刊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于網絡版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孫兵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了流感病毒聚合酶PB1亞基對病毒跨種傳播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幾次流感病毒的大流行造成了世界范圍內的恐慌和損失,深入
上海巴斯德所建立新型丙型肝炎病毒細胞感染模型
12月,國際著名病毒學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鐘勁研究組的最新成果,該研究主要闡明了一種新型的丙型肝炎病毒細胞感染模型的建立。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主要經過血液傳播,能導致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硬
上海巴斯德所病毒編碼的miRNA功能研究獲得新成果
2011年1月,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藍柯研究組關于腫瘤皰疹病毒——卡波濟肉瘤病毒(Kapo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miRNA功能研究的最新成果。 KSHV是一種重要的人類腫瘤病毒,
寨卡重組蛋白型疫苗?在中國進入臨床前研究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日前宣布,在中法科學家的聯合攻堅下,寨卡重組蛋白型疫苗研制成功,上海巴斯德所正與智飛生物集團公司合作,對該疫苗進行臨床前研究。 Zika病毒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病毒,該病毒可能導致嬰兒患上“小頭癥”。2015年,巴西有2700名嬰兒懷疑患上小頭癥,其中29人死亡,主要集
賽諾菲巴斯德H1N1疫苗通過歐洲藥管局檢驗
據中國醫藥報訊 世界最大的疫苗生產企業賽諾菲-巴斯德公司2月19日發表公報說,該公司生產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Humenza,已經通過歐洲藥品管理局檢驗。后者將向歐洲建議,批準這種疫苗在歐盟各成員國市場上銷售。 公報說,該疫苗所含添加劑適用于年齡在6個月以上的人群。此前,賽諾菲-巴斯德
上海巴斯德所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6月17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學與抗病毒策略課題組的研究論文A virus-like particle based bivalent vaccine confers dual protection against enterovirus 71 and coxsackievirus A
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平臺-賽諾菲加入新冠病毒疫苗開發
賽諾菲(Sanofi)全球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近日宣布,將利用先前開發SARS疫苗的經驗,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合作, 利用先進的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加速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值得一提的是,賽諾菲是繼強生之后在近日投身新冠病毒疫
上海巴斯德所合作研究取得丙型肝炎病毒研究新進展
丙型肝炎病毒(HCV)F蛋白(ARFP)是近年來報道的HCV核心抗原(core)基因的核糖體讀碼框移蛋白,其功能尚未充分闡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腫瘤病毒研究組鄧強副研究員等與上海瑞金醫院張欣欣教授合作,應用合成F蛋白15肽對MHC-II人源化轉基因小鼠(HLA-DR1以及HLA- DP4)進行
上海巴斯德所手足口病相關病毒研究取得新進展
2月,國際學術雜志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黃忠研究組關于手足口病相關的柯薩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的最新研究成果。 手足口病是5歲以下兒童中發生的常見傳染病,但目前尚
上海巴斯德所發現KSHV病毒顆粒中含有miRNA和usRNA
???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病毒顆粒中只含有一種作為遺傳物質的核酸。然而,最近十年左右的研究表明,許多DNA病毒顆粒中除含有作為遺傳物質的DNA之外,還存在著許多mRNA分子。但是DNA病毒顆粒中具體RNA分子的構成仍然很不清楚。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藍柯研究組通過深度測序和定量逆轉錄PCR